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皰疹(HerpesSimplex)

皰疹(HerpesSimplex)#疾病‧預防

地球上已知的皰疹病毒,約有一百種,全部是以脊椎動物為感染對象。可感染人類的皰疹病毒有八種,其中有三種,大家比較有所耳聞。單純性皰疹第一型(Herpes simplex type I),傳統上感染口腔及顏面,引起口腔周圍及顏面皰疹。單純性皰疹第二型(Herpes simplex type II),通常感染人體生殖器,引起生殖器皰疹。近二十年來,口交非常普遍,一型下去引起生殖器皰疹,二型上來引起口腔顏面皰疹,在世界各地,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以生殖器皰疹為例,一型引起的和二型引起的比例,在美國約為1:3,歐洲及加拿大約為1:2,而台灣地區,根據我十年來的所有病歷紀錄顯示,已經達到1:1的高比例。這個世界第一的高比例,可能原因有二。一、我國固有的一型帶原率偏高,根據我在2001年的調查,全民成年人帶原率達百分之85,而年齡達35歲以上者,幾乎達到百分之百。二、色情產業蓬勃,中南部地區,甚至有獨步全球的「喇叭店」,專門提供口交服務的場所,更加重了一型生殖器皰疹的感染機會。初次感染皰疹的典型表現,是在接觸後有一至三星期的潛伏期,然後在接觸感染的部位,呈現微紅,個人感覺有點癢癢的,或輕微疼痛,由於病毒引發白血球的免疫反應,有些人在發病的第一周內,感覺倦怠、口乾、全身乏力、輕微發燒,有點像感冒的表現,局部患處紅紅的地方,逐漸隆起成為丘疹,大約一周內,隆起成為一個一個的水泡,大約發病進入第二周,水皰會破掉,露出下面的一個凹洞,看到真皮層,成為潰瘍。大約進入第三周,潰瘍逐漸乾枯,皮膚收斂,大約在發病後的十八天到二十四天內,完全自然痊癒。以上所描述的潛伏、水泡、潰瘍、癒合,是典型的首次發作皰疹的自然病程,如果有使用藥物治療,不管病程進展到哪一階段,大約在服藥後四十八小時內,皮膚痊癒,藥到病除,把疼痛和痛苦降到最低。另外由於每個人的體質與免疫力不同,不是每一個人皰疹發病,都乖乖地跑完典型四階型,因而增加了診療的困難度。只要病患的健康狀況是在一般人的水準,就算沒有藥物治療,無論口腔皰疹或生殖器皰疹,滿一定的天數(初發約十八天、復發約七天),都會自動消失,病毒是轉進人體的神經結,躲藏起來,休息養生,遇到當事人勞累、焦慮、壓力大、賀爾蒙失調或紫外線過度曝曬,它們會伺機出動,沿著以前進入的路線,重出江湖,在原來接觸感染的皮膚區域,再度發病。再發的皰疹自然病程大約七至十天,恰巧約為初次發作的一半時間左右。再發的皰疹,通常不會引起發燒,從此以後不定時的發作,讓病人受盡身心的威脅和生活上的不便。根據我十年來的病例統計,一型引起的生殖器皰疹,每年再發作次平均四次以下,二型引起的再發作次數每年平均四次以上,病人中最高紀錄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每年平均發作二十二至二十六次,經適當的藥物治療後,一年內都沒有發作,解除了生活的不便和身心的煎熬。實驗室的檢驗方法頗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目前推薦的標準檢查方法有三。一、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利用DNA的測定法,檢出皰疹病毒DNA,這個方法很好,也很標準,缺點是費用昂貴。二、西方點墨法(Western blot):這個方法是檢測人體血清中,對皰疹病毒的抗體,是一個絕對精準的方法,缺點也是太昂貴。三、高準確酵素免疫法(Type specific ELISA method):這個方法,自公元2000年才引進台灣,準確度僅稍次於西方點墨法,優點是可以大量檢測,壓低費用,而且報告可以顯示抗體濃度變化,有利於追蹤病情「深淺」,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的主推強打。以上三種檢測法,本診所皆有服務,可隨時檢測。皰疹治療方面,目前已經有十分理想的藥物,可供使用,花錢不多,發病期治療(Episodic treatment)可以縮減發病痛苦到兩天以內。預防性治療(Preventive therapy)可以做到讓病人不再發病,也不會將皰疹傳染給伴侶。更讓人充滿希望的是在過去十年間,本診所治療的統計顯示,二型生殖器皰疹接受預防性治療者,已經有百分之五十一的病例,平均服藥約十個月左右,血清檢查轉為陰性,這些病例已經停藥,觀察多年,未再發作,很有希望永遠擺脫皰疹的糾纏。Fig.1 典型的皰疹表現:在紅紅的皮膚上有成群的水皰。fig. 2 水皰破掉,進入潰瘍階段,幾個小潰瘍聯結成大潰瘍( congruent ulcer)。fig. 3 皰疹進入結痂期,疾病已經接近尾聲。

