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僅1%患者就醫 嚴重恐肺栓塞致命

靜脈曲張僅1%患者就醫 嚴重恐肺栓塞致命#靜脈曲張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一名中菜廚師因為工作久站,靜脈曲張愈來愈嚴重,不時有酸、麻、抽筋、腫脹、疼痛等症狀,醫師提醒他可能出現併發症,他未及時治療,某天突然呼吸不順,胸口喘不過氣,緊急就醫確診為血栓及肺栓塞,經治療後入住加護病房觀察,兩星期後才順利出院。台北、桃園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張學倫指出,許多人輕忽靜脈曲張的嚴重性,僅有不到1%患者尋求診治,有些甚至是產生深層靜脈栓塞才來就醫,這些併發症不僅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腿部腫脹、疼痛、潰瘍,需要一輩子穿著彈性襪,更嚴重時還會產生肺栓塞,甚至危及性命。坊間流傳的抬腿、放血及按摩 改善效果不佳根據國外文獻,靜脈曲張的發生率約為23%,產生原因主要和遺傳、年齡、外傷、性別、生活型態、懷孕等有關。目前以口服藥及外用藥對治療效果有限,坊間流傳的抬腿、放血及按摩等方式,改善效果也不佳,醫療級的漸進性彈性襪雖然會有改善,但僅能控制現況及預防繼續惡化,無法根本治療。靜脈曲張要達到治本的目的,張學倫表示,必須利用超音波確認出問題的靜脈所在,針對發生問題的源頭加以治療,而非僅把看得到的突出靜脈處理掉。新式靜脈曲張微創治療方式,安全性高、不用住院、使用局部麻醉、傷口幾無疤痕,也幾無恢復期,術後就可以下床或上班。目前治療靜脈曲張的新式微創手術主要有兩種,一是雷射,一是靜脈膠。前者藉由導管用雷射直接燒灼病變靜脈的血管壁,病患稍有腫漲感,但成功率高達95%以上,惟術後需穿彈性襪。後者則是利用導管將靜脈膠打入病變的靜脈使其閉合,以達到治療的效果,成功率98%以上,且術後不必穿彈性襪。新式微創手術有效減少併發症 研究登國際期刊長庚醫院皮膚科及長庚大學利用長庚醫學資料庫及健保資料庫,針對2005至2016年1323名接受新式微創血管內治療的靜脈曲張病患進行研究及追蹤,證實以新式微創血管內治療,血栓機率減少51%、肺栓塞機率減少44%、周邊動脈疾病也減少36%,有效減少產生血栓及周邊動脈疾病等嚴重併發症機率,且安全性相當高。這項研究成果並榮登2021年3月國際著名醫學期刊「循環-介入性治療雜誌(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張學倫提醒,有暴青筋且已呈現一團一團凸起的嚴重靜脈曲張患者,應儘快至醫院接受診斷、治療及追蹤,以避免產生嚴重的栓塞後遺症危及生命。

輕熟女腿傷2年未癒 靜脈曲張作祟

輕熟女腿傷2年未癒 靜脈曲張作祟#靜脈曲張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32歲陳姓女子,左小腿有一個傷口遲遲沒有好,不管怎麼換藥、治療,腳上的傷就是不見好轉,時間長達21個月,醫師研判是靜脈曲張造成,苦勸她開刀治療,但女子沒勇氣動刀,直到去年底終於勇敢走進手術室,由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治療靜脈曲張問題,腳上的傷也慢慢恢復。體重百公斤、工作需久站 靜脈曲張合併靜脈潰瘍豐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張耀中表示,下肢或是足部傷口,只要超過二至三星期沒有好,就有可能是動脈阻塞或靜脈曲張造成。因為動脈潰瘍多半發生在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身上。這名女子沒有糖尿病問題,卻因為體重達106公斤、又因工作長時間久站,出現靜脈曲張合併靜脈潰瘍,只要將靜脈高壓處治療好,傷口潰瘍處就會慢慢恢復。下肢或足部傷口治療超過三周未改善 務必就醫檢查張耀中指出,靜脈曲張好發在有家族遺傳史、多胎生的婦女,或是工作久站、肥胖等民眾身上,一旦下肢傷口或足部傷口治療超過三星期未癒,一定要就醫檢查,及時治療。

