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

胃酸過高致胃潰瘍? 醫師:主要是胃幽門桿菌引起

胃酸過高致胃潰瘍? 醫師:主要是胃幽門桿菌引起#壓力

常有人誤以為,造成胃潰瘍的原因主要是胃黏液的分泌、胃細胞的再生能力不足,甚至是胃酸分泌過多,藥物、食物的刺激導致胃壁受到侵蝕,而形成表面組織損傷。台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蕭宗賢醫師表示,產生胃潰瘍的原因,主要是一種叫做胃幽門螺旋桿菌的病菌所導致,並不全是胃酸所引起。蕭宗賢主任表示,其實造成胃潰瘍有三種原因,最主要是由胃幽門螺旋桿菌所造成,胃幽門螺旋桿菌會在胃部繁殖、發炎造成胃潰瘍,第二是由藥物所導致,最常見的像是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或是用來治療痛風上的消炎藥、抗血小板的藥物或像是治療心血管疾病的保酸通、阿斯匹林等,都會有機會損害胃壁而導致胃潰瘍,第三是壓力所引起的胃潰瘍,生理或是心理上的壓力太大時,會讓胃壁的保護系統下降,使胃酸有機可趁,產生胃潰瘍。過去認為胃潰瘍是一種慢性不治之症,復發的機率極高,不但需要動手術割除胃部,還要長期吃藥中和胃酸。自從發現了胃幽門螺旋桿菌後,醫師發現胃潰瘍其實是細菌所引起的疾病,因此只需要投以抗生素,將胃幽門螺旋桿菌清除,治癒率高且復發機率很低。蕭宗賢主任說,在治療胃潰瘍方面,需要先診斷病因,如果是惡性潰爛,像是胃癌就必須做切片、追蹤等再給予投藥,通常會需要用內視鏡(胃鏡)觀察,若有局部出血現象,則利用內視鏡局部止血,再配合藥物。若是胃幽門螺旋桿菌導致胃潰瘍,目前則是使用質子幫浦抑制劑加上2種或2種以上的抗生素,就可以徹底殺菌來根除胃幽門桿菌,讓胃黏膜不再受到傷害,7成以上患者都很少復發,且藥物副作用產生極少。不過蕭宗賢主任提醒,即使治療後復發率低,患者也不要忘記要持續到醫院做定期追蹤,且一定要避免抽菸、喝酒,因為抽菸、喝酒會破壞胃黏膜,容易使胃黏膜的保護力下降,而造成胃部的其他疾病。刺激性食物讓胃潰瘍更嚴重 與喝牛奶無關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29喝薑母茶能治胃潰瘍? 中醫師:可以減緩疼痛卻無法根治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07緊張、暴飲暴食 小心胃潰瘍甚至胃穿孔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218

無聊、煩躁就拔頭髮 國中女有「拔毛癖」

無聊、煩躁就拔頭髮 國中女有「拔毛癖」#壓力

一位國中一年級女學生,由母親陪同就醫,來就診時頭頂上的髮量明顯稀疏。母親表示,女學生從一年前開始有拔頭髮的習慣,一開始不以為意,最近發現她頭頂上髮量明顯變少,還有幾塊沒有頭髮的區域。母親要求女學生要改掉這個習慣,但女學生若獨自一人時,還是忍不住想去拔頭髮,同學還嘲笑她的頭髮稀少,導致女學生有些自卑,母親無計可施,才將她帶到門診治療。女學生表示,無聊、心情煩躁、獨處時比較會去拔頭髮。最近因為考試壓力大,也拔的比較厲害。現在拔頭髮不但不會感到痛,還有一點釋放的感覺。女學生在門診接受了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及行為治療,經過兩個月的治療後,學習到如何控制自己不要去拔頭髮,因此拔頭髮的頻率減少很多,拔毛症狀已明顯緩解,髮量也增加了不少,更重要的是自信心也增強。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精神科詹仁輝醫師指出,拔毛癖是一種衝動控制疾患,患者會有強迫性的衝動去拔除毛髮,導致髮量明顯減少,會影響到其人際關係。其盛行率約是0.6%,通常在9到13歲時發病,女性為男性的兩倍。

