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

吃酸奶抗憂鬱? 研究:益生菌可影響腦功能

吃酸奶抗憂鬱? 研究:益生菌可影響腦功能#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編譯)吃酸奶可治療憂鬱?根據新的研究,天然酸奶中的益生菌可以幫助提高一個人的情緒,因為它們會影響大腦功能,包括情緒和推理相關的大腦區域。若每天吃兩次優格、優酪乳等酸奶製品為期一個月,可改變腦的功能,不管是在休息狀態的腦活動,還是反應大腦情感的注意力任務(被設計用來監測大腦是如何響應特定情緒)。領導這項研究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博士表示,酸奶中的一些成分,可能會改變大腦的反應環境,許多患者從來沒有感到沮喪或焦慮的情況,直到他們開始遇到關於腸道方面的問題,他補充,腸腦的連接是一個雙行道。研究小組招募了36名18歲至53歲之間健康體重的婦女進行研究,分成三小組,一組吃含有活益生菌的乳製品,一天兩次連續吃一個月;一組吃沒有活菌的乳製品;另一組則是不吃任何乳製品。前後1個月的研究期間,研究人員進行了功能磁共振成像大腦掃描,結果顯示,吃含有活益生菌酸奶製品的婦女,大腦在情感任務上活動會減少,另外兩組婦女大腦活動則是沒有產生任何變化。領導博士說,酸奶中可能有特定的益生菌菌株,它對健康是有益處的,長期可緩解焦慮,壓力和情緒症狀。他更表示,改變腸道細菌組成是有可能治療慢性疼痛疾病,以及大腦症狀,像是孤獨症,帕金森氏症狀,和阿爾茨海默氏病。

電一下!有助於解決重度憂鬱症

電一下!有助於解決重度憂鬱症#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這一次我又我又觸電了!」五月天這首歌曲,描述著被心儀對象電到的剎那,彷彿開心到好像要飛起來。而「觸電」還真的有可能讓人一掃過去陰霾,撥雲見日突然的開朗起來! 此儀器能對大腦皮質特定的部位進行放電,進而改善優難治型的憂鬱症!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精神科醫師張維紘指出,利用儀器電一下患者大腦皮質區,在國外證實可達到部分緩解的效果,成大醫院已設置儀器,並通過人體委員會許可試驗中。張維紘說,難治型憂鬱症是指除了臨床上的重度憂鬱症,並且已經使用2種以上抗憂鬱藥,在最大治療劑量及治療時間後,仍無法獲得改善的病人,利用磁脈衝波治療是新取向。而現在歐美採取新治療方式,利用儀器線圈產生電流,運用磁場原理發出短暫電磁脈衝波,經由頭皮及顱骨,進入特定大腦皮質區產生感應電流,進而抑制或促進神經細胞的功能,改善難治型的憂鬱症。但是,張維紘也表示,至今尚雖無大型研究顯示這項治療可能導致認知功能受損,不過,有癲癇病史或有重大身體疾病患者,較不適合接受此種治療。

躁鬱症無關遺傳? 醫:基因體質所致

躁鬱症無關遺傳? 醫:基因體質所致#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一般俗稱的躁鬱症也叫做雙極症,雖然盛行率不高大約1%,但在春季氣候詭變的季節容易好發。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蔡尚穎表示,由於躁症的臨床特性,受雙極症所苦的並非只有病患一人,其周遭的親朋好友都會受到影響,因此,該如何面對雙極症的病人就是一個課題,其最重要的就是有賴家庭與社會的支持。為什麼會發生雙極症?蔡尚穎解釋,主要因素為基因體質,導致腦部發炎,無關遺傳基因,但與家族病史恐有相關聯,若是家族中曾有過相關疾病患者,那麼有躁鬱症的基因體質機率可能就會相對高一點;而因創造力、想像力與雙極症有關,因此也有越聰明越容易有躁鬱症的說法。蔡尚穎表示,雙極症大部分的發病年齡約在20-30歲左右。躁鬱症在發作的時候,稱為躁期,會表現出情緒高亢易怒、精神充沛、好說話等症狀,最明顯的跡象可從睡慾減少發現;鬱期時則會有情緒極低落、話少、畏縮、沒自信、自殺意念、睡慾增加等情形。它是一種陣發性疾病,雖然有可能再復發,但治療後是可以完全緩解正常的。蔡尚穎更表示,其實只要把握「三不過度」原則,不要過度干預、過度保護、過度敵意,就可自然與個案相處,若是過度的情緒介入病患生活(High EE),可能會導致不良心情衛生環境,更升高復發率。一名32歲的小蕾,曾因在大學學測時躁症發作,在考場脫序而送至精神病院住院,因而中斷求學路,人際關係也漸崩解。蔡尚穎說,很多雙極症患者在發病後,可能都會經歷害怕強烈情緒、羞於面對原來的社會網絡、過分敏感擔心復發、因年輕罹病,對自己喪失希望等心理反應。因此,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開辦「雙極症療癒團體治療」已逾15年,協助患者面對生活壓力、結交新朋友,建立規律的社會節奏。蔡尚穎也表示,雖然這是可以完全康復的疾病,但要避免復發最重要的還是賴於家人及社會的支持。蔡尚穎表示,雙極症透過藥物與團體治療,可穩定患者的情緒,使病情完全緩解,恢復正常的生活,與一般人沒什麼不同。但社會貼上的精神疾病標籤,對病患來說,會造成一輩子的影響,呼籲各醫療院所、政府等,應保護病人的隱私,而我們該做的,是自然的與患者相處,並且給予關懷與幫助。(圖片來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提供)

