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

適量喝紅酒有益健康?醫生揭密「2關鍵」:有好有壞、無關成分

適量喝紅酒有益健康?醫生揭密「2關鍵」:有好有壞、無關成分#心血管疾病

許多紅酒愛好者總不忘提及對心血管的益處,然而這件事大家往往只是聽說,有人認真去考就過嗎?美國知名小兒耳鼻喉科醫師妮娜.夏皮羅(Nina Shapiro)在《誇大不實的醫療迷思》一書中直接整理了相關研究,不僅喝得頻率和份量要控制,還有一些被過分誇大的細節。以下為原書摘文:

瘋狂運動膽固醇不降?醫曝4指標「這樣吃才有效」品質也要顧

瘋狂運動膽固醇不降?醫曝4指標「這樣吃才有效」品質也要顧#心血管疾病

想透過運動降低膽固醇,但效果卻有限?心臟血管內科醫師提醒,膽固醇主要跟飲食有關,別忽略「4指標」,與其在意數值,其實膽固醇的質量更重要。而以往認為想降低壞膽固醇,應避免攝取高膽固醇食物,但近年研究發現,直接透過飲食攝取的膽固醇,僅佔身體膽固醇比例2成,主要8成的膽固醇竟是從自身肝臟合成。

有沒有心血管問題?台大醫師:看「手肘皮膚」就知道

有沒有心血管問題?台大醫師:看「手肘皮膚」就知道#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台灣一名21歲的士兵某天下哨後,突然胸部悶痛、呼吸困難、臉色蒼白,送急診發現是急性心肌梗塞,緊急心導管檢查發現:心臟三條冠狀動脈中有兩條狹窄,其中一條阻塞程度還百分之百!馬上進行氣球擴張術並置放支架,終於把命撿回來。這名士兵「年輕又不胖」,怎至於此?確實,一般心肌梗塞患者多在50歲以上,他只有21歲。原來,他常吃油炸食物,常找朋友喝酒,16歲就抽菸、日夜顛倒、且因服役壓力大菸量增為每天一包半。家族史方面,爸媽沒有心臟病或心肌梗塞病史,但奶奶、叔叔等多半有。血液檢查顯示他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壞的膽固醇」)過高,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加速了冠狀動脈的粥狀硬化,直到發生心肌梗塞。「不胖」是個陷阱,許多心肌梗塞患者正是瘦子,不代表身體沒有高血脂、動脈硬化與冠狀動脈狹窄等問題。這位年輕人有無機會更早發現心血管代謝問題呢?從手肘的瘤提早發現心血管代謝問題答案,就在他的皮膚上。據報導,他兩側手肘出現三顆黃色瘤(Xanthoma),其實已經發現多年,但無關痛癢,不以為意。檢查發現下眼瞼也有數顆。黃色瘤的形成,主要是過多的膽固醇在皮膚沉積。與此同時,血液中的膽固醇也會沉積在冠狀動脈、頸動脈、甚至腦動脈等處,導致動脈硬化狹窄,只是冠狀動脈率先發難,出現了心肌梗塞。根據荷蘭一項系統回顧與薈萃分析,黃色瘤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皮膚特徵,和低密度脂蛋白受體(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的基因變異有關,其危險因子包括:男性、年齡較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俗稱壞膽固醇)濃度高、三酸甘油酯濃度高。透過基因確診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患者中,有黃色瘤的族群比起沒有的,前者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是3.2倍!對健康往往「自我感覺良好」的年輕男女,真得多注意自己的皮膚,千萬別高興得太早呢!耳垂上方的斜線,不一定是福氣象徵不知你是否曾經注意過,許多年長者的耳垂上方有條斜線,把耳垂和其他部分分開。是超有福氣的象徵?耳垂斜向皺褶(Diagonal earlobe crease), 又稱為法蘭克徵象(Frank’s Sign),在耳垂上出現由耳珠(Tragus,外耳道出口前方的凸起軟骨)下緣到耳朵邊緣的45度斜線,此皺褶有深有淺。 (日本一位心絞痛患者出現耳垂摺痕)但你知道嗎:他們有可能得到了冠狀動脈心臟病,還沒有得到的,可能將會心肌梗塞?丹麥大型世代研究「哥本哈根市心臟研究」歷經35年的追蹤資料裡,發現有耳垂皺褶者,出現缺血性心臟病、心肌梗塞的機率硬是多了9%。研究人員解釋,真皮結締組織病變導致了耳垂皺褶,但同一個系統性的病理過程,也導致了在動脈的內膜結締組織病變,引發了缺血性心臟病與心肌梗塞。這讓我想到,佛祖以大耳垂出名,肥厚而光滑,沒有斜向皺褶,正是健康與長壽的皮膚表徵!黃色瘤、耳垂斜向皺褶能預測心臟病,從皮膚外觀就可以預測全身健康,這是不是一種「科學相命術」呢?(本文摘自/皮膚營養學全書:減輕過敏發炎、免疫與荷爾蒙失調,優化腸腦皮膚軸的抗老化聖經/商周出版)