現代人壓力好大 別輕忽憂鬱症狀

現代人壓力好大 別輕忽憂鬱症狀#壓力

根據臺北市衛生局表示,整個臺北市都會的心理衛生需求在持續增加。首先,臺北市身心障礙者人數自85年至99年底,由5萬7,441人增為11萬4,664人,其中慢性精神病人由4,709人,增為1萬3,976人(較98年增加328人);再加上失智症及自閉症,此三類增加人數,已躍居全市身心障礙者人口數前五名。依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門診量統計,已自85年10萬多人次,至99年底已逾15萬人次。上述的民眾需求也反映在臺北市的心理諮商所與心理治療所,近5年總數由8家倍增到16家,並有9家新開的私人精神科診所。雖然臺北市近兩三年的自殺率已經呈現逐步緩降的趨勢,或許處於極端壓力困擾狀態的民眾在減少,但民眾各自在生活中仍需要面對不同挑戰課題,憂鬱症防治仍是長期需要關注、持續推廣的重要工作。臺北市2011年憂鬱症篩檢日的重點,特別放在親子與老年人的關懷。根據臺北市衛生局99年校園普測(N=57,475人)結果顯示,家長如果每天陪伴子女的時間不足1小時,則其子女能夠感受到家長瞭解自己的比例僅約六成,但是每天被父母親陪伴長達1~3小時的青少年,有近九成都覺得自己被父母親瞭解並且有較佳的親密感,而親子間的瞭解程度愈高,子女的身心適應狀況愈良好,相對降低罹患憂鬱症的機率。在老年人方面,依據行政院衛生署之統計資料顯示,全國各年齡層每十萬人口自殺粗死亡率,以65歲以上者之35.8人為最高,且當各年齡組自殺死亡率與上年比較均呈現減幅的狀況下,僅65歲以上年齡組反而增加5.6%。臺北市自殺防治中心更呼籲年長者因為比較不會去表達內在困擾與低落的情緒,建議民眾可以多利用「注意長者的生活起居作息」、「表達對長者的在乎和關心」及「協助長者尋求專業評估」等方式來協助身邊的長輩。進入21世紀的10年來,社會環境更加快速地變化;傳播工具更加多元發展,資訊腳步也變得愈來愈快速,世界形成「地球村」的同時,危機的影響也成為全球化,牽一髮動全身。我們所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多元,憂鬱症也成為現在人常見的現象,因此學習適時紓壓很重要,免得壓力累積下又出現憂鬱症的困擾。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憂鬱症防治協會等眾多單位,日前舉辦憂鬱症篩檢日活動,以「關懷長者、親子同樂抗憂鬱」為主題概念,強調藉由老、中、青三代的親子關係提升,進而關懷長者及青少年,來覺察其身心健康狀態及協助及早就醫。

真傷「腦」筋! 研究:壓力大恐致失智症

真傷「腦」筋! 研究:壓力大恐致失智症#壓力

生活壓力大不僅會影響身心健康,還得當心罹患失智症!根據英國「每日郵報」(Mail Online)報導,當人體長期承受巨大的壓力時,身體會分泌一種有害的化學物質,進而殺死腦細胞。久而久之,腦中的正常細胞消耗殆盡,就有可能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紐約耶希華大學(Yeshiva University)愛因斯坦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卡拉蘇(T Byram karasu)表示,在911事件後醫院收治一名華爾街大公司的老闆,這名患者因承受巨大的壓力,經過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他腦中的「海馬迴」(hippocampus)逐漸萎縮,形成失智症。同時,研究人員也在這名患者的體內發現一種「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s),這種化學物質對人體的大腦細胞有害。報導指出,所為的「海馬迴」是大腦中管理記憶的一部分,而這部分的組織特別脆弱、容易受到影響,也被醫界視為是造成失智症的關鍵部位之一。這個研究目前持續由舊金山退伍軍人醫療中心進行,該中心同時也發現罹患壓力創傷症候群(PTSD)的退伍軍人腦部受到的傷害更大,相關研究則是被發表在「神經影像」(Neuroimaging)期刊上。(圖片翻攝自Mail Online)中研院研究證實 天麻萃取物可減緩神經退化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522每7秒就增一患者 用愛面對失智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440補充維生素B12防老年癡呆? 專家:待證實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503

