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

不要輕忽牙周病 恐怕會引起其他疾病

不要輕忽牙周病 恐怕會引起其他疾病#牙周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牙齒的問題不能輕忽,因為牙周病有可能引起全身疾病,如慢性腎炎、糖尿病,甚至是心血管疾病。對此台北慈濟醫院牙科部主任沈一慶表示,研究發現,冠狀動脈阻塞和牙周細菌可能有關聯,糖尿病患者若控制牙周病可改善糖尿病情形,而罹患牙周病的懷孕婦女比正常懷孕婦女有1.5~1.9倍早產的可能。醫師說,確實是有相關的研究報告,但是並沒有正式確定牙周病是否會直接引起全身疾病。沈一慶醫師指出,牙周病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單純的牙齦表面發炎,沒有侵入組織,算是較輕微的牙周病,另一種則是細菌侵入組織,屬於嚴重的牙周病。牙周病的患者通常到最後牙齒會喪失,若是沒有謹慎處理,可能會引起心內膜炎,這是最有可能引起的身體疾病,而報導中所說的其他疾病,都僅是研究報告而已。沈一慶醫師提醒,牙周病最容易藏細菌的地方在於牙肉和牙齒的連接邊緣,稱為牙齦溝,在刷牙時用「貝式刷牙法」,橫向的刷牙能夠清除牙齦溝的細菌。另外對於因牙周病而造成牙齦萎縮的患者,不建議使用貝氏刷牙法,最好由上往下刷的方式刷牙,否則會造成病患的不舒服,還會讓牙齦萎縮更多。 沈一慶醫師也提到,預防牙周病的方法很簡單,可以用刷牙、牙線、牙縫刷,甚至是沖牙機來保持口腔裡面的清潔,一天最少刷兩次牙;定期的口腔檢查和洗牙也有助於口腔的清潔,而漱口水因為含有大量化學物質,所以不要經常使用。唯有好的口腔衛生處理,才是預防牙周病最好的方式。

陳怡蓉重口腔衛生 自信微笑帶來好人氣

陳怡蓉重口腔衛生 自信微笑帶來好人氣#牙周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採訪報導)偶像劇一姐陳怡蓉今(4)日出席代言潔牙品牌,注重口腔衛生的陳怡蓉說,前陣子因為拍戲壓力大,刷牙的時候發現有牙齦出血的情形,原本以為是火氣大導致牙齦紅腫,但就醫後竟然驗出牙齒上有不少細菌,差點就成了牙周病。現在除了早晚各刷一次牙之外,三餐飯後也會使用漱口水和牙線,潔牙工作不馬虎!陳怡蓉也說,良好的口腔衛生讓她能擁有自信的笑容,好「口」氣也為她帶來好人氣。根據調查,高達九成民眾有牙齦浮腫、刷牙流血,甚至是牙周病的困擾!牙醫師陳安妮指出,牙周病多半因口腔清潔習慣不佳,導致牙菌斑增生,對牙齦、牙周囊袋、齒槽骨等組織造成傷害。罹患牙周病的前兆就是牙齦紅腫、刷牙時易出血,許多人會誤會是火氣大而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就會讓牙齒和牙齦間的牙周囊袋越變越深。當牙周囊袋變深,食物殘渣就容易卡在裡面,甚至會引起結石,這時惱人的口臭也因此發生。到了牙周病的末期,齒槽骨嚴重的萎縮,就會讓整顆牙齒開始晃動,甚至是脫落!在治療方面,牙醫師提醒,高達八成的責任都在患者身上,患者應養成良好的潔牙習慣,包含正確使用牙刷、牙線和牙間刷的技巧,且初期的牙周病其實靠正確刷牙就可以改善;如果牙周病已到中、後期就要考慮手術等進一步的治療方式。此外,除了養成良好的潔牙習慣,牙醫師也提醒民眾每半年應固定就醫檢查一次並洗牙,才能擁有健康的牙齒。圖:陳怡蓉表示,自己曾差點罹患牙周病,百萬戲約險泡湯。(照片/記者陳茂軒攝)

別輕忽!糖尿病為牙周病的高危險群

別輕忽!糖尿病為牙周病的高危險群#牙周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般人都知道糖尿病患者如不好好控制血糖,常會伴隨併發症的發生,包括心臟血管疾病、眼底病變、腎臟病變和腳部神經病變等,但是,卻很少人知道糖尿病與口腔疾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而容易被人們所忽視。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糖尿病為牙周病的高危險群,糖尿病患者罹患牙周病的發生率是沒有糖尿病患者的三倍,且罹病愈久,牙周病也愈嚴重,而牙周病已被視為是糖尿病的第六併發症。糖尿病患者因免疫力的降低及溶解牙周組織酵素(溶膠原蛋白酵素)活性過度增加,導致糖尿病患者罹患牙周病的易感性增加,糖尿病患者不止是血液,連口水中的糖分也比一般人高,口腔內容易滋生細菌,牙菌斑是無所不在的,對於健康的人都會引發牙齦炎與牙周病,更何況本身罹患糖尿病的人!再加上糖尿病患容易因脫水或其他原因而產生口水減少,對口腔內雜物清潔效果也會降低,是造成口腔疾病的重要原因。糖尿病人常見的口腔問題包括口乾、口角炎、牙齒動搖、黴菌感染、牙菌斑、蛀牙、牙周炎、牙齦炎等造成牙齒敏感、疼痛、口腔黏膜破皮潰瘍等。口腔問題不解決,會導致食慾降低、營養攝取及吸收也較差,如果未及時加以診斷和治療,將影響口腔健康及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要如何保健牙齒呢?建議最好三至六個月定期接受牙科檢查,以防止口腔疾病的發生,降低疾病的嚴重性,因此,當糖尿病患已面臨牙周病的造訪時,應儘速找牙醫診治,否則時日一久,難保不會成為無「齒」之徒,而有所遺憾!彰化縣衛生局表示,預防勝於治療,糖尿病患做好血糖控制,可以降低口水中糖分,有助於牙齒健康,平時更應注意口腔衛生,飯後一定要刷牙,並使用牙線將齒縫間的食物殘渣及牙菌斑清除,如果能養成良好口腔保健行為,除可減少口腔病變,充分發揮牙齒功能,也有助於糖尿病的控制及健康的增進!