變胖多毛、月經慢⋯「多囊卵巢綜合症」恐增心血管風險

變胖多毛、月經慢⋯「多囊卵巢綜合症」恐增心血管風險#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常見女性病患在求診時表示:「月經常常慢來,或需吃催經藥才會來,經西醫檢查後發現有多囊卵巢,很擔心影響懷孕。」安南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廖殷梓表示,此症狀為「多囊卵巢綜合症」,主要特徵在於少或無排卵、高雄性素或胰島素阻抗,在育齡期婦女之發病率為5至10%,佔無排卵性不孕症病患的9成,若不治療將會有很大的機率不孕。出現以下症狀為「多囊卵巢綜合症」臨床表現 排卵功能異常 月經異常 多毛 痤瘡 雄性禿髮 血脂異常 黑色棘皮症廖殷梓解釋,此病症發作初期時,部分病患會體重增加,且因為長期無排卵,容易造成子宮內膜異常增生或子宮內膜癌,同時因高胰島素阻抗,也易有糖尿病、心臟血管疾病等代謝方面之併發症。以往在西醫治療上有副作用、停藥後易復發、藥後不孕比例仍高等疑慮,再加上人工受精和試管嬰兒費用高,因此建議病患也可選擇透過中醫來調理治療。以中醫而言,廖殷梓指出,「多囊卵巢綜合症」是「本虛標實」的疾病,「本」為腎、肝、脾三臟的功能失常,「標」為痰濕、血瘀,其基本病機是腎氣虧虛,主病因為肝氣鬱結,發病關鍵是脾虛痰濕,常見誘因為瘀血內阻。胖瘦會影響懷孕機率,中醫建議減重助調經而病患依照體型,可分為胖瘦兩型,胖者以脾腎陽虛挾痰為主,瘦者則以肝腎陰虛兼鬱為主,臨床會依據個人情況分型辨證治療。在治療目標方面,若病患無妊娠要求者重在調經,而有懷孕要求者則以治療不孕為主。  此外,廖殷梓也建議病患配合改變生活型態,例如:減重、多運動、控制飲食與調節情緒等,在減重時也可透過中藥和針灸雙管齊下,研究數據證明降低5至10%體重,有助改善月經異常、代謝症候群、增加懷孕率。而在飲食部分,減少攝取高熱量食物及避免生冷、燥性食物;心情方面則要調節壓力,盡量減少情緒波動,才能有效幫助調經助孕。

