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

年後胖一圈!攜手走出鼠年健康運!

年後胖一圈!攜手走出鼠年健康運!#減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農曆春節歡聚時刻往往容易多吃少動,國外研究指出,民眾在節日後會平均增加0.4-1.5公斤。國內研究也指出近4成民眾在過年期間體重增加,平均增加1.7公斤,另外過年期間近5成的民眾運動量比平常少。為避免節日後體重直線上升,年後腰圍多一圈,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民眾,過年期間趁全家團圓一起攜手運動,讓健康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多吃更要多動 連假五天攜手走起來今年農曆春節假期國民健康署提供運動生活化的好撇步:初一:賀新年,“走春”祈福新的一年事事順利。初二:回娘家,左鄰右舍“走動”拜年恭喜。初三:睡到飽,把握還剩的三天假期約三五好友一起走到社區公園賞櫻花。初四:接財神,與家人來趟財神社區繞境活動,聚財又健康。初五:開工大吉,團拜後來“健走”整個公司動起來。掌握以下5原則 減少發胖機率1.清蒸水煮最健康/多採用蒸、煮、少油的烹調方式,減少油炸物。2.天然食材最美味/多吃蔬果和高纖的天然食材,減少醃製品和加工品(香腸、臘肉)等高油脂、高熱量的食物;此外,可改選低脂類的食材,如去皮魚肉、雞肉或豆製品(豆腐)來取代。年節期間的團圓火鍋,建議以蔬菜為湯底,若是外購的佛跳牆、火鍋等年菜,可自行增加蔬菜量。3.無糖飲料最好、零食餅乾少碰/瓜子、開心果、糕點等高油脂、高熱量的點心建議少吃,可選擇無糖飲品,如白開水、茶或低糖點心取代。4.把酒言歡宜適量/過量飲酒易傷身,且增加肝臟負擔,同時酒精熱量也高,喝多易胖,建議適量就好。5. 健走是易入門的運動,無需特殊裝備,著輕便的運動服、運動鞋,運用健走口訣:「抬頭挺胸縮小腹、雙手微握放腰部、自然擺動肩放鬆、邁開腳步向前行」 現在一起邁開雙腿 走向健康!年菜豐盛又美味、餐餐美食佳餚,民眾難免大吃大喝,一個年假下來恐變胖!無論是在人生的哪個階段,適當的身體活動都非常重要,而每個階段需要與適合的身體活動各不相同,國民健康署針對各個年齡段,設計了身體活動指引,讓大家身體健康動起來!

