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

上班族注意!久坐每一個小時壽命就減少22分鐘

上班族注意!久坐每一個小時壽命就減少22分鐘#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許多民眾都了解到運動的重要性,但卻不太了解,如果少動的話,會對身體造成那些影響,當然,除了會造成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或是肥胖之外,國外有更具體的研究指出,長期坐在沙發看電視,或是久坐不動的人,如每天持續長達六個小時,一生的壽命將少五年之多!要動就要動得均勻這份研究是澳洲與美國的聯合研究,已刊登在《新科學家》雜誌報導,研究指出,如果把活動或運動時間,平均分散在日常生活中的話,對身體較有益處,例如,很少做過激烈運動的人,平時能夠藉著時間空檔,在家裡活動一下,其實對身體就能帶來幫助。相反的,如果一整天雖有做激烈運動,但一做完運動就開始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吃東西一動也不動,不論運動有多激烈,對身體反而有害!研究內容就打了個比喻指出,就像是有運動,但每天卻抽20根菸,當然對身體有害。久坐一段時間 就要起身活動筋骨而此新的研究結論指出,25歲的以上的人,每坐在在沙發上或椅子上不動一個小時,就會短少二十二鐘的生命,換算下來,每天坐在椅子上不動,一生的生命將少掉整整五年,因此,提醒民眾,不論多忙多累,每坐著不動一些時間,就要起來走動走動,以免打壞健康。 

「愛骨鐵娘子」 女性硬起來防骨鬆

「愛骨鐵娘子」 女性硬起來防骨鬆#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昨(20)日是世界骨鬆日,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協會於台北市公館自來水園區舉辦健走活動,現場聚集萬人民眾一同響應,並見證全台首座奶粉罐創意裝置藝術「愛骨鐵娘子」的揭幕儀式,希望能呼應今年世界骨鬆日的主題,鼓勵民眾關心女性骨骼健康。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IOF)訂定「強健女性讓女人更強健」為2013年世界骨鬆日主題,鑑於女性在現代社會扮演多重角色,經常奔波於家庭與工作之中,是每個家庭的重要支柱,但女性隨著年紀增長、骨質流失的情況越嚴重,尤其是更年期後更是大幅流失,因此呼籲須從年輕開始存骨本,才能有強健的骨骼和身體。藉6公尺高的裝置藝術 籲女性重視骨骼健康為了呼應今年主題,知名企業特以一千多個奶粉罐打造高達6公尺的奶粉罐裝置藝術「愛骨鐵娘子」,提醒女性注意自己的骨骼健康,並仿效鐵娘子的精神,邀請全台女性一同硬起來。強健骨骼是強健女性的根本,鼓勵多喝牛奶補鈣、多走出戶外健走、運動,打造強健骨骼。參加健走活動的民眾除了參加抽獎,現場也舉辦園遊會活動,藉由「鐵人三項挑戰賽」讓民眾體驗骨折對生活造成的不便,喚起國人對骨質疏鬆的重視;「骨骼科學館」則教導民眾正確骨骼健康知識;「健康檢測館」提供免費骨密度檢測;「好鈣飲料吧」有精心調配牛奶飲品,希望協助大家掌握自身的骨骼健康。

糖尿病患來運動 有助血糖控制

糖尿病患來運動 有助血糖控制#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年來,國人吃的豐盛、缺乏運動、體重增加,使得糖尿病患有日漸增加的趨勢。而糖尿病近幾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五位,所以糖尿病的預防與控制是不容忽視的。多數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及罹病都與心血管疾病有關。流行病學的證據顯示,規則運動與強健體能可使一般人的心血管疾病減少,同時也可減少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發生。隨著壽命延長,老年人的糖尿病發生率增加,發生糖尿病併發症的人數也增加,因此運動的角色顯得更加重要。運動對糖尿病好處很多,包括:(一)改善心肺功能,增進體能;(二)促進體重減輕,維持理想體重;(三)有助於血糖的控制;(四)降低冠狀動脈及心臟病之危險因子;(五)加強病患的自信心及減少心理壓力。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謝鈴琴主任表示,糖尿病目前雖然還是一種不能根治的疾病,但只要依循醫護人員的指導,適當的維持運動及控制飲食,血糖便可以控制在理想範圍,病情得以控制且正常工作及擁有愉快的生活,並預防及延緩併發症的發生。

有肝病避免運動? 看症狀!

