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五十肩該怎麼治療?

五十肩該怎麼治療?#疾病‧預防

五十肩,又稱「凍結肩」,俗稱「漏肩風」。其病因是肩關節周圍軟組織,如肌腱、滑囊等多處同時發生病變。常見於50歲左右的中年人,患者女性多於男性。此病常與受寒、外傷、感染等有關,如未及時治療或注意功能鍛鍊,拖延日久,可使關節黏連、活動受限,甚至無法舉起手臂。多見50歲左右的中年人;無明顯外傷或僅有輕微外傷史;肩部痠痛病程較長,一般都在2~3個月以上;肩部有廣泛性疼痛,肩部上舉、外旋、後伸等,均受限制。病程較長者,肩部肌肉(三角肌為主)會出現萎縮。該如何治療五十肩呢?1. 推拿療法患者仰臥,施滾法於肩前緣(三角肌前緣),並配合肩外展及上舉被動運動5分鐘。然後讓患者俯臥,同樣施滾法於患肩後緣(三角肌後緣),並配合患者上肢由外向前伸展被動運動,約5分鐘。讓患者正坐,施拿法於患肢(以肩、臂、曲池、合谷等穴為主),並配合搖肩關節被動運動。另外則是理筋手法,讓患者正坐,術者用右手的拇、食、中3指對握三角肌束,做垂直於肌纖維走行方向撥動5~6次,再撥動痛點附近的岡上肌、胸肌等各5~6次,然後按摩肩前、肩後及肩外側。接著,術者左手扶住肩部,右手握患者手,做牽拉、抖動和旋轉活動,最後幫助患肢做外展、內收、前屈、後伸等動作。2.中醫治療當歸4錢、赤芍4錢、牛蒡3錢、薑黃3錢、秦艽3錢、白芷3錢、蒼朮1錢半,以水煎服。可在屋上裝一滑車懸繩索,患者牽繩左右上提,可幫助患臂鍛鍊。患臂可在早晚做內旋、外展動作,反覆鍛鍊。鍛鍊必須緩慢、持久,不可操之過急,否則有害無益。文章摘自:人類智庫/常見病速效自療作者:健康中國名家論壇編委會/編著、張九峰/審訂http://www.uho.com.tw/book.asp?id=1427

痛經如何是好呢?

痛經如何是好呢?#疾病‧預防

痛經,是指經期前後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噁心嘔吐、全身不適的現象。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2種。原發性痛經,又稱為「功能性痛經」,指生殖器官並沒有明顯異常,而出現痛經的現象。繼發性痛經,則是由於生殖器官的病變導致的痛經,如子宮內膜異位症、骨盆腔炎、腫瘤等。那麼,該如何治療經痛呢?各位女性朋友們快來看看!西醫治療止痛解痙劑:1)延胡索乙素片,每次2片,每日3次。2)優散痛,每日3次,每次1片;阿托品0.5毫克,肌肉注射。內分泌治療:1)黃體酮10毫克。在月經前6天開始,每日注射1次,共5次,持續3個月。2)乙雌酚1毫克,月經第5天開始,每晚1次,共20天。中醫治療益母草1兩5錢,酌加紅糖,以水煎服;生薑3片、紅糖2兩,以水煎服;珍珠菜根5錢、艾葉1錢,以水煎服;澤蘭葉、苦楝子、香附、茺蔚子等各3錢,以水煎服。除了腹痛之外,痛經還會出現經行不暢、顏色發紫、有血塊、怕冷等症狀,經常是由於氣滯、血瘀、寒凝造成的,應以「理氣活血溫中法」為主進行治療。1)香附4錢、失笑散4錢、當歸3錢、玄胡索3錢、川芎1錢半、紅花1錢半、肉桂1錢(後下)。加減法:如腹脹加莪朮4錢、烏藥3錢;嘔吐加薑半夏3錢、乾薑1錢;大便溏薄,加木香1錢半、炮薑1錢;怕冷,加吳茱萸1錢半、熟附塊1錢。2)失笑散5錢、肉桂1錢,研成細末,分12包,在經前6天開始服,每日2次,每次1包,以開水沖服。經過以上方法治療後仍未見效者,應進一步檢查。如為器質性病變引起者,應針對原發性疾病進行治療。文章摘自:人類智庫/常見病速效自療作者:健康中國名家論壇編委會/編著、張九峰/審訂http://www.uho.com.tw/book.asp?id=1427

坐骨神經痛知多少?

