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肋骨折斷了爆痛! 幸好「這項手術」幫上了大忙

肋骨折斷了爆痛! 幸好「這項手術」幫上了大忙#健康醫療網

2019-08-19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熱愛自行車運動的石先生,休假與車友快樂騎乘時,為了閃躲突然衝出的小動物,不慎摔車飛了出去,導致腿部與肋骨骨折、胸部張力性氣胸,經救護車轉送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創傷團隊為石先生緊急開刀。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部杜雄醫師表示,胸部外傷致肋骨骨折是外傷急診常見的疾病,常發生在高齡長者身上,像日常生活中的跌倒、車禍或是工地高處跌落的傷者。 長輩跌倒骨折機率高 不敢呼吸恐致肺炎 杜雄指出,肋骨骨折第一個明顯症狀,就是肋骨折斷處疼痛。嚴重的肋骨骨折導致張力性氣胸、大量出血的血胸、因無法做有效呼吸、以致呼吸衰竭的急性連枷胸、心包膜出血填塞壓迫心臟,或肝脾臟破裂出血等,可能會立即危及生命;慢性致死原因,則因疼痛不敢或無法做有效呼吸、咳痰,以致引發肺炎敗血症、或因連枷胸導致呼吸衰竭等。 治療首重止痛 肋骨固定接合術免受疼痛折磨 杜雄說,肋骨骨折的治療,首重止痛。隨著醫療進步,還可以肋骨骨折固定接合手術進一步搶救。如遭遇嚴重的肋骨骨折,像連枷胸、超過6根肋骨骨折、或超過3根嚴重移位,肋骨骨折合併血氣胸等病患,都是目前肋骨固定接合手術的適應症;尤其是連枷胸患者,肋骨固定接合手術是目前認為最佳的治療方式。 杜雄強調,肋骨骨折固定接合手術最大目的,就是減輕病人的疼痛,避免併發症發生、降低死亡率、以及縮短住院日數,有利傷患早日恢復正常生活、重返工作崗位。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3251

罹患C肝誤信偏方 7旬翁膽固醇竟飆升

罹患C肝誤信偏方 7旬翁膽固醇竟飆升#健康醫療網

2019-08-20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現年76歲的楊德雄,10年前罹患糖尿病,每3個月都會定期回診追蹤。平時重視養身、食療的他,2年前,因兩個月內瘦了兩公斤,回診諮詢糖尿病主治醫師,透過抽血合併腹部超音波檢查後,竟發現罹患C型肝炎,肝指數偏高並合併肝纖維化第三期。楊先生緊張不已,甚至嘗試了各種偏方治療、食療,例如一天吃5顆水煮蛋,或買坊間保肝藥,造成膽固醇上升,但病情卻不見好轉。 自知有C肝好震驚 新型口服藥物來治療 楊德雄指出,當下確知罹患C型肝炎相當震驚,回憶感染原因,懷疑恐是年輕時的醫療環境匱乏,針具消毒不全以致感染。由於過去干擾素治療副作用大,讓他抗拒治療。所幸子女們循循規勸,希望父親能接受正規治療,恰逢去(107)年10月病況符合C肝健保給付標準,開始接C肝全口服新藥治療。今(108)年4月成功治癒,目前已測不到病毒,肝功能回復正常,讓他備感欣慰。 C肝治療越早越好 降肝硬化、肝癌風險 「C型肝炎是越早治療,越快治療越好。」診治該患者的高醫肝膽胰內科主任黃志富指出,現在C肝治療方式和過去不同,治療時機短,副作用少,安全性高,且療效非常好。他鼓勵患者篩檢後自知罹患C肝,就要馬上治療。 黃志富補充,過去很多年齡較大的長者,受限藥物副作用而無法治療,但新式藥物更有效、更無副作用,現今C型肝炎患者治療不再受限年齡,他就曾幫90歲C型肝炎患者治療,最後也順利痊癒。另外,C肝治療好後,後續報告都顯示,未來患者進展成肝硬化、肝癌的風險都會大幅降低。 治好C肝別輕忽 後續追蹤要做好 「接受C肝全口服藥物治療後,我都聽從醫師的建議,並每天定時服用藥物,也沒有任何的不適感。」。楊德雄回想得知罹患C肝時,根本毫無心情打理自己;根治C肝後體力恢復、神采奕奕,兒女都感覺父親容光煥發,精神逐漸好轉。 不過,黃志富提醒,吃藥治療後,只是把源頭治好,但因為之前肝炎衍生的肝纖維化、肝硬化,後續仍要繼續追蹤,建議每3-6個月抽血、超音波檢查,不能掉以輕心。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3222

