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三多三少四不一沒有 遠離腎臟疾病

三多三少四不一沒有 遠離腎臟疾病#疾病‧預防

文/阮綜合醫院初期腎臟病衛教師陳慧欣在衛教室最常聽到病人問我:「我又沒有覺得不舒服,怎麼說我腎臟生病了?」腎臟生病和肝臟生病很像,靜悄悄的,當真的出現嚴重不適症狀時,通常已經是慢性腎臟病後期。所以,要了解我們的腎臟,才能知己知彼,百戰百「腎」。清除廢物,吃的食物經分解代謝及肌肉活動後的產物變成血液中廢物,從腎臟形成尿液排出。調整水份、體液、血壓,腎臟工作像 7-11是24小時全年無休的,將多餘的水分過濾形成尿液排出,而當體內水分不足時,腎臟會回收水份穩定血壓。使電解質及酸鹼度平衡維持體內鈉、鉀、鈣、磷、鎂及酸鹼度正常。分泌及製造荷爾蒙腎素來控制血壓,紅血球生成素協助製造紅血球。當腎臟因某些因素,造成持續三個月以上結構上或功能上的破壞;或不論任何原因,使腎絲球過濾率小於60ml/min,稱為「慢性腎臟病」。透過血液篩檢以血中肌酸酐使用公式(MDRD)轉換成腎絲球過濾率就可以得知腎功能的狀況,並將慢性腎臟病分五期,如下:在「阮的初期腎臟病患管理衛教計畫」管理的範疇包括了:腎絲球過濾率 ≧45毫升/分鐘,合併有蛋白尿之病患(腎臟病分期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前段),我們提供了各項包含初期腎臟病病患生活起居、用藥、飲食需注意之事項諮詢以及腎臟病篩檢服務。隨著年齡的增長,腎功能的衰退是無法避免的,除了年齡的因素,腎臟本身的疾病以及其他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高血脂、痛風、藥品毒性、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腎臟病。此外,加速腎臟病惡化的危險因子常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如抽菸、少活動、使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高蛋白飲食、肥胖、長期使用止痛劑等。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正不斷的在傷害我們的腎臟呢!三多、三少、四不、一沒有 遠離腎臟疾病生活上遵守「三多、三少、四不、一沒有」三多: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三少:少鹽、少油、少糖四不: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 一沒有:沒有鮪魚肚護腎33制:高危險群每三個月應做驗尿、驗血、量血壓均衡飲食,不要補補補適量蛋白質攝取,不要大魚大肉維持理想體重、養成運動習慣原發疾病的治療與控制預防感染醫療團隊及全家人的支持維持積極的人生觀初期慢性腎臟病不用怕,只要有正確的觀念、良好的生活型態、健康的飲食習慣等,並聽從醫師的治療建議循序治療,用正向樂觀的態度面對,您的腎臟,阮來守護。阮的愛腎專線:3351121轉1417校閱/腎臟內科劉怡俊主任;文章來源:阮綜合醫院院訊

頭暈目眩沒元氣 缺鐵性貧血作祟

頭暈目眩沒元氣 缺鐵性貧血作祟#疾病‧預防

文/營養師程涵宇你是否常常頭暈目眩,或是忽然眼前一片黑呢?翻開眼瞼檢查,如果看起來沒什麼血色,那就代表你患有貧血了!營養師程涵宇說,貧血的原因是由於血液中的紅血球和血紅素數量太少,導致血氧輸送量下降。缺鐵性的貧血則是因為日常飲食中對鐵過低的攝取或是生理狀況造成鐵大量的耗損,因此偏食者、素食者、經血過多的女性、孕婦、嬰幼兒都是好發的族群。根據衛生署2004年至2008年的調查指出,19-50歲女性鐵不足(DRI)的比例高達50%,台灣孕婦的貧血盛行率也有17.8%,女性可以說是缺鐵性貧血的高危險群。缺鐵性貧血的常見症狀有經期疲倦、孕期疲勞、血紅素值過低(男性低於13g/dl,女性低於12g/dl)。          補鐵小撇步:注意飲食,多攝取鐵含量高的食物要改善或預防缺鐵性貧血,最好的方法是注意飲食,多攝取鐵含量高的食物。營養師程涵宇說,一般成人每日鐵質的建議攝取量男性是10mg,女性是15mg,而孕婦及哺乳期則要增加至45mg。其中,富含鐵質的飲食包括豬牛羊肉、豬鴨血、鮭魚,動物性鐵質吸收率和人體利用率較高,達10%-25%,另外,還有深色蔬菜如紫菜、黑芝麻、紅莧菜,但植物性鐵質的吸收率和人體利用率則較低只有7.5%,除了飲食之外,可另外補充血紅素,女性可在經期前和經期中補充流失過多的鐵質。營養師提醒,除了把富有鐵質的食物吃下肚之外,還要注意有些食物會抑制(如表一)或促進(如表二)鐵質的吸收,在飯前飯後2小時內吃都會造成影響,另外,有吃鈣片習慣的民眾也要注意,一顆600mg的鈣片會減少60%鐵質的吸收,如果要補充鈣片,最好在飯後2小時之後再吃。