有肝病避免運動? 看症狀!#運動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對肝臟您瞭解多少?今天來解決大家對於「肝病」的迷思,一起健康保肝,不要讓人生變成黑白的!「有肝病的人要多休息、減少身體活動,避免運動以免對肝臟造成太大負擔。」其實,這個觀點不全然是正確的,若患者處於急性肝炎期間,例如驗出肝功能指數異常、出現黃疸或體力不佳等症狀時,就不宜再勉強運動,以就醫治療、多休息調養為主。運動,有助於全身和肝臟健康。非急性期的肝病患者仍可運動,但以不讓身體感覺太疲累為原則,可依個人喜好選擇,如快走、爬山、游泳等,適度運動可增進體力,讓身體較不易疲勞,若屬吃太油膩造成脂肪肝的患者,運動也有助改善或防止脂肪肝,但也要同時從飲食改善,包括少吃宵夜、選擇少油飲食等。病情不同 應先詢問醫師基隆市七堵區衛生所提醒運動可促進全身血液循環,藉由運動時呼吸吐納,以及大量流汗,且後續大小便排泄也會變順暢,有助加強體內排毒,進而減輕肝臟的負擔。每個人因病情不同,還是應先請教肝膽專科醫師,在遵從醫囑下定期回診,追蹤肝臟健康。

一肚子氣!不要叫我大肚婆!腹脹好困擾

一肚子氣!不要叫我大肚婆!腹脹好困擾#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你有滿肚子氣無處發嗎?肚子大的跟懷孕一樣嗎?其實這可能是脹氣惹禍,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王志堂表示,約有3成的民眾有腹脹問題,以女性居多,大部分脹氣的原因是功能性腹脹,如暴飲暴食、狼吞虎嚥所引起的,因此建議可以從飲食習慣著手改進、且利用運動幫助消化。飲食習慣、食物選擇、消化不順 都是脹氣的原因王醫師說明,排除器官性腹脹疾病,如腫瘤、腹水等,大部分腹脹的原因是功能性引起的,如暴飲暴食、狼吞虎嚥、吞氣、腸胃收縮不良、腸胃蠕動緩慢、肥胖、便秘等都有相關;脹氣通常不會是持續性的症狀,半數患者感到腹部有膨脹感,通常是在飯後不久、一天快結束的時候,或是吃大餐後、排便不順時,症狀會較明顯,而空腹或少吃東西時,就較不易有此情形。以前認為胃腸空氣增加是造成腹脹的原因,但近年來發現小腸蠕動異常、宿便、腸腔內液體增加、嚴重脊柱前彎,橫隔膜不當收縮、腹腔內脂肪增加、對空氣的過度敏感及腹壁肌肉不當的鬆弛都是可能的因素,當然,食物也是影響腹脹問題的原因之一。蔬果屬於不溶解性及中度發酵的碳水化合物,可促進大腸蠕動利於排便,但有些食物會造成產氣過多的反效果,如豆類、洋蔥、青椒、包心菜、地瓜、馬鈴薯、玉米、蘋果、西瓜、柑橘類;另外,牛奶、乳製品、油炸類、甜點也容易產生脹氣;王志堂醫師提醒,食物種類產生脹氣是因人而異,如果在食入後有不良反應,以後就應避免。少量多餐、運動、減重 都能幫助緩解症狀王主任建議,若是功能性腹脹的民眾,可少量多餐,在食物的選擇上需留意、多攝取優格類食物,並多運動(如散步、慢跑、增強腹肌運動),適量補充益生菌,有宿便問題可依造醫師指示服用瀉劑或胃腸蠕動劑,減輕體重等都能改善症狀,但還是需依患者個案成因予以治療。若是腹脹問題持續發生,應儘速找尋專科醫師檢查是否為其他器官性因素的疾病,避免延誤治療。