心臟病還是心病?令人心驚的恐慌症

心臟病還是心病?令人心驚的恐慌症#疾病‧預防

某天下午,一位女士來到門診,用懷疑的表情以及小心的語氣說:「我胸口不舒服,心臟亂跳,喘不過氣來。」「喔,那妳怎麼會想來看精神科呢?」我問。她像是鬆了口氣,較放心地說:「醫師,很奇怪喔?其實也不是我想要來,今天本來是看心臟科,可是心臟科醫師卻要我來看精神科。」接著,她開始訴說幾年來艱辛又疑惑的求醫過程:三年前的夏天開始,她會突然地一陣胸口緊縮、心臟砰砰亂跳。起初以為是天氣太熱又悶在廚房造成,但這樣的發作竟一次又一次無預警地襲來,而且總覺得心跳狂亂得像是隨時會停止,好幾次甚至快喘不過氣來,感到將要失控,四周也變得糢糊不真實,深怕自己就要死去。她因此跑了好幾趟急診,抽血、胸部X光、心電圖等檢查全作了,卻都沒有問題。後來,急診醫師說要抽血或作心電圖時,她忍不住說:「不用了,還有沒有更精密的檢查?我恐怕是得了很難檢查的怪病。」醫師仔細翻看她的病歷後,面露無奈地建議:「有些心臟病是陣發性的,需要心臟科醫師的診察和更精密的儀器,先回家休息吧,改天再看心臟科門診。」然後醫師又將她先生拉到一旁、輕聲地說「…或許,你也應該帶她看精神科。」之後,她並沒有馬上去看心臟科,她想起了剛考上初中時,正值壯年的父親卻突然心肌梗塞過世,她害怕要是自己像父親一樣突然離去,尚在唸國小的兒女誰來照顧…一年前,她才去看心臟科,除了終於說服自己再難的病應該也有方法可醫,更因為發作仍然不斷,她因此變得不太愛出門,連上市場買菜也有點怕怕的,就擔心哪天發作時沒有認識的人在身旁。一開始,這位心臟科權威親自為她量血壓、聽診心跳與呼吸,詳細詢問每次發作的狀況,重新看過所有作過的檢查,然後,他請她放心,看來並不像心肌梗塞,也沒有太持續嚴重的心律不整,不過還可以安排進一步的運動心電圖、心臟超音波、和二十四小時心電圖,應該就萬無一失了。接下來幾個禮拜,檢查一一完成,每項檢查結果都是正常的,她一方面覺得終於可以不用再擔心突然心臟病發,卻也不禁疑惑地問:「那我怎麼會這麼不舒服?」醫師很有信心地說:「放心,妳的心臟沒什麼問題,吃些藥就會好的!」接下來兩個月,她一開始也覺得吃藥後胸口不再那麼緊繃、心臟也較少亂跳,人舒服多了。只是她漸漸發現,每天需要吃更多次的藥,要不然又會心慌,更糟的是心臟科醫師開始告訴她不能再吃這些藥了。她拿藥袋去問住隔壁的藥師,才發現這些是鎮定劑,真的不能多吃。於是,一次又一次的發作,她只能告訴自己忍耐、心臟科醫師都說沒問題的。可是發作越來越頻繁,而且每次都驚恐到怕會死掉,幾次要先生再帶她看急診時,先生竟說:「不要再胡思亂想了,心臟明明沒問題,是不是真的要去看精神科啊!」此時,她泛著淚光對我說:「醫師,你知道嗎?那時我好絕望,明明經常發作、痛苦到像要死掉卻查不出原因,先生又好像覺得我不是真的生病而只是亂想,說真的,要不是顧念乖巧的兒女我還真想自殺算了!」