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炎

鼻塞、咳嗽⋯不一定是新冠!醫警告:看錯科,恐成慢性病需開刀

鼻塞、咳嗽⋯不一定是新冠!醫警告:看錯科,恐成慢性病需開刀#鼻竇炎

許多民眾可能都曾有類似經歷:偶然出現鼻塞、鼻涕倒流等現象,進而導致咳嗽、濃痰、鼻涕呈現黃綠色,以為是小感冒或鼻子過敏而不予理會,持續不適好幾週才求診。在疫情期間,這些類似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可能會優先求診胸腔科,卻因找不出相關病因,直到耳鼻喉科,才發現是鼻竇炎。若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恐惡化成慢性鼻竇炎。

長期鼻塞以為肺病?醫籲「做好1招保養」擺脫鼻竇炎

長期鼻塞以為肺病?醫籲「做好1招保養」擺脫鼻竇炎#鼻竇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常有民眾長期有鼻塞、鼻涕倒流等呼吸道症狀,以為是肺部呼吸相關疾病,而求診胸腔科,卻因找不出肺部病因,最後到耳鼻喉科才發現是鼻竇炎惹禍!醫師提醒,鼻竇炎部分相關症狀與呼吸道疾病類似,可能因誤診而錯過及早治療時機,若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未有改善,恐惡化成慢性鼻竇炎。如何判斷呼吸道疾病還是鼻竇炎?嘉義長庚醫院耳鼻科主任張耕閤表示,常遇有誤診案例,是患者因有長期不明鼻塞或喉嚨有異物感而求診胸腔科,檢查肺部無異狀後才轉診至耳鼻喉科,其實最快速的判斷方式就是進行內視鏡檢查,若確認鼻竇部位有流膿及積膿的現象,就是鼻竇炎。若使用一般鼻竇藥物或手術後症狀未改善,才會進一步以電腦斷層檢查是否為黴菌性鼻竇炎。此外,張耕閤也提醒,都市人常有的胃酸逆流也可能造成鼻竇炎發生,主要是胃酸逆流衝至鼻腔內部造成鼻竇發炎,但起因多是生活習慣常熬夜工作,或飲食習慣不佳所引發,此時最重要的還是先改善生活習慣,再由醫師判斷是否進行手術或藥物治療。傳統鼻竇內視鏡手術進行時,僅能依照醫師個人經驗來判斷鼻竇、血管及神經的位置,術中容易傷及周邊組織的風險較高。張耕閤表示,最新「iCT術中電腦斷層導航系統」輔助鼻竇內視鏡手術,能讓患者在手術房中直接接受電腦斷層的檢查,醫師可根據即時影像,更精準地辨識出重要結構與欲清除區之間的距離,大大減少傷及重要部位的風險,有效縮減整體手術所需要的時間;在手術結束時,還能再次使用術中電腦斷層掃描鼻竇,確認病灶是否有清除乾淨。慢性鼻竇炎術後保養「1招」防復發慢性鼻竇炎在術後日常要怎麼保養?張耕閤呼籲,最安全且全年齡都適用的方法,就是落實每天清洗鼻腔,與至少每6個月定期回門診追蹤。民眾可在醫院衛教門診學習正確清洗鼻腔的方式後,在家每天自行清洗,養成習慣就像洗澡一樣;不僅能維持鼻腔內部較不會產生積膿狀況,且萬一鼻腔內再次增生小息肉(3~5mm),也可在門診時請醫師直接用鑷子移除,不需再全身麻醉開刀,降低不必要的手術風險。張耕閤建議民眾,如果有長期鼻塞、鼻水倒流、慢性咳嗽有黃痰、嗅覺異常、慢性頭痛、不時會聞到莫名異味等問題,請至耳鼻喉科門診檢查是否罹患慢性鼻竇炎,以利及早治療,改善呼吸功能與生活品質。此外,就算曾接受手術的患者,也呼籲定期回診追蹤並規律洗鼻清潔鼻腔,才能減少鼻竇炎的復發。

