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

您累了嗎? 職場媽媽蠟燭「三頭燒」

您累了嗎? 職場媽媽蠟燭「三頭燒」#壓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在工作與孩子之間,職場媽媽經常必須面臨取捨,面對孩子、工作、自我等三重壓力,「三頭燒」的情況下,職場媽媽幾乎是不得喘息,職場媽媽真辛苦,台灣人力銀行調查發現職場媽媽奔走於家庭與工作間,十分辛苦;有高達7成2受訪者是「從事全職工作」的職場媽媽,同時調查也發現,為了兼顧工作與家庭,令這群職場女性有許多困擾,不僅是擔心「與小孩相處時間縮短」,也有不少女性感嘆「沒有自己私人時間」、「睡眠不足、身體狀況不佳」,生活品質堪慮。不要以為,只有壓力大的工程師才是過勞死的高危險群,其實媽媽們要注意,當壓力越來越多、越來越重的時候,就會在身上引發大大小小的症狀,而當壓力崩潰時伴隨而來的就是所謂「慢性疲勞」。而在疲勞指數方面,有40%職業婦女感覺身心俱疲、近5%女性達到重度的身心疲累狀態,疲勞指數高於男性。媽媽,常被認為是「慢性疲勞症候群」最大的受害族群之一。中醫師羅明宇說,慢性疲勞症候群症狀,包括:即使從事過去可以勝任的活動也會產生持續24小時以上之全身疲倦感、無法解釋的全身肌肉無力、喉嚨痛、肌肉酸痛、睡眠障礙(嗜睡或失眠);雖然疲勞不是病,正常人偶爾都會感到疲勞,只要休息就會恢復,但慢性疲勞就是病態,此時器官會出現障礙且連休息睡覺都無法恢復,,所以大家真的要當心。如果上述症狀持續半年以上,真的先去看醫師檢查一下。媽媽們不用擔憂,想要放鬆心情,飲食也可以很有幫助,李婉萍營養師說,想緩解壓力,可吃些維他命C的食物、或來杯紅茶舒緩情緒,你常感覺情緒失控、精神焦躁嗎?想穩定情緒時可吃些複合性澱粉的食物,讓血糖保持平穩較不易焦躁。而有睡眠困擾的婦女,羅醫師也提供了一個助眠好方法,為芹菜棗仁湯:鮮芹菜90克,酸棗仁8克,加適量水共煮為湯,棄去芹菜和酸棗仁渣飲湯;此為一日量,分中午飯後和晚上臨睡前兩次分服。這款藥膳有平肝清熱,養心安神的功效,適用於虛煩不眠、神經衰弱引起的失眠健忘、血壓高時頭暈目眩等病症。