新一代化療副作用低 90歲肺癌患者拚過半年

新一代化療副作用低 90歲肺癌患者拚過半年#健康醫療網

2019-08-20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化學治療是肺癌不可或缺的一種療法,但患者常因不了解而害怕治療。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林聖皓表示,肺癌患者就算進行標靶或免疫治療,最後仍必須銜接化療,其存活率與生活品質,才能有效改善。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檢查中心主任詹博強呼籲,吸菸或家族史、特定職業暴露等危險族群,應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篩檢,若異常則可透過氣管鏡超音波進行病理切片,有助後續診斷和治療。 肺癌治療多元 化療無可取代 根據2016年癌症登記報告,肺癌包辦台灣男性、女性癌症死亡率第一名,共奪去9,372條寶貴生命。針對肺癌治療,林聖皓醫師說明,確診腫瘤和期別後,以手術為優先考量,其5年存活率最高;如不能手術,通常癌細胞已遠端轉移,必須依細胞型態分成小細胞癌和非小細胞癌,其中又以非小細胞癌的肺腺癌治療進展最多。 林聖皓醫師進一步解釋,肺腺癌確診後,會再針對腫瘤進行基因檢測,如常見EGFR、ALK等「驅動突變」(Driver mutation),來決定可否使用標靶藥物;而不適用標靶藥物的患者,過去只能進行化學治療,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某些患者也可合併免疫療法。 基因突變患者 對化療反應更好 雖然標靶藥物、免疫治療進步,但林聖皓醫師強調,2000年美國期刊Clinical Lung Cancer研究(ECOG 1594 study),奠定化療對於肺癌治療的基礎。許多標靶治療的患者,待藥物抗藥性出現或反應不佳,最後仍須接受化療。他坦承,不能保證治癒肺癌,「但所有可能治療的藥物都要嘗試,患者的存活期、生活品質才能改善。」如果只單獨使用標靶藥物,較難存活超過2年,且有基因突變的患者,對化療的反應通常更好。 至於一般民眾常擔心副作用,醫師澄清,新一代化療藥物,副作用減少,配合止吐劑等藥物,90%以上患者不會經歷噁心、嘔吐等副作用,治療效果也提升。且施用單一化療藥物時,副作用不見得比標靶藥物高。他舉例,臨床上就有一名90歲患者,身體狀況還良好,也願意接受化療控制病情,治療期間已超過半年,並無顯著副作用。 肺癌高危險族群 低劑量電腦斷層揪病灶 肺癌早期發現,治療效果佳,但該如何早期篩檢?詹博強醫師指出,x光、抽血等檢查,檢出率都不高。而低劑量電腦斷層針對危險族群,可降低20%死亡率,檢查一次約等同10-20張X光片的輻射量,已被推薦為癌篩工具。根據「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共識宣言」:年齡介於55-74歲,抽菸史超過30包/年;有肺癌家族史、特定職業暴露的民眾,可以諮詢醫師,考慮接受肺癌篩檢。 抽菸、基因、空汙、油煙、化學物質暴露都是肺癌危險因子,其中抽菸影響最大。然而不抽菸女性,罹患肺腺癌的機率不比男性低,可能是油煙、空汙等危害。詹博強醫師鼓勵,若經濟許可,婦女朋友可自費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 支氣管鏡超音波診斷 採檢肺癌更安全 若不幸發現可疑病灶,需進行病理切片獲取檢體。詹博強醫師指出,肺部屬於海綿狀組織,檢體取得較困難,傳統肺部穿刺有2-3成機率引發出血、氣胸,嚴重甚至會死亡。「但支氣管鏡超音波,可到達肺部深處獲得檢體,並減少穿刺風險。」他強調,檢體量對於肺癌的個人化醫療相當重要,根據支氣管鏡超音波臨床經驗顯示,其檢體量都足夠作後續診斷,且有健保給付。 林聖皓和詹博強兩位醫師呼籲,民眾除避免致癌因子,危險族群應積極篩檢,而癌友更要勇敢接受所有治療,不要輕言放棄。 本內容僅提供相關疾病之醫學及衛教資訊。關於您個人健康狀況或疾病治療方面的問題,建議您應向醫護人員諮詢專業意見。 參考資料: 1. Clin Lung Cancer. 2000 Aug;2(1):21-2. Phase II and III trials: comparison of four chemotherapy regimens in advanced non small-cell lung cancer (ECOG 1594). Fisher MD, D'Orazio A.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3114

