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子宮頸癌」No.1 唯一癌症死亡人數下降

「子宮頸癌」No.1 唯一癌症死亡人數下降#疾病‧預防

作者:趙灌中 醫師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公佈資料顯示,癌症近十年來一直是位於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唯有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是有最明顯的下降趨勢。隨著現代化生活環境的危險因子增加,以及錯誤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毎年罹患惡性腫瘤的人數不斷增加,雖然醫學在進步,卻無法有效降低其死亡人數。子宮頸癌死亡人數下降原因為何?其實民眾要能因此了解篩檢的重要性及多注意自己平日的身體狀況,就能對自己與身旁的人多一分健康的保障。早期的癌病多半沒有任何症狀,台北榮總 副院長暨婦產科 趙灌中醫師表示,「定期的檢查是一個很好的早期發現癌病的方法,而最好不要等到症狀出現時才去求醫。」 一旦症狀的出現,則應該不要故意忽略了或採取拖延方法,希望能自然的痊癒,以女性婦科為例,不正常的婦科出血或異常分泌物增加,就應當立刻檢查;這些症狀也許只是良性的疾病並非癌症的徵兆,但是也惟有求診才能得到正確的診斷,千萬不要等到疼了再說,或是自行判斷聽信偏方。因為只有到了比較晚期的癌症才會出現疼痛等的現象,此時才開始治療,通常都會十分的漫長與困難。台灣子宮頸癌的發生及死亡率從民國84年開始(全民健保起始年)衛生署補助抹片檢查,而有了明顯的變化,其中原位癌的發生率因抹片檢查,發現的人數也增加,但因為其屬癌前期,演變成侵犯性癌症約有8~10年時間,初期發現的治癒率接近100%,所以也可發現其死亡率從84年至今逐步下降。篩檢有其不可並免的誤差率,所以也建議大家要遵循醫師建議,定期檢查有效預防。(文字編輯:iCare醫療網 林欣怡) 遠離癌症三大重要概念:尋求專業醫師,為自己及家人養成定期檢驗的習慣。健保局毎年免費4癌篩檢,符合資格者,應主動到醫療院所檢驗。毎個人平日都應多注意自己身體狀況。一旦出現症狀,若覺得有異,要立即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建議。平日多吸收健康訊息,養成良好的健康觀念,才能有效得知自己的健康狀況。以上「遠離癌症三大重要概念」為:iCare醫療網 健康小叮嚀

腳底傳來椎心刺骨─足底筋膜炎

腳底傳來椎心刺骨─足底筋膜炎#疾病‧預防

謝小姐年紀很輕,她之所以想瞭解「拉筋」、「拍打」,是骨盆腔歪斜,和足底筋膜炎的緣故。剛開始感覺腰、背、髖骨,和腳跟等處疼痛時,謝小姐和一般年輕人一樣,選擇到醫院看醫生,但是進行X光、超音波等各項檢查後,確定她罹患兩種病─骨盆腔歪斜、足底筋膜炎。醫生明白表示,需要依靠她自己,藥物只能緩解疼痛,對於治療,無法產生任何幫助。「幸虧網路萬能。」記得當時謝小姐笑笑地說,因為她就是依靠網路,成功找到上述兩種症狀的解決方法─拉筋、拍打。「足底筋膜炎」剋星─拉筋+局部拍打讓謝小姐一站就痛的「足底筋膜炎」,其實最佳解決之道不只拉筋,應該搭配「局部拍打」。臥位拉筋可以改善腰背部問題,但是足底筋膜炎方面,要借助「立位拉筋」。首先談談「立位拉筋」,一定要使用「健康促進易筋機」,因其作用力道和方向,正巧和廣受女性喜愛的高跟鞋相反。謝小姐的足底筋膜炎,絕對和她長時間穿著高跟鞋,導致腳底板,甚至腿筋受到不正常的擠壓、拉扯有關。透過「立位拉筋」,可以反向鬆弛緊繃的部位,緩解疼痛。謝小姐在家進行的「立位拉筋」,是雙腳站在平面上,所以效果不明顯。到教育中心前,謝小姐已經做對10%─選擇「立位拉筋」緩解足底筋膜炎,但還缺少的90%是什麼?是持之以恆地使用易筋機,進行立位拉筋,以及局部拍打。先鬆開因拉扯而疼痛、發炎的部位後,再藉由「拍打」,疏通淤塞的筋絡,透過深層的震動,代謝出堆積於體內的毒素。如此完整的程序,才能有效根除謝小姐的疼痛。不過,拍打的部位也有竅門,針對「足底筋膜炎」,拍打肩膀、手肘或大腿,不能說沒有效果,但恐怕緩不濟急。透過局部震動後,帶起的循環代謝作用雖為全身性,可是如能直接拍打關鍵部位,效果將更立竿見影,因此我們建議謝小姐,將拍打重點放於「腳踝」。為顧及形象,起初謝小姐不好意思將腳抬高,選擇彎腰拍打。我見狀趕緊阻止,提醒她,千萬別為治好腳踝,卻傷害腰部,她才肯抬腳以便於拍打。果然年輕就是本錢,不過拍打十多下,很難拍出成果的腳踝即出痧,最後謝小姐的雙腳腳踝,都成功排出一顆又一顆的毒痧,腳底板和踝關節,則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輕盈。作者/吳世楠源樺/《拉筋拍打速效心得實錄》http://www.uho.com.tw/book.asp?id=1491

