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

婆媽更年期免驚 陰道雷射揮別尿失禁

婆媽更年期免驚 陰道雷射揮別尿失禁#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咳嗽、打噴嚏、大笑看似平常的動作,卻讓許多更年期女性心驚,因為不經意腹部用力就可能漏尿,甚至當有尿意時,還沒走到廁所就尿出來,這些難言之隱變得不敢出門,畏懼社交。醫師表示,尿失禁雖然不會有生命危險,但生活品質卻大打折扣,利用陰道雷射非侵入性治療方式,快速、安全、少併發症,還能解決陰道鬆弛問題。陰道萎縮乾澀 性生活也打折扣大林慈濟醫院婦女泌尿中心主任許鈞碩表示,在台灣有30%至35%的女性有尿失禁問題,因自然老化、懷孕生產、體重過重、泌尿道感染等,導致骨盆底肌無力,或膀胱頸與尿道間的結締組織機能變弱所造成,當膀胱壓力倍增時,就會產生漏尿狀況,進而形成壓力性尿失禁。許鈞碩醫師說,曾有患者在門診時訴苦,已經有一段時間都因咳嗽、打噴嚏、大笑、跑步或快步走路時,內褲就濕了,十分尷尬,無奈只能墊衛生棉解決,更苦惱的是,當天氣悶熱時,鼠蹊部都會長出濕疹,根本沒有生活品質可言。除了惱人的漏尿問題,更年期女性也常面臨陰道萎縮及乾澀,導致性交疼痛,進而性慾低落,影響兩性關係。凱格爾運動 難持之以恆打回原點許鈞碩醫師指出,以往治療婦女泌尿問題,除非嚴重需要以手術處理,否則多數仍以凱格爾運動為主,只是不少人最後都因為無法持續運動而回到原點,對於陰道乾澀則以塗抹荷爾蒙藥膏為治療方式。隨著醫療技術進步,醫院引進美國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通過的陰道雷射治療儀,以雷射光熱能在陰道內壁和骨盆內筋膜層,刺激膠原蛋白新生和重組,使得尿道和膀胱上壁肌肉拉緊和收縮,同時達到陰道黏膜組織緊緻,有效改善陰道鬆弛與尿失禁困擾。懷孕、嚴重糖尿病不適合此治療輕中度尿失禁、想減緩頻尿或夜尿次數、產後陰道鬆弛、更年期陰道萎縮及乾澀等,可藉由陰道雷射治療達到改善,一般標準療程為每三至六個月兩次,每次間隔三至四周,第三次視個人改善狀況而定,不過若有懷孕、嚴重糖尿病、月經經期中、產後惡露或未確診的陰道出血等,則不適合此治療。