小腿疲勞無力是常態?血管病變要當心

小腿疲勞無力是常態?血管病變要當心#靜脈曲張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冬天到了,氣溫逐漸下滑,此時最需要注意的莫過於體內血管的健康保健!無論是靜脈曲張或下肢動脈血管阻塞,都有可能造成腿部不適;尤其冬季氣溫低,血管收縮、血液循環少,腿容易抽筋,有可能是腿部血管病變的前兆!若不及時接受診斷或治療,可能造成嚴重後果。靜脈曲張不再只是美觀問題 靜脈曲張主要好發於久站久坐的族群,除此之外,老年人、懷孕女性和體重過重的人會影響血管的健康程度,因此也是靜脈曲張的高風險族群,務必多加留意靜脈曲張潛在發生的機率。若發現下肢出現疼痛、腫脹且皮膚上開始出現暗沉、蚯蚓般網狀凸起或發紅發熱等症狀,建議至心臟血管外科或靜脈曲張專科的門診,醫師通常會使用超音波的方式判斷患者靜脈曲張的嚴重程度,並給予適合的治療方法。而以往民眾認為靜脈曲張只是美醜問題,認為輕微症狀無須理會;但當靜脈曲張日漸嚴重時,則可能會有腿部皮膚潰爛、傷口無法癒合等情形。下肢周邊動脈阻塞年輕化 過去血管阻塞普遍被認為是銀髮族群容易發生的疾病,然而近年來因生活習慣 的改變導致血管阻塞逐漸年輕化,例如長期不運動、慣性熬夜、油炸食物、口 味重鹹、高糖份等等等,都可能使血液濃稠、循環減緩,動脈中容易出現「斑塊或血栓」,影響血液流通,進而產生下肢周邊動脈血管阻塞的症狀。 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的症狀包含下肢發冷、麻木、脫毛,再下一個階段可能會造 成跛行、疼痛、下肢無力等症狀,更嚴重也會導致傷口、甚至截肢的可能。 因此在冬天,寒冷的季節更加需要注意腿部保暖,以及養成正常作息、適當運動、均衡飲食等的生活習慣,都是預防血管產生病變的不二法門喔! 跟癌症、心臟、腦部疾病比起來,腿部疾病時常被人們所忽略! 楊智鈞醫師提醒,避免腿部過度疲勞,當感覺下肢腫脹、抽筋時,就要提高警覺,有症狀時求助醫師。建議有機會也能多多了解相關知識,才不會延誤治療的重要時機!活動報名請洽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CHVNSLfGimSKoi3jwHKQ6dnawscKLs_QbJGXcsrWjeI/edit