這三個月來,幾乎天天發作,她再去看心臟科,醫師也只是開一樣的藥。上個月,她在報紙上看到核子醫學儀器可以發現細微的心臟病變,再三央求下心臟科醫師安排了這項檢查,今天下午就是來看報告的。「結果呢?」我問。她說:「還是正常,醫師說只好請我來看精神科了。」她停下來喘口氣,期待著我的反應。我開始問:「是不是每次發作都在不同場合、毫無預警、也不見得是特別在做什麼或想什麼事情時,就突然在幾分鐘內發作到最嚴重?」「是啊!」我接著問:「到後來,即使沒發作時還是常常擔心不知何時會再發作,也不太敢一個人到都是陌生人的地方去?」「沒錯。」她肯定地說。我再問:「發作時除了妳剛剛說的心臟砰砰跳、胸口緊得喘不過氣來、深怕自己會死掉以外,是不是還常常會冒冷汗、四肢發抖或發麻?有時又覺得像要嗆到、頭暈、發冷或是發熱?甚至連四周都變得不太真實、彷彿身體不是自己的、覺得快要失控或發瘋?」她竟面露欣喜地說:「我是比較少冒冷汗啦!不過其他的我都有。奇怪,你怎麼都知道?難道有很多人像我一樣?看來我是看對醫師囉!」我接著說:「妳這是典型的『恐慌症』,屬於焦慮症的一種。『焦慮』原本是人在面對危險或難題時,正常會有的反應,它讓我們心跳加快、肌肉緊繃、提高警覺,將身體和精神準備好以面對接下來可能的『作戰』或『逃難』。而恐慌症就是在外界其實並沒有什麼威脅,或只是很小的風吹草動時,就不相稱地啟動強烈的焦慮反應所造成的。」她急忙問:「那有辦法治療嗎?」,「當然有。恐慌症的發作和自律神經過度興奮有關,這是因為大腦裡的神經傳導物質、尤其是血清素的不平衡所致,而新一代的抗憂鬱劑正可以調整血清素的平衡,持續地使用有相當好的療效。」她若有所思、遲疑了一下說:「那麼我一開始去看心臟科是看錯科,醫師開鎮定劑也是開錯藥囉?」我笑笑說:「倒不盡然,還是得先排除心臟病的可能,只是若心臟科醫師專業評估確定沒有問題,就該找精神科醫師評估了。而治療的頭兩個月常需要併用鎮定劑,因為抗憂鬱劑的藥效需要持續一段時間服用後才會出現,在這之前鎮定劑可以較快地減緩不適,不過需要控制用量且避免長期使用,因為鎮定劑只能在急性期輔助緩解、並無長期療效,過量使用反而會影響認知功能。」她仍有些疑惑地說:「真的吃藥就會好嗎?而且我還是不懂這為何非要看精神科不可?難道我那些不舒服都是假的、只是胡思亂想『想』出來的?」我告訴她:「很多人吃藥就可以有很好的療效,不過還有肌肉放鬆以及呼吸訓練等技巧,可以更加強療效,而有些人需合併藥物與認知行為治療,學習更適切地分辨環境的狀況,不再隨便引發過強的焦慮反應而使恐慌發作,這些都是精神科專門的治療。恐慌發作時的不舒服當然不是妳亂想出來的,自律神經一興奮,身體便確實起了強烈的反應,一切就如妳所親身體驗,是真真實實的『心驚膽顫』,不是嗎?」她點點頭,神情不再疑惑。我突然發現,此刻窗外灑進來的夕陽正巧映照在她笑得燦爛的臉上,看起來,一切似乎又有了希望。