防堵胃酸火燒心 少油無糖拒水果

防堵胃酸火燒心 少油無糖拒水果#疾病‧預防

文/營養師程涵宇近年來,胃食道逆流症在台灣逐年成長,短短3~4年間,病患的數量就成長了一倍。營養師程涵宇分析,胃食道逆流症患者增加的原因,和國人飲食西化及肥胖盛行率愈來愈高有關係,又因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作息和飲食都不正常,使得胃食道逆流成為一種現代人的文明病。正常情況下食道括約肌在沒有進食時,應該呈現關閉狀態,當吞嚥、食道蠕動時再打開,將食物送進胃裡。但是胃食道逆流症患者的食道括約肌關不緊,造成胃部裡的食物、胃酸容易跑到食道來。所以患有胃食道逆流的病患常會有灼熱疼痛感直逼胸口(俗稱火燒心)、常打嗝或是彎身或躺下感覺有酸液逆流的感覺,導致咳嗽、聲音嘶啞、吞嚥困難、想嘔吐、胸悶等症狀出現。目前台灣的盛行率大約是10~20%(每100個人就有10~20人有胃食道逆流症),高居國人消化道疾病中的龍頭。容易患有胃食道逆流的人常常有以下特點,如果符合2個以上,就是胃食道逆流的高危險群囉!一天喝2杯以上咖啡吃完消夜立刻躺下睡覺過度肥胖三餐不定時,愛吃高鹽高糖高油、刺激性食物菸酒不離手常常當夜貓子常常吃太飽以上的特點都說明了,胃食道逆流症都歸因於生活習慣的不正常,這些現代人習以為常的習慣會造成腸胃功能的紊亂,刺激性的飲食會影響胃酸分泌及括約肌收縮力,像是咖啡因會讓括約肌不易密合,香菸裡的尼古丁和咖啡鹼會改變胃腸黏膜的血液循環,並刺激胃酸分泌。而過度的肥胖會讓胃受到壓迫,讓胃酸更容易逆流到食道中。營養師程涵宇建議,多吃強健腸胃的食物(可請營養師調製),也能降低罹患消化系統疾病的機率,養成清淡飲食、正常作息的生活習慣才是治本的方法,趕緊學習如何用飲食治療胃食道逆流,免去吃藥的痛苦及時常復發!胃食道逆流飲食治療睡前4小時不進食少油 (拒絕油炸、糕點、麵包)無糖 (拒絕水果、果汁、餅乾、甜食、飲料、零食)以上文章由沐光營養師程涵宇提供