考生用腦過度、壓力大 中醫教你改善

考生用腦過度、壓力大 中醫教你改善#壓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般在考季越來越近時,考生因為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加上天氣開始炎熱,常常會有一些讓人不舒服的現象出現,如頭昏腦脹、食慾差、緊張則胃痛、腹瀉、頻尿、熬夜則口唇破、咽喉乾痛、女生還有現月經紊亂的現象等。 彰化醫院中醫科張煒東醫師說, 考生如果用腦過度,導致食慾不振,體虛疲倦,這樣會出現睡眠不佳、倦怠、胃口不好、容易感冒等現象,這時候就需要補養心脾,如西洋蔘、龍眼肉、黨參、當歸、茯苓、白朮、山藥、遠志、益智仁等中藥材如歸脾湯之類。  如疲勞倦怠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不振,這就需要提升元氣的中藥,如黃耆、人參、升麻、柴胡之類,最有名的方劑就是補中益氣湯。而長期熬夜讀書,容易陰虛內熱、心神不寧,這時候就可使用如人參鬚、麥門冬、天門冬、柏子仁等中藥材如天王補心丹等,若是口乾嚴重、有牙齦腫痛、便秘等熱燥問題,就可以酌加如元參、生地、連翹、梔子、淡竹葉、銀花等清熱涼血潤燥的中藥材來改善。若是純粹只有輕微頭暈腦脹、身熱、眼酸的現象,不妨可以將淡竹葉、薄荷、菊花、枸杞、蜂蜜等藥材熬煮當成飲料,有助於清熱滋陰潤燥、紓解心情。 考生平時就容易緊張,情緒不穩,在中醫來說是屬於肝氣運作不順的問題,女生就會有月經不調的現象,這時候就需要能疏肝理氣健脾的中藥材如柴胡、白芍、白朮、茯苓、香附、鬱金、青皮、薄荷等來幫助消除緊張、穩定情緒。 張煒東醫師說,考生會因爲緊張而出現腹瀉情況,就可以使用白朮、白勺、陳皮、防風等中藥材如痛瀉要方來緩解腹瀉的情況。但如果是因爲喜歡喝冷飲又喜歡吹冷氣所造成的腹瀉、腹痛、嘔吐等腸胃不適的狀況,這就可以服用霍香、紫蘇、陳皮、厚朴等中藥如霍香正氣散之類來改善。 張煒東醫師也呼籲,在考試期間,考生應該維持平時的飲食與習慣,不應突然改變飲食方式與生活習慣,以免因身體與環境的不適應而造成不好的效果。

壓力導致焦慮症 需尋求專業協助

壓力導致焦慮症 需尋求專業協助#壓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6月畢業潮的來臨,讓許多剛踏進職場的社會新鮮人,將面臨經濟不景氣、失業率上升、生活及學貸壓力,擔心「畢業即失業」,今年將從大學畢業的畢業生小林,情緒越來越煩躁不安、易怒,同是畢業生的小陳甚至出現失眠及異常發抖等焦慮現象,故而至精神科門診求助。精神科醫師表示,焦慮是種極普遍的情緒感受,較常見的是廣泛性焦慮症,如自主神經失調,為一種模糊不定的不安、煩躁、擔心的感覺。若產生呼吸困難、心悸、失眠、出汗忽冷忽熱、暈眩、頭暈或不穩的感覺、感覺異常顫慄或發抖、胸痛或其他窘迫性感覺、噁心或腹部不適等,不同類型的焦慮症有不同的治療重點,常見的治療方式有認知治療:在探討患者過度擔心的想法是否合理,並找出適當的替代性想法,例如接受從基層員工做起、加強自己專業能力或考取相關證照增加自己的競爭能力等等;放鬆訓練:藉由一整套的鬆弛練習,患者學習調整自己的呼吸,放鬆自己的肌肉,以便能緩和並控制生理焦慮的反應;藥物治療:如抗焦慮劑或抗憂鬱劑,協助患者焦慮症狀的緩解。心理上的不安、焦慮及隨著心理焦慮而來的身體症狀。衛生局呼籲面對焦慮症最好的預防方式是讓自己有充足的睡眠、適當且持續的運動,例如散步、慢跑或游泳等、經常深呼吸練習放鬆、良好的自我壓力管理、足夠的人際支持與情緒宣洩管道等等,若是症狀持續無法改善時,可以尋求精神專科醫師或心理師的協助;台南市衛生局在各地衛生所,設置14個心理諮商駐點,聘請專業心理師提供免費心理諮商服務,如民眾有需求時可洽台南市衛生局。

醫訊/工作壓力大 交感神經失調怎麼辦?