憂鬱症患者易中風? 專家:有關連,但不是一定

憂鬱症患者易中風? 專家:有關連,但不是一定#壓力

美國《醫學協會期刊》新研究指出,憂鬱症患者容易中風,且因中風而死亡的機率高於一般人。耕莘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宜釗表示,這個研究只能代表憂鬱症與中風有一定關連性,並非憂鬱症本身會導致中風,造成憂鬱症病患中風的因子有很多,包括情緒、血壓等。研究人員表示,憂鬱症患者因為情緒不穩定、心情易低落,因此可能以酗酒、抽菸來麻痺自己,因此染上這些不良習慣,而不良習性長久累積下來,就容易導致心血管的問題而引發中風。醫師劉宜釗說,憂鬱症病患通常大腦血清素含量不足,容易情緒低落、看事情較悲觀、壓力較大,因此可能較有高血壓或心血管方面的毛病,而這些都是引發中風的危險因子,並不是有憂鬱症就一定會中風。她提到,臨床觀察顯示,憂鬱症易伴隨高血壓的毛病,但真正原因還有待更進一步研究。憂鬱症患者要怎麼治療與調適?醫師劉宜釗指出,還是以藥物治療為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營養科營養師黃允臻說,食物攝取也很重要,香蕉、南瓜、綠色蔬菜、堅果類、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黃豆、深海魚類、維生素B群等都能紓緩緊張與壓力,另外三餐定時定量均衡飲食,才能使各個細胞器官正常運作,吃進去的養分充分被身體利用,精神好、心情自然而然就愉悅,再配合規律作息與適度運動,學習釋放壓力,讓情緒獲得抒發,同時也增加抵抗力,就是最佳抗憂鬱方法。●胖子多半患有憂鬱症 多半也因憂鬱症變胖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259●吃「白色蔬果」不容易中風?中醫:小心營養失調!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405●預防心血管疾病很簡單?醫師:多吃水果就有效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308

