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

小腿抽筋夜半痛醒 按摩3穴位可舒緩

小腿抽筋夜半痛醒 按摩3穴位可舒緩#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50歲的李媽媽,最近睡前或清晨欲醒時,常因為腳趾或小腿抽筋而被痛醒。每回發作,就算先生協助把腳趾往反方向掰開或按摩小腿,也得持續個好幾分鐘。 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陳思帆醫師指出,小腿抽筋是肌肉自發性的痙攣,會造成肌肉僵硬疼痛。而大部份的小腿痙攣只會偶然發生,也會自行緩解,此時多注意預防保養即可,但若是發生頻率增加,則應諮詢專業意見。陳思帆醫師表示,抽筋時應確認身體保持穩定,於坐姿或是臥姿,再輕柔的往反方向拉伸或拍打痙攣繃緊的肌肉。如將腿部伸直,抓住前腳掌,輕輕的往腳背方向拉伸;或試著以腳跟為中心,往下再往小趾外側緩慢旋轉,可以協助放鬆小腿後伸肌肉群。適度運動、按摩 可放鬆肌肉若疼痛致無法忍受任何伸展,則直接按壓穴道以解除痙攣。陳思帆醫師也表示,若為小腿抽筋則選擇按壓小腿後側的「承山」,及膝膕窩中內的「委中」穴;若為腳趾抽筋,則選擇「公孫」穴,取穴方法為腳掌內側,約足弓最高處按壓,可直接放鬆足底連接至腳趾之肌肉群。陳思帆醫師提醒,平時注意飲食均衡及補充水份,減少會加速鈣質流失的飲食或生活習慣,如抽煙、喝酒或飲用濃茶咖啡等;也可加強運動,且切記運動前後或穿著不合適的鞋子後,皆需進行柔軟操或適度拉筋,延展肌肉,訓練肌肉強度及柔軟度。此外,睡前也可讓雙腳浸泡熱水至膝下也有放鬆肌肉作用,或睡前加強按摩小腿及腳部肌肉,並藉由伸展操,儘量使肌肉緩慢拉伸再放鬆。

年節吃得巧、出門走走春 肥油不纏身

年節吃得巧、出門走走春 肥油不纏身#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春節連假,家家戶戶都會摩拳擦掌準備豐盛的年菜,但闔家團圓的愉悅氣氛下,一不注意可能多了一層「油」泳圈!一餐傳統年菜可達2500大卡,而年節不可或缺的伴手禮往往是過度精緻化的零食點心,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在豐盛的佳餚下,小心高鈉、高糖及高油帶來的健康負擔,建議民眾掌握以下3原則:1) 以水煮、烤、涼拌、清蒸、滷、清燉為主,並適量使用調味料。2) 主食以全穀根莖類(如糙米、燕麥、蕃薯與南瓜等)取代白米飯。3) 善用各種顏色的蔬果入菜,每日攝取足量的3份蔬菜與2份水果。只要堅持三少一高—少糖、少鹽、少油及高纖的飲食原則,便能在愉快用餐之餘,輕鬆保持健康與體態。吃得健康 也要記得運動另外,除了「健康吃」控制熱量的攝取,健走則是方便又簡單的運動,建議民眾可邀親朋好友以健走方式出外走春,每天健走30分鐘以上還能幫助減肥、降低血壓、降低心血管疾病罹患機率。民眾也可在家原地踏步或利用手邊易取得的物品,如利用空寶特瓶加水代替啞鈴,達到居家運動的目的,但運動前務必先暖身,運動後則需做緩和運動避免運動傷害,若身體不適就要適度休息,並要注意適時補充水分。

長高3關鍵:營養、睡眠、運動缺一不可

長高3關鍵:營養、睡眠、運動缺一不可#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建議,孩子想要長得高又壯,不可缺少的營養素,包括蛋白質、鈣質、維生素A、C、D及礦物質鎂、鋅;國內醫師也表示,充足均衡的營養是長高的關鍵,因此建議成長期青少年注重營養,此外運動、睡眠長短也會影響身高,須特別留意。人各有高矮基因!營養最重要新光醫院小兒科李俊賢醫師表示,身高並不是由單一特定基因決定,人身上同時存在高的基因和矮的基因,長得高或矮,主要是看遺傳表現,所以會有同個家庭,卻看到一個孩子長得高,另一個很矮的情形。為此,想要長得高,就需要突破基因的先天限制,透過營養攝取、運動和睡眠,來幫助長高。李俊賢醫師說,其中營養攝取更是長高關鍵,青少年可多攝取富含蛋白質、鈣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或是建議利用藥材,如穀芽、黃耆來促進骨骼新陳代謝,幫助長高。此外,多運動和充足睡眠,也是成長期不可少的,提醒青少年切勿熬夜、並養成運動習慣,才能長得又高又壯。