更年期提早報到?4招預防卵巢早衰

更年期提早報到?4招預防卵巢早衰#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所謂的「卵巢早衰」,現代醫學定義是女性年紀未滿40歲,卵巢功能就異常衰退,卵子儲量過低、無法正常排卵,引起經血量少、月經不規則,甚至提早停經,醫學上稱「早發停經」,因而出現熱潮紅、心悸、失眠、情緒低落等更年期症狀。根據統計,全球婦女平均自然閉經年齡為 50~52 歲,但實際上閉經年齡會因人種和所處地區、日常生活習慣而有些許差異。閉經往往會伴隨血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水平降低,並有不同程度的低雌激素症狀,進而出現面部潮紅、多汗、性慾低落等。若未加以治療,一旦卵巢分泌功能急速下降,將等同提早進入更年期,緊接著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肥胖等機率也會大幅增加。什麼情況可能使卵巢早衰?1.先天因素影響,如:家族中曾出現卵巢早衰者、X 染色體異常。2.曾接受卵巢切除手術、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等,進而影響卵巢功能受損者。3.喜愛抽菸、飲酒。4.受環境污染或有害物質影響。如:空汙、放射線照射、農藥、塑化劑、雙酚A等。5.曾受病毒、細菌感染。如:曾受到腮腺炎病毒感染並發卵巢炎或是骨盆腔感染,續發卵巢炎,破壞了卵巢功能,使卵巢對垂體的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不敏感,沒有產生應有的反應,出現卵巢早衰的情況。6.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7.本身卵巢發育不良,或卵巢原始濾泡太少、過度流失。8.因自體免疫疾病所引起,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甲狀腺機能低下、糖尿病、紅斑性狼瘡等。9.生活壓力過大、作息不正常。10.體重過重或過輕。11.自身酶缺陷,造成體內雌激素水平低下。如何預防卵巢早衰1.培養良好作息,充足睡眠、避免熬夜。2.飲食均衡,不要隨意補充雌激素類藥物,避免干擾內分泌的平衡,並戒煙戒酒。3.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壓力過大影響身體內分泌調節。4.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除了維持身體健康之外,也能適當的舒壓。AMH用來評估卵巢功能 數值怎麼看?近幾年醫學上也建議量測AMH(抗穆勒氏管荷爾蒙)來得知卵子庫存量,藉此釐清自身是否真有「卵巢早衰」問題。卵子庫存量多或少代表卵巢功能的好或壞,是主宰女性月經、荷爾蒙分泌和生育能力等婦科的重要力量,也是判斷卵巢是否早衰的依據。那麼,如何知道自己的卵子庫存量夠不夠呢?包括抽血檢驗FSH(濾泡刺激素)或AMH(抗穆勒氏賀爾蒙)、照腹部超音波觀察小濾泡,以及吃排卵藥誘導排卵等,都是西醫婦產科常用的辦法。一般來說,女性的AMH數值依年紀有所差異,以生育年齡來說,一般約在2~4µg/l,若AMH數值<2µg/l,代表卵巢功能已衰退。內分泌系統是互相調節、環環相扣的,若有月經不規則、月經量變少、突然有超過4~6個月無月經,或月經週期縮短,應進一步找專業的婦產科醫師評估治療。

壓力大罹卵巢早衰 嚴重恐影響身心

壓力大罹卵巢早衰 嚴重恐影響身心#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為公關行銷公司的中階主管的39歲林小姐,身兼家庭與工作責任,是名符其實的「斜槓媽媽」,常需要加班、應酬,回家還得照顧小孩,壓力纏身讓她常陷入事業家庭兩頭燒的窘境。一年前開始,林小姐的月經時來時不來,到最近三個月,月經更是完全沒有來,原以為又再次懷孕或只是一時經期不順,但隨著時間過去,月經毫不見蹤跡,脾氣還越來越暴躁,更出現頻尿、健忘等症狀,只好求診婦產科,經抽血檢查確診為「早發性卵巢衰竭」,也就是提早邁入更年期。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宇琪醫師表示,林小姐的AMH值只有0.01,FSH值為78.15,雌激素小於20。一般來說,AMH值應為2-5,林小姐的數值顯示她的卵子庫存量已嚴重衰退,是相當典型的卵巢早衰。卵巢早衰 會出現荷爾蒙缺乏的更年期症狀張宇琪指出,會出現卵巢早衰大多與遺傳、患有免疫疾病、環境汙染以及壓力有關,隨著現代人壓力越來越大,以及環境賀爾蒙的影響,這一兩年來,門診因卵巢早衰而求診的病人已上升2-3成。一般婦女停經歲數平均在48-52歲,若卵巢提早衰退,卵巢將停止排卵,造成不孕;而雌激素急速下降,會出現荷爾蒙缺乏的更年期症狀。卵巢早衰 將對身心造成重大影響已生育的婦女也別以為卵巢早衰沒關係,以林小姐來說,若不治療人生有近一半時間在過停經缺乏賀爾蒙的日子;且卵巢早衰後,因雌激素提早減少,使得骨質退化的時間變早,老年後骨質疏鬆的情況會更嚴重。長遠來看,卵巢早衰患者比一般婦女提早了10年左右的老化,將嚴重影響心血管、生殖泌尿 (急尿、頻尿、漏尿) 、骨質疏鬆及新陳代謝異常(三高)以及早發性失智症,因此出現卵巢早衰還是盡早就醫。張宇琪醫師表示,治療卵巢早衰,以補充生物等同性荷爾蒙為主,而非使用合成的賀爾蒙,依照每個病人狀況不同,醫師會進行個人化劑量調配,約三個月回診一次調整用藥,更年期的不適通常在補充之後都可以有明顯改善。