憂鬱、焦慮、恐慌 腦中血清素缺乏

憂鬱、焦慮、恐慌 腦中血清素缺乏#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血清素是腦中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之一,與多巴胺、正腎上腺素同屬單胺類,是體內酵素將胺基酸轉化而成。目前已知當腦中血清素接受體的功能失調時,可能會造成憂鬱症、焦慮症、強迫症、恐慌症、經前症候群等,而目前常用來治療這些疾病的用藥,也與提昇腦中血清素濃度有關。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李怡慧表示,研究證實當我們的腦中血清素下降時,交感神經系統被活化、產生不安、倦怠感。反之,當我們有疲憊不安的感受時,也需要注意自己是否已漸漸有血清素缺乏之現象。李怡慧指出,不僅患者,健康人也想知道否有血清素調節的問題,可惜的是,抽血檢驗得知周邊血液含的血清素量,與中樞神經中的含量,沒有相關,而目前用來量測中樞神經血清素功能的方法,多具侵襲性或牽涉些許輻射暴露,臨床上較少使用。但「音量相依之腦部誘發電位」或「色胺酸耗盡測試」這兩項試驗已被證實可作為一非侵襲性評估中樞血清素活性的方法,可以運用在臨床及研究上。

近八成產婦出現產後憂鬱 嚴重恐自殺

近八成產婦出現產後憂鬱 嚴重恐自殺#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小寶寶的誕生,應該是值得慶祝且快樂的事情,但是,有些婦女朋友,卻可能在生產之後,出現憂鬱症的情況。對此,行政院衛生署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師許嘉宏表示,如果婦女朋友在生產完之後,出現過度嚴重的憂鬱症狀,應該及早諮商心理醫師,以免讓憂鬱惡化。你知道產後憂鬱症的發生機率與嚴重性嗎?許嘉宏指出,婦女在生產後約有70-80%的產婦因此出現「產後情緒低落」,持續時間約數天至2週左右即緩解。但有10-20%的產婦其憂鬱症狀約在產後二至三個月內漸漸發生,持續時間可至數月或數年之久,嚴重時會影響對嬰兒的照顧,甚至出現自殺或殺嬰念頭,形成所謂「產後憂鬱症」,長遠來看其憂鬱情緒對嬰兒情緒發展也有負面影響,不可不慎。為什麼會出現產後憂鬱症的情形?許嘉宏解釋,產婦生理上,須體內承受荷爾蒙激烈的變化,產後傷口疼痛、嬰兒不固定的睡眠周期以致睡眠不穩定或睡眠不足等。心理上有許多擔心,如身材尚未恢復往常、親餵母乳是否順利、嬰兒身體是否健康(身為母親一輩子的擔心從此時開始)。角色轉換上,從被照顧的孕婦轉換成母親角色、從職場高手變成每天只需面對一個只會哭泣的嬰兒,需開始學習如何照顧幼小的新生命等。另外,人際關係上,與另一半的關係因照顧嬰兒可能會有意見分歧,或是因共同關注嬰兒,兩人關係變得疏離。生活型態上,從過去兩人世界變成沒有了自己的時間。上數種種的變化,都是人生中之少見,需要很多精力去調適。這些,都是導致產後憂鬱症發生的原因。因此,許嘉宏提醒,若有親友正值產後階段,給予足夠的情緒支持,關心其適應狀況,提供適量合宜但尊重產婦(太多、太落伍、太強勢都是壓力)的養育建議很有幫忙。能幫忙帶一下嬰兒(如果你真的可以的話),提供喘息服務無疑是最受歡迎的禮物。新手父母在許可的情況下幫自己找到可以獨處的時間,對自己的情緒照顧是很有用的。如果產後情緒已經陷入嚴重憂鬱,則應該尋求專業精神醫療協助,確保母子(女)均安。

吃甜點好幸福?吃太多恐罹憂鬱症!

