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女性常見的婦科症狀 陰部搔癢該怎麼辦?

女性常見的婦科症狀 陰部搔癢該怎麼辦?#疾病‧預防

台中市林新醫院婦產科主任張溥鴻說,現今不論是青澀的少女或時尚的熟女們,都非常注意全身的保健,甚至是私密處的保養,然而台灣地處亞熱帶,氣候溫暖又潮濕,而皮膚長期暴露在高溫悶熱的環境下,便容易成為微生物滋生的溫床。尤以女性私密處之搔癢更是一種令人尷尬且難以啟齒的夢靨。陰道感染而造成女性陰部搔癢最常見的原因是陰道黴菌感染,其次是濕疹、毛囊炎、陰道滴蟲、陰蝨等寄生蟲感染。為何女性的陰部容易受感染呢?那是因為女性的陰毛下方有許多的皮脂腺體。它的功用乃為保護陰部及維護陰部皮膚的酸鹼度,而這些皮脂腺體平日即會分泌汗水、分泌物,在女性生理期時間會更為旺盛。因此陰部若沒有維持通風乾燥,就更容易造成感染。那也就是許多女性朋友常常於生理期前後到婦產科求診之故。以下就常造成陰道搔癢的原因分別敘述如下:一、黴菌感染會陰部皮膚長期暴露在高溫悶熱的環境中,容易成為黴菌滋生的溫床。而常見的皮膚黴菌感染中,以念珠菌感染最常見,再者當全身免疫力下降、長期使用抗生素、懷孕、糖尿病等情況更容易發生。另外女性朋友若喜愛穿著合身或緊身牛仔褲、丁字褲,加上又沒注意選擇棉質布料、且上班時間長、久坐於辦公室裡,再再都是造成黴菌滋生的主因。二、孕婦於懷孕期間荷爾蒙變化的因素女性在懷孕期間,受到荷爾蒙影響常會有分泌物增加與容易流汗的情況,尤其陰部環境較易悶熱、潮濕,再加上寶寶在子宮內日益茁壯,子宮變大壓迫骨盆腔,使得骨盆腔的血液循環不良,這些狀況又會導致陰部的分泌物增加、顏色變黃,或有其它惡臭或搔癢現象產生。三、陰部濕疹若體質屬於經常流汗,且又有不易蒸發的情況,則會造成皮膚容易有濕疹的問題;體態過胖或是孕婦,則常因容易流汗再加上皮膚皺折處互相摩擦,也會使得濕疹問題更為嚴重,尤其是會陰部濕疹。四、毛囊炎毛囊炎是體毛根部與腺體受到感染所引起,通常有紅腫、癢痛的感覺,毛囊炎它的形狀類似青春痘,嚴重時可能導致全身性發燒發熱。導致毛囊炎的原因,多半是細菌感染,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等;長期暴露於高溫潮濕的環境加上出汗量增多,皮膚角質層吸水膨脹,皆會助長細菌繁殖;女性朋友喜愛穿著太緊的內褲或牛仔褲,在反覆過度摩擦之下,也容易導致毛囊炎。五、陰蝨陰蝨患者大多是因為性接觸而致交互感染。若不慎感染陰蝨會使得患部極度搔癢,且形狀黑黑小小的陰蝨容易吸附於陰毛的根部,即便使用保險套也會造成傳染。若不慎感染了陰蝨,則雙方都需接受治療。且有些飯店或旅館不乾淨的床具或被單也可能會黏附蟲卵,而讓使用者遭受感染。其他如比較少見的有萎縮性女陰炎、女陰白斑病或女陰癌等,也都會造成陰部搔癢等不適症狀。張溥鴻醫師表示,女性朋友於生理期期間,應注意經常更換衛生棉墊,且應依據不同的經血量來決定用的衛生棉容量,切勿經血量少時還選用一個不合適的夜安型,且又常捨不得更換新的一片,使得會陰部悶在潮濕高溫的環境下因而受到感染。若是使用衛生棉條亦要注意定時更換,以免使得陰道孳生細菌,造成陰道感染發炎的情形。 此外,生活上的細節也要特別注意,不要經常穿太緊的衣物,如牛仔褲、緊身皮褲、束褲。 內褲應選擇吸汗透氣的棉質布料,勿長期穿著丁字褲。 再次提醒勿長期使用衛生護墊,若於陰道感染期,寧可選擇拋棄式紙褲,若非不得已須使用棉墊,要記得經常更換且選用經血流量合適的型式。 張溥鴻醫師提醒,經常容意陰道感染者,洗澡時建議採用淋浴的方式,不要泡澡,避免感染機會發生。並且避免泡溫泉或公共浴池,或是與他人共浴的三溫暖。使用較無刺激性的中性肥皂清潔會陰部,儘量保持大便通暢,排便後使用衛生紙擦拭的方向應注意由前往後擦,以免將肛門口附近的細菌帶到陰道處。另外勿隨意自行使用陰道塞劑或婦潔液清洗陰道內部,以免破壞正常陰道的菌叢生態,使得失去了天然的保護作用。最後注意在陰道感染期間避免性行為,或建議使用保險套。日常生活多注意上述建議事項,多半能有效預防陰道感染、搔癢與復發。