從男性好發惡性腫瘤談腫瘤防治

從男性好發惡性腫瘤談腫瘤防治#疾病‧預防

國人的十大死因中,惡性腫瘤仍居高不下,使得國人對於腫瘤應如何來預防治療趨之若騖,以下將從介紹男性好發的惡性腫瘤談起,漸進導引民眾正確的醫療防治認識。男性好發的惡性腫瘤包含攝護腺癌、肝癌、肺癌、胃癌與大腸直腸癌。攝護腺癌可說是男性專有的惡性腫瘤,通常好發於年長者(大於60歲),但近年卻有逐漸年輕化的現象;其早期臨床症狀可能沒症候或是小便困難,與良性攝護腺肥大相似,晚期則會侵犯全身骨骼或轉移至腹腔淋巴腺、肝臟、肺臟…等;無症狀時可用抽血及肛診方式來早期發現,有症狀時趕快找泌尿科醫師檢查,通常利用經直腸超音波指引做攝護腺切片或內視鏡攝護腺刮除術。早期攝護腺癌可用手術切除攝護腺或是放射線治療,兩者效果都很好,晚期病患(不適合手術者)用荷爾蒙控制病情。肝癌的罹患多為家族遺傳或B、C型肝炎病毒引起,臨床上僅能以定期抽血及超音波檢查(6個月)來診斷,避免過度飲酒是最佳預防方式,目前手術切除為唯一治癒方式。至於肺癌,目前已躍居全世界頭號癌症殺手,幸而隨著禁煙政策的推廣,上升速度已趨平甚至下降(惟女性仍上升中);戒煙並拒絕二手煙是確實要遵行的守則,臨床治療的方式為手術、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不過對於其篩檢方式,醫界尚無共識,目前的趨勢是定期做低輻射胸腔電腦斷層。胃癌是一種明顯男多於女的癌症,尤其是年紀大的男性。平時少抽煙、少酒、少醃漬物、少碳烤肉類以及少吃含防腐劑的食品等是預防妙方,臨床上常採用手術切除或術後加化學、放射治療等。大腸直腸癌是男性最有機會早期發現的一種癌症。通常50歲以上運用定期大便潛血檢驗及大腸鏡檢查可順利早期診斷,但本身若為家族遺傳性者,則需要提早做並考慮預防性大腸切除,臨床治療為手術切除,若出現淋巴腺轉移,則必須術後化學治療。目前對於惡性腫瘤的治療方式,主要有外科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和化學治療三大類。外科手術切除及放射線治療可視為局部治療;化學治療則屬於全身性治療。三者各有其治療功效,也各有副作用,但隨著科技、醫學知識的進步,這些副作用已逐漸減少了!醫師通常會考量整體情況後,選擇出最適合病患的治療方式。很多病患和家屬可能很疑惑:他們一發現腫瘤就來找醫師,為什麼檢查之後,醫師卻告知無法令人無法接受的答案呢?其實,「早期發現」這個名詞,長久以來似乎是被太過廣性地濫用了!「早期發現」是一種時間狀態,它至少包含下列三個階段:(1)Early Symptomatic Diagnosis(早期症狀的診斷)-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在疾病症狀剛出現,尚未轉移至他處或由原發部位向外蔓延之前,立即給予正確有效的治療,加以控制。(2)Presymptomatic Diagnosis(徵候出現前的診斷)-對某一特定的群體或個體進行檢查,希望藉以在各種疾病產生症狀之前,偵測出任何潛藏的致病因子,以防範未然或提早診治。(3)Preclinical Diagnosis(病象尚未顯現前的診視)-在尚未有任何明確的理學影像、報告…等等證明罹病之前,我們從身體的任何細微反應或跡象中,去假設致病(或致癌)的可能性。目前常講的「早期發現」包含大部分的Early symptomatic diagnosis 和一部份的 Presymptomatic diagnosis。Preclinical diagnosis是醫界、科學界近期的目標。隨著科技的逐漸發展,許多癌症亦已可在Presymptomatic phase被診斷出來如乳癌、攝護腺癌。而現行臨床醫界或基礎研究所用的血液腫瘤指數,最大的缺點是專一性(specificity)不是那麼好,無法正確顯示出單一腫瘤。所以,先進國家(如美國)只把腫瘤指數的檢驗用在癌症的追蹤上,作為疾病狀態的評估,並不建議用於腫瘤篩檢(除了PSA用於攝護腺癌的篩檢)。或許幾年之後,會有其他方法可以做到 preclinical diagnosis。在門診中,腫瘤病患常會詢問醫師:「我的…機會有多大?」,其實此時醫師所回答的數字只是醫學研究所得到的統計結果,它僅表示這個疾病的可能趨勢,其參考意義遠大於實質意義。對腫瘤病患而言,只有三種選擇結果:獲得治癒、與腫瘤共存、被腫瘤打敗。不過請記住,選擇哪一條路應是由病患的信心配合醫師的治療來決定,而不是讓單純的數字迷思來選擇!台灣惡性腫瘤的治癒率偏低,主要是因為就醫時間太遲,如發現太晚或自己耽擱。如果腫瘤能在第一期甚至在第零期時即被發現,不但可以增加治癒的機會,還有助於讓治療方式變得簡單。提醒您,在沒有更佳的醫療檢查情況下,請您不要忽略了『定期健康檢查』仍為目前及早發現惡性腫瘤的最好方法。

