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

疲累、「繃」到極點 維生素B群、鈣幫你減壓

疲累、「繃」到極點 維生素B群、鈣幫你減壓#壓力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上班族的工作壓力大,許多人被壓得快喘不過氣,出現緊繃、疲累等症狀,除了自我紓壓,均衡飲食也很重要。為恭醫院營養師彭雪雲表示,鈣可以緩和情緒、幫助肌肉鬆弛,維生素B群則可以消除疲勞,民眾可以適當攝取。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7年的調查,約兩成六民眾每週工作超過50小時,而上班族最希望舉辦的健康促進相關活動就是「壓力處理或情緒管理」。像是人際互動、感情婚姻、親子關係、職場適應、疾病調適以及情緒困擾等,都可能對一般大眾的身心造成壓力。亞東醫院營養師欒家菁說,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可維持良好的營養,增強抵抗力,六大類食物包括水果類、奶類、蔬菜類、五穀根莖類、油脂類、蛋豆魚肉類;茄紅素也是不錯的營養素,番茄汁也可隨餐喝,奶類包括奶粉或鮮奶類,全脂、低脂牛奶皆可,每天攝取一到兩杯,油炸品則是盡量避免。營養師彭雪雲指出,鈣可以幫助肌肉鬆弛,進而讓人們身心放鬆,建議民眾可適當攝取,尤其睡前喝一杯牛奶可有助睡眠,此外女生生理期來時,多補充鈣質也是必要的。彭雪雲說,維生素B群也是重要的營養素,它可以幫助減壓、消除疲勞、振奮心情,糙米類、豬肝、瘦肉都含有較多維生素B群,民眾可多攝取;此外建議考生可補充維生素B群,對減壓有幫助。彭雪雲表示,啤酒酵母粉也含有豐富維生素B群,民眾可以加在早餐中搭配攝取,不過有痛風的民眾則不建議吃啤酒酵母。她說,除了營養攝取,自我心情調適、多運動,不要鑽牛角尖,也是保持心平氣和、減壓的好方法。

追求完美喘不過氣 老師被恐慌症壓垮

追求完美喘不過氣 老師被恐慌症壓垮#壓力

李小姐是一名國小老師,座右銘是做事追求盡善盡美,這樣的態度為自己帶來不少的壓力。李小姐工作時盡責地做好老師的角色、承擔學生成績好不好的責任、承擔學生念不念書的責任;回到家中,還需要承擔照顧好老公、小孩、家事的責任。工作及生活上的負擔以及個性上追求細節完美的壓力,讓李小姐長期處於精神緊繃的狀態。在一次開車到學校上班的路途中,李小姐突然感到一陣暈眩、呼吸不到空氣、手腳發麻的極度不舒服感。她感到非常害怕,趕緊把車開到署立台中醫院的急診室,經過詳細檢查後,醫師告訴李小姐,身體沒有什麼異樣,她的強烈不舒服感受應該是恐慌發作所引起。有了這次難忘的經驗後,李小姐在學校時也數次經歷到暈眩,開始擔心如果自己昏倒了,身旁沒人救自己怎麼辦?會不會就這麼死掉了?李小姐開始不敢到學校上班、不敢自己一個人開車、不敢單獨處在一個沒有人陪伴的空間,能做的事越來越少,能活動的範圍越來越小。台中醫院臨床心理師涂冠宇表示,壓力、追求細節完美的個性以及身體易焦慮的素質,都可能是引起李小姐恐慌發作的原因;李小姐的狀況常見於許多曾有恐慌發作經驗的焦慮患者,擔心做某些事或處於某些環境時會出現暈眩、心悸、呼吸困難、甚至危及生命的各種身體症狀,讓每件事情充滿著限制,導致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少,信心不斷流失的同時,也不斷增強對於恐慌發作的擔心,而這種擔心所引起的焦慮又會提高恐慌症狀出現的機率,惡性循環下常常影響這類患者生活品質。心理師涂冠宇說,對於恐慌症的處治,心理治療搭配藥物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李小姐經過幾年的掙扎後決定求助於身心科,除了服用抗焦慮藥物,也尋求臨床心理師的協助,她學會應用放鬆技巧應付突如其來的身體症狀,逐步挑戰原本因擔心而不敢做的事情。當發現自己所擔心的身體症狀不是那麼不可處理,理解緊張及壓力是導致身體症狀出現的主要原因時,她開始找回信心,建立起信心的良性循環。從原本需要友人開車陪同前來心理治療,到後來能自行開車前來,甚至已經逐漸返回學校工作。因為進步良好,同步進行的藥物治療也開始逐漸減量。