更年期障礙困擾 中醫治療重滋腎疏肝

更年期障礙困擾 中醫治療重滋腎疏肝#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有位40初頭歲的婦女,因老公琵琶別抱失婚對感情不再信任,全心投入職場,每每工作到一半就突然耳鳴,午後出現熱潮紅,變得很怕熱,一開始以為是不是生了什麼重病了吧!在好閨蜜的大力推薦下求助中醫。圓扶原中醫診所李培泠醫師表示,女性卵巢機能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衰退,大概從40歲開始,濾泡期會逐漸變短,黃體素也會減少,降低生育的機會。而卵巢因為沒有血液供給而完全萎縮,就會完全無月經。連續12個月無月經產生,就會定義為更年期。如果出現週期拉長、經血量減少或體內雌激素濃度逐漸下降,代表身體已進入更年前期。更年期常見的四大症狀1.熱潮紅:80%的更年期女性會出現熱潮紅的症狀。熱潮紅剛開始會先從胸部上方和臉部開始發作,慢慢延伸到全身,且持續2到3分鐘。相較於白天,晚上更常發生,嚴重者經常會影響到睡眠。2.夜間盜汗:更年期女性經常會在睡覺時大量盜汗,濕透全身,經常要半夜起來換衣服。3.情緒低落:雌激素降低,容易導致情緒低落、憂鬱。4.骨質疏鬆:雌性素快速減少,也會使骨質快速流失,容易出現骨質疏鬆。更年期障礙主因為腎虛從中醫觀點來看,更年期障礙的主因為腎虛,而氣血陰陽不調和、肝氣鬱結、肝火上炎則為次要因素,在治療上會以滋腎和疏肝為主,並根據每個人症狀不同而加以調治。在治療上,常用熟地黃、肉桂、阿膠、柴胡、木香跟鬱金等。改善骨盆腔血液循環 改善更年期不適面對更年期各種不適的症狀,影響到生活品質,該怎麼辦?擅長「無相氣學」的李培泠醫師分享,更年期的婦女,子宮卵巢供血會減少,因此改善骨盆腔血液循環是很重要的事,而藉由順氣推拿手法,可以將骨盆腔的歪斜調整過來!此外,脊椎兩邊的交感、副交感神經也能透過鬆弛的手法使其平衡,減少盜汗情形,使得血盡量往下走而不會衝上頭,改善熱潮紅的症狀。李培泠醫師也建議,更年期的婦女在照顧家人健康及忙於工作的同時,更別忘了要抽出時間關心自己的健康。放鬆心情、多多從事戶外活動、培養運動習慣,也有助於改善更年期不適的症狀喔!