宅經濟興起 脂肪肝當道

宅經濟興起 脂肪肝當道#疾病‧預防

文/康聯預防醫學Maria(化名)在公司安排下進行了今年的健康檢查,這幾年她始終維持在48公斤的標準身材,想來應該沒問題。沒想到腹部超音波顯示她有輕微脂肪肝,雖然醫師表示沒什麼問題,但Maria心中不禁有許多疑問,脂肪肝到底是什麼?不是體重過重的人才會有嗎?檢查出脂肪肝後,要怎麼辦?會不會哪天變成肝硬化或肝癌?脂肪肝隨宅經濟興起而逐漸年輕化一般人印象中總以為體重過重的人才會有脂肪肝,康聯預防醫學肝膽腸胃科主任林姿伶醫師表示,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刻板印象,脂肪肝與體重雖然有關,但卻只是其中之一的因素,換句話說,即使體重未過重,仍是有可能有脂肪肝。由於現在經濟生活條件好,飲食習慣偏油膩,加上喜歡燒烤,往往攝取過多的營養熱量,加上運動量減少、體重過重,使得脂肪肝情形越來越常見,根據台灣肝臟學術文教基金會調查顯示,國內成年人約有33%有脂肪肝,這也使得脂肪肝成為國內醫界繼B、C型肝炎、酒精性肝炎後的新熱門議題。林姿伶醫師從多年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觀察到一種現象,隨著宅經濟興起,脂肪肝的情形越普遍且越年輕化。林醫師表示,這類的宅經濟族群,由於生活習慣經常熬夜日、夜顛倒,飲食不正常,使得身體新陳代謝功能變慢,逐漸使得肝臟堆積油脂,若再加上缺乏運動就會肥胖,更加導致脂肪肝產生。三大族群需注意脂肪肝林姿伶醫師解釋,脂肪肝俗稱「肝包油」,或許因為名稱而讓一般人有所誤解,其實主要是因為肝臟細胞內有脂肪滴的堆積所造成的現象,並非肝臟被油脂包裹住。通常脂肪肝在生活上不會有什麼異樣感覺或症狀,頂多偶而產生疲憊或食欲不振等感覺,所以並不會特別至門診就醫,因此,大多數人或者因其他健康問題、或健康檢查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時,才被醫師診斷出有脂肪肝。若是情形嚴重並長期置之不理的話,部分患者會造成肝細胞發炎,成為所謂的「脂肪性肝炎」,少數情況嚴重者,會導致肝硬化。林姿伶醫師表示,通常來說有三大類族群容易有脂肪肝,第一類即上述提到因生活、飲食習慣而體重過重者,第二類常見的族群則是糖尿病患者。這兩類屬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 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簡稱NASH),都是屬於新陳代謝症侯群,因此要特別注意體重、血脂異常、血糖代謝異常及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第三種是有酗酒習慣者,因為酒精對肝臟細胞造成傷害,導致肝臟油脂堆積,此類則是所謂酒精性脂肪肝,最好的治療方式就是不要喝酒。少油多動、生活正常 雖然脂肪肝不是疾病,但卻代表一種身體健康情況的症狀與相關疾病發展的可能性。面對許多民眾詢問如何消除脂肪肝,林姿伶醫師表示:運動: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讓自己養成運動的習慣。改變生活及飲食習慣:除了三餐定時外,還要少油、少鹽,並且讓生活作息正常。戒酒:若有飲酒習慣者,要減少或改掉喝酒的習慣。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許多人對健康檢查都會抱持著有一種鴕鳥的心態,認為不檢查就不會知道有什麼問題。但林姿伶醫師特別強調,健康檢查應視為一種生活態度,要用正面的心態來看待檢查的結果,畢竟預防勝於治療。而透過健檢中的腹部超音波以及肝功能、血脂、血糖等代謝相關的血液檢查,就可定期了解脂肪肝的狀況與變化,提醒自己在生活及飲食習慣的改變,以達成健康人生的終極目標。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醫療費用高 患者要確實控制、受檢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醫療費用高 患者要確實控制、受檢#疾病‧預防