常用診療術 眼鼻耳用藥法

常用診療術 眼鼻耳用藥法#疾病‧預防

眼鼻耳感染有其一般途徑,亦有其特殊性。其抗菌藥物的應用,除了口服及注射為全身用藥外,尚有各種局部用藥,如滴耳、滴鼻、鼻腔噴霧、鼻內塗搽油膏、口腔含片及氣霧吸入等。眼部沖洗法沖洗法用於結膜囊分泌增多或手術前的清潔。具體操作如下:讓患者坐好,頭微向後仰,同時要求患者手拿受水器,緊貼在頰部和鼻下呈水平的部位。醫生面對患者,用右手拿洗眼壺沖洗眼瞼外部(注意:壺要適當抬高,不要碰到眼部),然後再用左手2指分開眼瞼,請患者轉動眼球,沖洗結膜囊各部。沖洗後,用棉球擦乾眼睛外部皮膚。眼藥用法(一) 滴眼藥水:讓患者坐好,頭向後仰,眼向上看。醫生面對患者,用左手拇指將患者眼瞼輕輕向下牽引,並按上一顆棉球,另一手拿眼藥水滴管,將藥水滴入下窟窿部,每次1~2滴。(注意:滴管不要碰到眼瞼,以免污染。)然後請患者閉上眼睛,用棉球擦去溢出的藥水。(二) 塗眼藥膏:讓患者坐好,頭向後仰,眼向上看。醫生面對患者,用左手拇指將患者眼瞼輕輕向下牽引,用玻璃棒的一端,蘸上少許眼藥膏,呈水平方向輕壓在下窟窿部,然後請患者閉上眼睛,同時輕輕轉動玻璃棒,並從水平方向抽出。然後用棉球按摩眼瞼數分鐘,使藥膏散布在結膜囊內。鼻腔滴藥法滴藥前先讓患者排除鼻腔內的分泌物,仰臥、頭突出床緣、向後仰,使外耳部開口與頦尖部接觸並與地面垂直。或使患者側臥,頭部突出床緣,頭下垂靠近肩膀。每次滴藥3~5滴。為使藥液能均勻分布在鼻腔內,滴藥後可讓患者頭部向兩側輕輕擺動。藥液滴入後隔數分鐘再坐起。耳滴藥法(一)耳滴藥的溫度不宜過涼,以免因冷刺激鼓膜或內耳,引起暈眩、噁心等反應。滴耳藥的加溫很簡單,只需將藥液滴在耳廓腔,使其沿外耳道壁緩慢流入耳底,藥液自然會慢慢感到溫暖。切忌將滴藥直接滴到耳朵鼓膜上。(二)滴藥方法:請患者側臥或將頭倒向一側肩部,使患者外耳道口朝上,牽引耳廓,拉直外耳道,將藥液滴入耳廓耳甲腔內,使藥液由此進入外耳道,並沿外耳道壁流入耳道深部,再按壓耳屏數次即可。滴藥量每次2~4滴,每日4次。若患者自己滴藥,應以對側手指牽引耳廓,同側手指拿滴藥管,按上述滴藥方法操作。作者/健康中國名家論壇編委會編著、張九峰/審訂源樺/《常見病速效自療》http://www.uho.com.tw/book.asp?id=1427

我懷孕了 妊娠高血壓有危險嗎?

我懷孕了 妊娠高血壓有危險嗎?#疾病‧預防

作者/洪傳岳 醫師妊娠高血壓的好發族群有某些特性,一是本身有高血壓傾向者,如肥胖、腎臟功能差者本身易有高血壓,二是高齡懷孕者,高血壓本就因高齡而好發,尤其是高齡初產婦,更容易發生嚴重的妊娠高血壓。但有些妊娠高血壓的發生,其原因尚不能確定;妊娠高血壓是可以控制的,但若發生子癲狀況,便非常危險,如胎兒易死亡,母親也會產生其他嚴重的併發症,甚至昏迷、抽筋等,故產婦剛開始發生高血壓時便需要注意,到了非常危險的狀況可能需要提早生產。妊娠高血壓症狀,不一定在孩子出生後便會消失,本身便是高血壓或有高血壓傾向者,產後高血壓症狀仍不會消失;若是因懷孕後才有高血壓的人,即單純的妊娠高血壓,在產後便會消失,但也有少數人在產後不久後卻變成高血壓,通常亦來自於本身的高血壓傾向。文字編輯/iCare醫療網 姜盈如

我有高血壓 可能會中風嗎?