多吃高蛋白低GI食物 甩肉不易胖

多吃高蛋白低GI食物 甩肉不易胖#減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胃食道逆流、B型肝炎帶原合併脂肪肝的病人,要減重才能把病情控制得更好,甚至能減少藥物的使用。然而,減肥最怕開胃,但為什麼身邊的瘦子都越吃越瘦?到底有什麼東西是吃再多也不會發胖?如何贏了體重數字與健康?想必是很多現代人想追求的共同夢想。根據《我這樣吃外食,肉鬆醫生變型男》一書表示,一個人之所以會發胖,都和熱量攝取脫不了關係,因為光運動,對瘦身效果其實很有限。仔細檢討過出社會後一直瘦不下來的理由,主要是攝取過多高熱量飲食而不自覺。老是瘦不下來?問題出在飲食習慣老是用「只吃一小口沒關係吧」來安慰自己,你永遠擺脫不了小胖的宿命。明明才剛吃完早餐,結果同事帶來好吃點心,就分食了一點;午餐明明吃很飽,結果同學、同事一吆喝,就跟著訂下午茶。下班回家路上忍不住誘惑,又先吃了一份蔥油餅。就連看電視、電影時,手上也非要拿包零食才有滿足感。這就是胖子的壞習慣,每餐不一定都吃很多,但就是不停的補充熱量!而且,經常用「不過也才一小口!」的想法來安慰自己。但事實上,東吃一點西吃一點的結果,就會累積多餘的熱量,離甩脂的目標越來越遠。因此,改掉只吃一小口的習慣,是保持良好身材的第一步。精瘦人生從睡好開始 睡不好就想吃飽良好的睡眠能幫助分泌瘦體素,既然我們無法改變真實年齡,那就想辦法改變睡眠。人一旦過了25歲,代謝就會開始變差,為什麼呢?這是內分泌變化造成的影響。人隨著年齡會易胖難減,主要和四種荷爾蒙有關:瘦體素、生長激素、胰島素及神經肽Y。只要其中一樣荷爾蒙失調,都會導致發胖!當我們睡眠不足或是睡眠品質不好時,身體的兩種內分泌,瘦體素和生長激素會大幅下降。瘦體素有助於降低食慾和增加熱量消耗,而生長激素可以增加肌肉組織和減少脂肪,兩者皆下降的結果,體重就容易上升。更甚的是,睡眠不足會刺激饑餓素(ghrelin)大量分泌。饑餓素,顧名思義就是啟動我們飲食慾望的鑰匙。平日進食時間到了,腸胃道就會分泌它,叫大腦去進食;當我們睡不飽時,更是大量分泌,叫我們去大量進食。這就像是一種「睡不飽,就吃到飽」的補償機制。高升糖(高GI)食物容易越吃越餓 最好選擇含蛋白質的低GI食物當我們因進食而血糖升高,體內會分泌胰島素穩定血糖,但有些食物,會讓血糖瞬間飆高,讓身體產生有很多很多血糖要處理的錯覺,大量分泌胰島素。不過,一旦大量胰島素處理完血糖後,若有剩就會引發饑餓感,刺激人越吃越多。這些多吃下的熱量,在胰島素作用下進入細胞後,不是變成肝糖,而是轉化成脂肪酸儲存下來,成為身上的肥肉。有學者為各種食物,依照血糖上升快慢,分別訂定一個數值,就叫升糖指數(GI, Glycemic Index)。升糖指數數字越大,代表血糖上升越快、對胰島素的分泌刺激也越大,讓人食量大增而發胖;相反的,若數值越小,表示對血糖上升的刺激較小、不容易造成大量胰島素分泌,產生過度進食的狀況。高蛋白、低熱量食物 吃再多也不容易發胖控制吃進肚的熱量很重要,但若只看熱量低就吃,卻沒注意到是高升糖指數食物的話,就會讓你越吃越餓。如果是吃升糖指數低的食物,就不會有這個問題。牛排要選菲力、吃雞腿不如吃雞胸,無糖豆漿更是減重良方。還有,飯前先喝水,包你怎麼吃都不容易胖。

想整腸又瘦身 就喝這個湯吧!

想整腸又瘦身 就喝這個湯吧!#減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各種聚餐不斷,放假期間更是暴飲暴食、每天吃進大量高油脂、高糖分、高熱量的食物,你的腸子疲累、無力、堆滿了大量廢物!此時你需要的不是開始運動、不是開始節食,而是要先「清腸」!腸道裡面髒兮兮,再怎麼少吃多動也沒用。因為腸子吸收不到必要的養分,讓你變得又醜又胖。只要提高腸道的營養吸收力,腸子會努力為你加倍燃脂、加速運動消耗掉的卡路里,不僅能讓減重變得高效率,最難瘦的小腹也會凹進去!先「清腸」再「運動」 減重更有效力<1天1PUSH!推推腸,瘦小腹>一書提及瘦不了!問題不在於吃進去,而是出不來!原來一切都是腸子惹的禍!其實90%的人怎麼動都瘦不下來,是因為「腸子耍老大」。 腸道下垂、腹肌無力,流再多汗都是白費力氣,先「清腸」,再「運動」,才有用!減重不費力,坐著、躺著都能做!晃晃腰、大步走,幫你「出清存貨」,還能練出馬甲線! 腸常動的4大好處[好處一] 吃出平坦小腹:8道簡單好做的低卡清腸食譜。[好處二] 順「便」變美麗:20個小動作,讓你排便順暢、小腹變平坦。[好處三] 不多花時間:在家、在辦公室都能做,不知不覺練出馬甲線。[好處四] 能吃又能瘦:需要大吃的日子也不怕,開心參加聚會。發胖、皮膚差、小腹凸出 是因為腸子又髒又累!1. 腸道堆滿髒東西,腸胃吸收不到營養,小腹容易堆積脂肪,吃再少也容易胖。2. 身體裡堆積毒素,擦再高級的保養品,還是不斷冒出粉刺痘痘,臉上總是亂長東西。3. 每天都有運動,食量也有控制,但是沒有「推陳出新」,肚子上的肉還是消不掉。4. 肚子好脹好痛苦,總是感到焦慮、暴躁易怒,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勁。5. 腸子因為便秘而滿肚子廢物,長期下來造成口臭、體臭,用香水也遮蓋不住臭味。腸子老化中的高危險族群1.每天都有排便,但排便之後沒有舒暢感的人。2.工作壓力很大、經常熬夜的人。3.一整天使用電腦工作的人。4.曾經有伴隨著腹痛的便秘。5.對小事很在意、個性容易緊張兮兮。6.經常吃大餐,尤其喜歡吃很多肉。「洋蔥海帶味噌湯」充滿膳食纖維 熱量低又有飽足感海帶為常見的「食用褐藻」,含有非常豐富的「褐藻糖膠」,口感滑潤Q彈,且熱量非常低,更富含大量的維生素以及碘質,清淡的口味很適合運用在各類料理中。是膳食纖維的一種,現在也被使用在癌症治療上,醫學上已經證實褐藻糖膠具有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抗癌等作用。另外,褐藻糖膠還能降低膽固醇、降血壓、調整腸道狀態等,是對身體好處多多的食材。洋蔥海帶味噌湯(1人份61卡)材料(4 人份)/海帶150公克、洋蔥1個、市售的高湯粉1 又1/2小匙(隨個人喜歡的量)、味噌3~4大匙(依個人濃淡喜好)、薑泥40公克、水800 c.c.。作法/1.海帶洗淨後切段,每段約長5 公分,洋蔥切薄片。2.把水倒進鍋子裡煮到沸騰,加入洗淨的海帶和洋蔥,轉成中火。3.洋蔥煮熟之後,放入高湯粉,溶入味噌。4.盛到容器裡,放上薑泥後即完成。想消除肥滋滋小腹,不能只靠仰臥起坐或跟著美魔女做體操!飲食、按摩、運動等秘訣,一起”PUSH”腸道,讓腸找回「活潑動作」的力量,才能真正消除肚子上的頑固肥肉!腸道變健康了,天天舒爽暢快,腹部變平坦、體重自然減輕,人也變年輕喔!