坐骨神經痛知多少?#疾病‧預防

坐骨神經痛、背痛、骨刺,是長期勞動的長者們為此病痛而苦,青少年也時常由於坐姿不良導致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是由第四至第五節腰椎神經組合,及第一至第三節骶骨神經組合而成的神經束,一般的坐骨神經會痛,也許是坐骨神經本身發炎引起的疼痛;此外,因為骨頭原本中間有一點縫,假設這個縫太擠了,壓迫到坐骨神經,引起神經束及血管受壓的痛楚,麻痺及肌肉痿縮,統稱為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的病因如坐骨神經炎、腰椎間盤突出、椎管內腫瘤、子宮附件炎、糖尿病等。●診斷坐骨神經痛患者站立時,身體略向健康一側傾斜,患病側的下肢,在髖、膝關節處微屈而足跟不著地。睡時,向健側側臥,病側下肢髖、膝關節處呈微屈姿勢。仰臥坐起時,病側膝關節即彎曲。患病一側常有輕度的肌張力減弱,嚴重者會有肌肉消瘦、肌肉弛軟,並有壓痛現象,以腓腸肌最明顯。另外,患者還會感到疼痛,一般多由臀部或髖部開始,向下延伸到大腿後側、膕窩、小腿外側、向足背外側擴散。為持續性鈍痛或發作性加劇。劇痛時呈刀刺樣,往往在夜間更甚;疼痛常在咳嗽、用力、彎腰、震動時加劇。壓痛點通常為腰部脊椎旁點(第4、5腰椎棘突平面,離中線外1.5~2公分)、坐骨孔點(在坐骨孔上緣,相當於秩邊穴)、轉子點(約相當於環跳穴)、窩點(相當於委中穴)。小腿外側和外踝之後亦有壓痛。●坐骨神經痛治療方法西醫治療如果是因其他疾病引起,應先治療原發病。然後即可服用解熱止痛和鎮靜劑藥物,如阿斯匹林、水楊酸鈉、魯米那、利眠寧等。中醫治療寒濕:疼痛處有寒冷感,遇熱則痛感稍緩。苔薄白膩,宜溫經化濕散寒。【藥方:當歸3錢、牛膝3錢、蒼朮3錢、鑽地風2兩、楊柳枝2兩、炒米仁4錢、木防己4錢;制川、草烏各1錢半(先煎)、川桂枝3錢(後入),以水煎服,每日1劑。】風熱:疼痛處有灼熱感,遇冷則痛感稍緩。苔薄黃質紅、脈數,宜祛風清熱。【藥方:牛膝3錢、黃芩3錢、當歸4錢、赤芍3錢、丹參3錢、忍冬藤5錢、大生地4錢、延胡索3錢、片薑黃3錢,以水煎服,每日1劑。】文章摘自:人類智庫/常見病速效自療作者:健康中國名家論壇編委會/編著、張九峰/審訂http://www.uho.com.tw/book.asp?id=1427