腿冒蚯蚓般青筋 嚴重靜脈曲張恐血栓

腿冒蚯蚓般青筋 嚴重靜脈曲張恐血栓#靜脈曲張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民眾對於靜脈曲張的印象,就是站太久腿會冒出一條條像蚯蚓的青筋,不美觀,可是也不會造成什麼影響,所以不用太在意,抬腿就會預防或改善。醫師提醒,靜脈曲張並不只是影響腿部外觀而已,它會導致靜脈血液無法順利回流,嚴重可能會血栓等致命併發症,不可小覷。長久站立工作、懷孕、體重過重者易罹患衛福部南投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莊鑫雧表示,靜脈曲張是靜脈系統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長久站立工作、懷孕女性、體重過重者容易罹患此疾病。約有20%的男性及30%的女性患有靜脈曲張。主要發生在大隱靜脈,小隱靜脈亦可能發生。大隱靜脈分布於內踝、小腿內側直到鼠蹊部,小隱靜脈分布於小腿外側進入膝膕靜脈。莊鑫雧指出,靜脈曲張包括原發性或次發性淺靜脈及隱靜脈系壁擴張,或瓣膜關閉不全所致的靜脈蜿蜒而曲張的狀態。下肢靜脈曲張之確切成因目前仍不明。基本原因可能為先天上病患的瓣膜及靜脈管壁較為脆弱。大部分的病患沒有症狀,因此許多患者會忽視靜脈曲張的嚴重性,而不就醫。輕微症狀包括下肢疼痛不適、搔癢、腫脹。嚴重症狀包括血栓靜脈炎、出血。聽說抬腿與按摩有效,對此表示效果有限,改善的幅度不大。所有治療只是治標 術後須適當照顧防復發治療的部分,靜脈曲張治療方法有壓迫治療、雷射治療、硬化劑治療及手術治療。壓迫治療即是穿著彈性襪,減少病變靜脈的擴張。雷射治療是用血管內雷射光束燒灼,阻斷曲張的靜脈血流,或以血管外雷射去除細微的蜘蛛靜脈曲張。硬化劑治療是將硬化劑注射到曲張的靜脈,破壞血管內膜,使其封閉後癒合消失。手術治療包含高位結紮術、隱靜脈摘除術、局部靜脈抓除術及筋膜下穿通枝結紮術。莊鑫雧提醒,所有治療都只是治標或部分治本,仍須適當術後照顧預防復發。

夏天穿不住彈性襪 靜脈曲張怎麼辦?