「這族群」易患心臟衰竭!反覆疲倦、水腫就是警訊

「這族群」易患心臟衰竭!反覆疲倦、水腫就是警訊#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70多歲阿公,長期喘到不行,每次躺下就像肺部溺水一樣,完全沒辦法好好睡覺,半年來只能坐著睡,心電圖檢查發現是心房顫動造成心臟衰竭,在嘉義長庚醫院心臟衰竭中心主任潘國利建議下接受心房顫動電燒手術後,阿公終於能夠躺下來好好睡覺,讓阿公覺得鬆了一口氣,總算找回了理想生活,且術後追蹤心臟收縮指數也有明顯進步。 潘國利表示許多老人家經常感到疲累或四肢水腫,稍微活動一下就氣喘吁吁,甚至晚上躺下來就感覺快要溺水,必須坐著才有辦法睡覺…小心可能是心律不整引起的心臟衰竭癥兆。研究指出,心臟衰竭患者5年內死亡率高達5成,也就是半數病患5年內死亡,尤其心房顫動合併心臟衰竭若未及時治療,患者不僅死亡率高,也會增加中風風險。 哪些人容易有心臟衰竭?3高、高齡皆要注意心臟衰竭好發在年紀大及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3高問題的老人,潘國利表示,由於嘉義縣市老化程度較高,平均每5人就有1位是65歲以上長者,因此更須對心臟衰竭有所警覺,尤其患有3高、老年病者更須特別留意。若有活動耐受力變得越來越差、稍微走路或活動一下就喘到不行,猶如肺臟泡在水裡一般快要溺水,又全身水腫非常不舒服等「累、喘、腫」的狀況務必盡早就醫。 潘國利解釋,心臟就像幫浦,負責將血液打到全身器官,當心臟衰竭、幫浦不夠力時,心臟打出去的血液不足,導致供應周邊器官的血液與養份變少,身體就會容易感到疲累。另外,心臟打不出去的血液也會容易積在身體循環的前一個器官「肺臟」,這時患者容易感覺肺臟積水,尤其躺下睡覺「溺水」感覺會特別明顯,連帶影響活動力下降,稍微走路運動就喘個不停。 事實上,造成心臟衰竭的原因很多,包含心律不整、冠狀動脈狹窄、高血壓控制不佳…等,潘國利表示,當患者確診為心臟衰竭時,一般會再透過進一步的檢查來確認衰竭的原因與病況的嚴重程度,並藉此提供精準的治療。 電燒手術為心房顫動合併心臟衰竭治療首選 嘉義長庚心臟衰竭治療中心致力提升全方位照護 部分民眾可能會忽視心臟衰竭的嚴重性,研究指出,心臟衰竭患者5年內死亡率不僅高達5成;若是心律不整中最常見的心房顫動,合併心臟衰竭,中風風險更是比一般人高出3至4倍,且死亡風險也倍增。潘國利強調,若是由心房顫動引起的心律不整心臟衰竭,「介入性電氣燒灼手術」可說是治療首選,且同時健保也有給付。 嘉義長庚醫院於2017年2月成立心臟衰竭中心,整合心臟內科、心臟外科、營養師、衛教師等多團隊聯合照護,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全方位照護服務,提高患者治療順從性、改善生活品質。是嘉義心臟衰竭治療重要單位。面對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的患者,嘉義長庚醫院心臟衰竭中心也主要採用電氣燒灼手術治療,患者只需住院3天到1星期後門診追蹤即可。電燒治療助心律不整心臟衰竭患者 解決病症、找回生活品質除了心房顫動,心律不整中,因心室某處心肌產生異常放電,造成多餘心跳、打亂心臟節奏的「心室期外收縮(VPC)」也會導致心臟衰竭。潘國利表示,也曾遇過一位52歲婦人,因心室期外收縮導致心臟衰竭,原本長期吃藥控制,門診追蹤1到2年都很正常,但最近發現不僅講話容易喘,且全身水腫,尤其雙腳腫脹到連鞋子都穿不下。在安排婦人接受心臟電氣生理檢查,找出心室期外收縮的發生位置,並進行電氣燒灼手術後,婦人心臟功能終於恢復正常,心室期外收縮情況也沒有再發生。 潘國利說,心室異常放電如果佔一天心跳的15%~20%,建議患者應接受心臟電氣生理檢查,透過藥物或電氣燒灼手術來做進一步治療。  (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心臟衰竭9成沒警覺!醫:平時就應「觀心」這3大症狀