寒假不要宅在家!5招親子健康動

寒假不要宅在家!5招親子健康動#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小朋友最愛的寒假到了!小朋友放假最愛做什麼?不外乎是看電視、打電腦、玩電動,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3C用品上。對此,國民健康署呼籲家長要鼓勵孩子們,就算是寒假,每天仍要保持60分鐘的身體活動,才能健康又有活力,此外,國健署更提供5個運動小撇步,供大家參考。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訪問調查結果顯示,國小至高中學生假日看電視、打電腦、玩電動的時間,為平日的2倍!其中國小學童平日看螢幕的時間達1.7小時,假日則長達3.4小時;國中學生平日看螢幕的時間是2.2小時,假日則為4.3小時;高中學生平日看螢幕的時間2.7小時,假日則長達4.6小時,遠高於美國兒科醫學會每天2小時的建議量。為避免兒童和青少年,一放假就宅在家裡,狂玩3C用品、不運動,國民健康署鼓勵,5至17歲的兒童與青少年,就算是寒假也要保持動一動的好習慣,每天至少60分鐘,可遵守以下5撇步,讓你Fun寒假快樂動。1)每日一運動/規劃運動日程表,寒假期間每天可安排打球、騎腳踏車、健走、慢跑、跳繩、球類活動等不同形式的運動,或參加運動社團,透過各式各樣有趣的活動,讓學生與家長一起愛上運動。2)戶外多動動/戶外活動好處多,不只可增加身體活動量,還能減緩近視的發生和惡化,達到護眼、舒壓的效果,把握寒假時間,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同時增進親子情感。3)遊戲多樂動/寒假間與孩子一起從事身體活動的遊戲,考量安全前提,可多運用公園、學校、社區活動中心等戶外活動設施,或是在家中一起進行呼拉圈、踢毽子、比手畫腳等結合身體活動元素的遊戲,減少看電視、玩電腦、打電動的時間。4)家事全家動/家裡除舊佈新,讓孩子一起動手吧!根據能力,分配小孩適當的工作,全家人一起動手進行大掃除,不僅能培養孩子做家事的能力,還可增加責任感。5)時時多運動/把運動當作生活的一部分,從小培養孩子多動的興趣,運動可結合生活作息,如爬樓梯取代坐電梯,以走路、騎腳踏車取代坐車,以做家事取代看電視,讓孩子在健康多動的家庭中成長。

周湯豪熱情教小朋友運動 遭吐槽:長的還好

周湯豪熱情教小朋友運動 遭吐槽:長的還好#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為了宣導運動對於孩子身體的好處,周湯豪今(13)日參加由董氏基金會所舉辦的記者會,擔任推廣兒童親子運動的代言人,而他也現場找了幾位小朋友,熱情的指導運動前該做的暖身運動,未料,本該帥氣難擋的他,當主持人問及周湯豪親自大手牽小手,受指導的小女童「他帥不帥時」,女童竟以「還好」來做回應,讓周湯豪當場傻眼,哭笑不得。運動對小孩好處多董氏基金會今在台北市博愛國小舉行記者會,宣導親子運動對於孩子的重要性,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也指出,國小孩童時常運動,不僅可以減輕課業壓力所帶來的憂鬱症狀外,若從國小就培養起運動習慣,將會跟著孩子一輩子,讓未來長大成人後,也能有健康的生活。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也表示,很多父母都以工作忙沒時間為理由,不和孩子一起運動,但運動能平衡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分泌讓人快樂的腦內啡,除能解決憂鬱情緒,還能增進親子關係。周湯豪冏被說長的還好周湯豪也說,以前他就加入曲棍球代表隊,從小就愛運動,在創作靈感低落,或是壓力大憂鬱情緒來襲時,他也會選擇運動,讓自己流一流汗,心情也就會跟著好起來,而現場他也教起雙人互動的暖身運動,當場有許多小朋友搶著與他近距離接觸,未料,一名小女孩被同學拱上台,與他互動,雖周湯豪熱情的指導著,但這位小女孩卻不太領情,給了周湯豪長相「還好」的評價。 

