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

密密麻麻蚯蚓爬上腿 最新式的微創旋轉刮刀除困擾

密密麻麻蚯蚓爬上腿 最新式的微創旋轉刮刀除困擾#靜脈曲張

38歲的警察同仁患者,由於長時間久站值勤,發現自己左腿的血管逐漸鼓起,腿部看起來就像爬滿了蚯蚓般的血管,這不僅影響外觀,日益加重的痠麻、腫脹和疼痛感也讓他非常苦惱。經親友介紹,陳先生來到童綜合醫院整形外科就患者術後第二天即可出院,隔日即可回歸工作崗位,不僅左下肢不再有明顯鼓起之血管,原先那些不適的症狀也都消失了,對於效果非常滿意,並表示穿短褲終於不用再擔心別人異樣眼光了。 童綜合醫院整形外科郭彥辰醫師表示,最新式的微創旋轉刀刮除術優勢如下:     1.全新技術,精準快速:這項最新式的微創旋轉刮刀技術,利用先進的旋轉刀具將病變的靜脈刮除,精確度極高。     2.微創手術,恢復更快:相較於目前全世界盛行的手術方式,最新的微創技術的傷口最少,傷口極小,手術時間也最短(約15-30分鐘),術後恢復時間大大縮短,減少術後的疼痛感。可迅速回歸工作和生活。     3.舒適無痛,效果持久:該手術能有效去除靜脈曲張並改善血液循環,對皮膚和血管的損傷極小,手術後不會留下大範圍的疤痕,且效果長期穩定。 目前針對靜脈曲張的多種治療方法,像是硬化劑或是組織膠水注射對於病變血管管徑太大的效果不佳,血管內雷射或是電燒灼治療可能會因能量的控制差異導致效果不如預期甚至造成皮膚壞死、軟組織熱傷害甚至神經損傷之可能性。最新式的微創技術不僅傷口小,還因手術時間短,可大幅降低麻醉期間的併發症風險,也非常適合高齡族群。 郭彥辰醫師呼籲,有靜脈曲張或血栓病史、年齡大於40歲、女性(尤其多產婦)、長時間站立或蹲坐者、肥胖者較易發生靜脈曲張 需久站時,可穿著壓力襪(或稱彈性襪)、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控制體重、避免不良之生活習慣、穿著寬鬆下著,加強腿部血管健康。如果也正受靜脈曲張所困擾的民眾,希望有更輕鬆、快速的治療方法,最新式的微創旋轉刀刮除術是一個可以擺脫靜脈曲張,並恢復輕盈健康的另一種理想的新選擇。

靜脈曲張腫又痛,小心血栓危機!醫用1招治療「膠水黏靜脈」通血管

靜脈曲張腫又痛,小心血栓危機!醫用1招治療「膠水黏靜脈」通血管#靜脈曲張

李阿姨是一位退休老師,腿上突出的青筋不僅讓她不敢穿裙子,不時的抽筋腫脹疼痛也讓她困擾許久,至醫院求診,醫師告訴她治療完後需要穿著彈性襪1個月,這讓怕熱的她裹足不前。之後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靜脈曲張特別門診,接受「靜脈膠」治療,術後不用穿彈性襪,不但可立刻下病床走路,而且還能騎腳踏車回家,終於擺脫靜脈曲張困擾。

夏日靜脈曲張大作戰:六招教你擊退腫脹痛,告別蚯蚓腿!