進食定時定量 切忌暴飲暴食

進食定時定量 切忌暴飲暴食#疾病‧預防

75歲的蕭老太太,過去無糖尿病史,最近因為尿道感染食慾不佳,有將近一周僅進食少量食物。某天晚上出現意識不清,手腳抽搐,類似癲癇症狀。家人發現後,立即通知119,救護人員抵達後發現蕭老太太脈搏不整,立即送至醫院急救。經醫師診察,急診電腦斷層並未發現新的腦中風或血管梗塞。心臟科醫師依據其心電圖顯示的心律不整,置放了暫時性的心律調整器,穩定病患生命。血液和生化檢查發現,蕭老太太血糖高達228mg/dl(正常範圍為空腹94-118mg/dl,進食後兩小時<200mg/dl),血中鹽分失衡,重要電解質(鈉、鉀)都低於安全範圍,次要電解質(鈣、鎂、磷)也都明顯低於正常值,予以輸液補充後,病患意識恢復,並安排會診腎臟科醫師。蕭老太太過去無腎臟相關疾病,但在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劉文勝向病患和家屬詢問後發現,蕭老太太在住院前一天,因為自覺食慾變好,所以那天吃得很多。對照臨床症狀和相關血液、尿液生化檢查後確定診斷,這是一位因為長期斷食,再次飲食引發的「再進食症候群」。再經過腦波和血管超音波掃描後,無相關後遺症,日前已順利出院。劉文勝指出,再進食症候群被注意到是在二次大戰時,戰俘或囚犯長期斷食倖存後,再次恢復進食,卻引發猝死。長期斷食的定義多指在連續五天以上的飲食量都非常低,包括在大災難(山難,船難)發生之後的倖存者,都是再進食症候群的高風險群。醫生發現這些病患的死因是因為血中鹽分(電解質)極度失衡,通常以三低一高表現(低血鉀、低血磷、低血鎂和高血糖)。病理機制是因為長期斷食,突然再次進食後,高血糖引發胰島素大量分泌。體內因為飢餓而暫時休眠的所有細胞,在同一時間因為胰島素作用而大量活化,將血中的鉀、磷、鎂吸收到細胞中,進而引發電解質失衡,常會造成意識不清、肌肉無力、心律不整,嚴重者甚至可以致命。劉文勝表示,因為營養及生活條件的進步,這類住院患者已經較為少見,發生率少於1%。但特殊情形的病患,例如年老或癌症病患、手術後、口腔及腸胃道疾病、酒精成癮或厭食症患者,風險則會上升。老年人免疫力較差,常有合併病症,因而食慾不良,由於進食減少的病患常常有合併低血鈉現象,若鹽分補充太快,在年紀大、瘦小、低血鉀的女性患者身上,更容易因為血液鹽分上升太快而引發腦部細胞受損,臨床照顧上更應該小心。相對的,年輕女性若一味追求瘦身而過度節食,在厭食症和暴飲暴食之間來回,也是再進食症候群的高風險群。再進食症候群雖有致死風險,卻是照護上可以小心避免的。他提醒年長朋友,進食宜定時定量,切忌暴飲暴食,生活作息應規律,包括定時運動和均衡飲食。大自然崇尚規律,回歸自然規律便是保持健康的最好方式,若有營養和進食困難的相關問題,請尋求醫療專業人員協助,以免招致不必要的風險和疾病。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提供

我適合雷射近視手術嗎?

我適合雷射近視手術嗎?#疾病‧預防

文/陳詩婷針對目前雷射近視手術的負面報導,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澄清,雷射近視手術是一個風險低且值得信賴的手術,併發症低至千分之一,病患術後追蹤其滿意度,期刊文獻顯示高於95%。呂俊憲醫師表示,如果這項手術存在問題,台灣衛生署也不會開放此項手術的進行,只要患者在合格篩選標準內、經驗豐富的醫師,再加上適宜且精良的儀器設備,基本上雷射近視手術的安全性是無庸置疑的。 圖:呂俊憲醫師無論進行雷射近視手術的動機為何,都請參考下列條件,並讓眼科醫師做詳細的檢查,確保術後得到最佳手術效果。以下是呂俊憲醫師提出幾項不適合進行雷射近視手術的情況。 1.圓錐角膜 2.嚴重乾眼症者,術後可能會影響角膜復原3.暴露性角膜疾病、嚴重眼瞼炎4.?疹性角膜炎病史 5.明顯紅彩炎 6.有活躍性或復發性眼疾 7.有自體免疫及結締組織疾病病史,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8.影響傷口癒合的疾病,如糖尿病9.曾接受眼球手術者 10.近視度數尚未穩定者 11.眼瞼異常影響角膜上皮再生者 12.嚴重兔眼者13.合併青光眼或角膜炎者14.懷孕婦女 雖然雷射近視手術是目前公認最安全、最方便的矯正近視的方法,但它仍然是一項侵入性的治療方式,術前篩檢相對就非常重要。呂俊憲醫師說,只要角膜厚度在安全範圍、暗視瞳孔在治療區範圍內,一般晚上的炫光比較不明顯,如果術前篩檢都不符合,則建議考慮可逆性的微型鏡片植入,只要感覺不適,隨時都可將鏡片取出。 圖:微型鏡片植入,若感不適隨時都可取出但最重要的是,病患對手術的期待、認知及動機必須正確,做雷射近視手術的正確動機是改善戴戴眼鏡的不方便,與隱形眼鏡長期過度使用造成的角膜傷害,並不代表完全沒有缺點,就算是角膜夠厚、沒有乾眼等在文獻上非常適合手術的病患,做這項手術也要有健康的心理承受可能伴隨的未知風險。