大考情緒準備指南

大考情緒準備指南#壓力

大學指考即將於7月進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提醒考生及家長,大多數人認真面對壓力時,緊張情緒湧上心頭,伴隨輕微不安、心悸、亢奮或疲倦,偶而腹痛腹瀉,這些都是正常生理反應,均是腎上腺素活化交感神經的自然現象。面對大考,緊張的身心感覺意味著考生正在積極面對問題,待考試結束後就能恢復。一般精神科醫師陳正哲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對即將考試的人有所幫助。陳正哲指出,無論是幾個小時的測驗,或是之前數個月準備過程,考生若能在壓力下保持腦筋靈活,往往就是最佳表現。家長或考生,在考前保持平常生活作息,都是最重要課題。陳正哲教導以下放鬆練習方式:當你讀到這段時,請在今天找個舒適環境待幾分鐘,以最輕鬆休息姿勢坐著,緩慢感受自己的呼吸脈搏(有些人或許會借助肌肉放鬆訓練影片),接著回想自己過去幾個月準備考試時的最佳狀態,一個非常放鬆卻又同時全力以赴時刻,好好把這種感覺記住,然後帶著這種狀態去念書、考試。有些人或許適合另一種調整方式:每周習慣用一些時間做適度運動、聽音樂、看電影,或是專注讀一些非考試用書。請不要忽略這些讓自己維持正常學習步調方式,特別是當這些事情已經成功幫助你維持一段高強度學習狀態後,記得在考前繼續堅定保持自已節奏。陳正哲並請家長要時時回想,就像每個孩子剛出生時就有不同氣質,他們面對考試與人生壓力也有自己方式。在考前時刻,無論家長有多麼焦慮,要記得選擇考試的人是孩子(就算有些孩子當初曾爭執、抱怨或哀求,但他們最後仍願意報名並走進考場),家長考前最能做的是支持並欣賞孩子決定,或許是陪他們走進考場,出來後傾聽他們聲音。人生是一條持續延展的道路,即使是為了大考拼搏數月,放到一個人的生涯中,也只是校園生活一個短期歷程。更重要的是,除了在幾小時測驗中,考生被評核對教材學習能力以外,也希望考生在過程中認識自己處理壓力的長處與缺點、學會如何訂定目標、解決問題技巧,學習調節身心狀態,祝福各位有個順心如意的考季。

工作壓力好大 喝一杯石榴汁吧!

工作壓力好大 喝一杯石榴汁吧!#壓力

您或許覺得工作壓力大,常感到喘不過氣,來杯石榴汁吧,可提高工作效率;根據英國《每日郵報》指出,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石榴汁有助於戰勝辦公室壓力、提升工作熱度。英國愛丁堡瑪格麗特皇后大學研究人員進行一項測試,讓受試者每天飲用500毫升石榴汁,為期兩週。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的受試者在研究結束時,對工作更熱情、更積極向上,也更活躍。與研究開始時相比,在研究結束時,這群受試者在緊張、壓力大、慚愧等感受都減低,心情更平和。研究團隊指出,這項研究顯示,忙碌的上班族喝石榴汁有助於緩解壓力、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況,並提高工作熱情和效率。之前並有研究發現,喝石榴汁有助於防止中年發胖、降低高血壓,可降低心臟病、中風與腎病的風險,還能預防心臟病與衰老。