晨勃變少 吃這些減緩男性更年期不適

晨勃變少 吃這些減緩男性更年期不適#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男性步入中年之後,睪固酮濃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下降速度因人而異,每年約下降1至2%、腎氣衰少、精血不足,腎陰陽失調。萬芳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林雍偉表示,男性更年期有自覺症狀而求診的病人佔不到1/10,追究原因大多是對「男性更年期」認知少,缺乏病識感所致。55歲的林先生是公司主管,平常喜歡運動,每日都會跑步健身,也常常報名參加馬拉松比賽,但從前一陣子開始,卻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勁,容易疲累、沮喪,EQ好像也越來越低,一些小事情就會煩躁暴怒,原以為是工作忙碌壓力太大引起,但休息過後毫無恢復,看遍各科也找不到原因,輾轉至泌尿科求診,經抽血檢查發現睪固酮濃度低於300NG/DL,進而表現出男性更年期的徵兆,所幸經過男性賀爾蒙藥物治療,目前已改善許多。男性更年期常見症狀林雍偉醫師指出,男性賀爾蒙在30歲達到高峰後,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年下降,部分男性在40歲左右開始出現不足症狀。 生理方面:缺乏活動力、自信降低、食慾不振、骨骼及肌肉疼痛、皮膚萎縮、腹部肥胖、早晨勃起次數減少、腋下陰部毛髮減少、鬍鬚長得較慢、熱潮紅、過度流汗、身高變矮、心悸、陣發性潮熱、面紅、多汗。 性功能方面:性衝動減少、性慾下降、陽痿、性行為次數減少、性慾降低。 精神心理方面: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焦慮、自信心下降、工作效率降低、輕度憂鬱、睡眠困擾。可多吃富含男性荷爾蒙的食物患有睪固酮低下症或低於標準值,就表示邁入男性更年期了。建議可多吃些富含男性荷爾蒙的食物,例如帶殼的海鮮、牡蠣、牛肉、大蒜、B群、雞肉、雞肝、貝類、紫菜等,或遵照醫師指示,使用睪固酮凝膠、直接補充DHEA治療。依據臨床研究顯示,「男性更年期」通常在補充男性賀爾蒙後都可以有明顯改善。目前睪固酮的藥物有口服劑型、肌肉注射劑型、經皮膚吸收的貼片劑型和凝膠劑型四種。在治療前及接受治療後的每三個月,一定要定期檢查睪固酮的濃度,一旦補充到正常範圍時便要停止,否則若盲目補充到高出正常值時,容易誘發產生「前列腺癌」。攝護腺指數較高或攝護腺癌的病人 不建議補充男性賀爾蒙在補充荷爾蒙之前,必須先經過完整的檢查,例如是否有過睪丸炎、腮腺炎、輸精管結紮,心臟血管的功能,攝護腺特異抗原檢查(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肝、腎功能,血脂肪及血糖,最重要的,睪固酮的檢驗;除此之外,也必須進行生活方式和壓力因應方式的評估,以及酒精的影響。若攝護腺指數較高或攝護腺癌的病人,基本上則不建議補充男性賀爾蒙,以免使得腫瘤增大,因此民眾若出現相關症狀,建議還是先經醫師詳細檢查,再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神奇荷爾蒙!有效緩解惱人更年期

神奇荷爾蒙!有效緩解惱人更年期#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每到夏天,門診因更年期不適的病人會增加一至兩成。許多中年婦女常有發熱、面紅,稍微動一動就會熱到受不了,脾氣也越來越暴躁;到了晚上睡也睡不著,要不就是白天早早醒來。除了生殖泌尿道覺得燒熱疼痛、睡眠不足,甚至全身火辣辣的情況,讓更年期女人痛苦萬分。女性更年期的症狀女性更年期通常會在40~58歲間,可持續10到20年,是一段身心面臨轉變的過程。1、精神心理:潮熱盜汗、容易焦慮不安、心情鬱悶,一點小事就抓狂。2、尿道:頻尿、漏尿、尿失禁。3、私密肌:陰道變得鬆弛、陰道壁變薄、產生乾澀、搔癢、灼熱感,甚至細菌感染散發異味。性交疼痛、性慾降低長達1~2年之久。4、雄性禿:出油多、髮際線後退(女性是只從頭頂開始)、頭髮變細。5、慢性病:50歲之前,女性的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發生率普遍低於同年齡層的男性,但女性在50歲之後,三高的發生率卻大於男性。6、鈣質流失:更年期後骨質疏鬆症狀更加嚴重,骨質密度平均每年下降5%。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宇琪表示,婦女大約在45-55歲開始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銳減使得月經周期延長或縮短,經血量過多或減少,另有熱潮紅、失眠、關節肌肉痠痛等問題;更容易出現「更年期生殖泌尿道症候群」,此症候群主要是因為婦女的生殖泌尿道的膠原蛋白減少,女性生殖器組織上皮細胞變薄,造成陰道缺乏彈性,易有乾澀、灼熱及性行為疼痛,並引發程度不一的頻尿、夜尿、急尿、反覆膀胱尿道感染、解尿疼痛或灼熱及尿失禁等問題。補充低劑量荷爾蒙藥物 緩解更年期不適低劑量局部或系統性荷爾蒙藥物補充,可有效緩解更年期焦慮、熱潮紅、發汗等症狀,至於「更年期生殖泌尿道症候群」可藉由陰道雷射的方式促進生殖泌尿道的膠原蛋白和陰道黏膜再生,改善陰道的乾燥、搔癢、疼痛和膀胱功能障礙。