大腸癌高危險群 低脂少肉多蔬果

大腸癌高危險群 低脂少肉多蔬果#疾病‧預防

文/阮綜合醫院  大腸直腸外科  趙東波主任大腸癌已躍升為國人罹患人數最多的癌症,近年來國人飲食習慣日益西化,罹患年齡層更有逐年下降的趨勢。其實,大腸癌是最容易從飲食及生活習慣中去預防,也是最能經由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甚至是可以治癒的癌症。大腸癌的發生與大腸瘜肉有著緊密切的關係。所謂大腸瘜肉,是指發生在大腸黏膜隆起的突起物,好發的部位為乙狀結腸與直腸,主要可分為:非家族性與家族性。非家族性大腸瘜肉,依病理組織可分為增生性瘜肉及腺瘤性瘜肉,增生性瘜肉為大腸中最常見,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會癌化。然而,腺瘤性瘜肉卻極有可能演變成為癌症,高惡性度的腺瘤瘜肉,就被歸為癌前病變,家族性大腸瘜肉則是種遺傳疾病,容易演變成結腸直腸癌。大腸瘜肉形成的原因,目前所知和遺傳、飲食習慣有關,大部分沒有症狀,除非瘜肉大於一公分,或在較晚期時才會出現症狀,偶而會出現直腸出血、排便習慣改變、腹痛等非特異性症狀,因此常被忽略。大部分人以為自己還年輕,即使家中曾有長輩曾經罹患大腸癌也不以為意,但臨床上常見不到三十歲,卻在健康檢查時發現有瘜肉,這樣的情況很可能是家族性遺傳。一般建議這類型個案,最好一年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而檢查年齡最好從青少年開始,才能有效預防,避免瘜肉日後惡化,轉變為大腸癌。另有人以為,切除過瘜肉,即一勞永逸,而這也是錯誤的!即使切除過後,仍然可能再度出現,若連續兩年都發現瘜肉的存在,除了要加強蔬果飲食的攝取,也可以用藥物來作化學性的預防。預防大腸癌必須從日常生活中做起,尤其是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應力行「蔬果彩虹579 」原則,均衡攝食各色且足量的蔬果。兒童一天至少要吃5份、女性7份、男性9份。同時,也要維持運動習慣,以增進腸道蠕動,減低大腸內膜接觸糞便內的致癌物,此外,最重要是定期接受篩檢,才能真正降低罹患結腸直腸癌的風險。大腸癌高危險群,要遵守「二多二要」原則:低脂少肉多蔬果、遠離肥胖多運動、篩檢年齡要提早、發現瘜肉要切掉,還要提醒五十歲以上的民眾,除了糞便潛血檢查之外,也應該主動接受大腸鏡檢查,才能免除大腸癌的威脅。目前政府也提供50歲至69歲民眾每二年一次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以期及早發現與治療,同時除衛生所、健康服務中心及醫院外,還增加基層診所糞便潛血檢查服務,讓篩檢變得更簡單又方便。

炎炎夏日 中暑該怎麼解毒?