客製化的角膜地圖 提升矯正安全係數

客製化的角膜地圖 提升矯正安全係數#疾病‧預防

暑假一直都是畢業生、求職者及女性族群施做近視雷射的高峰期。針對日前近視雷射手術引發的安全顧慮,亞東醫院副院長暨眼科主任張淑雯醫師表示,藉由施行「前導波」檢測所客製化的「角膜地圖」,能夠提供更完整性的術前評估,對於追求手術高度安全性的患者而言,是一個突破方案。根據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表示,近視雷射手術自1986年開始使用,目前全球已有3,000萬個近視雷射手術案例。在彙整國內眼科醫師執刀經驗及臨床觀察統計下,發現民眾對施做近視雷射手術,最在意的就是「手術過程的安全性」,以及「術後視力的品質」。因此眼科醫師為患者所做的「術前評估」更顯得重要。對於追求高視力品質近視雷射手術的患者而言,「前導波」能夠提供更完整性的術前評估。前導波檢測儀的原理是藉由傳送安全的光線進入眼膜,經過視網膜反射後,會得到眼球內的分析數據,即可客製化的描繪出病患的3D「角膜地圖」,做為矯正近視與散光的依據。前導波的高階像差檢查結果,有利於施做近視雷射手術矯正,提升手術的準確度。此外,更可以減少部分手術後眼睛眩光的問題。亞東醫院副院長張淑雯醫師表示,眼睛有眩光症狀的患者,在夜間看燈光容易覺得光線暈開、刺眼,雖不至於影響日常生活視力,但嚴重者不適合在夜間開車。而這些眩光問題往往好發於有高度散光(150度以上及不規則散光者)、高度近視合併散光、夜間瞳孔過大等狀況的民眾,因此張醫師建議此類患者,術前可以進行前導波檢測,以利了解眼球結構狀況,使術後達到最好的視力品質。傅立葉前導波是經過美國太空總署NASA臨床審核,及美國海軍陸戰隊核可,運用在近視雷射手術上的新科技。因為可以測得患者坐著測量與手術躺著時眼球的像差差異,因此當傅立葉前導波與虹膜定位系統相結合,所測得的標記與測量數據,可避免手術時病人眼球不自覺地動作旋轉所造成的誤差,使手術經由傅立葉前導波檢測,提高安全係數,也為民眾增加手術信心。長庚醫院孫啟欽醫師也強調,想獲得高度安全性的近視雷射手術關鍵,在於術前與醫師充分討論、檢查。並要記得三步驟「術前檢查、正確選擇、定時回診」,才能讓自己的眼睛得到最好的照護。而雷射手術成功三大因素是「醫師技術和經驗」、「病人條件」及「儀器和軟體輔助配套」;有經驗的醫師及病患手術的配合是手術成功先決條件,儀器的進步則可改善術後疊影及眩光等情形。過去雷射手術已可達95%以上治療效果,而最近有許多文獻指出,因高階像差而造成夜間視力品質下降的患者,可藉由傅立葉前導波技術輔助加以修正。眼科醫學會日前也特別針對民眾對雷射近視的疑慮做出說明:手術後會發生問題,往往是在於執刀醫師在術前評估時,沒有做好病人的滿意度與適合度的評估。因此消費者在手術前,一定要與醫師彼此了解手術的動機,以及術後的預期是否適合自身的期待。如此雙方在手術前的充分了解,加上專業醫師及精密儀器的輔助下,必然能將風險降到最低,完成一個成功的雷射近視手術。