罰站也能瘦!3招靠牆運動助減重

罰站也能瘦!3招靠牆運動助減重#減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80歲老奶奶,因為工作因素,長達25年時間幾乎每天搬重物,導致駝背、膝蓋彎曲變形,身高還縮水5公分,變成146.3公分。經過醫師診斷,其他一種矯正姿勢的方式,就是進行「靠牆運動」。每天靠牆站,從頭到腳拉長身體,並保持挺直,3個月的時間,姿勢改善、腰痠背痛的問題也變少,可見靠牆運動的幫助。身為年輕人可別再「發懶」,下班後別在家一直坐著、躺著,尤其吃飽飯後,多起來走走路,或是選擇「靠牆站」,就能防止長胖!可別小看簡單的靠牆站,其實站對、站久了也會累! 靠牆運動1. 靠牆站+腹式呼吸訓練部位:背部、核心肌群。步驟:(1) 採站姿,雙手自然平放於牆壁,並且盡最大極限身體貼牆(後腦杓、肩膀、背部、臀部、腳跟),但腰部位置需有空隙。(2) 身體維持良好體線後,開始腹式呼吸:鼻子吸氣、腹部撐到膨脹;鼻子吐氣、腹部收縮,鍛鍊腹部肌肉。教練小提醒:運動過程中,下巴不要抬太高,記得要微收下巴,並且不駝背、聳肩。 靠牆運動2. 靠牆深蹲訓練部位:核心肌群、腿部肌群、臀部。步驟:(1) 採站姿,身體背部貼於牆面,雙腿與肩同寬、腳跟大約離開牆壁一小段距離,雙手向前伸直並握拳。(2) 吐氣時,緩慢地下蹲,直到大腿小腿呈現90度為止。(3) 重複動作,配合呼吸吐氣。教練小提醒:注意深蹲時,膝蓋不要超過腳尖,且膝蓋不內夾。 靠牆運動3. 滑牆運動訓練部位:肩膀、斜方肌、豎脊肌(背部肌群)。步驟:(1) 採站姿,背部貼於牆面,雙手舉高並貼著牆面,並慢慢往身體兩側張開,呈現「ㄩ」字形。(2) 雙手再繼續慢慢往下至靠近身體兩側,呈現「W」字形。(3) 重複動作,配合呼吸吐氣。 以上三個靠牆運動,在家就能靠牆做,且可以每天重複做,依個人體能情況而定,可有效改善圓肩、駝背、脊椎問題,不僅同時減肥助瘦,又能矯正駝背喔!