夏天穿不住彈性襪 靜脈曲張怎麼辦?#靜脈曲張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站一下,你就開始覺得小腿腫脹痠痛了嗎?腳上是否有扭曲糾結、好似蚯蚓般的突起呢?隨著年紀漸長,很多人會發現自己「浮腳筋」的狀況愈來愈嚴重,站一會兒就覺得腿部腫脹、不舒服,突起的靜脈愈來愈扭曲,有時皮膚還會出現色素沉澱,甚至是難以癒合的潰爛,這就是靜脈曲張。談到腿部靜脈曲張的成因,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張學倫表示:「因為人是兩隻腳站立的動物啊!」人體的血液循環很奧妙,心臟收縮將血液送入動脈,讓血液送往各個器官,然後血液再循著靜脈流回心臟。然而,送往我們雙腳的血液若要流回心臟,得經過一條相當遙遠的路途,需要靠著靜脈周遭腿部肌肉的擠壓,推動血液往心臟的方向前進。為了抵抗地心引力,靜脈血管裡具有「靜脈瓣膜」,當血液因為重力往下掉時,靜脈瓣膜會關閉,讓血液只能循著單方向由下往上流。但是從下肢靜脈到心臟的距離較遠,如果平時活動量比較少,或常常久坐、久站,都會讓血液鬱積於下肢靜脈裡,持續承受壓力的瓣膜可能損壞、閉鎖不全。你是靜脈曲張的好發族群嗎?會產生靜脈曲張的族群可分成兩部分,第一種是先天性,與年紀、遺傳有關。靜脈曲張比較容易出現在銀髮族身上,畢竟當年齡增長,血管漸漸失去彈性,瓣膜功能也變得較不健全,導致靜脈血液容易鬱積在腿部。「臨床上會見到有些患者很年輕,20、30歲就有很嚴重的靜脈曲張,」張學倫醫師表示,這些人幾乎都有家族史,也就是體質較容易發生靜脈曲張。另一部分是後天引起,工作需要久坐或久站,像是上班族、老師、護理師、空服員等,都是容易讓血液滯留於下肢靜脈的高危險群。另外,體重過重、懷孕也是靜脈曲張的高風險因子。少數患者則是因為腿部曾經受傷過,經歷車禍、骨折等嚴重撞擊,腿部靜脈瓣膜遭到破壞,而引發靜脈曲張。腿部靜脈曲張不只是美觀問題談到靜脈曲張,大家的第一個反應可能是「腿部靜脈扭曲,不太好看。」當腿部表面爬滿了糾結的血管,確實會破壞美觀;然而因為靜脈曲張就診時,醫師關心的可不只是外觀。醫師通常會用超音波評估,確定靜脈曲張的原因是否有大隱靜脈、小隱靜脈、或穿透枝的受損。若確認是因為主幹靜脈功能異常而造成的靜脈曲張,屬於嚴重型,需要審慎評估治療的必要。若無則稱為外觀型。靜脈曲張發生時,代表靜脈血液長期鬱積於腿部。「其實就像水溝的水,如果積在那裡流不出去,就會臭掉、爛掉。」張學倫醫師提醒,「積在腿部靜脈的血液,也會產生慢性發炎反應,讓皮膚出現色素沉澱,再久一點,就形成潰瘍;此外,鬱積的血液還會形成血栓,增加肺栓塞的風險。」腿部靜脈曲張可以分成幾個階段,當血液循環不良,患者會出現痠、痛、麻、癢、抽筋、腫脹等不適,靜脈血管會愈來愈明顯、愈來愈扭曲變形。皮膚漸漸出現色素沉著、發炎、甚至難以癒合的潰瘍。長期鬱積的血液會在血管內形成血塊,這就是所謂的靜脈栓塞,將進一步阻礙血液的流動。萬一靜脈血塊脫落流回心臟的話,可能塞住肺動脈,引發嚴重的肺栓塞,讓患者突然喘不過氣,更危及性命。張學倫醫師研究,以台灣20多萬名患者做統計分析,發現靜脈曲張患者出現血栓的機率比一般人多五倍,出現肺栓塞機率會多兩倍。所以千萬不要輕忽靜脈曲張。如何治療腿部靜脈曲張?目前並沒有用來直接治療靜脈曲張的口服藥,僅能改善腫脹、痠麻等不適。想治療腿部靜脈曲張,得要考慮微創治療。外觀型的靜脈曲張可以用表皮雷射或硬化劑來改善外觀,若屬於主幹靜脈受損的嚴重型,就要考慮處理掉已經病變的靜脈。張學倫醫師解釋,「處理掉受損的靜脈,才能讓血液往功能正常的靜脈回流。」處理病變靜脈大概有幾種作法,一種是「傳統靜脈剝除手術」,在全身麻醉狀態下剝除受損的血管,費用較低,但是傷口較大,術後併發症較多,患者恢復期也比較長。一種是「血管內燒灼術」,患者接受局部麻醉後,醫師將導管放入病變的血管裡,用雷射或射頻燒灼血管。治療時間較短,也能很快恢復,術後患者需要穿著一到三周的彈性襪。因為是使用熱能燒灼,少數病患可能出現組織灼傷,附近的皮膚也可能會受到刺激,而產生黑色素沉澱。還有一種作法是「靜脈膠水閉合術」,患者接受局部麻醉後,醫師將導管放入病變的靜脈裡,接著開始注入膠水,讓血管閉合、黏起來、失去作用。「聽到膠水,大家可能有點訝異,」張學倫醫師說:「七十多年前就有人利用組織膠水來黏合傷口,某些腦部血管病變也可以使用組織膠水來處理。」由於靜脈膠水閉合術並非透過熱能燒灼,較不會疼痛,沒有組織灼傷或神經損傷的風險,外觀上不會有色素沉澱的問題。加上術後不需要穿著彈性襪,非常適合那些無法穿著彈性襪的患者,像是工作環境不適宜、容易濕疹、有特定衣著需求、或手部較無力不方便穿彈性襪的老年人。腿部靜脈曲張日常保養重點接受治療後,日常保養很重要,因為腿部的其他靜脈還是可能出現新的靜脈曲張,所以要避免血液鬱積於腿部,減少靜脈曲張的危險因子。患者如果有體重過重的問題,建議要減重。生活中盡量避免久坐、久站,若是工作需要維持固定站姿,可以穿上彈性襪。另外,還要避免肚子經常用力,例如搬重物、重量訓練、或仰臥起坐這類核心訓練,皆可能增加腹部壓力讓靜脈曲張惡化。張學倫醫師回憶,「我有個患者是廚師,靜脈曲張愈來愈嚴重,卻因為種種考量而遲遲不處理。由於工作環境太熱,也沒辦法穿彈性襪,有一天他突然腳很腫,便請假回家休息,過沒多久幾乎喘不過氣,送到急診檢查發現是靜脈血栓和肺栓塞,在加護病房住了好一陣子,幾乎是到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因此,千萬不要輕忽腿部靜脈曲張,以為靜脈曲張只是美觀問題,其實腿部靜脈受損、病變後,會導致血栓、肺栓塞,皆是棘手又致命的疾病。(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左腳很重走不動?小心這病會變象腿