樂閱讀/流汗排掉重金屬與化學毒素

樂閱讀/流汗排掉重金屬與化學毒素#運動

你可能想不到,細胞內的抗氧化系統,可透過流汗的機轉來排除毒素,唯有適度的流汗,才能夠把毒素完全的排放出來。工作忙碌的現代人,好像都忘了運動或是運動量不足,想要執行流汗的排毒行動,至少每天都要進行,可以考慮像SPA、土耳其浴或式蒸氣浴,這些可以讓體溫升高,達到出汗的效果,順勢把身體內的重金屬或化學毒物排放出來。當你體內的毒素過多,相對的你流的汗也會比一般人還要來得少,你對熱的忍受度也會比較差,因此嘗試高溫流汗排毒,可能會沒辦法忍受。這時候,就可能考慮使用遠紅外線照射法,照射脂肪高的地方,比如說臀部、大腿、局部等,經過逐漸加溫以後,可以直達皮下脂肪,當脂肪溫度升高,就可以利用流汗、把重金屬和化學毒素排掉。即使是有機磷酸和殺蟲劑,都可以經過幾週的排汗,把毒素降下來。所以排汗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過程,想要維持身體健康,除了休息之外,就是要運動,藉以達到排汗的天然排毒效果。另外,還可以藉由飲食療法,來達到排毒。生活中的某些物質,基本上是具有排毒效能的,像是藍綠藻、大蒜、綠茶、高纖維的食物等,由其是綠藻經過消化道以後,它可以在腸道跟一些殺蟲劑和化學毒素結合,讓它隨著體液排放出來;以營養補充方面,像是維他命E、維他命A、穀胱甘肽、乳鐵蛋白、硒、鋅還有胺基酸,這些都可以用來當作排毒食物,消解化學毒害。(本文作者/鄭煒達)(摘自/拒絕癌症/博思智庫出版)

肩頸小運動 低頭族揮別痠痛

肩頸小運動 低頭族揮別痠痛#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低頭族,你痠痛了嗎?長時間使用3C產品、姿勢不良的情況下容易造成肩頸痠痛,童綜合醫院何致耀物理治療師教授幾個簡單的小運動,讓民眾在家和辦公室也能改善身體痠痛的問題。3C低頭族成潮流 簡單運動除疲勞何物理治療師表示,利用簡單的頭頸部和上肩胛運動,可適度牽引放鬆過緊的肌肉軟組織,及加強因肌肉張力下降而漸漸無力的肌肉力量,讓肩頸獲得休息;建議以下幾個小運動,可在使用3C產品約半小時左右,讓自己簡單放鬆肩頸壓力,每次可進行各運動5次,每個動作維持5-10秒鐘,順便讓眼睛休息,揮別痠痛困擾。首先「往前下壓」:將下巴後縮,再利用手掌由後頸部緩慢將下巴往胸口靠近,直到後頸部有拉緊的感覺為止,這個動作利用牽拉的力量來延展過度緊繃的後側頸部肌肉;「往後伸展」:將頭枕部放置在手掌中,緩慢向後倒,直到後頸部和上背部有放鬆的感覺為止,目的是要利用往後的力量,讓後頸和上背肌肉得到放鬆的機會。5項小運動、各5次、每次5秒鐘 「555」守則護肩頸「左右旋轉」:將下巴後縮,再緩慢左右旋轉頸部、直到能活動的範圍終點為止,可達到放鬆長時間維持低頭姿勢而過度緊繃的頸部前側肌肉;「前後拉伸」:先雙手交握,配合吐氣、盡量往前拉伸來帶動肩胛和上背部的動作,再配合吸氣、盡量往後伸展來帶動上背部和胸椎骨的動作,目的是利用呼吸和上肢的動作,來增加背部和胸椎的活動。最後「旋轉肩胛」:利用前後旋轉兩側肩關節的動作,來放鬆肩頸部肌肉;何致耀物理治療師提醒民眾,若在進行上述運動時,若頭頸部出現強烈疼痛感,或是上肢延伸的疼痛或麻痛症狀,請暫時停止動作並諮詢醫療人員,以免進一步傷害發生。

什麼!過量運動也會骨質疏鬆?

什麼!過量運動也會骨質疏鬆?#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骨質疏鬆可能因為飲食不均衡、缺少運動、咖啡因過量等因素造成,當中運動好處可說是不勝枚舉,除了能增強免疫力、加強心肺功能外,還能預防許多慢性疾病,但凡事過猶不及,專家指出運動過量恐引起骨質疏鬆症,應適當行之。過猶不及 運動適當就好振興醫院復健醫學部物理治療師陳子敬表示,運動可降低體脂和平衡下肢肌力,但運動過量反會造成骨質疏鬆;有計畫的重量訓練,可以減少骨質流失並強化骨骼肌強度,減輕骨骼承受重量、避免骨鬆引起的骨折,但切勿過量。骨質疏鬆的成因,有遺傳、內分泌、營養和環境等因素,其中骨鬆高危險群為常是抽菸、酗酒、咖啡因過量者、或是缺少運動、維生素D攝取不足,喜好低鈣、高鹽飲食或蛋白質攝取不足或過量的人。飲食注意 避免骨質流失因此,陳治療師建議,除了運動勿過量外,飲食也要均衡,每天可補充1200mg的鈣以及適量維他命D,且盡量不食用含磷、咖啡因過量的食物來預防骨質流失。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