成人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

成人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疾病‧預防

 【文章出處】DrSkin www.drskin.com.tw成人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定義是感染第一型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HTLV-1)所導致之淋巴球惡性增生,細胞呈現CD4+CD25+的調節性T淋巴細胞(Treg)分子染色特徵,此病在日本南部、加勒比海、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巴西以及伊朗北部屬於盛行地區。病毒主要是在母體內透過GLUT-1受體進入,引起先天性感染,或是在哺乳及性行為時傳染,在感染HTLV-1後,有人終其一生完全無症狀,或只在抽血時,發現有淋巴球增多現象,但3-5%則產生急性白血病或有淋巴瘤的形成。至於其皮膚表現,則十分多樣性,可以是丘疹、結節、潰瘍、魚鱗癬樣乾皮症或紅皮症,其臨床之特異點在於可能產生高血鈣及骨頭疼痛現象。臨床上分為四型:急性型淋巴瘤型慢性型壓抑型(smothering)。                                病理所見在真皮或皮下脂肪內,可見異型淋巴球浸潤,有時也可形成與蕈狀肉芽腫相同的Pautrier microabscess。壓抑型病灶出現於皮膚以及肺臟,並無淋巴節或內臟侵犯,血鈣及LDH也正常,但血中有1-5%異常細胞。至於慢性型則較為嚴重,除皮膚以及肺臟,也會侵犯肝臟及淋巴結,血中淋巴細胞增生大於4x109/L,且LDH升高,但在2倍以內。4年存活率,壓抑型為62.8%。目前治療以抗療病毒藥物zidovudine加上干擾素為主。急性型、淋巴瘤型成人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會有肝脾腫大,及其他內臟侵犯,還有高血鈣、高LDH,淋巴流行者則血中惡性細胞數小於1%。此二型癒後不佳,平均存活僅分別為6及10個月,4年存活率僅分別有5%及5.7%。目前治療以抗療病毒藥物zidovudine加上干擾素為主,也可加上維生素A酸(bexarotene、isotretinoin、all-trans-retinoid)、砷及骨髓移植也有人嘗試。單純傳統的化療則完全無效,必須搭配其他治療,且只建議用於淋巴瘤型患者於骨髓移植前使用,之後仍以抗病毒療法維持。對急性型患者,異體骨髓移植則可能提供一線生機,但危險性也極高,一般建議用於年輕患者。      (本文作者為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呈芳)