怕痛怕煩拒作大腸鏡篩檢 當心癌症找上身

怕痛怕煩拒作大腸鏡篩檢 當心癌症找上身#疾病‧預防

根據衛生署最新公佈100年國人十大死因,惡性腫瘤(癌症)連續30年蟬聯死因之首,而98年國人癌症發生率統計中,平均每6分鐘02秒就有1人罹癌,其中以大腸癌案例增加最多。康聯預防醫學內視鏡室主任林姿伶醫師表示,從地圖分析可以看出,國人大腸癌都會區發生率高於東部地區,死亡率也多集中在大台北、台中、台南與高雄等都會區,因此呼籲40歲以上的民眾最好要定期進行大腸篩檢,以保健康。國健局局長邱淑媞表示,台灣與美國大腸癌相比,標準化發生率是美國1.4倍、標準化死亡率是美國1.7倍。雖然國健局補助50到69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篩檢,但統計數據顯示,篩檢率仍低於3成。且在糞便潛血檢查篩檢為陽性的12萬人中,有高達4成民眾拒絕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原因多半為不好意思、認為不舒服、或對清腸藥及灌氣的不適而排斥進一步檢查。由於飲食西化的影響,台灣大腸癌發生率逐年升高,發病年齡亦有年輕化的趨勢。一方面現代人生活緊張、精神壓力大,再加上不良的飲食習慣,如三餐不定時、暴飲暴食,若再有吸煙及酗酒等生活習慣,胃酸分泌失調,容易引起胃發炎、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等情況。由於消化性潰瘍與大腸癌初期症狀很類似,許多民眾常誤以為是潰瘍而自行買成藥解決,等到病況嚴重到醫院就診後,才發現原來罹患癌症,錯失早期治療的黃金時間。林姿伶醫師表示,現代醫學發達,檢查方式不斷推陳出新,但內視鏡仍是目前臨床診斷腸胃道的利器,有其無可取代的價值。不但能直接檢視食道、胃及大腸組織有無潰瘍、發炎或惡性腫瘤等問題,當發現病灶或懷疑異常時,可以立即做切片檢查,甚至直接切除息肉。已有許多研究指出,早期發現大腸息肉,必要時予以切除,是降低大腸癌發生率的有效方法。由於許多民眾對大腸鏡檢查心生畏懼,林姿伶醫師解釋,大腸鏡因為要在彎彎曲曲的腸道前進,常會壓迫、牽扯或拉緊腸壁外層,受檢者可能會產生想解便、腸子絞痛、腹脹等不適感受。若是曾接受腹部或婦產科手術、腹壁沾粘的人,可能會更加難過。如果能夠適度麻醉,在無知覺、無痛楚,非常放鬆的狀態下完成大腸鏡檢查,是可有效地減少受檢者恐懼和痛苦。因此,民眾在接受檢查前可與信任的臨床醫師討論麻醉的選擇。因為大腸直腸癌初期並沒有明顯的症狀,如果沒有定期檢查,等到出現疼痛、貧血、疲倦、排便習慣改變及體重下降等症狀時,大都已經是晚期。只有少數人因體質敏感,對大腸鏡檢查的不適反應比較強烈,而大多數人都能安適地完成檢查。因此,林姿伶醫師再次呼籲,些許的忍耐換取生命的健康,還是非常值得的。

上班族易患「滑鼠肩」 怎樣使用電腦才正確?

上班族易患「滑鼠肩」 怎樣使用電腦才正確?#疾病‧預防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28歲的小美(化名)是一位上班族,每天的工作就是文書處理,一天使用電腦的時間超過五小時,剛開始她覺得右邊的肩頸有點酸痛,不過睡一覺就好了,但是最近她覺得肩膀越來越痛,睡覺也沒有辦法緩解,於是到醫院求診。經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復健科主任葉典松診療發現,小美是長時間使用電腦所引起的肌筋膜疼痛,也就是電腦愛用族群常見的「滑鼠肩」。成大斗六分院復健科主任葉典松解釋,「滑鼠肩」其實是一群疾病的統稱,可能是肌筋膜疼痛,也可能是肩膀的肌腱炎,或是頸部的神經根病變。大部分的病人都能透過病史的詢問與理學檢查知道引起疼痛的原因,少部分的病人則需要接受X光檢查、超音波檢查、核磁共振或是神經傳導與肌電圖才能確定診斷。針對不同原因引起的肩膀疼痛,治療的方式也不同,有些病患只要服用藥物加上熱敷與電療就可以痊癒,有些則需要局部注射或是頸椎的牽引才有辦法緩解疼痛。但現代人的生活,無論是工作或者娛樂都離不開電腦,該如何養成正確的電腦使用習慣呢?對此,葉典松主任歸納以下八點注意事項,只要平時多注意,就能減輕長時間使用電腦所引起的肩頸痠痛。一、良好的坐姿:膝蓋彎曲90度,腳平放地面,大腿與地面平行,軀幹與大腿彎曲角度約100至130度。椅子與桌面的高度剛好讓手肘呈90至110度放在桌面上,肩膀要放鬆,不要上提。避免彎腰駝背,頸椎稍前傾15度。二、使用滑鼠與鍵盤時,盡量靠近身體的中線,可購買沒有右側數字鍵的鍵盤,以減少滑鼠與身體的距離。三、選擇適合手掌大小的滑鼠,讓手可以舒適的放在滑鼠上。四、常使用快捷鍵以減少滑鼠滑動的次數。五、左右手交替使用滑鼠以減少慣用手的負擔。六、手臂有支撐可以減輕肩膀疼痛,但是如果肩膀不能自由的活動,反而會增加手肘、手腕與手指的壓力。所以,如果手臂需要支撐,建議購買可自由活動手臂的支撐架。七、熱敷與按摩疼痛部位可以增加局部血流,減輕疼痛。八、常做短暫的休息,休息時做上半身的伸展運動,包括提肩胛肌伸展、胸肌伸展、頸部伸展、上背伸展、三頭肌伸展、三角肌伸展、闊背肌伸展等等。圖:成大斗六分院復健科主任葉典松呼籲民眾使用電腦時,應保持良好的坐姿,避免滑鼠肩。(照片/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