喝防彈咖啡減重?注意食用頻率與劑量

喝防彈咖啡減重?注意食用頻率與劑量#減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喝椰子油加奶油泡的「防彈咖啡」可瘦身?吃褐藻糖膠能抗癌?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院長趙振瑞教授強調:「想維持健康、管理體重,不可能單靠飲食就能達成。食品只能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素與體力,沒有任何療效。」且「一但冀望透過吃某項食品達到某種療效,可能就會常常吃並覺得無害,而忽略攝取頻率過高時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食品不能宣稱療效違規食品廣告每年超過4千件,大多是宣稱減肥、瘦身,甚至有癌症患者誤信廣告而延誤就醫。為什麼《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28條,禁止食品標示、宣傳或廣告不實、誇張、易生誤解或宣稱醫療效能呢?趙振瑞教授說明,因為吃的頻率與劑量,會影響民眾安全。酮體若沒排除體外 恐發生酸中毒趙振瑞教授說明,防彈咖啡的原理與生酮飲食雷同,都是減少醣類攝取、提高脂肪攝取量,促使人體在醣類不足的情況下,分解脂肪、產生酮體作為能量來源,但酮體屬於酸性物質,一旦沒有適當排除、積累滯留於體內,恐發生酸中毒,而椰子油屬於飽和性脂肪酸,攝取過量也會增加身體負荷。至於褐藻糖膠則是食品,在尚未成爲藥品之前,也不具任何療效。在攝取劑量方面,以食物裡的營養素維生素C為例,也可以當成藥品,但高劑量具有風險性,若當作藥品,必須遵循醫囑服用。至於能宣稱保健效果的食品,只有經衛生福利部審核通過的健康食品,通過安全及功效性的評估,才能貼上小綠人標章。堅持「五不原則」誇大不實的食品廣告都是報喜不報憂。趙振瑞教授提醒,消費者可藉由查證正、反面說法,以綜觀角度看待食品廣告,或是到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的「違規食品、藥物、化粧品廣告民眾查詢系統」官網查詢。當您或家中長輩遇到無法辨識的食品廣告,可直接用市話或手機撥打1919全國食品安全專線,提供民眾諮詢、申訴、檢舉服務喔!並堅持不信、不聽、不買、不吃、不推薦的「五不原則」。

小四罹脂肪肝!戒手搖飲助減重復健康

小四罹脂肪肝!戒手搖飲助減重復健康#減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就讀國小四年級的王小弟身高160公分,體重75公斤,從小長得又高又胖,體重一直是同齡孩子的95%以上,高壯體格讓父母引以為傲,總認為「小時候胖不是胖」,甚至「現在胖一點,以後長高就會瘦下來」,以致於王小弟養成「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坐」的習慣,經常喝手搖飲、吃速食。直到日前校內健檢更意外發現肝指數(GPT)比正常值高出數倍,經抽血和超音波檢查,確診為「脂肪肝炎」,才讓父母驚覺大事不妙。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童腸胃科主治醫師陳德慶表示,王小弟GPT指數高達185,所幸透過減少糖飲、體重控制和運動後,有效改善肝臟發炎,肝指數也恢復正常,讓他重建信心,拒絕再被稱為「胖虎」。過多熱量會轉換為脂肪堆積在肝臟 造成脂肪肝炎脂肪肝是脂肪堆積在肝臟引起的疾病,可分為酒精性與非酒精性,前者是由酒精造成,後者主要為攝入過多熱量所致。體內過多的熱量會轉換為脂肪存積起來,當脂肪堆積在肝臟,會引起肝臟發炎而導致肝細胞被破壞,此時肝指數就會升高,稱之為脂肪肝炎。有效控制體重 即可改善脂肪肝炎陳德慶醫師指出,雖然瘦子也會有脂肪肝,但肥胖仍是脂肪肝最大的危險因子,因此,北美小兒消化醫學會建議9歲以上體重過重的兒童,應定期接受脂肪肝篩檢,雖然目前尚無藥物可以治療脂肪肝炎,但只要有效地控制體重,就能改善脂肪肝炎,甚至讓脂肪肝完全消失。戒除手搖飲與果糖攝取 為當務之急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家長以為減少吃油膩食物就可以減少體內脂肪,但其實體內過多的熱量都會轉化成脂肪,因此,單純減少攝取油脂,卻未減少飲食的總熱量,並不會改善脂肪肝,其中又以戒除手搖飲為當務之急,因為手搖飲使用的大部份是果糖,而比起其它種糖類(如砂糖和葡萄糖)果糖更容易造成脂肪肝。陳德慶醫師提醒,脂肪肝是慢性問題,平時不會有症狀,通常於健檢時才會被發現,有些人總認為脂肪肝為良性,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而置之不理,但只要肝臟發炎時間長,就可能會走上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肝病三部曲,因此建議多選擇天然健康食物,減少高油高糖食物,養成固定良好生活習慣,例如每週運動150∼300分鐘,都可以有效控制體重,降低脂肪肝病風險。