卡波西氏肉瘤

卡波西氏肉瘤#疾病‧預防

【文章出處】DrSkin www.drskin.com.tw卡波西氏肉瘤是一種多發性血管腫瘤,究竟是反應性增生或腫瘤性增生,仍有爭議,目前發現與人類第八型疱疹病毒(HHV-8)有關,在美國研究約有5-10%一般人曾被感染,愛滋病患則有50%,在臺灣捐血中心的統計則為23%的陽性率,唾液含有最高病毒量,血液及精液則含量較低,顯示輸血及性行為可能非主要傳染途徑,此病毒主要攻擊B淋巴球,主要受體為alpha3beta1 之integrin,而病毒的viral GPCR為主要致病基因。此病灶初期為多細胞株,且只有少數病毒感染細胞會進行病毒繁殖及細胞破壞,但卻會產生所謂lytic paracrine而影響周圍細胞,隨疾病演進,最後會形成單細胞株病灶而惡性度增加。卡波西氏肉瘤臨床表現,目前分為四型,包括:偶發型:好發於老年男性,自腳踝處形成暗紅凸起斑塊或結節,逐漸往上蔓生。部分伴下肢淋巴水腫。犯淋巴結或內臟者各約10﹪,死亡率約10~20﹪。地域型(Endemic):見於赤道非洲,大人及小孩均有。病灶較泛發,也常犯內臟或只有淋巴結病灶。若侵犯內臟,常迅速致死。因化學療法或器官移植而致免疫力低落者:較易產生泛發皮膚及內臟病灶,病程快速易致死。後天免疫不全徵候群(AIDS)相關型:AIDS患者,尤其男同性戀者,容易出現卡波西氏肉瘤,尤其在疾病晚期,突發多數病灶且進展快速。除一般部位外,臉部也是好發區域,此外口腔、生殖器及內臟也易有病灶。在死後解剖,90﹪以上死於AIDS者,內臟可以找到病灶,而就正常AIDS皮膚作切片,也常見早期的卡波西氏肉瘤變化。與典型病灶相比,AIDS患者的病灶數目多,但較小,分布廣,且部分病灶僅以瘀血樣紅斑表現。而發於軀幹者,常呈橢圓形沿皮膚紋路生長。目前因AIDS的HAART合併療法,發生率已急速下降。HIV帶原者,10年的卡波西氏肉瘤發病率為50%。病理下卡波西氏肉瘤早期病灶似肉芽組織,以擴張的微血管伴慢性發炎細胞為主。其內皮細胞較大且突出於血管腔。在組織間可見溢出之紅血球及血鐵質沈著。在成熟之病灶則可見鈁錘狀細胞聚集成圓,在細胞間裂縫可見紅血球。卡波西氏肉瘤的治療,放射治療病灶內及全身化學療法都有不錯的療效,若為單一或小範圍侵犯者,切除也可達痊癒。若因免疫抑制所引發者,停藥後常會自癒。AIDS患者接受正統抗病毒治療即可消失,或使用干擾素或介白質治療,也可暫時改善。若為美容目的,液態氮冷凍療法也可考慮。如為免疫抑制所引起者,除停藥外也可嘗試換藥,如以sirolimus取代cyclosporin及tacrolimus。       (本文作者為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呈芳)