吃甜點好幸福?吃太多恐罹憂鬱症!#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吃甜點好幸福喔!但是,常吃甜點來解悶的民眾,可要當心自己恐怕離憂鬱症越來越近!根據國外的許多研究一致顯示,雖然吃甜點能夠帶來歡愉感,可是長期愛吃甜點、油炸、高熱量食物的人,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會比一般正常飲食的人高出兩倍之多,且會因為吃下過多的熱量而導致發胖。因此,民眾如果想吃甜食解饞除憂鬱,可要適可而止!董氏基金會表示,基金會蒐集近年來的多項和吃甜食有關的研究報告,從英國倫敦大學,在2009年發表於英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的研究中顯示,追蹤5年共3486名的中年男女,發現攝取愈多甜食、油炸食品、加工肉品、精製穀物等,罹患憂鬱症比例愈高,但攝取愈多全穀、蔬果、魚類等天然食物,罹患憂鬱症比例會愈低。另外,據澳洲墨爾本大學2010年,刊登在美國精神病學期刊的研究,追蹤10年共1046位20到93歲的女性進行分析發現,常吃漢堡、披薩、白麵包、加工肉品、洋芋片、砂糖、調味乳和啤酒等加工食品的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會比常吃全穀、蔬果、魚、牛肉等天然食物的女性高出2.34倍。還有,2011年西班牙拉斯帕馬斯大學與格拉納達大學,發表於公共衛生營養期刊的研究也顯示,在6年內追蹤8964名受試者後,發現常吃漢堡、披薩、可頌和甜甜圈等不健康食物的人,罹患憂鬱症的比例會高出49%,顯示說「甜食可讓人快樂」的說法是錯的,而天然、未過度加工的食物對情緒才真的有正向作用。董氏基金會則提醒,少吃高熱量低營養的糖果糕餅、油炸速食,多選擇全穀、蔬果、魚類、牛奶等穩定情緒的開心食物,均衡飲食、定時運動才是抒解壓力的好方法。

憂鬱患者突然變開朗? 小心恐是躁鬱症

憂鬱患者突然變開朗? 小心恐是躁鬱症#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自從1年多前丈夫因車禍驟逝,54歲的林女士一直陷於憂鬱的狀態,但日前到醫院回診時,卻顯得精神煥發,不但打扮光鮮亮麗,而且侃侃而談,一改之前總是垂頭喪氣、沉默寡言的狀況,醫生雖然為她走出陰霾而開心,卻也不免擔心,有可能是躁症發作。大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陳廣鵬醫師表示,林女士之前來看診時,總是不施脂粉、垂頭喪氣,大部分時間都處於沉默的狀態,偶爾用低得很難聽得清楚的語音,訴説心中的抑鬱,或是失眠、酸痛等身體的不適,生不如死的悲嘆,與後來的轉變有極大的差別,判定應是情緒由憂鬱逆轉為躁症。陳廣鵬表示,躁病發作的症狀包括活動量過分增加、精力旺盛、性需要增加,睡眠的需要量減少、好講話、滔滔不休、易怒、注意力分散不易集中,或易受外界的干擾而改變話題,異常高亢興奮的心情、過分慷慨、隨意花錢或盲目地投資、思考飛躍、千頭萬緒,同時有許多念頭在腦中湧現流竄,自我過度膨脹、自許為無所不能而有誇大妄想,虛妄且不切實際等。陳廣鵬將林女士原本使用的抗憂鬱劑停用,改以情緒穩定劑治療,並提供病患及家屬疾病衛教。在持續治療兩週後,症狀慢慢緩解,恢復平靜的情緒與合宜的言行。陳廣鵬指出,研究顯示,超過60%的躁鬱症患者在發病前三個月內,曾經發生過生活中的重大創傷,也許是一個急性創傷,也許是長期累積的慢性壓力,或缺少社會支援等。創傷指數以親人死亡、離婚、感情失落及失業為排行前幾名。較早發病的躁鬱症患者一開始多以憂鬱期為主,並且通常會經歷多次憂鬱期之後才會有輕度狂躁。陳廣鵬表示,大部分的躁鬱症患者會經歷多次發病,而且無症狀期的長度通常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短。陳廣鵬提醒,急性發病期過後,患者通常會恢復至平常樣子,因此患者及家屬可能因為對疾病缺乏了解,或因藥物副作用而自行停藥,造成疾病復發。呼籲家屬應該給予患者適當支持,幫助患者養成服藥習慣,若是家人對患者採取敵視、過分批評或干涉的態度,反而容易導致舊病復發或病況惡化。

南投縣免費心理諮詢服務 助你擺脫憂鬱

南投縣免費心理諮詢服務 助你擺脫憂鬱#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即「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 」,隨著社會與生活型態的急遽轉變,讓許多人面臨失業問題、生活壓力或生活充滿無望感,身心備受煎熬,民眾被迫面對壓力的機會增加,因應於壓力提昇而產生的各種精神障礙亦逐年攀升,輕者造成焦慮、短期社會適應障礙,重者則產生憂鬱,甚至引發自殺行為。每個人一生中難免遇到無法理解及釋懷的痛,有的人選擇獨自面對、暗夜啜泣,甚至因情緒沒有出口而自我了斷走上絕路,留下身邊的人無限遺憾。其實遇到情緒困擾時除了可找身邊的人傾吐外,亦可接受專業之心理諮詢。南投縣政府衛生局為加強民眾心理衛生照顧服務,特聘埔里基督教醫院、署立草屯療養院、署立南投醫院等3家精神科醫師及心理師設站提供免費心理諮詢,102年度2月份起分別於南投縣政府衛生局、竹山鎮衛生所、草屯鎮衛生所、埔里鎮衛生所等4個地點設站服務,諮詢服務採預約制且全程免付費。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