該不該拔智齒? 醫:這些情況拔除較妥

該不該拔智齒? 醫:這些情況拔除較妥#健康醫療網

2019-08-18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檢查牙齒時,有時醫師會建議拔除智齒,究竟有沒有這個必要呢?高醫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邱日宥表示,拔除智齒能避免包括牙周病、齲齒、牙冠周圍炎,以及齒源性囊腫、或者腫瘤等發生,若遇上相鄰牙齒要製作假牙、或治療無法解釋的疼痛、以及下顎骨斷線經過處,也都建議拔除智齒較為妥當,若智齒不處理,很有可能會造成很多問題。 人類智齒 就是退化的第三大臼齒 邱日宥指出,智齒就是所謂第三大臼齒,隨著飲食精緻化,使得顎骨生長逐漸往窄小方向演進,以至於成了退化的器官,有研究分析指出,人類只需要兩大臼齒,就能達到咀嚼效率。第三大臼齒則又分為阻生的智齒、或者位置異常。 並非每個人都是適合拔智齒 需審慎評估 邱日宥強調,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拔智齒,像是年紀較大的長輩、病人同時有很多全身性的問題,或智齒的位置會對周圍組織造成破壞等,就得進一步考量處理智齒的問題。當智齒非得拔除時,醫師需事先了解評估可能伴隨而來的問題,像是會不會造成第二大臼齒牙齒搖動度增加、術後第二大臼齒敏感、術後下齒槽神經感覺分布區域感覺異常可能性、術後口鼻竇相穿通之可能性,甚至造成術後腫脹等。 拔智齒前與醫師詳加討論 避免引發併發症 邱日宥提醒,拔除智齒看似簡單手術,背後仍得考量併發症等許多因素;因此,在拔除智齒前,都應先接受醫師評估,透過與醫師的詳細討論,瞭解可能產生的併發症,才能安心進行手術,也確保手術安全。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3239

快三歲還不開口說話? 這3類小孩要注意

快三歲還不開口說話? 這3類小孩要注意#健康醫療網

2019-08-19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公嬤怕口音傳孫子 互動少反釀孫不說話 一位近三歲的小朋友,在家都不開口說話,到醫院檢查評估後,確認聽力正常,但為什麼就是不說話?收治該案例的台大醫院語言治療組長張綺芬表示,小孩白天由阿公阿嬤照顧,他們因國語口音不標準,擔心會影響孩子未來說話發音,所以都讓小朋友玩平板電腦、看電視,鮮少有過多口語互動。 這位小朋友有什麼需求都靠比手劃腳加上簡單的『嗯』聲,家人就明白,張綺芬組長說,不要因為小朋友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滿足他們的需求,應該透過口語溝通,就算知道小孩想要什麼,仍然要口頭確認,無需擔心發音是否標準,讓小朋友能透過模仿問句中的關鍵詞句開口說話,也建議父母每天可以至少花5至10分鐘時間陪孩子玩玩具、講故事,協助語言發展。 這三類小孩不張口 恐因語言發展受影響 不說話的小孩到語言治療科就醫時,首先會確認小朋友聽力是否正常,若有聽力障礙,周遭環境的聲音沒有輸入,小孩恐怕就難開口輸出。這類小孩因為聽力差,治療上需要先配助聽器矯正聽力,或是中耳發炎導致聽力受損,需要先治療才有助於語言發展。 小朋友若是不喜歡人際互動,也不關心周遭互動的人,更傾向於不開口說話。張組長指出,這類小孩可能有人際互動或情緒行為上的問題,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自閉症患者。另外,全面發展遲緩或認知發展緩慢的孩子,因為學習速度慢,導致口語發展也較慢,有較高機會晚開口說話。這兩類孩子則需要先透過聽話理解、口語表達等評估,再做語言治療,改善問題。 語言發展遲緩與否 玩玩具也能看得出 張組長指出,有些小朋友在玩玩具時,會透過口語表達對玩具的想像,例如邊玩積木、邊說著想把積木堆成城堡、堆火車或是火車過山洞等語句;若是認知遲緩的小孩,玩玩具時則較少創意,只會拿起積木疊疊丟丟,較沒有特殊劇情及目的。 要小孩張口 大人也要做功課 想協助小孩有更好的語言發展,大人在日常相處時,盡可能引導小朋友的語言表達,張組長舉例,『媽咪幫你洗澡』、『現在在用什麼幫你擦擦?肥皂』等等,讓小孩能在情境下了解詞彙,帶領孩子跟著大人慢慢開口說話。 張組長補充,小孩長了牙時,鼓勵家長不要只餵小朋友吃軟爛食物,可以餵食一般食物,讓小朋友透過咀嚼,發育咬合肌,也有助於語言發展。無論小孩語言發展正常與否,想讓小孩能有更好的口說能力,大人要做的功課其實也不能少。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3232

線性提拉打造高挺美鼻 五官更立體!