我有高血壓 可能會中風嗎?#疾病‧預防

作者/洪傳岳 醫師一般高血壓患者為中風的高危險群,但非所有高血壓病患皆會發生中風,也不是所有中風者皆有高血壓,民眾對於高血壓應抱持積極態度,了解自身高血壓的成因後,諮詢醫師的建議以獲得控制或調整生活,對於高血壓的治療其真正目的,是為了預防高血壓的併發症,高血壓本身並不可怕,而是其併發症導致的危機,沒有人因血壓太高而死亡,但其嚴重的併發症卻容易致死,此意義和糖尿病相同。一般高血壓分為兩種:(A)原發性高血壓:目前原因不明,可能來自遺傳、生活習慣或壓力。(B)繼發性高血壓:由於其他身體的疾病、或某些藥物導致的高血壓,如腎臟疾病、某些止痛藥,目前有10%人屬於此類高血壓。此類患者可能在疾病治癒後,或停用造成高血壓的藥物後,血壓便會恢復正常。另外,許多婦女在停經後血壓變高,此原因來自女性荷爾蒙的消失,洪醫師表示,「女性荷爾蒙是女性與生俱來的寶物,對女性身體具有保護作用,故停經後的婦女身體機能一定不如以往。」本來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就容易隨年齡增高而發生,故更年期婦女面對身體變化應勿擔憂,可詢問專業醫師做好保養,不必過度緊張。常見的中風為出血性中風和血栓引發的中風,現出血性的中風已較為少見,過去發生者多有高血壓情形而且較嚴重,血栓引發的中風患者大多是有高血壓且同時有其他肥胖、糖尿病、心臟疾病、或高血脂的人,但血栓性中風的發生者,也有很多是沒高血壓的人。目前全人口約六分之一人有高血壓,老年人口中約有三分之一人有高血壓,但初次發生高血壓情形最常見的是在中年,約四十多歲時,其實以人類自然狀態而言,四十多歲已算是中年,機能就會退化,只是現代醫學進步,延長了人的壽命。現在許多疾病發生的年齡都愈來愈年輕化,預防勝於治療,洪醫師也提供遠離中年高血壓的方法,一是勿濫用自己的身體,五大常見現象,如抽菸、喝酒、熬夜、暴飲暴食、不運動等;二是提早檢查,在症狀輕時就容易治療或改善,如定期檢查血壓、血脂......等。洪醫師表示,一般中度或有併發症的高血壓必須吃藥,但無併發症之輕度高血壓患者不一定需要吃藥的,先調整生活型態即有可能改善。文字編輯/iCare醫療網 姜盈如

從醫師實務經驗發現臺灣醫療問題

從醫師實務經驗發現臺灣醫療問題#疾病‧預防

作者/洪傳岳 醫師臺灣的健保問題及醫療制度是眾所關心的議題,洪醫師表示,在醫學的研究上,國外較臺灣常有創新和突破,但以病患的權益、便利性各方面相較,目前臺灣的醫療制度是全世界公認最好的。全世界沒有國家沒有醫療問題,針對制度的缺點批判、改進是好的,但若形成批評的「習慣」則不好。目前具體可立即改善的應是醫療資源「浪費」的問題,現今醫療資源被嚴重的浪費,如病患對同一種病,甚至無確切病痛,但重覆就醫的情形;新加坡每個人的醫療紀錄資料都整合在同個系統,故院所、醫生用電腦即可知道完整病患的就醫情形,了解治療狀況和避免浪費,目前臺灣衛生署根據健保紀錄,會特別關注高頻率看病次數的人,但浪費仍很嚴重。目前臺灣跟歐美一樣,大多是多少醫療項目則給付多少,但無一定方法讓項目維持合理或減少,單靠健保給付審查並不容易,對於臺灣健保的觀察,洪醫師推薦由現任監委黃煌雄、沈美真、劉興善三人,共同著作的「全民健保總體檢」一書,已將臺灣健保問題幾乎全部揭示。比如有許多延長痛苦卻無效的醫療,另外如醫療資源的分配問題,還有健保給付和民眾自付的比例問題,太多重覆或無效的醫療行為等等。(文字編輯:iCare醫療網 姜盈如) 