炎炎夏日 中暑該怎麼解毒?#疾病‧預防

中暑俗稱「發痧」,是指在日光下曝晒、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人體體溫調節障礙,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等症狀的總稱。包括日射病、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四者可以單獨出現,亦可合併出現。顱腦疾病的患者,老弱及產婦耐熱能力差者,尤其容易中暑。高溫工作 小心中暑中暑的原因有很多,在高溫的車間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風差,就極易發生中暑;田間及露天工作時,受陽光直接曝晒,再加上大地受陽光的曝晒,使大氣溫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腦膜充血,大腦皮層缺血而引起中暑;在公共場所、家族中,人群擁擠集中,熱氣集中,散熱困難。中暑是一種威脅生命的疾病,若不給予迅速有力的治療,會引起抽搐和死亡、永久性腦損害或腎臟衰竭。核心體溫達41℃是預後嚴重的症狀;體溫若再略為升高一點,常可致死。老年、衰弱和酒精中毒者,可加重預後處理。西醫怎麼治療中暑呢?首先要做的是:迅速離開易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解開衣釦和褲帶,把上身稍微墊高,然後先用溫水敷頭部及擦全身,然後用冰水或井水敷患者的頭部,或用酒精遍擦全身。同時,幫患者降溫,按摩四肢及皮膚,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散熱能力。如果患者神志清醒,給予大量的冷茶或糖水、鹽水、蘇打水、西瓜汁等。中醫怎麼治療呢?重按合谷、內關、人中穴,以患者醒著時按摩;然後按委中穴,按足三里穴1分鐘,待其清醒後,取坐姿,再按風池穴15至20次。熱盛傷陰:發燒、口乾、舌質紅或絳、脈細數,宜清熱生津。鮮竹葉3至5錢、生石膏1兩(先煎)、麥冬2至3錢、石斛3至4錢、甘草2錢半,以水煎,每日分2次服。氣分實熱:高燒、無汗、口乾而渴、脈洪大,宜清解氣熱。生石膏1至2兩(先煎)、知母3至5錢、甘草1錢半至3錢、香薷2錢,以水煎服。文章摘自:人類智庫/常見病速效自療作者:健康中國名家論壇編委會/編著、張九峰/審訂http://www.uho.com.tw/book.asp?id=1427

心臟病發處理方式 你不可不知

心臟病發處理方式 你不可不知#疾病‧預防

心臟是一個強壯、不知疲倦、努力工作的強力泵浦。心臟之於身體,如同發動機之於汽車。一個人的心臟若平均每分鐘跳70次、壽命70歲計算,一個人一生中,心臟就要跳動近26億次。一旦心臟停止跳動,且經由搶救仍不能恢復跳動,那就意味著生命終止。心臟病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全世界1/3的人口死亡是因心臟病引起的。心臟病是可怕的殺手,若在5分鐘內沒有對患者施行急救,就可能成為植物人,甚至死亡。你是高危險群嗎?年齡大於45歲的男性、大於55歲的女性;吸煙者、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膽固醇血症患者、有家族遺傳病史者、肥胖者、缺乏運動或工作緊張者等,都是高危險群。心臟病早期症狀呼吸:做一些輕微活動,或處於安靜狀態時,出現了呼吸短促現象,但不伴隨咳嗽、咳痰。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心臟功能不健全的症狀。 如果臉色灰白而發紫、表情淡漠,這是心臟病末期的病危面容;如果臉色呈暗紅色,這是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的特徵;如果臉色蒼白,則有可能是二尖瓣關閉不全的徵象。 如果鼻子硬梆梆的,表示心臟脂肪累積太多;如果鼻子尖發腫,表示心臟脂肪可能也在腫大或心臟病變正在擴大。此外,紅鼻子也常預示心臟有病。心臟病發處理方式 你不可不知若患者尚有知覺時,讓患者靠著枕頭坐著。 鬆開患者衣物。 用毛毯覆蓋患者,將硝化甘油片含於患者舌下。 打電話叫救護車,並告知是心臟病患者。 若患者心臟停止跳動時,要立即施行心臟按壓與人工呼吸。 設法暢通患者呼吸道。 做口對口人工呼吸2次。 人工呼吸2次後,再做心臟按壓15次,反覆地做。其方法如下:找到心臟按壓的部位,即乳頭連線和胸部中央的胸骨交叉的地方。 將一隻手掌根放在按壓的部位,另一隻手掌貼在上面。 保持手肘伸直的姿勢,垂直下壓3~5公分,其速率約為1分鐘60次。 若患者瞳孔縮小,可以摸到頸動脈波動時,就表示有效。 患者心臟恢復跳動後,繼續做人工呼吸,直到患者恢復自行呼吸。文章摘自:人類智庫/常見病速效自療作者:健康中國名家論壇編委會/編著、張九峰/審訂http://www.uho.com.tw/book.asp?id=1427