左腳很重走不動?小心這病會變象腿#靜脈曲張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20歲至40歲女性如果發生下肢痠痛,感覺腳很重走不動,且合併有水腫現象時,要特別注意。醫師提醒,這些症狀代表很有可能是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已經找上門,必須即時就醫,若拖延可能引發嚴重靜脈曲張甚至行動不變。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合併水腫 好發20-40歲女性萬芳醫院淋巴血管外科主任許文憲表示,髂靜脈壓迫症候群是女性常見困擾,臨床統計,罹患髂靜脈壓迫症候群的男女比例懸殊,約為1:6。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常發生在左腳,初期症狀是左腳痠麻痛,走路不舒服,併發左腳水腫,有時會引起右腳水腫,如果拖延就醫,漸漸還會引發淋巴水腫,嚴重靜脈曲張、腳變黑、象腿及行動不便等後遺症。為何女性罹病比例高?許文憲主任指出,因為女性骨盆腔結構不同,加上生理周期變化及骨盆腔感染等原因誘發導致發病,特別常發生在左腳,因右髂動脈壓迫左髂靜脈,使得左腳血流回流產生障礙不順。微創術用氣球撐開受壓迫靜脈 放支架改善不適許文憲主任提醒,20歲至40歲女性一旦有腳痛、腳麻,走路會痛等症狀,應盡速就醫治療,才可以徹底改善症狀,恢復健康生活。在萬芳醫院治癒病例中,經由血管電腦斷層攝影檢查,再採用3D立體影像重建,即可以清楚定位病灶位置,再利用微創手術將壓迫的靜脈用氣球撐開,放置直徑12到18毫米的支架,腳部不適症狀即可明顯獲改善。

靜脈曲張vs動脈阻塞 平躺抬腳辨識

靜脈曲張vs動脈阻塞 平躺抬腳辨識#靜脈曲張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77歲的林爺爺因左腳小腿呈現暗紅色、甚至發紫,家屬擔心缺血壞死,因此帶他到醫院就醫。醫師讓林爺爺躺下並抬高他的左腳,原本呈現黑紫色的腳,慢慢退成白色,再以超音波檢查,確認為第四級中重度靜脈曲張。經接受「無刀口微創靜脈雷射手術」獲改善。無刀口微創手術 不需住院及麻醉大千綜合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楊智鈞表示,一般民眾認為靜脈曲張就是腿上有「黑紫色的血管絲」或「突起扭曲的血管」,就算置之不理也不會有影響。但靜脈曲張是一種靜脈變質的疾病,嚴重的靜脈曲張若不治療,除了造成無法復原的皮膚變色、硬皮症外,還可能會有傷口潰爛、甚至嚴重感染的風險。傳統靜脈曲張治療方式是將整條壞掉的靜脈抽掉,除了疼痛、出血外,還需要三周以上的休養。現今可選擇無刀口微創靜脈雷射手術,使用雷射燒灼、射頻燒熔、組織膠水或硬化劑等方式,閉合病變的血管,有免住院、免麻醉、疼痛輕微、恢復快、當天即可走路等優點。嚴重靜脈曲張不治療恐感染一般民眾較難分辨靜脈曲張造成的腿部發紫,和腳動脈阻塞缺血引起的腿部發紫的差異,楊智鈞主任提供簡單的測試方法,就是「平躺抬腳」。如果腳抬起來後顏色恢復,就是靜脈曲張,反之則是動脈阻塞,無論是哪種問題,建議民眾一定要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並接受治療,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靜脈曲張易被忽略 待浮腳筋恐須手術