地瓜這樣吃 養生效果提升100%

地瓜這樣吃 養生效果提升100%#減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地瓜富含高纖維,升糖指數約55~70,並不像其他澱粉類動輒80、90,加上又是營養價值豐富的澱粉類食物,因此適合拿來做輔助的減肥飲食,取代營養價值較低的白米飯、白麵包等食物,但並不適合餐餐都以地瓜為主食。雖然地瓜與其他澱粉類食物相比,地瓜的升糖指數不是特別高,但其實肥胖與升糖指數沒有絕對的關係,而是跟熱量有關。「升糖指數」就是用來檢測食物吃進體內後對血糖升降值的影響。升糖指數高的食物在吃下去後會讓血糖急速上升,身體為了將多餘的糖分帶去細胞儲存,就會分泌較多的胰島素,所以才會出現一種說法是,升糖指數愈高的食物愈容易刺激胰島素分泌,使熱量轉變為脂肪,而升糖指數低的不會有這樣的情況所以就不容易變胖。地瓜屬於澱粉類食物,若是吃得太多還是會發胖。選購地瓜6要點1、選購地瓜時可選擇塊莖硬實,表皮平滑、乾燥,不會凹凸不平,以沒有裂痕或是斑點的最好。表皮皺皺的地瓜,有可能是採收時間較長,不新鮮了。2、購買時要注意檢查一下地瓜的尖端,因為地瓜通常都會從尖端開始腐爛。3、買地瓜時要挑豐碩、寬胖厚實的為佳,同時整體形狀要完整,避免選購遭受到外力壓迫而斷裂的。4、太細長的地瓜纖維多,口感沒那麼好。此外,也要避免選購表面有過多芽眼的。5、地瓜表面若有受傷,多是在收割時被機器傷到。受傷的地瓜比較容易腐爛,注意不要挑到。6、不要選擇發芽的地瓜,因為地瓜的水分會被芽給吸收,口感會因而變差。地瓜只適合當早餐或午餐 避免當晚餐地瓜只適合早餐或午餐的主食替換,晚上消耗的熱量普遍較少,地瓜又含有糖分,所以建議避免晚上吃。尤其是有糖尿病或是痛風的人,更嚴禁在中午12點以後吃地瓜。另外,有糖尿病的人每天應該吃的地瓜量不能超過100公克,吃完之後1個小時內不應睡覺。地瓜皮豐含維生素和礦物質 蒸煮地瓜連皮吃更健康此外,地瓜皮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所以要連皮一起吃,可選擇用蒸或煮的方式來料理,這樣會比較好入口。吃地瓜時要充分咀嚼過後再吞下去,每一口盡量要咬30下再吞,因為透過充分的咀嚼可以刺激腦部的中樞神經,讓我們獲得飽足感,避免吃得過多,而且還能促進消化,達到整腸通便的功效。地瓜冰過再吃 抗性澱粉可減少熱量吸收如果喜歡吃烤地瓜,建議可以將烤好的地瓜放進冰箱,冰冰的吃,因為澱粉會形成結晶變成「抗性澱粉」,抗性澱粉的吸收率與消化率都比一般澱粉差,甚至可以降低消化率到42%,連帶地在熱量的吸收上也會減少約50%,比較不會引起血糖和胰島素升降,不論是對控制糖尿病或減少飢餓感都很有幫助。

常嘴飽眼睛餓 想少吃跟我這樣做!