突出的祝福──談椎間盤突出症

突出的祝福──談椎間盤突出症#疾病‧預防

文/吳方芳一般人不願意接受脊椎手術,因為害怕手術失敗而致終生傷殘。透過小切口、藉由顯微鏡、內視鏡進行的最新療法――微創脊椎外科手術,不但療效大、手術時間短、肌肉損傷小,復原也比較快。國防醫學院畢業後,吳忠哲在三軍總醫院完成嚴格的神經外科訓練,之後到台北醫學院服務了四年。2011年,吳忠哲應台東基督教醫院邀請到台東服務,短短幾個月已救人無數。吳忠哲有一個由衷的心願:「希望偏鄉的醫療水準能夠提升,希望自己的專業能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而台東,正是吳忠哲所說的「最需要」的地方。話題來到吳忠哲擅長的神經外科。吳忠哲原先要與讀者分享和衛教的主題是「微創脊椎手術」,幾經思考,還是決定以常見的「椎間盤突出症」為主,再針對微創脊椎手術為讀者詳細說明。提及「椎間盤突出症」,中年的我正是其中病號。2011年六月二日清晨,我突然感到下背部脹痛麻痺,並且舉步維艱、無法動彈,就醫之後得知罹患的是「椎間盤突出症」。當時我正準備次日啟程飛往多倫多,參加兒子大學畢業典禮,焦急中只有不斷禱告呼求上帝幫助。醫師雖再三忠告:「不宜長程飛行,坐姿會使病況加劇,嚴重的話必須開刀。」然而,我哪裡聽得下醫師的叮嚀?最後還是決定即使硬撐也要奔赴加拿大。寸步難行,我能順利飛過千山萬水,與兒子團聚嗎?上帝會回應我的呼求嗎?欲知後事如何,暫且賣個關子,先回到惱人的「椎間盤突出症」。惱人的突出什麼是椎間盤突出症呢?人體的脊椎骨與椎骨之間,有一種軟骨般的組織,稱做「椎間盤」,椎間盤除了可以維持整條脊髓的穩定,更有「避震」效果,就好像氣墊鞋的氣墊,可以緩衝身體在動作或運動時的壓力,也可避免脊椎因過度使用而受傷。當椎間盤遭受不正常擠壓,突出的現象就可能發生,就好像用力擠壓一片夾心餅乾,裡面的餡自然會被擠壓出來。椎間盤突出會造成何種傷害呢?吳忠哲表示,突出的椎間盤可能會因為壓迫神經而產生嚴重後遺症。不同部位發生的椎間盤突出,衍生的症狀也不相同,例如:頸椎處的椎間盤突出會導致肩頸酸痛、手臂手指疼痛或麻痺、無力甚至肌肉萎縮。椎間盤突出於腰椎處,患者可能會發生下背痛、坐骨神經痛或無力行走、大小便障礙等症狀。椎間盤為什麼會突出呢?吳忠哲表示,椎間盤突出症大都肇因於身體老化和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姿勢或動作不正確、缺乏運動、營養不均衡等。另外,車禍、跌倒、運動傷害也會導致椎間盤突出。什麼人較易罹患椎間盤突出症?長期負重者:搬家工人、家具業、百貨業、建築業、電子業的從業人員。工作上需要久坐或久站,姿勢不良又缺乏運動者:例如護士、老師、專櫃小姐、客服人員,以及長期窩在電腦前的廣大上班族。運動員:常要彎腰出力的舉重選手,或籃球、足球、橄欖球運動員。老人。懷孕後期的孕婦。除了服藥緩解椎間盤突出的疼痛,復健也能針對病症有效治療。復健方式以牽引為主,頸椎的椎間盤突出就要「拉脖子」,腰椎的椎間盤突出則是「拉腰」。患者只要接受循序漸進的牽引治療,兩三週後就會有顯著改善。藥物及復健之外,手術治療是另一個選擇什麼狀況會促使醫師建議患者開刀呢?當藥物、復健都無果效、有肌肉萎縮無力現象、大小便受到影響時,醫師通常會建議患者採取手術治療。吳忠哲鼓勵患者不要亂吃「運功散」、「筋骨丸」等坊間祕方,也不要胡亂推拿,以免發生其他後遺症。留著小山羊鬍,流露著西方獨立自主和東方謙和溫良的吳忠哲提醒民眾,椎間盤突出很容易復發,打個噴嚏、轉個身子、閃到腰,都會導致宿疾復發。如何避免椎間盤突出呢?吳忠哲的叮嚀是:保持正確的姿勢,勿久坐或久站。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均衡飲食。配合醫囑並積極治療。大題小做的微創手術一般人不願意接受脊椎手術,因為害怕手術失敗而致終生傷殘,吳忠哲為民眾提供另項有別於傳統手術的微創脊椎外科手術。什麼是微創脊椎外科手術呢?微創外科手術是透過小切口、藉由顯微鏡、內視鏡進行的現代新療法,療效大、手術時間短、肌肉損傷小、復原快的,舉凡神經壓迫所產生的神經病症、椎間滑落、脊椎側彎、駝背、脊椎感染、脊椎腫瘤等都適用。擅長微創脊椎手術的吳忠哲表示,傳統脊椎手術的手術傷口大、肌肉損傷的風險多、復原時間長,「大題小作」的微創脊椎手術卻能減少手術併發症、減少失血量、減少使用麻醉性止痛藥物、減少住院期,對許多脊椎病灶患者而言,是較安全的選擇。本文摘自「宇宙光Cosmic Light」雜誌2012年二月號第88~93頁「診療室的春天」專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