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近日提出政見「公廁改裝免治馬桶」引發熱議,要不要裝倒是其次,但你知道每天排出在馬桶中的糞便,除了可看出胃腸道健不健康以外,還可能跟預測癌症的治療效果有關嗎?
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近日提出政見「公廁改裝免治馬桶」引發熱議,要不要裝倒是其次,但你知道每天排出在馬桶中的糞便,除了可看出胃腸道健不健康以外,還可能跟預測癌症的治療效果有關嗎?
好萊塢影星安潔莉娜裘莉幾年前由於基因檢測為乳癌高風險群,決定切除乳房預防,新聞喧騰一時,然而這有特殊條件,並不適合每個人。由10位癌症名醫聯合撰寫的《如果不是那一次檢查,我已不在人世》,其中由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黃俊升就親自詳解「乳房是否保留」的考量,提醒患者審慎評估,為自己做最好的決定。以下為原書摘文:
體外放射治療是一種從體外將放射治療的劑量,以非侵入性的方式,給予到體內的一種醫療技術,也就是俗稱的「癌症電療」或是「大電」。
癌症病患與親屬,常面臨許多困境與挑戰,因此會期待可以申請「身心障礙鑑定」來爭取更多資源,然而現實中並不是每一位癌症患者都能通過鑑定,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佳宏在《希望治療》書中詳細解釋正確流程和考核原則,協助患者和親友釐清罹癌身障鑑定的認知,避免誤會所造成的心理落差。以下為原書摘文:
新冠肺炎大流行,令人擔心,同樣都是肺部疾病,染過肺炎的人,是否會成為肺癌高風險群?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在《肺癌的預防與治療:全面贏戰臺灣新國病》說明肺炎、肺癌、肺腺癌的因果關係,指出致病因子雖然不一樣,但肺部若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確實可能演變成癌症。以下為原書摘文:
王太太拄著拐杖來看診時表示,自己是肺腺癌的患者,先前控制得還不錯,一直到半年前開始感到左大腿、左側臀部疼痛,且時常感到身體熱熱的,一段時間後疼痛越來越明顯,做了骨掃描檢查,發現是腫瘤骨轉移。
57歲黃女士停經3年多,但3個月前開始陰道出血,然而身體並未感到不適,她誤以為只是月經又來了,並不以為意,直到近1個月出血情形越來越嚴重,才到醫院就診。醫師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她的子宮內膜厚度達1.2公分,之後進行子宮內膜切片,檢驗結果確認為子宮內膜癌。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因第一位,在台灣也是「晚期發現率」及「醫療支出」皆為最高的癌症,嚴重威脅國人健康。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肺癌的預防與治療:全面贏戰臺灣新國病》說明,胸部X光的侷限,並介紹當前醫療技術已經可以做到更早發現,並介入治療,有效提升存活率,鼓勵高風險族群應盡早檢驗。以下為原書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