常嘴飽眼睛餓 想少吃跟我這樣做!#減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飢餓是一種多重感覺的經驗。我們的眼睛、鼻子、嘴巴,我們的胃、細胞,我們的心甚至意志,全都可以把所謂「飢餓」的訊號傳遞給我們。但人們很容易混淆──到底是身體哪個部分餓了?探討「九種飢餓」,能幫助我們了解,究竟是哪種飢餓在召喚我們,進而在飲食方面作出更好的抉擇。眼飢餓你剛在一家高級餐館用完餐,感覺很飽,或許有點過飽了。親切的服務生:「您想不想來份甜點?」你:「不了,我真的很飽,而且相當滿足。菜真的很美味,不過我實在吃不下了。可以幫我們把剩菜打包嗎?」服務生(察覺你有些許遲疑):「沒問題,我去給您拿餐盒,不過,我把甜點盤端出來讓您看看如何?」你的腦:「應該無妨。」於是服務生端來了甜點盤:淋了覆盆子醬的紐約乳酪蛋糕,頂著一團鮮奶油的巧克力慕絲,佐以焦糖醬的熱蘋果派,還有上頭綴著顆松露巧克力的檸檬塔。你的眼睛:「我們可以挑一種來嚐嚐!」你的嘴:「那還用說嗎?」當你的胃已經滿了,但你的眼睛決定要繼續吃的時候,「你的眼睛比你的胃更大」這句俗諺便成真了。我們的眼睛擁有極大權力可以決定要吃什麼、吃多少。也許這是因為,在我們演化過程的多數時期,當時食物缺乏狩獵採集者搜查可食用、能量豐富的動植物的能力,對於人類的生存攸關重大。我們的腦部耗去我們攝取的整體熱量的四分之一,以便它能幫我們找到含有高熱量的食物。科學家質疑,超市和餐廳過度豐富的食物、美化食物的熱門烹飪節目,尤其是社群媒體無孔不入的食物影像,可能是肥胖流行病更普遍的原因。那些影像展現的多半是高熱量、高脂肪食物。2014、2015這兩年,食物是網路上第二大熱門搜索主題。最近調查顯示,13到32歲的人,有六成三曾經上傳自己(或別人)正在享用的飲食照片到社群媒體。目前光是Instagram就張貼了5,400多萬張食物照片。有些大廚禁止顧客拍攝自家餐點的照片,有些則把這當成免費宣傳而加以鼓勵,甚至還提供相機腳架。美食照片或許會讓我們對高熱量食物產生渴望,但這類影像同時也可能會讓我們實際在進食的時候,無法全神貫注在食物的滋味和口感上。全心投入是滿足感的來源。虛擬食物無法滿足嘴、胃、身體或心。少有食物被調成藍色,也許這是因為人天生對可能發霉的食物具有警戒心。如果你把食物染成怪異的顏色,人們的反應會很有意思。有個實驗,受測餐廳的燈光刻意調得很昏暗,來掩飾食物的真實顏色。當燈光亮起,顧客們發現牛排被染成藍色,薯條是綠色,豌豆是紅色,許多人便開始抱怨自己不舒服。在另一個調查中,草莓飲料被染成綠色,結果有二成七的試吃者形容它的味道像萊姆。研究發現,人通常是根據眼睛得到的回饋來決定自己會吃多少。當拿到一大盒免費但走味的爆米花,他們抓起來吃的次數比那些拿到中杯爆米花的受測者多了21次,吃下的熱量多了173卡。當我們用大盤子或大碗用餐,吃下的食物也更多,因為同等分量的食物在大盤子中看起來較少。在美國,人通常是在看見盤子空了或者電視節目結束時停止吃東西,而在法國,人多半是在食物「失去吸引力」的時候停止吃。廣告商非常了解眼飢餓。他們總是雇請一些精於將食物拍攝得對眼睛極盡誘惑的攝影師。當你去看電影,看見銀幕上出現一大盒熱呼呼的奶油爆米花,或者一支六呎長的棒棒糖,你很難不往販賣部走過去。練習法持續一週,仔細觀察哪些事物會引起你的眼飢餓。多留意雜誌、餐廳菜單、超市、網站和廣告看板的照片。當你坐下來用餐,留意什麼食物會吸引你的眼睛。特意看著你的食物,並且留意當你沒看食物時,你的進食經驗是否會起變化。要是你自己開伙,本週要在菜餚的視覺吸引力上多花點心思。(本文摘自/正念飲食:舒壓、瘦身、慢活的23個健康飲食療法/時報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