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一項大規模研究顯示,國內糖尿病引起視網膜病變惡化民眾的醫療花費,比視網膜病變前多兩倍以上,住院天數也由平均2.3天暴增為6.9天,門診次數也由每年平均9.6次,大幅上升至36.9次。這項有關台灣地區糖尿病患及視網膜病變醫療耗用的報告,是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翁林仲、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醫管所教授蔡維河等人共同發表,刊登在SCI期刊BMC Health Service Research。這項研究共調查了4,988位糖尿病患者五年期間的病情變化,翁林仲表示,在4,116位視網膜病情穩定的糖尿病患者中,每年醫療支出平均是美金1,921元(約合台幣5萬元),經四年追蹤,平均每年增加不到美金48元(約合台幣1,500元)。但另在872位糖尿病引發視網膜病變惡化的病患中,每年平均醫療支出,會由原來的美金1,921元,暴衝至美金3,326元(約合台幣10萬元左右)。另外有一特別現象就是,如果糖尿病網膜病變控制不良,最嚴重的網膜病變每年平均醫療支出均高達美金3,632元以上(約合台幣11萬元以上),實在是民眾與健保很大的醫療支出與負擔。※視網膜病變翁林仲強調,調查中發現,有視網膜病變的糖尿病患者,在總醫療費、門診次數、住院天數等,都高於沒有視網膜病變的糖尿病患;同時,隨著視網膜病變惡化的幅度,會同步加速消耗醫療資源。他特別呼籲加強控制視網膜病變,除了保有良好的視力和視覺功能亦可降低醫療費用支出。由於糖尿病容易引發多種合併症,且其伴隨的慢性併發症,會隨著病患年齡逐漸上升。翁林仲強調,目前臺灣正邁入高齡化社會,糖尿病不僅會影響當事人生活品質,還會增加許多家庭嚴重的經濟負擔。由於糖尿病引發的視網膜病變,常在不知不覺中惡化,容易讓當事人失去戒心。本身是眼科醫師的翁林仲指出,糖尿病患者約在5至10年後,會隨著時間引發視網膜病變的問題。他說,視網膜病變的初期症狀就是視力模糊和飛蚊症,視野會出現飄動黑點。如果不早期治療,還可能惡化為黃斑部水腫,視野影像出現扭曲變型,進而造成視網膜出血,可能一發不可收拾。因此他建議糖尿病患者,除了配合醫師治療控制血糖外,最好每半年至眼科進行一次眼底檢查,以便及早篩檢出視網膜病變,不要造成更大的遺憾。※糖尿病視網膜的基本變化是血管滲透性增加和小血管的阻塞,前者可使血液中的成份滲透而引起視網膜水腫等變化,後者則可導致視網膜缺氧而形成新生血管和玻璃體出血等變化。臨床上,病變依病期可分三期: • 非增殖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 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 ,又稱基幕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特徵>:微血管擴張所形成的微小動脈瘤,出血性栓塞併血管內容物外溢及黃色脂蛋白外溢所形成的硬性滲出斑。• 增殖前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Pre-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特徵>:多發性出血斑、多發性軟性滲出物、棉絮的軟性滲出斑、靜脈血管擴張明顯形成的靜脈串珠的現象、多發性視網膜內危血管異常、廣泛性微血管閉鎖、廣泛性水腫。• 增殖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特徵>:血管新生(包括視神經盤部及視神經盤部以外)、纖維組織新生-膠質細胞新生、玻璃狀體視網膜牽引、視網膜剝離、黃斑部剝離、視網膜出血、玻璃狀體出血。