不是只有躺著睡覺才會落枕

不是只有躺著睡覺才會落枕#疾病‧預防

文/思邈堂中醫診所醫師陳彥宏小真是個28歲的捷運通勤族,每天要花40分鐘的時間通勤,某天在捷運上低頭滑手機30分鐘後,頭部突然無法左轉到底,並伴隨劇烈的疼痛,下班後趕緊至中醫診所就診,在經過針灸及整脊治療後,小真的頭隨即恢復往常的活動度。類似小真這種『另類落枕』的病患有日益增加的趨勢,幸運的是,只要願意治療,通常都療效顯著。這類另類落枕的患者最大的特徵就是:「長時間姿勢不良」。無論是駝背使用電腦,或是低頭使用手機都容易使頸部肌肉因為長時間緊繃而攣縮,進而造成頭、頸及肩部僵硬痠痛的現象,即「低頭族」容易肩頸痠痛的原因,再加上近日氣溫持續炎熱,許多人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低溫的環境最易造成血管收縮及軟組織的痙攣,更易導致局部血液供給不足,導致區肌肉伸展不利。一旦轉頭速度過快或角度過大,就極易產生急性頸部扭傷,即像小真這種『另類落枕』。治療部分,嚴重的落枕,醫師並不會在患處作直接推拿的治療,否則只會加速患處的疼痛及腫脹;相反的,通常會採取局部冰敷及遠端取穴針灸的治療方式,常用的穴位像落枕穴、後谿穴、中渚穴…等,並且在進針後,要求病患緩動頸部,以達到疏筋通絡的療效。至於較輕微的落枕,通常會在患處『鄰近區』作熱敷及推拿,借以平衡患處張力,在患者疼痛稍減後,再針對鄰近錯位的脊椎施以復位的動作,以達到筋直骨正的效。雖然這類病患在針灸及整椎後有顯著的療效,但往往容易復發,因為患者通常在治療疼痛緩解後就停止就醫,但其實頸肩部的血循通常沒有完全改善,肌肉僵硬也未完全復元,再加上錯誤的姿勢無法立即更改,所以再次發生「另類落枕」的情形屢見不鮮。此外,在中醫的藥物治療上,並不會用消炎止痛的藥物去處理這類疾患,因為消炎止痛藥雖然可以暫時止痛,卻沒有完全改善患者肩頸部的血循不利,經絡不通的情形,因此中醫通常會使用一些疏經活血的藥物,藉以改善頸肩部的血液循環,疏通經絡,如此一來,不但可以使患者早日康復,並且可以預防復發,代表方劑如疏經活血湯,再加上引經藥羌活、葛根。所有的疾病都是預防勝於治療,急性落枕也不例外;例如,在冷氣房裡應注意保暖:切勿對著冷氣出風孔、圍薄圍巾保暖頸部,並且注意自己的工作姿勢是否正確,工作一段時間可起身做一些頸肩部的伸展動作,這些才是遠離急性落枕的不二法門。