醫訊/工作壓力大 交感神經失調怎麼辦?#壓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在現今忙碌的社會中,工作量不斷的增加、工作時間更是不斷的延長,隨著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白天工作緊張,下班後一樣無法放鬆,滿腦子還是想著公事,到了睡前還是無法停止思考;急性壓力變成慢性壓力,慢性壓力則易造成神經免疫系統紊亂,進而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自律神經是一種不受意志操控、獨立負責協調身體機能的神經系統,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構成,兩者相互保持平衡的狀態,藉以維持人體內部環境的恆常狀態。交感神經系統有如人體的「油門系統」,因此當我們面對緊急狀況時,可以放大瞳孔、加速心跳、加快呼吸、升高血壓、抑制消化、使人變得焦慮緊張起來;副交感神經系統有如人體的「煞車系統」,當我們危機過後、休息及睡覺時,可以縮小瞳孔、心跳變慢、舒緩呼吸、降低血壓、促進消化、修復免疫系統、使人變得放鬆平靜安睡。衛生署台南醫院為守護大台南市民的健康,將舉辦「全方位養生文化系列講座」,推廣養生保健,增進大台南民眾養生預防保健常識,這次也特別邀請衛生署台南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蔡幸芳,為大家說明自律神經失調是什麼意思?又該如何改善?講座時間:101.06.10(星期日)上午10時~12時 講座地點: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國際廳地下一樓會議室

加班好累!抗壓「七好」法寶助紓壓

加班好累!抗壓「七好」法寶助紓壓#壓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全球經濟持續低迷,企業為追求利潤與競爭力,對於員工的要求及工作量越來越沉重,現代勞工的職場壓力也隨之加劇。根據勞保局統計,100年度平均每15天就有2位勞工過勞死,死亡人數較兩年前多6.86倍,像是前年發生的富士康員工自殺事件,以及今年苗栗地方法院女法官、總統府憲兵疑因工作壓力過大而自殺身亡的新聞,都提醒我們應該更加重視職場心理健康議題。衛生局也指出,其實壓力的產生與壓力來源及員工調適能力有關,過少或過多的壓力會讓人倦怠或產生心理疾病,但適當的壓力其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生產力。而企業或主管都應該重視員工是否承受過多的壓力而身心俱疲、是否保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心理健康篩檢等。最後為了鼓勵身處職場的大家,衛生局也指出抗壓「七好」法寶:1、吃得好:穀類含有多種維生素,可穩定神經系統提升免疫力;蔬果含有身體酵素、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等,可以盡量攝取。2、睡得好:睡前幾小時可以開始放慢活動,讓身體節律知道要逐漸休息,每天能睡足6~8小時。3、親友關懷好:保持親人及朋友可以分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4、想得好:即「正向思考」或「想得客觀」,我們對事物的想法,影響我們的心情以及後續行為。5、運動得好:運動時會分泌腦內啡,是身體自然分泌的止痛劑,不只對身體痛楚有用,對「心痛」也有效果,會讓人有舒暢感,可有效降低焦慮憂鬱情緒。6、放鬆得好:運用腹式呼吸,盡量把氣呼到腹部鼓脹,以及在吐氣時讓腹部平坦或內縮,讓自己重覆地用肚子吸氣及吐氣。7、工作得好:職場裡有雖有些壓力環節,但也可能有自己熱愛的部份而帶來的成就感,盡量自我調適讓工作的快樂感或價值感大於壓力感。

醫訊/藥癮家屬 心酸誰人知

醫訊/藥癮家屬 心酸誰人知#壓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為了取得昂貴的毒品,藥癮者可能花光所有的家產,變賣車子、房子、土地,甚至做出偷、搶等違法的事情來,做為藥癮者的家人,不僅可能被連累,更可能隨時要為了不良朋友或警察找上門而困擾不已,需承擔的壓力不容小覷,因為了解藥癮者家屬這種無法為外人道的苦,新竹縣政府衛生局特別舉辦一場藥癮者家屬支持座談會,也特別邀請臺大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主任蘇柏文到現場為大家演講,希望讓有同樣遭遇的家屬互相支持、互相鼓勵。講座時間:101年6月2日(六)  上午9:00~12:00講座地點:新竹縣政府衛生局3樓第2會議室(新竹縣竹北市光明七街1號)講座對象:新竹縣藥癮者之家屬或親友(限20人,需事先報名)講座洽詢:電話或至衛生局網站報名衛生局藥政科盧小姐 電話:03-5518160分機283