過度疲勞、壓力大引發耳鳴 醫師:紓壓、保持平常心

過度疲勞、壓力大引發耳鳴 醫師:紓壓、保持平常心#壓力

有耳鳴的人對其生活品質有極大影響,且耳鳴時間越久會破壞聽覺神經,造成重聽、甚至耳聾。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李宏信說,「緊張、過度疲勞、壓力太大也會引發耳鳴,民眾必須懂得紓解壓力、放慢生活步調。」耳鳴是指耳朵聽到外界沒有的聲音,是因內耳病變所引起,而引發耳鳴的原因包括音響外傷、藥物中毒、外傷與手術、病毒感染、生活壓力大、老化、腦部腫瘤等。李宏信醫師說,耳鳴也容易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因其年齡慢慢增長,血管雜質沉澱、引起血管阻塞而神經壞死。除了外在因素與年齡,壓力太大的人也要注意耳鳴上身;李宏信表示,太緊張、情緒不穩、過度疲勞的人,「因壓力讓腎上腺皮質素與腎上腺分泌增加,導致血管阻塞,內耳血液循環不良,造成內耳神經萎縮而引發耳鳴」,所以工作壓力以及升學壓力大的民眾要特別注意。李宏信提醒,民眾要懂得紓解壓力、放慢生活步調,有耳鳴的人要有耐心接受治療,治療方式包括血管暢通、活化神經與防止血管過度收縮的藥物,必須服用半年或以上才能見效。

面對壓力、舒緩情緒 醫師:學習放慢腳步

面對壓力、舒緩情緒 醫師:學習放慢腳步#壓力

壓力是現代人普遍會遭遇的問題,像是工作壓力、經濟壓力、生活壓力、心理壓力等,適當的壓力可增進工作的表現,但長期的壓力則會讓人喘不過氣。台大醫院臨床心理中心心理師曾心怡表示,「每個人遇到的壓力狀況都不同,學著去舒壓、放慢腳步很重要。」美國麻州大學研究指出,壓力有好壞之分,長期、無法控制的壓力是屬於壞的壓力,而短暫、一時就過的壓力則屬於好壓力,如上台報告等,這種壓力對健康有正面影響。心理師曾心怡說,每個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遭遇壓力,要學習放慢腳步,「適時的舒壓也很重要,當內在資源(心理素質)越大,則越能處理外在壓力。」她表示,壓力感受的形式很多,包括情緒、行為、生理症狀(如身心症、自律神經失調,身體緊繃、心悸、盜汗、大腸激躁症等)。曾心怡指出,民眾若最近一個禮拜,出現緊張不安、易苦惱或動怒、感覺憂鬱、心情低落、覺得比不上別人、有睡眠障礙等情形,可能是自身壓力過大,可先自我調適、紓解,若程度較為嚴重,可向專業人士請求協助。