夏日靜脈曲張大作戰:六招教你擊退腫脹痛,告別蚯蚓腿!#靜脈曲張

想像一下,如果你在捷運尖峰時刻遇到有人突然在閘門前往回走,會發生什麼事?沒錯,人潮會堵住!同樣的情況若發生在我們的血管裡,後果可能更加嚴重。 琳安聯合診所院長王志軒醫師說明:「靜脈血液回流主要依靠周邊肌肉的收縮。為防止血液逆流,靜脈內每隔一段距離就有類似閘門的瓣膜。若這些瓣膜功能失常,血液就會在血管內堆積,導致下肢出現痠、脹、腫、痛等症狀,甚至形成網狀或蚯蚓狀的靜脈曲張。」 他強調,靜脈曲張不僅影響美觀,更會造成不適,降低生活品質。這種疾病有明顯的遺傳傾向,而長時間站立、久坐或懷孕等因素也會增加患病風險。 夏日高溫,要注意三件有關靜脈的事情,除了不舒服以外,還可能會皮膚病變或是血栓的風險! 一、聽過熱脹冷縮,但你知道血管也會熱脹冷縮嗎? 夏天炎熱,血管為了散熱,就會『變粗』以利調節體溫。正是這種機制更容易導致下肢靜脈的瓣膜『閉鎖不全』;想像一下,很寬的走道,卻只使用很小的閘門,根本沒有導引人流的功能。所以,溫度上升、熱漲冷縮的物理變化,使下肢靜脈血管擴張,導致原本就閉鎖不全的瓣膜,更加嚴重。在靜止不動時,靜脈血液經閉鎖不全的瓣膜逆流而下,增加靜脈壓力。 不僅使鼓脹的靜脈曲張叢,更加明顯、影響外觀,也因靜脈壓力的突增,使得靜脈曲張相關症狀,愈加嚴重。 二、夏日高溫的天氣也對下肢皮膚造成不利影響,可能加劇靜脈曲張引起的皮膚病變。季節性濕疹好發於冬夏溫度異常低或高時。因搔癢引起的抓痕,也會使皮膚出現進一步的受損。如果合併靜脈曲張下肢等靜脈功能不全的話,會引發惡性循環,輕則發炎,重則導致靜脈曲張慢性潰瘍的形成。 三、溫度上升、水分蒸發、血流變慢,可能引發血栓 夏日高溫,體溫也會上升,使排汗量增加。如果沒有適時補充水分,血液會變得更加濃稠,血液在血管內流速會變慢,體內的凝血因子也會被活化。高溫、擴張的血管、血流變慢等這些因子都有可以使血液容易凝固。所以靜脈曲張的患者,在夏天有更高靜脈血栓的風險。 靜脈曲張需雙管齊下:預防與治療齊重要 如何在炎炎夏日減緩靜脈曲張症狀加劇並預防靜脈血栓形成?以下實用的建議: 日常預防與保養:平時就應注重靜脈曲張的預防。經常活動腿部,避免久坐久站。   抬腿休息:躺下並將雙腿抬高至高於頭部的位置,維持5-10分鐘,有助改善下肢靜脈高壓現象。   按摩:輕柔地從腳踝向心臟方向進行推壓式按摩,可改善靜脈與淋巴回流。   穿著彈性襪:對於需長時間站立、久坐的上班族或孕婦,醫療等級的合身彈性襪是促進下肢靜脈回流的絕佳選擇。只要醫療級數正確,小腿襪就可以了!   及時就醫:如果發現靜脈曲張症狀加重或出現新的不適,應立即就醫。專業醫生可以提供準確診斷和有效治療方案,防止病情惡化。 避免靜脈曲張患者應盡量避免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若無法避免,請注意事後降溫,如沖冷水澡、冷水沖腳等都有助舒緩症狀。同時加強一般性靜脈曲張防護,並適當補充水分以防血液凝集,可大大降低靜脈曲張加劇的風險。 王院長也指出:「夏季往往是靜脈曲張門診就診人數的高峰期。這不僅是因為穿著清涼使症狀更明顯,更重要的是症狀確實會在夏季加劇。因此,及時就醫接受專業評估和治療至關重要。」 適逢炎熱的夏季,靜脈曲張患者應特別注重日常預防保養,並適時尋求專業醫療建議。通過這些措施,相信大家都能美美的度過夏天,遠離靜脈曲張的困擾。 了解更多:https://forms.gle/p7rEy6RYwCm9raPv5