學校生活壓力大? 小朋友排斥上學

學校生活壓力大? 小朋友排斥上學#壓力

「媽媽、我不想上學」,開學已經過半個月了,但仍有部分小朋友還不是很適應學校生活。小學新生對學校不適應的問題家長大多會注意到也比較關心,但是,國、高中的孩子也有同樣的不適應問題,爸爸媽媽,您們發現了嗎?杰(化名)是明星高中一年級新生,活潑開朗的他,開學後約一週開始變的沉默寡言,平時喜歡運動的他也開始抱怨常覺得身體不舒服、不想運動;媽媽真的以為杰身體不舒服,於是帶她到台中醫院家醫科廖妙淯主任門診求診。問診時廖主任發現杰無法明確說出「哪裡不舒服」,而且相關的血液報告也都正常;於是廖妙淯主任先請杰的媽媽在診間外稍後。杰見媽媽離開後,雙眉緊鎖、面有難色的說,「我的心很不舒服,在學校沒有朋友、功課又趕不上、每個同學都那麼厲害,我快要喘不過氣了。」廖主任這時發現杰的眼裡泛著淚光。廖主任與杰又談了好一會兒,徵求杰的同意後,廖主任請杰的媽媽進來診間、並請杰先至診間外等候。廖主任與媽媽詳談後再請杰進到診間與他們母子再談。離開診間時,杰緊鎖的雙眉已經稍稍放鬆,媽媽焦急的心情也似乎緩和許多,因為媽媽終於知道孩子需要的協助及方向了。廖妙淯主任說,拒學、懼學,雖然常見於小朋友,但是青少年也會發生同樣的情形,只是造成的原因不若小朋友單純。青少年時期的孩子除了課業壓力與日俱增外,由於正值身體迅速成長產生變化,如生理發展、青春痘、肥胖等,不但外貌改變,同時也間接影響人際關係。這階段的孩子除了家人更需要同儕的認同,偶爾也會以脫序的行為表現希望吸引週遭的眼光,如抽菸、打架、有些孩子會失眠、愁眉苦臉或易怒;而多數家長會將這些行為表現歸於「正值叛逆期」而忽略。根據統計,青少年(15至24歲)的三大死因之一是自殺,且比例不斷攀升。因此家長或老師若對孩子的行為有疑慮時,應家庭、學校互相聯繫,可帶孩子到醫院求診。就目前,台中醫院特別開設「青少年身心健康整合門診」,結合家醫科、心智發展科、婦產科,一同與家長及老師來關心我們的孩子。「防範於未然」,千萬不要因「視為理所當然」的行為而錯失就醫時機,造成遺憾。「少年維特的煩惱」由我們一起來為他解開吧。

身心緊張、焦慮 當心顳齶關節症候群

身心緊張、焦慮 當心顳齶關節症候群#壓力

經濟不景氣,很多人謀職不易而壓力過大,即使有工作者亦因勞務負荷過度,以致兩側顳齶關節處疼痛、嘴巴打開時關節有聲響、口內牙齒有磨損、咀嚼時有兩頰疼痛感、頸部肌肉及肩膀酸痛、顏面及顳額部痠痛、頭痛、耳內疼痛、晚上睡覺時有磨牙現象等,甚為惱人,而前往醫院就醫。三軍總醫院復健醫學部張幸初主任表示,這是典型的齶顎關節症候群。少數病例可能需要進行開刀手術,但絕大多數可以用溫和保守的療法緩解症狀。顳齶關節俗稱下巴關節,位於耳朵前側、外耳道口前方,即下顎骨二側後上端,此關節與顱骨連接,可做為下巴運動的支點,當此關節活動時,用手在二側耳前觸摸,即可明顯感覺到它的存在。張幸初主任說,過去多認為是因為牙齒咬合不良所引起的,但最近發現夜間磨牙、喜好牙齒緊咬、喜歡咀嚼硬的食物、長期頭頸部姿勢不良、或者身心緊張、情緒焦慮而形成的下巴肌肉緊繃,往往是罹患這種病症的主要原因。換言之,下巴骨骼和肌肉不斷運動而形成的緊張狀態,是最普遍的患病原因,而這種病因遠比牙齒咬合不良容易治療。顳齶關節症候群是文明病之一,只要正常的生活習慣,不熬夜、經常保持心情放鬆,均衡的飲食,適度的運動,良好的咬合等,都有助於此症的預防及治療。若萬一有前述的症狀出現,應尋找復健科或牙科專科醫師,進行檢查確切的問題,針對問題接受治療,才可早日恢復正常的口部活動功能,以免病情惡化,致使治療變得困難。延伸閱讀「顳齶關節症候群」: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173

便祕一個月治不好 追查竟是罹患子宮頸癌

便祕一個月治不好 追查竟是罹患子宮頸癌#壓力

解便不順暢對現代人來說,可說是相當普遍的身體毛病,不少人一週上個2、3次已經算是奇蹟,但小心長時間的便秘可能不單是腸胃問題。大陸日前有名女子便祕1個月,就診後才發現罹患子宮頸癌,署立台南婦產科蔡永隆主任提醒,便祕超過3週就該看醫生做檢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