避不掉的疾病「癌症」預防更勝治療

避不掉的疾病「癌症」預防更勝治療#疾病‧預防

文/採訪記者 林以琳根據衛生署公布97年癌症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平均每天約有220位民眾被診斷出罹患癌症,而罹患癌症的比例也約每1,000人中,就有3.5個人罹患癌症。民眾不禁想問,蟬聯29年十大死因之首的「癌症」是不是總有一天找上我?康聯預防醫學林姿伶醫師表示,導致「癌症」的成因雖然有很多,但不良的生活習慣,包含高油高熱量的西式飲食習慣、缺乏運動以及菸酒等,以及環境中可能不知不覺接觸到的致癌物質,例如會導致人體內分泌系統異常的環境荷爾蒙、二手菸害以及過量的化學添加物等,都是醫師認定造成體內健康細胞癌化的禍源。林姿伶醫師根據多年臨床經驗表示,許多癌症在40歲之後才開始快速癌化,甚至其他健康指標也在這個年齡開始走下坡,因此民眾如要提前掌握自己的健康變化,建議可從35歲起,接受定期健康檢查,如能早期發現健康異常,也可藉由找出不良的生活習慣並加以調整,是可以讓許多病前症狀恢復正常,甚至早期癌症也都有很高的治癒機會。除了健檢,林醫師也指出,台灣多數家庭的經濟重擔落在「爸爸」身上,而不幸的是,男性罹癌機率又比女性高,一旦正值四、五十歲的事業黃金時期的經濟支柱因病倒下,龐大的癌症治療費與家計支出,真的會讓許多家庭幸福夢碎。因此醫師建議,如在家中經濟能力許可下,不妨可透過癌症保險來做好防範計畫。林醫師說,每位剛得知自己罹患癌症的民眾,沒有不出現情緒不穩定及負面反應的,而良好的預防醫學機構除應提供民眾良好及精準的健檢服務外,更應透過專業的心理諮商協助,與積極的轉診協助等,來協助民眾調適情緒面對疾病。醫師呼籲,平時妥善照顧自己的健康,外加積極的預防觀念與正確的心態,相信就算癌症找上門,也能把傷害降到最低。

頭頸部癌症治療新紀元 內視鏡手術「精簡治療」減緩病患痛苦

頭頸部癌症治療新紀元 內視鏡手術「精簡治療」減緩病患痛苦#疾病‧預防

頭頸癌是泛指發生在頭頸部的癌症,包括下咽癌、喉癌、鼻竇及鼻腔癌、鼻咽癌、口腔癌、口咽癌等部位。根據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國內估計1年約有8,000名新增頭頸癌病例,其中有7,000人是男性,平均1天就有22人罹患頭頸癌;頭頸癌已是國內男性10大癌症發生率與死亡率上升最快的癌症,自1998至2007年的10年間,台灣男性每年罹患頭頸癌的人數大幅成長了1.73倍,較國人所熟知的大腸直腸癌、肺癌與肝癌都還要來得嚴重。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侯勝博主任表示,頭頸部只佔人體的九分之一,卻支配各種功能,五感中佔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四種。試想,一旦長腫瘤,影響多大?以前開刀都要打開病人的臉,開刀範圍很大,另外,早期治療喉癌、下咽癌、咽喉癌病人時,切除整個喉嚨,造成病人術後說話不便,不幸罹病的國人往往需經手術,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等等痛苦的過程,往往對其身心靈造成相當大創傷。侯勝博醫師強調,現在有更好的方式來治療頭頸部癌症,運用現代頭頸外科最先進的技術「內視鏡手術」,病人手術面積小,手術時間也比一般外科手術短,併發症少,住院和復原期短,並達到器官保存的目標,提升病患的生活品質。侯勝博醫師指出,國人常見的鼻咽癌,若放射線照射後仍有殘存腫瘤或局部再發,在過去皆是再次放射線照射治療,病人大概只有三分之一存活的希望,而且顱底的骨頭會產生放射性骨壞死,發出惡臭。侯勝博醫師說明,以內視鏡腐骨刮除術處理鼻咽癌病人之顱底放射性壞死,六年來共25位病例中,經內視鏡腐骨刮除術治療後,20位(80%)已無症狀,配合良好的鼻咽腔局部沖洗,可有效的解除鼻咽癌病患顱底於放射性骨壞死的症狀,且無直接的併發症,但有兩位病患,分別於術後第四個月死於氣腦症,術後一年產生腦膜炎,需住院治療,目前仍存活。25位病人中,只有兩位的腐骨檢體中偵測出LMP-1基因,而此兩位可由病理切片證實為鼻咽癌局部再發;鼻咽癌局部再發可經由最先進的鼻咽癌局部切除術治療,許多的病人亦可藉此獲得重生。