樂閱讀/下班運動好? 小心反致肥胖與老化

樂閱讀/下班運動好? 小心反致肥胖與老化#運動

真相:注意運動時間,晚上運動容易招來代謝症候群。有心想要解決運動不足,是非常好的行為,問題出在利用下班後的時間。晚上運動會誘發代謝症候群、老化,讓身體走向不健康。晚上運動,「促進」肥胖和老化的原因在一天之中,三大能量各有各的優勢時段。早上十點至下午二點是火能量;下午二點至下午六點是風能量;下午六點至晚上十點是水能量會增加的時段。中午的消化能力最高,就是因為火能量在這個時段擁有優勢的緣故。下午二點到六點這段時間,是風能量取得優勢,所以身心比較容易失衡、不穩定。此時如果有點心時間,就可以稍微放鬆。下午六點至晚上十點,取得優勢的是水能量。如果在這個時段運動,也會一併增加風能量。這麼一來,不但消化力會轉弱,就連肥胖、慢性病也會找上門。而且風能量具有乾的特質,會奪走肌膚的水嫩柔細,加快人體老化速度。下午六點至晚上十點,原本就是為了夜裡好眠,而必須讓風能量平靜下來的時段。因此,如果在這個時段攪亂風能量,就會引起各種睡眠障礙,如失眠、淺眠等。換句話說,晚上運動的結果,就是愈運動離健康愈遠,如果原本就是風型體質的人,情況會更糟糕。因此,最好避免在晚上運動。如果真的只有晚上的時間,就在晚餐後散散步,或者做一點可以放輕鬆的簡易運動。這麼做,不但可以促進消化,還可以幫助入眠。做運動? 早起30分鐘最佳最適合運動的時段是早上。從一早醒來的六點到早上十點,都是為中午的活動做準備的時段。如果早上過得很充實,一整天都可以活力旺盛。所以,請利用早上的時間,用50%的體力,做做瑜伽、散散步,做到微微冒汗,或者用鼻子呼吸會有些困難、有點上氣不接下氣的程度。人的身體布滿了血管、淋巴管、消化管(消化系統由消化管和消化腺兩部分組成,消化管為: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直腸和肛門)等各種輸管。如果這些輸管能夠正常運作、循環,就表示這個人是健康的。但是這些輸管會根據時段開啟和閉合,晚上睡眠時段會閉合到最緊,中午活躍時段會開啟到最大,早上則是朝著中午慢慢、一點點開啟的時段。因此,早上做一些輕鬆的運動,不但可以讓輸管開啟得更順暢,還有助於提高全身的生理機能。也就是說,早上運動可以讓人抽離水能量所擁有的愛睏、怠惰狀態,並獲得火能量所擁有的清晰理解力、判斷力、熱情及行動力。請早起30分鐘做做簡單的運動、提前一站下車走路到公司,或是上班之前做一些簡單的伸展操吧!早上做些簡單運動,都比晚上拚命運動來得有效。早上是為活動而喚醒身體的時段,而晚上則是為睡覺而放鬆身體的時段,因此晚上請盡量早點睡。(本文作者/蓮村 誠)(摘自/電視醫師教你的健康好習慣,害你生病/大是文化出版)

營養好、多運動 身高再增10公分

營養好、多運動 身高再增10公分#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現今醫學發達,就算是矮個子基因也是有長高的可能!丁綺文醫師表示,以遺傳部分來說,目前已發現有24個基因變異位點與身高潛能有關,只要透過後天努力,或許能突破基因限制,使男孩的身高尚有正負7.5公分的修正空間,而女孩則是正負5公分,高人一等可能不再是難事。丁綺文進一步說明,影響身高的因素,遺傳佔70%、後天努力佔30%,其中影響身高發育的後天因素與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如營養攝取、睡眠時間、和運動習慣等;飲食應不偏食、多吃蔬果,此外還可補充穀芽、黃耆等含天然GABA的藥材,來促進生長激素分泌,或是龜鹿二仙來幫助骨骼發展,替骨本打好基礎。利用食材、藥材補足成長期所需 高人一等不是夢現今坊間轉骨方大多以「健脾補腎」為基調,龜板、鹿角、人參、穀芽、黃耆、紅花、西洋蔘、天麻等都有調整體質、促進食慾、思緒清晰的效果;中醫師表示,只要掌握一生一次的長高關鍵,便能突破基因瓶頸、長得比父母還高,但特別要注意進補時機,男生需足歲滿11歲、女生則是9足歲後,或是根據第二性徵出現點為判斷基準,來進行轉骨。劉美雪中醫師表示,若孩子長不高,可針對關鍵成長期做適時補養,並適度運動來幫助孩子成長,除了先天遺傳因素,後天的調理可再協助增加5~10公分左右,讓孩子高人一等。

心血管疾病別擔「心」 適度運動6好處

心血管疾病別擔「心」 適度運動6好處#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心血管疾病是無聲無息的隱藏殺手,潛在的原因常是動脈血管硬化,因血壓、血脂、血糖引起的血管硬化,也因此造成許多青壯年死亡。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主治醫師楊舒涵指出,近年來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許多存活下來的病人常因此而更不敢進行運動,但運動對於血壓、血脂、血糖等都有改善的作用,也能減緩血管硬化的速度,所以心臟復健在血管疾病病人的治療中就更顯得重要。適當運動 心臟復健的良藥而心臟復健時,因隨時監控心電圖,若出現異常心律或心電圖變化都可即時下降運動強度或採取適當的應變措施,可避免意外事件的發生。楊舒涵醫師表示,心臟復健的好處有6點:1)改善心肺功能,提升周邊肌肉組織攝氧率2)改善血壓、血糖、血脂值3)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再發作機率,減緩血管硬化速度4)體重控制5)協助早日返回工作崗位6)減少焦慮、失眠、緊張感許多人會擔心心肌梗塞後若進行運動,會不會對心臟有額外的負擔。其實近年來許多實驗已證實,心肌梗塞後若臥床不活動反而會增加併發症發生的機會。而施行心臟復健時,可以從病人目前的心臟功能及體力狀況,評估是否可安全的返回職場,或是有無日常生活需要避免的活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