組織細胞增生症

組織細胞增生症#疾病‧預防

【文章出處】DrSkin www.drskin.com.tw組織細胞增生症,包括了許多不同的疾病,其唯一共通點是組織細胞的增生。至於組織細胞一字,一般是指組織內的吞噬細胞(macrophage),但也包括真皮內的樹突細胞。其疾病分類並未統一,但大致可分為蘭格罕氏細胞(Langerhans cell)及非蘭格罕氏細胞兩大類,前者之代表為舊稱組織細胞增生症X(Histiocytosis X)之蘭格罕氏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組織細胞增生症X,傳統上分為三種,即Letterer-Siwe氏病,Hand-Schuller-Christian氏病及嗜伊紅球性肉芽腫(eosinophilic granuloma)。這是依其臨床發生的年齡,涉及的器官及組織相之不同來區分,其中以Letterer-Siwe氏病最易產生皮膚病變約有80﹪,主要是在嬰兒期出現類似脂漏性皮膚炎的皮膚病灶,但常有紫斑伴隨,同時有肝脾腫大,全身淋巴結腫大及貧血,溶骨病灶,癒後不良。至於Hand-Schuller-Christion氏病,則約有1/3產生皮膚病灶,可以是浸潤性或自潰性斑塊,脫屑性丘疹或黃色瘤樣丘疹。至於嗜伊紅性球肉芽腫之皮膚病灶一般數目較少,一般癒後良好。但近似前二病。目前的看法,把這三種病視為同一種疾病之不同表現,彼此可於病程中互相轉變。組織細胞增生症X腫瘤細胞極具特性,大小約是小淋巴球4至5倍,具不規則和空泡狀細胞核及豐富嗜伊紅性胞質,細胞核因其凹陷,彷彿腎臟或咖啡豆,細胞主要分布於表淺真皮,並常向上侵犯表皮,甚至造成潰瘍。至於其他組織病理變化,則和臨床一樣分類,可分為增生型,黃色瘤型和肉芽腫型。其病理診斷一般不困難,但也可以S-100蛋白,OKT 6呈陽性反應或電子顯微鏡檢查來輔助診斷。組織細胞增生症X的治療依疾病嚴重度,可以僅予觀察,口服皮質素或給予全身化學療法,此外放射線療法也可作為輔助治療。                                               (本文作者為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呈芳)

《常見病茶飲湯方4》之〝泌尿系統感染〞篇

《常見病茶飲湯方4》之〝泌尿系統感染〞篇#疾病‧預防

泌尿系統受到細菌或病原體的侵犯所引起的發炎現象,稱為泌尿系統感染,臨床常見者有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統感染發生的原因1. 衛生因素:不潔的性行為、不良的衛生習慣、使用公廁、公共澡堂泡浴。2. 疾病因素:性行為感染、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尿道阻塞(如:尿道結石)、糖尿患者、免疫力低下病人。3. 生理因素:忍尿、憋尿。4. 飲食因素:水分補充太少、嗜食酒精辛辣等食物。5.年齡因素:更年期婦女、停經後婦女。怎樣避免泌尿系統感染1. 多喝水。2. 避免憋尿。3. 注意個人衛生,保持便後清潔、性交前後淋浴、生理期保持外陰清潔。4. 固定性伴侶或安全的性行為。5. 避免過度勞累。6. 飲食清淡。泌尿系統感染的養生茶飲通淋湯【材料】:梔子9g、赤茯苓12g、當歸9g、赤芍9g、燈心草3g、甘草3g【做法】:加入1200ml清水共同煎煮,沸騰後改以小火續煮至一半量,即可熄火,取藥汁待溫飲用。 【功效】:泌尿系統感染、小便灼熱、澀痛、尿液混濁。 中藥的性味功效*梔子:苦寒,瀉火除煩、清熱利濕、利膽退黃、涼血解毒。 *赤茯苓:甘淡平,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當歸:甘辛溫,補血、活血、止痛、潤腸。 *赤芍:苦微寒,清熱涼血、袪瘀止痛。 *燈心草:甘淡微寒,利水通淋、清心除煩。 *甘草:甘平,補脾益氣、止咳嗽、緩急止痛、解毒。(本文作者為美國全國針灸中藥醫師      - 魏哲彰/湯立嘉 醫師)(文章擷取自-常見病茶飲湯方4)