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 切除、重建一刀完成

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 切除、重建一刀完成#疾病‧預防

現年54歲的王太太,是一位事業有成的業務經理,忙於工作的她在健檢時發現左側乳房有疑似腫瘤,便至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求診,經檢查及切片後確診為惡性腫瘤。32歲的林太太,甫新婚一年,正計劃懷孕生子,因她的媽媽曾罹患乳癌,擔心自己的家族病史遂進行乳癌篩檢,卻發現右胸疑似腫瘤,經檢查及切片後確診為原位癌。目前外科醫師多以傳統手術為乳癌病人進行腫瘤切除及重建,為了保命病人在切除腫瘤時需挨一刀將乳房整個切除,之後還需經歷2~3個月不斷灌水將胸部僅存的外皮撐大,才能挨第二刀進行乳房重建。治療及重建期間的痛苦煎熬,除非親身經歷,非旁人能體會。王太大及林太太經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洪進昇以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同時切除腫瘤及果凍矽膠植入,兩位病人術後均復原良好,如願保留完整乳房外觀及重建,重拾自信並維持良好身形及生活品質。(上圖: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傷口小、復原快、完整保留乳房外觀,一次手術同時完成乳房重建)北醫附醫乳房外科主治醫師洪進昇表示,乳癌是女性健康的頭號大敵,乳癌發生率有年輕化趨勢,因此病人對外觀要求也較高。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可以將癌組織清除、傷口小、疼痛少及復原快,且病人最在意的乳房外觀可以完整保留,並在一次手術中同時完成乳房重建,讓乳癌患者活得自信又健康。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僅會在病人的乳房留下二個小傷口,透過內視鏡器械慢慢將乳房軟組織及肌肉分離,再清除癌細胞後植入果凍矽膠,保留完整的乳房外觀、乳頭及乳暈,這項手術適合小於5公分的腫瘤、沒有皮膚侵犯及原位癌患者。洪進昇指出,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最大難度在於乳房不像腹腔,腹腔是一個現成的空腔,只需打氣進去就可以有手術操作空間,乳癌手術需要特殊器械,才能在緊密相連的組織間製造出手術空間,這項高難度手術需要4~6個小時,大約是傳統手術的2~3倍。洪進昇表示,傳統乳癌手術需將乳房整個切除,留下20公分長疤痕,即使重建乳房,也避免不了那道長疤痕。重建方法需先放置暫時性組織擴張器,之後要定期回門診打水,自100ml慢慢加到250~300ml,逐步將乳房週遭的外皮擴張到足夠植入果凍矽膠,因此需時二~三個月才能進行重建。以王太太為例,在手術前考量的就是多快可以回到工作崗位,因為她需面對客戶且東奔西跑,做乳房全切除穿衣會有極大困擾,配戴義乳也不方便,醫師因此建議她選擇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切除癌組織、保留乳房外觀,並直接植入果凍矽膠,治療及重建一刀完成。北醫附醫一般外科主任魏柏立表示,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目前仍屬高難度外科手術,鮮少外科醫師能完成,但對適用的乳癌病人是一大福音值得推廣。接受乳房全切除(傳統手術)的患者,術後要面對身體不完整的創痛、漫長重建過程的煎熬,日後亦會有穿著上的困擾。雖然可以戴義乳,但夏天過於悶熱且活動並不方便,有患者抱怨連稍大的活動都不行,例如只要跑個步義乳就有可能會掉出來,對女性的自信及生活品質都會影響。

