洗腎、腎衰竭病患可以吃水果嗎?營養師提醒,高蛋白、高鈉、高鉀、高糖都會造成腎臟更多的負擔,因此高鉀水果也要盡量避免,若真的想吃應遵守「2原則」;而腎臟病病人也並非完全不能碰水果,以下建議「5種低鉀水果」選擇,讓腎友也能安心吃。
洗腎、腎衰竭病患可以吃水果嗎?營養師提醒,高蛋白、高鈉、高鉀、高糖都會造成腎臟更多的負擔,因此高鉀水果也要盡量避免,若真的想吃應遵守「2原則」;而腎臟病病人也並非完全不能碰水果,以下建議「5種低鉀水果」選擇,讓腎友也能安心吃。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台約有221萬人罹患糖尿病,平均每10位就有1位是糖尿病患者。隨照護持續精進,糖尿病年鑑調查發現死亡率雖有下降,但75歲以上高齡糖尿病人數增加21%,40歲以下年輕族群發病率亦逐年提升至7.6%,顯見糖尿病已有高齡化、年輕化發展趨勢,不但增加未來多重慢病的照護需求,也提高透析、失能 的風險,患者的醫療經濟負擔更直接衝擊家庭與國家的經濟!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自2018年推動「GOAL 50」計畫,致力優化糖尿病及共病照護,並已達成第一階段卓越成果;2023年再提出升級版「GOAL 50+超越50」計畫,邀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以及台灣腎臟醫學會共同響應,期盼集結政府、醫界力量,從5大面向包含疾病識能、ABC控制、共病篩檢、精準醫療、糖腎跨科別共照等持續精進,領航亞太糖尿病與共病照護,守護台灣糖友「心腎」! 2000-2014年糖尿病併發心衰竭、慢性腎臟病人數倍增,無及早介入憂釀社會經濟問題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黃建寧理事長分享,一位70歲張姓伯伯自50多歲壯年階段即診斷罹患糖尿病與高血壓,長年透過飲食與藥物控制血糖及血壓,但退休後因獨居煮食不便,血糖控制不佳,近來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未定期就診追蹤病況,導致血糖快速失控,直到兒女探望發現腳步浮腫,走路喘息症狀加劇才至醫院就診,經醫師診斷糖尿病已合併嚴重腎臟病變,未來恐需洗腎度日。兒女考量洗腎需有專人照護,將張伯伯送進安養院,長期的醫療與看護費用,也加劇了兒女的心理與經濟負擔。 黃建寧理事長進一步提醒,上述情況恐非單一個案,高齡化與病齡長期化將大幅增加患者共病風險;根據第2型糖尿病年鑑統計資料,2000-2014年間糖尿病合併慢性腎臟疾病的人數明顯增加4倍;第2型糖尿病併心衰竭的人數增加1.9倍。此外,臺灣腎病年報指出,45.4% 新發透析患者主診斷為糖尿病、51.2% 透析患者合併有糖尿病,平均每2位透析患者,就有1位合併糖尿病;根據健保署111年度健保支出統計,急性腎衰竭及慢性腎臟疾病高達587億,而糖尿病緊追在後達402億,共病不僅增加患者醫療照護需求,也加劇經濟負擔,導致未來患者生活品質大打折扣。 糖友心腎及早儲存,樂齡生活不擔心 黃建寧理事長提醒,像張伯伯的案例未來將更加普遍。他進一步說明,儘管台灣糖尿病照護品質提升有成,整體粗死亡率下降16.8%,總住院率亦降低21%,然而75歲以上患者數量逐年增加外,多數第2型糖尿病患者更高達四成已罹病10 年以上。尤其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平均壽命增長,應及早守護糖友心腎,減少不健康的失能年數,幫助糖友留住樂齡好生活! 政府、學會共同響應GOAL 50+控糖升級計畫 提早介入、治療糖尿病心腎共病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推動「GOAL 50」計畫至2022年止,已達成55%患者個人化HbA1c控制、68%患者完成蛋白尿檢測、48%糖尿病慢性腎病高風險患者遵循國際指引治療(統計自「良程控糖保腎力計畫」中23家優質照護機構),來全方位評估患者共病風險等關鍵成效。 