硬,是不行!肩頸痠、痛、脹、麻的中醫治療

硬,是不行!肩頸痠、痛、脹、麻的中醫治療#疾病‧預防

「醫生,我明明沒有撞傷,為什麼常常肩頸疼痛?」一位四十多歲,目前在軟體園區工作的林先生,看診時疑惑地問。最早時是因為落枕,今天回診,林先生又因為右肩疼痛,導致右手活動時酸楚,甚至還有輕微手麻的症狀。檢查時發現右肩提肩胛肌緊繃,局部還有筋結突起。「你是不是長時間使用電腦又少活動?這個,是中醫說的痹症。」「是啊!那,什麼又是痹症?」你會痠痛嗎?日益繁忙的社會中,人類的文明病不斷增加。日以繼夜工作的上班族,常因疲勞轟炸而引發各種疾病,其中較為常見的就是肌肉痠痛。而對上班族來說,肩頸僵硬疼痛則更是常見。為什麼會肌肉痠痛呢?常見的原因雖然有過度使用、運動傷害、老化等因素,但最多的應是姿勢不良及缺乏運動。痹症的類型中醫認為肌肉痠痛是受風、寒、濕、熱之邪所引起的,稱為「痹症」,主要症狀是肢體、關節的疼痛、酸楚、麻木、重著、活動障礙,也就是氣血痹阻不通、筋脈關節失於濡養所致。基本上可分為行痹(風邪偏勝)、痛痹(寒邪偏勝)、著痹(濕邪偏勝)、熱痹(熱邪偏勝)、久痹(痰瘀阻絡)、氣血虧虛等多型。還在低頭嗎?有沒有注意到,我們一天大多數的時候都是低頭盯著某樣東西。低頭看電腦、低頭開車,就連現在看這篇文章,我們也是低著頭閱讀。長期低頭會增加我們項背部的張力,造成肌肉收縮、血管痙攣、乳酸及發炎物質的堆積,以致神經興奮,更促使肌肉血管無法緩解,製造更多的代謝產物。血流也不足以帶走這些發炎性物質,如此惡性循環終於使肌肉收縮及代謝功能變差,身體就會感覺酸、痛、脹、麻等不適感。所以任何可以增加血液循環的方法便是治療痠痛症最好的方法。外治、內服雙管齊下治療肩頸痠痛,首先得確認頸胸椎及肩胛骨是否有錯位,先行整復,之後配合針灸及局部熱敷、藥膏,再加上內服中藥等方式加強血液循環及肌肉鬆緩來緩解疼痛。除了到中醫科接受治療外,一般在疼痛緩解期及症狀輕微時,民眾仍可在家自行作些簡單的保健按摩。穴位按摩緩解肩部僵硬,如手三里、肩井等穴位;緩解頸部僵硬,如列缺、風池等穴位。列缺:位於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一.五寸處。位置:兩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的橈骨莖突上,當食指尖到達之凹陷處取穴。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橈側,肘橫紋下兩寸。位置:在肘橫紋下量三指寬的距離,按壓凹陷處即是。再者,還可藉由矯正姿勢來防止肩頸疼痛。例如:開車及久坐時,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坐姿直立,頭部微微上揚。睡覺時,避免使用太軟的枕頭與床墊,或過高的枕頭。背負時,避免單肩長時間背重物,盡量改採雙肩後背的方式,可讓力量平均分擔於兩側肩膀。

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怎麼辦?

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怎麼辦?#疾病‧預防

本病是潰瘍病的危險併發症之一,大多是因為患者對潰瘍病沒有足夠認識和有效治療,導致潰瘍逐漸加深,最後引起「穿孔」。穿孔後,胃、十二指腸中的內容物,如胃酸、膽汁等,流入腹腔,就會併發「急性腹膜炎」。●病症診斷部分患者有潰瘍病史,穿孔前症狀常會加重。患者出現臉色蒼白、皮膚濕冷、焦急憂慮、呼吸短而淺、脈搏加快等現象。多數穿孔,初起多在上腹正中或偏右,突然發生劇痛,持續性而陣發性加劇,很快就向全腹擴展,但仍以上腹部或右下腹為主。患者靜臥不動。兩髖微屈,則腹痛可顯著減輕。腹肌僵直及壓痛:腹肌明顯緊張,硬如「木板」,以上腹部最為顯著。全腹均有壓痛及反跳痛,以上腹部及右下腹更嚴重。晚期由於腸麻痹引起腹脹,所以腹部聽診時,腸鳴音大多消失。由於穿孔後空氣進入腹腔,檢查時可發現肝濁音界縮小或消失。如做X光透視或照片子時,可發現膈下與肝陰影之間,有半月形透明區。●治療方法診斷明確後,應爭取盡早施行手術。1 術前準備:在手術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包括給予患者半臥位、禁食、胃腸減壓、抗菌素、補液等基本治療,以改善全身情況,準備進行手術。2 手術方法:穿孔縫合修補術。在縫合有困難或不可能縫合時,用大網膜填塞穿孔處,並固定於穿孔周圍,將胃大部切除。注重飲食規律、健康膳食。一旦身體不適,應早期診斷、及時治療潰瘍病,以預防併發穿孔。文章摘自:人類智庫/常見病速效自療作者:健康中國名家論壇編委會/編著、張九峰/審訂http://www.uho.com.tw/book.asp?id=1427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