靜脈曲張易被忽略 待浮腳筋恐須手術#靜脈曲張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忙了一整天經久站或久坐後,赫然發現一條條類似蚯蚓攣縮般鑽於皮下的『浮腳筋』怵目驚心,嚴重者伴隨大小腿痠麻、刺癢又腫痛影響了日常生活與工作,該怎麼辦?前述為靜脈曲張患者求診時常見的典型症狀,根據最新文獻統計,約50~80% 的人口患有靜脈曲張,好發於女性、肥胖、抽菸或久站久坐者,其症狀表現多為疾病嚴重度第一級或較輕微的「蜘蛛絲」或末梢靜脈擴張;約10~30%患者會進一步惡化形成嚴重度第二級的「浮腳筋」或第三級下肢水腫;約1~5%的人需要更積極的手術治療。郭綜合醫院心臟外科文豪醫師表示,大隱靜脈是雙側下肢「淺部靜脈」回流系統的主幹,位於皮下組織及脂肪層,與受肌肉或筋膜層層包裹的「深部靜脈」互為表裡,中有穿通靜脈相通,並以小腿肌肉作為幫浦將血液唧回心臟,以靜脈瓣作為調控閥門以阻擋受重力牽引向下的靜脈血逆流。當靜脈回流變差使得靜脈壓力高張時,淺部靜脈因無肌肉包裹較易外擴鼓脹扭曲,使得靜脈瓣閉鎖不全,造成靜脈血逆流並遲滯於管腔內,最後靜脈內的水分與血紅素等分子向靜脈壁外的組織滲透出去,形成下肢水腫,甚至達到嚴重度第四級的色素沉積、以及嚴重度第五級/第六級的組織氧合變差且造成不易癒合的表皮傷口與感染性潰瘍。輕微時的改善方法為預防靜脈高壓、改善靜脈回流,抬腿、彈性襪或鍛鍊小腿肌肉是較為簡易可行的初階療法,在症狀較輕微的嚴重度第三級內還有外用藥物如β-Escin凝膠或口服藥物Diosmin可做症狀緩和治療,在嚴重度第二級以上的靜脈曲張,硬化劑注射、靜脈剝除術或靜脈曲張雷射燒灼術是針對病灶更為積極且成效甚佳的介入性療法。嚴重可做雷射燒灼術雷射燒灼術的治療策略係以韌性佳、口徑小 (直徑約1mm)、高波長 (1470nm) 且能量控制相對穩定的雷射光纖置入可觸及之病灶,以360環形均勻釋放能量於靜脈腔內與壁內水分子使其蒸發,進一步使扭曲變形而失去功能的大隱靜脈及其分支燒灼閉合,併輔以彈性襪階段式壓迫療法,將遲滯於淺部靜脈的血液趕回深部靜脈,改善下肢循環與組織氧和。手術時間約在1~2小時,可以全身或局部麻醉方式進行,術後六小時後即可下床活動。大多數患者在術後約10日內極為「有感」,扭曲的靜脈消失、大小腿症狀改善可回復原本生活機能,如有傷口或色素沉積也能在後續追蹤治療數月內漸漸改善,術後十年內疾病復發率可降低至20%以下,因療效與傳統靜脈剝除手術相當卻有更少的出血量,且燒燙傷等副作用隨著血管外科醫師技術純熟而發生率逐年降低,近來世界各國接受此術式的靜脈曲張患者逐年增加,各類醫療保險也漸將此納入給付項目,惟仍須留意部分因病情複雜、共病多且高風險而不適合施行此術之患者,術前專業檢查與評估仍是病人安全與有效醫療不可或缺的重點。靜脈曲張是一個很容易被忽略、低估或隱忍的疾病,在近50年來各項輔具、藥物、器械、觀念與技術的進步下,已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妥善治療乃至接近痊癒。若於不知不覺中您已出現類似症狀乃至於影響雙下肢的行走與承重,建議您及早就診以求早日回復生活機能,「走」的健康、「坐」的快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