講座/更年期治療

講座/更年期治療#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卵巢功能衰退的更年期,常見症狀有熱潮紅、盜汗、月經不規則、陰道分泌物或乾燥、眼睛乾澀、口乾的皮膚症狀、失眠、不易入睡以及頭暈、心悸、胸口悶與腹脹等腸胃道不適狀況。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3/14(四)舉辦用藥安全講座,由張晏榕藥師主講「更年期」,為婦女朋友提供正確的更年期保健之道。講座內容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更年期時間:108年3月14日(四)下午14:30-15:0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更年期後慢性疾病風險增 5招來護心

更年期後慢性疾病風險增 5招來護心#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心血管疾病並非男性專屬,也是更年期女性的重大疾病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106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女性死因第2位,共奪走8601條寶貴的性命;如果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相關死因,心血管性疾病共造成每年24105名女性死亡。更年期後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倍 別輕忽小症狀女性在更年期前有荷爾蒙保護,因此容易忽略該疾病的預防。由於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女性荷爾蒙濃度降低使血管彈性變差、血壓上升,因此更年期後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每5歲增加近一倍。事實上有許多中年的婦女隨著年齡增長,健康風險也開始增加,包括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問題。依據106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利用者檢查結果指出,女性在55歲後,有高血壓者高達37.8%、高血脂25.6%、高血糖16.2%,有任二種者15.4%,三種皆有者2.5%,這些都是影響更年期後婦女健康的重要因素,更導致更年期後婦女成為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此外,女性發生心臟疾病的症狀相較於男性也不同。特別是心肌梗塞,女性會出現噁心、手麻、呼吸不順及背痛等非典型症狀,不同於男性胸悶的典型症狀,所以常被誤以為是太勞累而輕忽心血管疾病的威脅;因此更年期女性民眾如有上述症狀時,應該要尋求專科醫師診治。護心5招 擁有好「心」情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更年期後的女性,在照顧家人健康及忙於工作的同時,別忘了關心自己的健康,要時常檢視自己是否有採取有益健康的生活型態。更年期前如已有肥胖、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更要做好疾病控制。若更年前期無三高等心臟危險因子,不論有無家族史,也要採取健康的生活型態,例如健康吃、勤運動、遠菸害,更別忘了定期健康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遠離心血管疾病的威脅。國民健康署呼籲更年期女性朋友落實以下保健行動,為健康生活做好準備:1) 健康飲食/三餐八分飽,想喝含糖飲料時可用白開水取代,增加身體代謝,且晚餐過後與睡覺前這段時間少吃宵夜,多吃高鈣深綠色蔬菜及高鈣豆製品、適量水果及天然未加工食物,可避免骨質疏鬆;平日食用低油、低糖、低鹽及高纖的飲食,以清蒸、涼拌、燉等取代油炸烹調方式。2) 規律運動/每週達到150分鐘的中等身體活動,例如健走(每周5次、每天30分鐘,可從每天運動15分鐘開始,再逐漸延長);也可以就近運用社區公園、運動中心等,從事各項體能活動,例如伸展操、太極拳、跳韻律舞等運動。3) 向菸說不/不管是直接吸菸或被動吸入二手菸,都會增加罹患中風的風險,可利用國民健康署提供的免付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或洽各縣市衛生局、所接受戒菸諮詢服務。4) 定期篩檢/國民健康署提供免費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40歲以上未滿65歲的民眾,每3年提供1次;65歲以上者每年提供1次),及早發現心臟病相關危險因子(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及早介入治療。5) 正確用藥/已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患者,定期量血壓及血糖,遵照醫師處方服藥並定期回診追蹤,切勿自行依症狀調整藥量或停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