在衛教學會、腎臟醫學會夥伴的共同努力下,健保署於2022年正式推出「糖尿病與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鼓勵醫療院所組成跨疾病科別的照護團隊,至今已有超過500家醫療院所、約8.5萬名患者加入糖腎共照計畫,下一階段將積極招募13萬名糖友預防慢性腎病。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今年(2023)更進一步升級糖腎共照目標,於(6/6)啟動「GOAL 50+超越50計畫」,公布最新的控糖典範計畫目標,預計於未來5年間強化糖尿病患者心腎共病篩檢率、全國共病照護率,並持續推廣國際治療指引,提高以下五項目標超越50%: 糖尿病與共病識能。 ABC達標率: 糖化血色素、血壓、膽固醇三大指標控制達標。 尿液白蛋白與尿液肌酸酐比值(UACR)檢測率。 指引用藥遵囑率。 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計畫涵蓋率。 透過糖腎共照計畫減緩患者未來進入多重共病的狀況 黃建寧理事長表示,糖友應積極防治心腎共病以避免增加醫療照護與經濟負擔,糖友的「心腎」,便是國家的興盛! 期盼透過國健署合作,提升糖尿病腎病變(DKD)之篩檢與照護識能率;也將持續與健保署優化糖腎照護給付條件,爭取適當給付,減輕未來多重慢病照護負擔。 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表示,糖尿病共病多,一年透析新發病人將近一半患有糖尿病,是造成國人腎臟衰竭的主要因素,因此糖尿病跨專科合作照護是相當重要的。希望能持續透過糖腎共照計畫,幫助患者在糖尿病前期,減緩患者未來進入多重共病的狀況。 健保快易通已超過1000萬人加入,將持續優化功能,將預計針對患者篩檢結果進行推播來提醒民眾,提升糖友共病識能。此外,糖尿病學會與糖尿病衛教學會、腎臟醫學會也會持續積極合作,延續三大學會之共同照護目標,強化衛教師照護量能提升病患自我照護與共病識能。 台灣腎臟醫學會吳麥斯理事長進一步說明,當患者進到腎病末期,療程的醫療耗材、回診交通也關係著國家整體環境,糖尿病共病照護除了幫助患者早篩早治外,還能進一步減緩國家環境汙染,達到永續發展、綠色醫療的目標,積極破解長期化、高齡化、心腎共病三大挑戰!
你曾經「憋尿」過嗎?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有憋尿的經驗,無論是工作很忙走不開、睡覺懶得起來上廁所,或是開車塞車、長時間坐遊覽車、甚至看電影時都需要暫時憋尿,但長期憋尿恐會對腎臟造成傷害。對此,腎臟科醫師分享「10大憋尿傷害」,建議民眾不要再憋尿,一但進入中老年,身體就會有很多狀況出現。
不到50歲的林小姐,因為自己的媽媽長年洗腎,經過健康檢查才得知家裡有「多囊腎」遺傳性疾病,家中5個兄弟姐妹竟4個有多囊腎問題,林小姐檢查後才發現自己竟已腎臟病第三期,甚至還因此不敢結婚怕遺傳到下一代。
蛋白尿是糖尿病腎病變最常見的首要徵兆,但糖尿病患者卻有3成不知自己有蛋白尿。醫師提醒,有蛋白尿代表腎臟已有初步損傷,若沒有妥善治療,就會讓症狀越來越嚴重。 開蘭安心診所院長陳柏瑞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如果面臨腎損傷沒有及時介入,很容易加速腎臟惡化、提高洗腎風險。由於早期腎病變沒有明顯徵兆,有些病患可能尿液只有一點點泡泡情形,若無進行尿液檢驗,也可能忽略自己有蛋白尿。如果本身具有三高,慢性病又有控制不佳的情形,更可能提高腦中風、心臟病發生等風險,「這些疾病都是不可逆的,只能透過提早發現來預防與控制。」 