《常見病茶飲湯方3》之〝甲狀腺機能亢進〞篇

《常見病茶飲湯方3》之〝甲狀腺機能亢進〞篇#疾病‧預防

常見的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狀1. 全身症狀:胃口增加、消瘦、焦慮不安、失眠、體溫略高、容易流汗、色素沉澱。2. 其他症狀:  a. 眼睛:眼球突出、眼皮浮腫、角膜潰瘍。  b. 頸部:甲狀腺腫大。  c. 循環系統:心跳、脈搏加快、心悸、血壓上升、心律不整、心臟功能不全。  d. 神經系統:手指顫抖、四肢麻痺、肌力減弱。甲狀腺機能亢進若沒有接受治療,約有一成的人會因為心臟衰竭死亡。※甲狀腺機能低下可由各種原因造成甲狀腺荷爾蒙分泌不足,症狀則常出現:低體溫、畏寒、浮腫、身體乏力、皮膚乾燥粗糙、便祕、反應遲緩等。哪些因素容易造成甲狀腺機能亢進1. 年齡分布在20~30歲的年輕女性。2. 家族遺傳因素。3. 葛瑞夫滋症(甲狀腺瀰漫性增生)。4. 甲狀腺炎。5. 飲食藥物因素,如服用過量甲狀腺激素、高碘食物。6. 工作壓力、緊張等情緒因素。怎樣避免及減輕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症狀1. 家族遺傳者應定期追蹤檢查。2. 作息正常,避免熬夜,日夜顛倒。3. 注意飲食,避免過飽、過飢,攝取刺激性飲食,如咖啡、茶及含碘的食物。4. 情緒管理,尋求壓力分攤,避免有「非我不可」的想法。5. 學習放鬆的方法,如呼吸、音樂療法、芳香療法、按摩腳底及肩膀、散心、培養興趣、與人談心。6. 適當運動,如瑜珈、吐納、太極、氣功、散步。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應避免吃的食物1. 高碘的食物,如海帶、昆布、紫菜、含碘食鹽、海產類等。2. 含咖啡因刺激性飲料,如咖啡、茶葉、可可、巧克力、可樂。3. 香菸、辣椒。甲狀腺疾病的養生茶飲當歸潤燥湯【材料】:當歸6g、生地6g、芍藥3g、荊芥3g、川芎3g、何首烏3g、防風3g、白蒺藜3g、黃耆3g、甘草3g【做法】:加入1200ml的清水,煮沸後改以中火繼續煮約30分鐘,然後熄火,取藥汁待溫飲用。【功效】:皮膚乾燥、搔癢。【注意】:孕婦不宜飲用。中藥的性味功效*當歸:甘辛溫,補血、活血、止痛、潤腸。*生地:甘苦寒,清熱生津、養陰潤燥。*芍藥:苦酸微寒,養血斂陰、柔肝平肝、止痛。*荊芥:辛微溫,袪風透疹止癢、袪風解表。*川芎:辛溫,行氣活血、袪風止痛。*何首烏:甘苦澀微溫,補肝腎、烏鬚髮、潤腸、降脂、軟化血管。*白蒺藜:苦辛平,疏肝解鬱、明目、袪風止癢。(本文作者為美國全國針灸中藥醫師      - 魏哲彰/湯立嘉 醫師)(文章擷取自-常見病茶飲湯方4)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