鼻涕倒流、夜咳膿痰「拖逾●個月」醫:恐成慢性鼻竇炎

鼻涕倒流、夜咳膿痰「拖逾●個月」醫:恐成慢性鼻竇炎#鼻竇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台灣由於環境濕熱、人口密集以及空污問題等,使得鼻竇炎成為常見疾病。33歲陳小姐長年受鼻塞、鼻水倒流所苦,總感覺喉嚨有異物,不時會想清喉嚨、咳出黃痰,偶爾還會陣發性頭痛,夜晚常感口乾,嚴重影響睡眠。至醫院檢查後診斷為慢性鼻竇炎,併有廣泛性鼻息肉,使膿液幾乎阻塞整個鼻腔。鼻竇炎恐併發「鼻塞、嗅覺異常、暈眩、頭痛」3成需開刀嘉義長庚醫院耳鼻科主任張耕閤表示,若本身有過敏體質且鼻竇炎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未改善,就可稱為「慢性鼻竇炎」,使患者無論在生活上或工作上都常深受其症所苦。主要併發症狀有: 鼻竇流出膿液且倒流到咽喉部 常覺得喉嚨有痰、異物感 經常夜咳 鼻塞 嗅覺異常 耳鳴 暈眩 頭痛目前慢性鼻竇炎在治療上,主要靠鼻類固醇與鼻腔沖洗為主,但若藥物或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或患者已出現眼、臉或腦部併發症、鼻息肉變化、或疑似黴菌感染時,其中約有2~3成患者須接受全身麻醉開刀,以手術方式切除鼻內約1~2cm以上的息肉,與清除鼻竇內膿液,以改善症狀。手術僅能治標!暗藏視神經、顱底動脈損傷風險張耕閤指出,鼻竇炎雖是常見疾病,但因鼻竇位於眼睛及顱底的中央,周圍有許多重要器官,像是大腦底部、顱底動脈、眼球及周圍眼肌、嗅覺黏膜、視神經等,因此手術需相當謹慎,須避免傷及附近的重要結構而引起嚴重併發症。「若排除黴菌性感染病因,門診中罹患慢性鼻竇炎的患者多是因過敏體質所引起,隨季節變化症狀也會加重。」張耕閤說明,其實手術只能治標,由於其症屬於無法根除的疾病,且因每次開刀過程中,都會損及部分鼻腔黏膜組織及纖毛功能。若患者術後於日常中未持續做好保養和定期追蹤,很容易再度復發,到時就算二次或多次開刀,對症狀改善也難有幫助。

右眼視力只剩0.05!老婦險失明全因「鼻竇炎」

右眼視力只剩0.05!老婦險失明全因「鼻竇炎」#鼻竇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75歲患有慢性鼻竇炎的張奶奶,日前午覺醒來竟發現右眼視力模糊,嚴重到無法看清家中擺設。就醫後經眼科醫師檢查,發現張奶奶右眼視力從原本的0.5掉到僅存0.05,辨色力異常、視野缺損,且瞳孔放大無法正常收縮,緊急安排腦部視神經的核磁共振檢查。最後發現右側副鼻竇有一顆3公分的黏液囊腫,壓迫到視神經,因此導致視神經病變。視神經是第2對腦神經!病變恐致不可逆視力缺損台北慈濟醫院眼科部醫師詹立瑋表示,視神經為連接眼球與腦部的第2對腦神經,可將視覺訊號傳送至腦部視覺皮質。當視神經從眼球最末端進入腦部前,若因外傷或疾病,導致出現視力下降、辨色力異常、對光反射遲緩等症狀時,即稱為「視神經病變」。詹立瑋指出,視神經病變可分為典型及非典型。典型病變好發於平均年齡32歲的女性,多與自體免疫疾病、多發性硬化症有關。至於55歲以上的患者,多屬非典型視神經病變,可能發生原因包括缺血性、發炎性、壓迫性、外傷性、營養素缺乏,或是暴露在毒性物質下等;其中最常見為血管阻塞所引起的缺血性視神經病變。若是腫瘤壓迫所導致的視神經病變,未及時治療將引起視神經纖維受損,造成不可逆的視力缺損。鼻竇囊腫壓迫視神經 緊急引流重拾光明詹立瑋解釋,一般視神經病變外顯症狀為突發性視力模糊,醫師會先做矯正視力、測量眼壓、瞳孔光反射及裂隙燈、眼底鏡等眼科基本檢查;視需要安排辨色力、視野檢測,初步評估可能發生病變的構造。再依照個案情況,輔以抽血、影像檢查,進一步評估病灶及病因,並依致病原因給予個別治療。「以該病患為例,視力下降、瞳孔反射及辨色力皆異常,顯示病灶為視神經。」詹立瑋進一步說明,且依病患年紀來看,屬於非典型視神經病變。透過腦部核磁共振掃描檢查病因後,確認病患是因右側副鼻竇黏液囊腫,壓迫到右側視神經;因此緊急照會耳鼻喉科醫師,安排囊腫引流手術,解除可能失明的危機。術後病患重拾視力達0.6,回歸正常生活。詹立瑋補充,視神經病變有可能是漸進式變化,且病變時間可長達數月之久,導致患者不易察覺視力缺損,因此錯過有效治療期。當視神經病變時間越久,造成神經纖維損傷及不可逆視力損害的風險提高,嚴重恐演變成失明。也提醒民眾若發現視力異常,可以用手遮住單眼,來對比用雙眼觀看物品,檢測兩者視力有無差別;當察覺單眼視線模糊不清時,應盡早至眼科門診接受進一步的檢查與診斷,以免延誤治療。