老婦肝臟赫見寵物蛔蟲! 養貓、狗不注意衛生導致

老婦肝臟赫見寵物蛔蟲! 養貓、狗不注意衛生導致#疾病‧預防

喜歡與貓、狗親密接觸的民眾可要小心了!雙和醫院消化內科接獲一名九十歲的老婦人,因全身黃疸而求診,沒想到卻從肝內抽出一條大蛔蟲,醫師建議民眾,碰觸寵物之後,一定要洗手,尤其是進食之前,以免將寵物身上的病菌一併下肚了。(左圖:從引流管內抽吸出一條長型圓柱狀的蟲體。)雙和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明堯表示,患者送醫時全身嚴重黃疸,不但皮膚變黃,且解茶色尿、胃口極差,檢查發現,患者的肝功能異常,初步懷疑是肝膽胰系統出了問題,導致膽道阻塞。進一步從腹部超音波和電腦斷層發現,患者的肝內有一個約10公分大小的囊腫,肝內膽管擴張,但肝外膽道和胰臟則沒有異狀,顯示患者的囊腫可能已壓迫到肝內膽道,造成膽汁輸出不順,進而引發黃胆。醫師先以引流的方式,將肝內囊腫的液體引流出來,在引流的過程中,卻赫然抽出一條蟲。在完成引流後,患者的黃疸逐漸恢復正常。陳明堯表示,通常肝內膽管阻塞可能是膽結石造成,但此病例卻是因蛔蟲阻塞膽道的正常通道所致。※醫師安排從體外的「經皮穿肝」的囊腫引流,藉以解除阻塞性黃疸。這條從患者體內抽出來的蟲,長達十公分左右,經送檢驗科確認,這條蟲是來自狗或貓身上的蛔蟲。陳明堯表示,經與患者溝通發現,患者家中有養貓,也有養狗,而且飼養的時間很長。雖然只抽出一條,且糞便蟲卵檢查並無異樣,但醫師懷疑患者體內可能還有其他的蟲,還是讓患者服用驅蟲藥。養狗或貓的民眾不少,甚至習慣與寵物有親密的接觸,陳明堯提醒家有寵物的民眾,務必注意寵物的衛生,並定期帶給獸醫檢查,且接觸寵物之後,一定要記得洗淨雙手,以免將寵物身上的寄生蟲一併吞進肚子裡。※婦人肝內有一個約10公分的囊腫,肝內膽管也有擴張情況。

腹瀉、發燒、痙攣 赴東南亞旅遊慎防桿菌性痢疾

腹瀉、發燒、痙攣 赴東南亞旅遊慎防桿菌性痢疾#疾病‧預防

桿菌性痢疾疫情隨著暑期旅遊逐漸升溫,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今年累計至第31週共確診15例桿菌性痢疾,皆為境外移入,較去年同期8例(境外移入4例)明顯增加。(左圖為桿菌性痢疾檔案,資料來源:疾管局)此15例病例中有9例是民眾出國旅遊時遭受感染,其中5人均為暑假出國旅遊被感染(印尼3人、中國大陸2人)。衛生局提醒民眾要前往東南亞地區及中國大陸,務必做好預防措施,行前要作好國際旅遊疫情資訊收集與防護準備。桿菌性痢疾主要是經由攝食被病人或帶菌者糞便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症狀包括程度不等的腹瀉、發燒、噁心、嘔吐、痙攣及裏急後重、血便、粘液便等,但部分民眾呈無症狀帶菌者。出國旅遊應注重飲食及個人衛生、切勿生食生飲、不要購買路邊衛生不良的食品、用餐前務必洗手,避免遭受桿菌性痢疾等腸道傳染病的感染。衛生局提醒民眾於旅遊行程中或返國入境時,若出現腸道不適症狀,應主動告知導遊協助,並聯絡機場檢疫人員進行採檢及通報,返家後儘速就醫,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診斷治療,做好自主健康管理,才能快樂出門、平安健康回家。若有傳染病相關疑問可洽詢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防疫專線2375-3782或至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網站:http://www.cdc.gov.tw/國際旅遊資訊查詢。※桿菌性痢疾傳染途徑(資料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