線性提拉打造高挺美鼻 五官更立體!#健康醫療網

2019-08-19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線性提拉打造高挺鼻 社群媒體展現美麗自我 相較於西方國家,大多數亞洲人臉部天生較無立體度,尤其社群媒體發達,為了隨時都能拍出美照,擁有一個高挺俏鼻更是不可或缺。但每個人的鼻子天生不一樣,可能是鞍鼻、低鼻,也可能是蒜頭鼻或波浪鼻,如果對自己的鼻型不夠滿意,該怎麼辦?高雄醫美診所院長陳國玉建議,可以藉由改善鼻子挺度來修飾臉部整體美感,醫美中的線性提拉是一種選擇。 線性提拉建起高聳山根 變美安全又輕鬆 大多數人都不滿意自己的山根過於扁塌,陳國玉院長指出,想要擁有高挺的鼻樑,就可以使用線性拉提來創造鼻子的立體度,調整寬圓的鼻頭,很多人都是鼻頭無法注射玻尿酸變立體,而使用線雕來處理。首先,將線材埋入鼻子後,再利用不同的施作技巧將想要改善的部位撐起,產生向上提拉的效果,線材後續可被人體所吸收,維持時間大約2年,但實際時間則會因個人體質不同。 「線性提拉的好處是在療程中不會造成明顯的傷口疤痕,對於後續的生活作息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問題。」陳國玉院長進一步指出,更可針對鼻型的每個細節來塑形,搭配玻尿酸填充的效果更加自然且不容易擴散。線性拉提比起玻尿酸相對安全,不會造成血管內注射引起栓塞壞死或眼瞎,打造出來的山根線條自然柔和、不會給人生硬的感覺,是一種屬於安全度高的變美方式。 術後保養不能忘 4不準則要記得 陳國玉院長也提醒,療程結束後切記4不準則,維持良好的效果並避免感染。首先「不要作誇張的表情」:術後因為線體尚不穩定,如果擺出誇張表情或揉捏動作,可能影響線性提拉的效果。第二「術後當天不化妝」:如果療程結束當天就使用化妝品,細菌容易進入傷口感染發炎。第三「不要前往高溫環境」:人體會因高溫流汗,而汗水易引起傷口感染發炎,術後建議盡量避免出入高溫環境。第四「不吃刺激類食物」:鹽分高及辣度高的食物容易引起傷口發炎,術後避免此類食物才有助於傷口恢復。 擁有小巧美鼻 臉部五官更立體 擁有高挺的鼻子再也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在醫美的助攻之下,五官更具立體感,臉部輪廓線條感覺也變得更鮮明。陳國玉院長也表示「愛美之心人人有」,美麗的事物一直是自己所追求,需要找專業受訓認證的醫師以及合格的醫療院所,才能美的安心。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3246

