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有多燒錢?健保真的夠用嗎?自費負擔恐超乎一般人想像。根據最新調查發現,罹癌患者在手術、化療、標靶與免疫治療中,近7成5都需自費,至少2成癌友自費金額破百萬;但龐大的金錢資源要從哪裡來?癌症希望基金會呼籲,應盡速推動商業保險作為健保補位計畫。
癌症治療有多燒錢?健保真的夠用嗎?自費負擔恐超乎一般人想像。根據最新調查發現,罹癌患者在手術、化療、標靶與免疫治療中,近7成5都需自費,至少2成癌友自費金額破百萬;但龐大的金錢資源要從哪裡來?癌症希望基金會呼籲,應盡速推動商業保險作為健保補位計畫。
蘋果手機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因罹患胰臟的神經內分泌腫瘤逝世,才讓這種比較不常見的癌症,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以往可使用的治療藥物並不多,療效也不彰。但現在有最新放射療法,3年存活率可達80%,台灣已於去年核准使用。
疫情逐漸趨緩,與病毒共存已成未來生活目標,卻仍有不少免疫低下患者正面臨兩難局面。藝人唐玲罹患胃癌,歷經多次化療,必須定期追蹤回診,但去年疫情爆發時躲在家中近半年未回診,沒想到發生遠端轉移,必須再次回院手術、接受化療。她害怕治療,也擔心打了化療後免疫力更差,若在未打滿新冠疫苗3劑下又不小心確診,身體恐怕承受不住。
21世紀開始,在報章媒體與新聞當中,大家一定有印象曾經聽過這些彷彿熟悉卻又陌生的名詞,諸如:細胞治療、免疫治療、標靶治療以及質子治療等。這些名詞,都是近代醫學的幾項重大突破,目前也都被應用在癌症治療的領域當中。
日前一位59歲女性病患,因發現右手腫脹合併疼痛日益加劇就醫,檢查後發現右乳癌合併腋下淋巴轉移,引發右手臂淋巴水腫問題。醫師提醒,當手術切除惡性腫瘤後,為了防止癌細胞經由淋巴系統擴散出去,會一併切除附近的淋巴結;不過,在一些特別的癌症中,可能會引發患側「淋巴水腫」後遺症。到底什麼是淋巴水腫?又該如何治療及預防?
55歲陳小姐停經多年,但近年來仍常連續多天不正常出血,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王博民指出,女性停經後仍有出血症狀務必提高警覺,經透過子宮腔鏡檢查,果然發現5公分腫瘤,後續利用微創手術切除子宮及卵巢,腫瘤切片病理報告顯示子宮內膜癌已達三期,建議安排化療及放療。
50歲林先生是B型肝炎帶原者,但平時只固定在診所抽血檢查追蹤,多年來數據都正常,直到日前因血液中肝癌的腫瘤標記指數異常,轉介至醫院進一步安排腹部肝臟超音波,赫然在肝臟發現3公分腫瘤,已是第2期肝癌。
88歲婦人平日體能狀況不錯,還能下田工作,最愛吃下飯的醃漬食品,家裡備有大醃缸自製醃菜,長年搭配煮粥、炒高麗菜等各種料理,隨著歲數漸長,口味越吃越重。去年感覺胃部痠痛且持續脹氣,伴隨噁心、嘔吐症狀,原本自行煮青草茶搭配服用中草藥,卻一直沒改善,就醫檢查結果,確定罹患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