心理治療 鼓勵患者敞開心門

心理治療 鼓勵患者敞開心門#壓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最近社會自殺案件頻傳,因為許多人正受失眠、焦慮、憂鬱的感覺所苦,進而封閉自我不與別人傾訴;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劉又銘醫師說,透過心理治療可以幫助自己,將敲開和外界溝通的心房。劉又銘醫師表示,心理治療是專業心理從業人員運用技巧,協助處理心理問題的過程。心理治療也分門別類各有所長,在醫院的治療,包括認知行為治療、家族治療、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等。他觀察到這些困難處理的心情,在臨床治療上卻出現矛盾現象:有時病患堅持要醫師開藥治療,返診時也狀況不錯,但後來卻表示自己其實都沒吃藥。有的患者則相反,抱怨醫師只做開藥動作。強調速效解決問題,如只用疾病跟藥物的生理因素去處理問題,則問題會一再重複發生。其實,許多困擾的感覺與想法,反而不容易和親近的人討論,甚至不被自己所查覺。因此,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採取一種以聆聽為主的方式,不以教導與建議為導向。為求更接近問題本質,治療師要專注於患者有說與沒說的事。劉又銘醫師強調,治療師不評斷患者,而是在必要時,鼓勵患者了解過程。在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中,很多人可以被幫助去說出他痛苦的情緒和想法,這將可以帶來釋放的感覺與反思。

緊張就想跑廁所 當心腸躁症找上門

緊張就想跑廁所 當心腸躁症找上門#壓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代人工作忙碌,壓力大,遇到重要會議、考試就會肚子痛,想上廁所,如果這樣的症狀常常發生,可能是腸躁症已經找上門了。根據統計,腸躁症可能是腸胃科門診求診患者最常見的診斷之一,許多患者也會因為症狀不明顯而未就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消化內科醫師吳炳燁說,腸躁症的症狀其實非常多元化,主要症狀是腹部絞痛或不適,合併排便習慣的改變如腹瀉或便祕等,而且症狀多半發生在清醒的時候。然而,這個疾病的診斷必須排除其他腸道疾病,如感染、腫瘤等。因此,如果患者合併嘔吐、血便、體重減輕、半夜醒來腹痛等症狀時,可能並非單純腸躁症,必須儘早就醫。腸躁症的分類可分為四型,腹瀉型、便祕型、混合型、其他無法歸類者。要診斷腸躁症必須先排除其他疾病,需先行安排包括:糞便、腹部X光、腸鏡等檢查。在排除其它疾病後,目前臨床上對於腸躁症的診斷定義為過去三個月內反覆發作的腹痛或不適,每個月發作大於三天,且合併以下條件至少兩項:1.腹痛在排便後會緩解。2.腹痛會合併排便次數改變(腹瀉或便祕)。3.腹痛會合併糞便變軟或變硬。由於腸躁症的症狀複雜,成因也多,目前的藥物治療多半以緩解症狀為主,如腹瀉可用止瀉藥物,便秘則可使用促進腸道蠕動藥物,即能改善生活品質。針對精神緊張的患者,也可考慮使用低劑量的解焦慮或抗憂鬱藥物。吳炳燁醫師建議,病患除了用藥之外,可以記錄自己的生活作息,尤其是飲食,如果會加重自己症狀的食物應該盡量避免,可多攝食纖維。此外,適度運動、規律生活作息,以及壓力的調適,都有助控制並減少發作頻率,而坊間的益生菌,目前沒有足夠證據顯示它對於腸躁症有顯著的療效,研究顯示,在以腹瀉為主的腸躁症患者使用益生菌可能有幫助,建議患者與醫師充份討論後再使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