6旬婦眼腫險失明,竟是鼻竇炎引起!醫:拖更久恐喪命

6旬婦眼腫險失明,竟是鼻竇炎引起!醫:拖更久恐喪命#鼻竇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鼻竇炎若不及時治療,恐造成視力喪失!一名67歲婦人長期患有糖尿病,一日右側上牙齦痛且合併鼻塞,以為是蛀牙因此自行服用止痛藥處理。不料數周後竟右眼腫脹,伴隨頭痛、發燒等症狀,先到眼科診所就醫,以一般急性結膜炎及青光眼治療,但之後症狀卻越來越嚴重,右眼視力模糊、分泌物增加且眼周嚴重腫脹,才緊急送往急診。照會眼科醫師檢查後發現,婦人右眼球轉動異常且視力下降,並進一步透過電腦斷層檢查,診斷為鼻竇炎引起的眼部蜂窩性組織炎。醫師緊急安排微創鼻竇內視鏡手術,從右側鼻竇清出大量黴菌球,顯示著鼻竇炎存在體內已久。婦人於術後持續施打抗生素,住院期間每天接受眼部檢查,視力逐漸恢復,無產生其他後遺症,5天後順利出院;接續口服抗生素治療,約1週後眼周終於消腫,恢復健康。鼻竇功能為過濾呼吸空氣 阻塞恐引發急、慢性鼻竇炎合併細菌感染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醫師吳佩珊表示,鼻竇是眼鼻周邊、額頭靠近鼻處的幾個部位,由好幾個骨頭組成的空洞腔室;因有管道連接鼻腔,鼻腔和鼻竇黏膜上的腺體會持續產生鼻液,濕潤及過濾吸入的空氣。正常情況下鼻竇暢通,分泌物能自行排出;但若受病毒、細菌或黴菌感染發炎時,鼻黏膜腫脹,造成鼻竇開口堵塞使膿液滯留,進而引發鼻竇炎。吳佩珊進一步說明,鼻竇炎可分為急性及慢性,急性鼻竇炎病程約在1個月之內,惡化速度快;慢性鼻竇炎則是持續3個月以上未痊癒。由於鼻竇炎的外顯症狀類似感冒或過敏,常被忽略,提醒免疫力差的病人尤其要特別注意,例如:糖尿病、長期臥床、或是服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若引發併發症惡性感染,除恐失明,更可能喪失性命。膿鼻涕、不明發燒頭痛、牙齒酸痛?醫籲症狀出現逾1週應盡速就醫鼻竇炎常見症狀為: 膿鼻涕、鼻塞 聞到惡臭味 嗅覺異常 不明發燒 眼睛周圍腫痛 牙齒、臉頰脹痛 頭痛若感染擴散,恐引發眼部蜂窩性組織炎、海綿竇栓塞,甚至腦膿瘍。若以上症狀持續1週以上,應洽詢耳鼻喉科醫師診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任賴建仲指出,該明案例屬慢性鼻竇炎久未治療,鼻竇蓄有膿及黴菌球,造成腔壁骨頭部份變薄,加上長期罹有糖尿病,免疫力較差,續發齒源性感染,口腔細菌向上跑到鼻竇和眼窩,引發急性眼部蜂窩性組織炎。最後賴建仲補充,一般鼻竇炎治療以口服抗生素和鼻噴劑為主,若用藥後病況未改善且反覆發作,就需要考慮手術治療。鼻竇炎藥物治療後若未改善,可考慮以外科方式介入,以免引發嚴重感染併發症,病程進展快甚至可能致命,不可掉以輕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