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歲江太太患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壓、高血脂,平常在門診拿藥控制病情,最近幾個月她常常在活動的時候覺得很喘,爬個樓梯就覺得快喘不過氣。最近天氣變涼之後,症狀似乎變得更嚴重了,後續至醫院心臟內科就醫,醫師安排了心肌灌流檢查之後,發現心肌有局部缺氧⋯
70多歲江太太患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壓、高血脂,平常在門診拿藥控制病情,最近幾個月她常常在活動的時候覺得很喘,爬個樓梯就覺得快喘不過氣。最近天氣變涼之後,症狀似乎變得更嚴重了,後續至醫院心臟內科就醫,醫師安排了心肌灌流檢查之後,發現心肌有局部缺氧⋯
喝紅酒比較健康?真相可能跟我們想的不一樣!《優活健康網》特摘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所撰此文,他提醒民眾喝酒常只在意酒精是否適量,卻忽略了熱量也很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事實上,喝酒對健康造成的傷害,與喝哪種酒無關,避免喝酒才是最佳上策。
為了預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帶來的早死風險,健康專家都建議「運動333」,也就是每次30分鐘、每週至少3次的運動建議,但對於工作忙碌,下班就累得半死的上班族來說,卻覺得如同天方夜譚般難以達成。但最新研究發現,只需每天大約運動11分鐘,就有明顯預防早死風險的效果,甚至每天只要有動一動,即使時間很短,都有幫助。
「醫師,為什麼我的膽固醇數值正常,但還是建議我吃降膽固醇的藥呢?」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危險因子,其中膽固醇可分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然而「低密度膽固醇」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致病因子,更是治療的指標.只把血清膽固醇控制在正常範圍內是不夠的。
性健康為男性身體健康的重要指標,其中「勃起功能障礙」(Erectile Dysfunction, ED)又俗稱「陽萎」,大多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心理、神經、血管、荷爾蒙和生活方式等。此外,勃起障礙也與心血管疾病有著高度的連結性,尤其糖尿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礙的風險比一般人增3~5倍,若有相關問題建議提早至泌尿科就診。
許多人一想到糖尿病,認為只要努力降血糖就好,但根據2023年最新糖尿病治療趨勢指出,「器官保護」或許才是治療重最需要被重視的關鍵。新陳代謝科醫師指出,糖尿病病患死因多數來自心衰竭、心肌梗塞等併發症,只有低比例是糖尿病本身所造成;而因為「瘦瘦筆」被大家所熟知的糖尿病藥物GLP-1,已證實對保護肝腎功能有助益,被視為糖尿病病患的救命藥⋯
60歲陳先生中年後有肥胖的情形,健康檢查發現有血壓和血脂肪偏高的問題,不過平常沒有不舒服就沒特別注意。他工作往返要坐上1、2個小時的車程,回家後就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也不大運動。有天陳先生起床發現右腿腫了起來、泛紅、緊繃疼痛,趕緊到醫院檢查,醫生安排了血管超音波發現,右腿的深層靜脈內有大塊血栓阻斷了血流⋯⋯
一位60多歲有冠心病史的男性病人,活動時會出現呼吸喘症狀,因心臟衰竭症狀加劇,進展為端坐呼吸及心律不整,轉診到林口長庚醫院,經心臟團隊檢查診斷為二尖瓣腱索斷裂,造成嚴重二尖瓣逆流,併肺高壓及急性心臟衰竭。醫師指出,早期治療對二尖瓣膜逆流患者的長期結果相當重要,若拖得越久,心臟功能越差,治療風險也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