糖尿病腎病變,低蛋白飲食更要控制 陳柏瑞醫師說明,糖尿病患或者是腎病患者飲食的控制很重要,通常都會建議要採取低蛋白飲食,糖尿病患者會建議每公斤攝取1~1.2克蛋白質,如果已經有初期腎病變跡象,更要限制在每公斤0.8克。 蛋白質來源更要以優良蛋白質為主,像是新鮮的豆魚蛋肉類就要佔三分之二,如果是內臟或者是加工食品,因含磷量較高,對腎臟負擔大,容易造成心血管危害要盡量少吃。 另外,根據數據統計,糖尿病患者有7成合併高血壓,超過4成合併慢性腎臟病,更有超過8成有高血脂,三高族群飲食可參照「三少一多」:少油、少鹽、少糖及多纖維的飲食原則,透過飲食調整及控制,來延緩糖尿病惡化相當重要。 糖尿病用藥進步,直接排糖減少腎壓力 陳柏瑞醫師強調,現在糖尿病用藥已相當進步,從過往是單純降血糖,因刺激胰島素作用容易造成肥胖等副作用,至現今的藥物已經能夠排糖,並直接作用於腎臟,降低腎臟血流之壓力,也減緩洗腎機率,進而延長腎臟使用的壽命,對保護心臟、胰臟、腎臟都有明顯效果。 醫師門診中有一名60幾歲女性病患,罹患糖尿病至今已有8年時間,於某次回診時,發現有白蛋白尿現象(UACR數值 為36 mg/g,一般標準為30 mg/g),由於該名病患非常遵從醫囑且飲食控制、生活作息都做得很好,並定期回診,因此很快發現有異且立即調整藥物,至今不僅數值都控制非常好,有時也能品嚐甜點與紅酒來維持生活品質與樂趣。 透過基層醫療診所,做好疾病控制 陳柏瑞醫師強調,台灣人口慢慢邁向老化,獨居者也不在少數,當生理功能慢慢退化就容易產生肌少情形,若加上衰弱以及本身三高未獲得良好控制,很容易開始發展為多重用藥,加重病情。「透過基層醫療診所提早介入,醫護團隊也能提供正確醫療觀念,時時叮嚀病患,對預防重病發生有相當大的幫助。」 以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來說,推出的「及時篩、腎心安」計畫讓病患透過風險評估了解自身的高風險因子並提升自我照護意識,再經醫護人員促進醫病的溝通與衛教,協助患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更有助於延緩糖尿病腎心併發症。 糖尿病是一種新陳代謝異常的疾病,若沒有做好控制,各種併發症就容易發生。陳柏瑞醫師表示,這是台灣未來醫療環境的挑戰,但如果能在身體還及格的狀態提早預防與介入,透過基層診所監測血糖,提早發現蛋白尿與腎絲球過濾率等疾病指標,控制好三高,也能夠穩定控制並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民眾若想進一步了解更多糖尿病相關風險預防知識,也可以透過搜尋「保腎護心卓越機構」線上衛教網站,或是直接輸入網址https://actonmrf.com/了解住家附近有哪些優質的基層診所,進行專業的慢性病風險評估與諮詢。
攸關生命,你對腎臟了解多少?腎臟的主要功能是透過過濾血液,並製造尿液來排除體內代謝廢物,除此之外,腎臟也有重要的分泌功能。但其實,超過9成以上的人不知道自己腎臟出問題!腎臟科醫師以下就揭密常被忽略的「腎臟25個真相」,並呼籲民眾,常規驗尿比起抽血,更能早期發現腎臟疾病。
50歲吳先生每日工作勞累、應酬多、飲食難節制又缺乏運動,而他患有高血壓及糖尿病10多年,近5年又有高血脂,雖長期於門診追蹤治療,但控制狀況不理想。其雙親亦皆有糖尿病、高血壓。近幾年,吳先生腎功能惡化迅速、眼底出現病變、甚至氣喘(尿素症狀),多次進出急診,但一直抗拒洗腎。最後在一次緊急狀況下,因肺水腫(積水)插管洗腎,之後就進入長期洗腎的日程,苦不堪言。
跟親朋好友聚餐,你也是愛喝啤酒吃海鮮嗎?當心痛風會一直重複發作,還恐使腎功能急速惡化!為何吃海鮮配啤酒,會讓痛風機會會大增?腎臟科醫師就警告,聚餐時必須避免的高普林食物「3件事」,並提供1招替代飲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