靜脈曲張怎麼消除?中醫促進血液循環妙方

靜脈曲張怎麼消除?中醫促進血液循環妙方 #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怎麼消除?中醫促進血液循環妙方  近日一名30歲櫃姐來就診,因工作長期久站,導致小腿出現像小青蛇般的靜脈曲張,讓她只好都穿較深色絲襪遮掩,腿部凸起的紋路不僅嚴重影響外觀,且動不動就腳痠、腳腫。經由診治後,處方中藥及每周針灸治療,腿部痠痛腫脹感消除許多,3個月後靜脈曲張也較不凸起及明顯。 「血液循環不暢」是靜脈曲張發生主因 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賴睿昕中醫師表示正常情況下,下肢靜脈血要克服地心引力不斷地向心回流,而靜脈壁上的靜脈瓣膜可以阻止靜脈血向下倒流,維持人體的正常功能。可是,當靜脈瓣膜出現問題或者因為人體長期站立、負重等原因,使得雙腿下肢靜脈血向心回流不暢,瘀積在下肢靜脈血管時,在重力壓迫的情況下,靜脈就會曲張,使小腿上爆青筋,形成一條條的「小青蛇」。除了爆青筋外,靜脈曲張還會令小腿顏色變深、抽筋疼痛及容易足部水腫,並且隨著病程的進展,有的病人還會形成嚴重的靜脈血栓。當血栓隨血液循環流至肺部時,則可能會引發致死性的肺栓塞。所以,千萬不要對小腿上的「小青蛇」視而不見! 中醫將靜脈曲張主要分兩大證型:「氣虛下陷型」、「氣滯痰濕型」 賴睿昕中醫師說明以中醫而言,靜脈曲張屬於「筋瘤」範圍,針對工作勞累、久坐久站的高危險群,大多屬於「氣虛下陷型」,患者會在下午或勞動後明顯出現腫脹,且容易出汗等症狀,這時就可透過「補中益氣湯」加槐花、牡丹皮加減治療;而愛吃甜的、冰的、油膩的人,血液容易黏稠,也就是中醫講的痰濕體質,不僅運動少又偏胖,屬於「氣滯痰濕型」,可透過「血府逐瘀湯」加山楂加減治療。 針灸「陽陵泉」、「陰陵泉」、「足三里」等穴改善靜脈曲張 賴睿昕中醫師表示可透過針灸治療,陽陵泉、陰陵泉、三陰交、足三里、血海、委中等局部取穴,疏通經脈,改善下肢循環。嚴重患者可採以適度放血,有效減緩病症。要避免靜脈曲張,平時可保持快走習慣,若長期久坐,建議可透過抬腿舒緩,若有靜脈曲張情況,可穿彈性襪降低惡化。 中藥「黃耆山楂飲」保健,減緩靜脈曲張 〈材料〉 黃耆3錢,山楂2錢、赤芍2錢 〈做法〉以上藥材用沸水800毫升沖泡20分鐘後放涼即可飲用。 〈功用〉黃耆補氣升提,山楂、赤芍活血化瘀。

2024白沙屯媽祖遶境》百里長征你跟得上嗎?醫2招舒緩鐵腿、足底筋膜炎

2024白沙屯媽祖遶境》百里長征你跟得上嗎?醫2招舒緩鐵腿、足底筋膜炎#靜脈曲張

每年3月「粉紅超跑」白沙屯媽祖遶境起駕,許多民眾跟隨媽祖,橫跨全台9天、300多公里的朝聖之路,然而不少人即使走到鐵腿、腳痛,還是想靠意志力撐完全程,該如何有效舒緩?骨科醫師提醒,除了行前充分做好暖身之外,當腳底和小腿出現疼痛、水腫時,也應適時地伸展與放鬆,並提供以下「遶境小撇步」保護雙腳,才能走得更長遠。

長期久站小心「靜脈曲張」發炎、潰傷樣樣來!醫揭「4種人」很危險

長期久站小心「靜脈曲張」發炎、潰傷樣樣來!醫揭「4種人」很危險#靜脈曲張

70歲老伯因工作緣故,時常一天久站10~12個小時,腳上漸漸爬滿蚯蚓狀的巨大靜脈,前幾年開始足踝的部分開始出現潰瘍,無論至整形外科或皮膚科換藥都不見改善,狀況持續2~3年。後續,經由轉診至血管外科治療,使用「靜脈曲張微創手術」將擴大的大隱靜脈做處理,有效下降下肢的靜脈壓力,靜脈潰瘍也在幾個月內癒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