女性壓力趴趴熊 小心提早進入更年期

女性壓力趴趴熊 小心提早進入更年期#壓力

倡導兩性平等的社會中,女性要承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包括職場、家庭、社群等。每個人對壓力的耐受度不同,但長期處在高壓環境中,即便再正向樂觀的人,都可能出現身體不適,從心理影響生理。根據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最新的一項調查,女性受檢者中近6成有壓力主訴,出現包括如疲倦、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無力等不舒服的警訊,但是僅有5%的女性自覺有壓力,調查顯示,當女性自覺「還好啊!」、「還OK」時,妳的身體可能已經不OK了!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提醒,許多女性都有生理期不正常的問題,但大多以為只是壓力大了些,不以為意。不過,生理期不正常其實本身就是一種「症狀」,表示妳該重視自己所承受的壓力,可能身體不如心理那般堅強。調查也發現,女性的確比男性的抗壓性高,經常已經超過極限卻仍在硬撐,慢慢地內分泌、荷爾蒙都不正常,引發胃炎、12指腸潰瘍、痔瘡、體重過重、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統等問題。壓力其實可以被衡量、簡單量化。透過抽血、唾液檢查,從客觀的生理數值,歸類妳目前正在承受的壓力是否造成身體負擔。簡易來說,身體內有壓力荷爾蒙及抗壓力荷爾蒙的分泌,就會產生不同的壓力指數,概分成三期。1. 壓力第一期(刺蝟期):壓力荷爾蒙高、抗壓力荷爾蒙高的急性壓力期。患者通常不會出現明顯症狀,只是會感到全身容易緊繃得像刺蝟一般,因此一般人常無自覺有壓力的存在,也是最容易忽略壓力的一期。2. 壓力第二期(下坡期):壓力荷爾蒙高、抗壓力荷爾蒙低的抗性期。這時除了焦躁不安持續存在之外,也會出現心情鬱悶的狀況。由於壓力荷爾蒙指數仍然居高不下,身體開始習慣長期存在的壓力,慢慢放棄抵抗,在抗壓力荷爾蒙減少、走下坡的情況下,就會步入第三期。3. 壓力第三期(趴趴熊期):壓力荷爾蒙低、抗壓力荷爾蒙也低的匱乏期。這時由於壓力荷爾蒙及抗壓力荷爾蒙都被過度使用,因此呈現對凡事都提不起勁的狀態,若不及時進行治療或預防,嚴重者恐怕將走向憂鬱症或躁鬱症一途。邁入熟齡階段,不少女性高階主管感覺到壓力愈來愈大,要照顧父母、公婆,還要照顧孩子,職場上更要帶領員工。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說,如果這個階段的女性不好好照顧自己的話,很可能提早進入更年期,對心理和身體都是另一種壓力。除了要多培養自己不同的興趣方便紓壓之外,找個傾訴的對象、持續自我學習、走出舒適圈等,都是很棒的轉移。此外,多補充維生素B群、維生素C、鈣、鎂以及色胺酸等「抗壓營養素」,以及具有安定神經、改善失眠作用的鈣質和鎂,再配合運動紓壓宣洩情緒,幫助身體對抗壓力,製造快樂因子。

自殺新聞頻傳 衛生局籲:媒體應正向衛教

自殺新聞頻傳 衛生局籲:媒體應正向衛教#壓力

針對近日傳出連續在捷運的跳軌事件,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特別呼籲,因部分有自殺意念的民眾易受到一連串事件趨勢的暗示與誘導,請社會及媒體一起來宣導求助的資源管道與抒解壓力的方法,儘量避免過多的自殺行為描述,造成處於心理困境中的民眾去仿效自殺的行為。根據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表示,許多學術研究都顯示自殺新聞對有自殺意念者的確具有誘發的效果。例如在香港曾研究針對媒體報導知名影星張國榮自殺身亡一個月後,同年齡男性使用跳樓自殺的人數激增為2.5倍。而國內鄭泰安醫師的研究,針對知名男性藝人自殺身亡(2005年5月2日起)之後3周調查,發現臺灣企圖自殺的人數顯著增加了55%;一般自殺企圖案件數女性是男性的2倍,然而在那段時間中,男性卻是女性的2.6倍,由此可看出媒體對社會大眾的影響力。衛生局呼籲,整個社會、媒體輿論與政府各部門都越來越重視自殺防治工作,在防治工作中媒體所帶來的影響力不容忽視,世界衛生組織(WHO)特別提供「六不六要」作為給媒體的參考建議,各界應該持續鼓勵媒體協助自殺防治的宣導工作。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諮詢專線1999轉8858(幫幫我吧)全國自殺防治24小時服務安心專線0800-788-995(請幫幫-救救我)延伸閱讀「六要與六不」: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389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