乾癬患者求職屢碰壁 積極治療早日正常生活

乾癬患者求職屢碰壁 積極治療早日正常生活#健康醫療網

2019-08-16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乾癬病患常因皮膚症狀明顯,包括紅斑、脫屑等情形發生,而被一般大眾誤解為傳染病,導致患者生活上除須面臨諸多不便外,還得忍受他人眼光,這樣的困擾往往讓患者在求職時容易遇到困難,此情況就發生在一名王姓患者身上。 運將乾癬性關節炎 求職不易經濟陷困境 當時到皮膚科求診時,王先生的乾癬症狀明顯、範圍很大,又合併有虹彩炎與輕微乾癬性關節炎;在醫師仔細問診之下,才知道他原本是車行司機,皮膚狀況不好已讓他求職不易,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又因為視力不好、關節僵硬等問題,造成小車禍不斷,無法勝任該職位而被辭退,導致全家經濟陷入困境。 收治這名病患的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邱顯鎰指出,乾癬其實是一種全身皮膚慢性發炎的疾病,當體內發炎反應累積過久,會產生許多負面傷害,影響所及包括關節、眼睛,甚至是心血管疾病等,可能導致日常活動或工作都出現困難。 新一代生物製劑治療 早日回歸社會 邱醫師表示,過去西醫治療乾癬的武器不多,通常以外用藥膏為主,再輔以照光治療。但隨著時代的進步,醫界逐漸了解乾癬屬於免疫風濕病,而將免疫風濕類藥物納入治療策略中;近幾年,更加入生物製劑,可針對乾癬的發炎特定因子對症下藥,效果提升。 邱醫師說,中重度乾癬病患,全身大範圍的皮膚都有症狀,採用擦藥方式不僅耗時且有黏膩感,效果也沒有新一代的治療方式來得快速有效;再者,照光治療需到醫院使用機器照光,對於工作無法常請假的病患也相當不便。 新一代生物製劑屬於介白質17與23抑制劑,可抑制過多的發炎物質,施打12週後,可有機會讓清除皮膚病灶的效果達到100%,外觀上與健康皮膚無異,且有健保給付,是乾癬病患一大福音。 日常重保養 乾癬復發不需擔心 邱顯鎰醫師強調,乾癬與生活作息息息相關,容易因為如感冒、外傷、情緒上的壓力、菸酒等刺激,影響免疫系統而導致復發,因此日常保養相當重要。他建議,有乾癬體質或正在治療中的病患,除了要避免上述刺激,飲食上也需清淡、少吃會導致發炎如紅肉類食物,也不要亂吃會增強免疫力的補品,以免誘發病灶復發。 邱醫師提醒,過去十多年來,乾癬因為沒有好的武器可用,病患或許因此對西醫治療失望,但在生物製劑問世後,在治療抗體上有了長足進步,若能回診諮詢專科醫師,可發現現今已能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畢竟,乾癬若不治療,帶來的負面影響,遠比害怕藥物副作用來得大許多;及早治療,必然可以提升生活品質,這樣的投資一定值得。」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3233

水喝多了也有事? 醫:這種人可別喝太多

水喝多了也有事? 醫:這種人可別喝太多#健康醫療網

2019-08-16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位78歲的老先生,連續多日頭暈、倦怠、沒有精神,不僅四肢無力,常有噁心想吐的感覺,原本以為只是感冒需要休息,結果因為活動能力受到影響,走路不穩而跌倒,被家人送到急診;經診查發現其右手上臂及肋骨多根骨折,血中鈉離子濃度只有116 毫摩爾每升(mmol/L),在給予高濃度鹽水靜脈注射,血中鈉離子濃度逐漸回升,頭暈、疲倦、肢體無力與噁心的感覺也一併消失。 中風水喝太多 恐致血中鈉離子濃度過低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腎臟科鄭暉騰醫師表示,老先生之前有中風病史,最近因泌尿道感染,被鼓勵多喝水,以避免再度發生泌尿道感染。然而,其每日喝水多達2000 cc,對於一般人而言,這樣的喝水量並不會造成不良影響,但中風病人卻可能會造成血中鈉離子濃度過低。 低血鈉 易致頭暈噁心、疲倦無力 鄭暉騰指出,中風病人的抗利尿激素分泌過多,也稱為「抗利尿激素不適當分泌症候群」,造成腎臟持續回收水分到體內,若加上額外補充過多水分,血液中的鈉離子濃度就被「稀釋」過低,造成低血鈉,引起很多不適症狀,包括頭暈、頭痛、四肢無力、疲倦,嚴重的話,連人事時地物都會混亂,甚至會癲癇發作或陷入昏迷。 抗利尿激素不適當分泌症候群  每日需限水1500cc 鄭暉騰醫師說,「抗利尿激素不適當分泌症候群」,除了常見於中風病人外,一些服用抗憂鬱藥物、或精神科用藥的患者,也可能造成。治療原則是不飲用過量的水分,每日限制在1500cc以內,若像上述病人有其他醫療目的,需要飲用一定量的水分,必要時可在每日食物中加入鹽分、或選擇服用能促進腎臟排出水分、而不會排出鈉離子的藥物。 造成低血鈉原因多 出現疲倦、頭暈應盡快就醫 鄭暉騰強調,低血鈉還有很多原因,包括某些類型的利尿劑、止痛藥、心衰竭、腎功能不佳,或是甲狀腺功能低下、與腎上腺功能低下等。鄭暉騰醫師提醒,若出現疲倦、頭暈、肢體無力的情形時,就得小心可能是低血鈉造成,找出真正原因加以治療,才不致於嚴重到癲癇昏迷、跌倒造成骨折外傷或腦出血等嚴重後果。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3228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