心臟衰竭9成沒警覺!醫:平時就應「觀心」這3大症狀#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曾為《哆啦A夢》、《小獅王》、《犬夜叉》等日本經典動畫主角配音的國寶級聲優太田淑子,日前因心臟衰竭逝世,享壽89歲高齡,令許多看著她配音的卡通長大的觀眾深感惋惜。心血管疾病好發於冬季天氣變化極端、氣溫忽冷忽熱之時,早晚溫差大會使血管收縮劇烈,嚴重甚至造成心肌梗塞、或誘發心臟衰竭惡化,提高死亡風險。根據2020年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統計,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相關疾病,一年下來更累積超過2萬人,其中致死率最高的就是心臟衰竭。9成患者忽略「心臟衰竭3症狀」恐致重症亡然而,因大部分民眾對心臟疾病和心臟衰竭的認知不足,常誤以為長輩出現「累、喘、腫」只是正常老化現象,高達9成患者無法提早警覺心臟衰竭徵兆;即使已確診為心臟衰竭,也未必規律就醫或用藥,低估其危險性,在患者因心臟功能已有缺失或免疫功能下降的情況下,更容易導致併發症產生甚至重症致死。「累、喘、腫」為心臟衰竭常見的3大症狀:1. 累,身體疲倦,無特殊過量運動但容易無力疲勞。2. 喘,呼吸困難,平時走沒幾步路就開始氣喘吁吁,尤其晚上喘得更厲害且無法躺平。3. 腫,雙腳長時間或常常出現不明水腫。新光醫院心臟內科副主任蔡適吉提醒民眾,若有以上症狀應立刻就醫,並盡快進行心臟檢查。目前心臟衰竭治療發展已十分進步,只要即早發現症狀、及時就醫積極治療並正確照護,疾病就可穩定控制。「觀心」自己與家人,及早治療可恢復心臟活力蔡適吉分享,曾有位男性患者在未接受治療前,因以上症狀嚴重不得不住院,後來積極配合用藥指示、與專業的心臟衰竭團隊悉心照護後,不僅活動力變好,也恢復正常生活,更能與家人一同出門旅遊。因此呼籲民眾,若即早發現症狀、積極治療並穩定回診,有機會使疲憊無力的心臟恢復正常活力。蔡適吉進一步提醒心臟衰竭患者,冬季為入院的高峰期,更應隨時「觀」測「心」臟與身體的警訊,平時也需注意保暖及日常飲食控制、記錄每日身體數值,若想以食療進補,也應先諮詢醫師,避免傷身。若希望對心臟衰竭與相關疾病有進一步的瞭解,可至新光醫院心臟內科12/ 6(一)至12/17(五)「醫病同心 齊力護心」衛教展,了解相關知識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防範於未然,也能分享給身邊需要的親友。

眼皮上小粉刺竟是心血管徵兆?醫警告:小心「血太油」

眼皮上小粉刺竟是心血管徵兆?醫警告:小心「血太油」#心血管疾病

文/林靜芸黃斑瘤是黃色或黃橘色的皮膚表面扁平凸起,原因是真皮層內的巨大細胞吞噬了大量膽固醇。黃斑瘤可以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最常見的是上眼皮,尤其內眥(眼頭),對側眼皮或下眼皮以及外側也可能發生。黃斑瘤剛開始是一小點,病人常以為只是粉刺,它不痛不癢。在數個月內逐漸擴大。如果放任不處理,黃斑瘤可以長滿整片眼皮,甚至上下眼皮的黃斑瘤連結成一圈,包圍眼睛。黃斑瘤的原因是血脂肪代謝異常,與家族性高血脂,第二型高脂蛋白有關。雖然膽固醇局部堆積是主要原因,也有黃斑瘤的病人血脂正常。最常見發生在50歲以上女性眼瞼黃斑瘤青少年到老年人都可能發生,之前最常見的是50歲以後的老年人。近年來以40歲左右的中壯年人最多,男女都有,但是女性居多。以往黃斑瘤以50歲以後的老人為主。(照片提供/林靜芸)黃斑瘤年齡下降與現代人緊張的生活方式有關。眼皮沒有皮下脂肪,眼輪匝肌直接附著於眼皮。眼瞼部位眼輪匝肌負責眨眼,中隔部位眼輪匝肌負責閉眼,眼眶部位眼輪匝肌負責瞇眼,內眥(眼頭)是眼輪匝肌的營運中心。現代人頻繁使用3C產品,應是黃斑瘤年齡下降的原因。手術切除效果好,但復發率仍有4成如果發現自己長了黃斑瘤,須檢查血脂及心血管。黃斑瘤主要是外觀問題,儘早處理比較簡單,黃斑瘤的病灶在真皮層;雷射、冷凍治療、局部注射等等容易留疤,效果不佳,手術切除的結果最好。黃斑瘤的復發率高達4成,治療之後仍需注意生活方式,控制血脂,才能保住效果。(作者為台灣第一位女性外科醫師,全台公認的整形外科權威。現為聯合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