醫訊/血糖控制不佳 糖尿病患恐有牙周病

醫訊/血糖控制不佳 糖尿病患恐有牙周病#牙周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者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導致血糖最終代謝產物(AGEs)在小血管壁的堆積,使小血管管腔變窄,延長牙周發炎時間進而產生許多相關併發症;在口腔併發症包括口乾、齲齒、牙齦炎、牙周炎等,其中牙周炎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口腔併發症。根據流行病學顯示糖尿病是牙周病的高危險群,牙周病被認為是糖尿病的第六併發症,且超過70%糖尿病患者有牙周炎,為幫助糖尿病患者,衛生署台南醫院特別邀請,牙科主治醫師姚宜吟來教大家認識糖尿病與牙周炎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如何預防等,歡迎民眾踴躍參加。講座時間:7月22日(日) 上午10:00~12:00講座地點:臺南市立臺南文化中心國際廳地下一樓會議廳

血糖控制不佳 糖尿病患恐患牙周病

血糖控制不佳 糖尿病患恐患牙周病#牙周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根據流行病學顯示糖尿病為牙周病的高危險群,牙周病被認為是糖尿病的第六併發症; 超過70%糖尿病病人有牙周炎,牙周炎是一種慢性免疫發炎疾病,病因為牙齒上的牙菌斑細菌產生毒素,刺激牙齦使牙齦變紅、會痛、腫,且容易流血,造成牙周病,嚴重牙周病最後會造成牙齒脫落。糖尿病患者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易導致血糖最終代謝產物(AGEs)在小血管壁的堆積,使小血管管腔變窄,延長牙周發炎時間進而產生許多相關併發症;在口腔併發症包括口乾、齲齒、牙齦炎、牙周炎等; 其中牙周炎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口腔併發症。根據研究報告指出,糖化血紅蛋白(HbA1C)高於8.0%,牙周炎進行程度更快,也更易失去牙齒。相反的,糖尿病患者若控制血糖,且定期做牙周保養,有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就不易有牙周炎。另一個發現是在牙周治療後,糖尿患者牙齦的發炎及流血均顯著減輕,且血糖控制情況也較正常。衛生署台南醫院牙科醫師姚宜吟提醒糖尿病患,應自我檢視口腔情況,定期牙醫生檢查可以幫助牙周疾病的早期診斷。研究顯示牙周病恐涉及到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類風濕關節炎。因此,早期接受全身性疾病檢查,也有利於牙周健康,若糖尿病患者發現牙齦變紅、會痛、腫,且容易流血,就應該去看牙醫作進一步檢查,做口腔治療。

只刷牙不清潔牙縫 小心牙周病上身

只刷牙不清潔牙縫 小心牙周病上身#牙周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依據國民健康局的調查,40歲以上成年人90%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病,初期牙周病症狀較不明顯,許多民眾常因對牙周病不瞭解,而耽誤了接受治療的最佳時機。「牙周病」是指牙齒周圍組織發生細菌感染,主要致病原因是牙菌斑,一般人進食後數小時內就會有牙菌斑的形成,若無法有效清除,就會聚集附在牙齒上面形成牙結石,持續侵蝕破壞牙齦、齒槽骨和牙周韌帶等牙周組織,陸續會出現牙齦紅腫、口臭、流血、牙齒移位或搖動情形,甚至導致牙齒脫落,降低咀嚼消化的功能,影響到身體的健康。目前健保牙周病治療給付項目,包括牙結石清除(洗牙),牙周病緊急處置、牙周敷料、齒齦下刮除、牙周骨膜翻開術、牙齦切除及牙周疾病控制基本處置(牙菌斑偵測及去除維護指導)等多項。牙周病經過積極的治療後,一定要定期回診,通常是半年,但中、重度牙周病的患者為2-4個月,除了必要的維護治療外,也需要檢視牙菌斑控制的情形,否則易導致牙周病的復發,降低牙周治療的成效。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謝鈴琴主任呼籲民眾,國人普遍忽視清潔牙縫,是牙周病盛行率高的主要原因,一旦齒縫殘留過多牙菌斑,容易侵蝕齒槽骨,並導致牙齦炎及牙周病,急性發炎時對於齒槽骨的破壞更大,等到牙齒動搖時才要治療,往往得耗費更多時間與金錢,甚至需要開刀。反之,若及早在牙齦炎或輕度牙周病階段就發現治療,並落實正確的清潔牙縫方式,治療就相對容易得多。

植牙失敗究因竟是牙周病

植牙失敗究因竟是牙周病#牙周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層出不窮的植牙糾紛,肇因竟是沒有先治療牙周病。不少民眾植牙後發現不適,求助牙醫師才發現沒有先處理牙周病,全力搶救後,還是得拔牙。台灣牙周病醫學會理事長林保瑩解釋,一顆價值5至10萬的植牙,某些牙醫為了牟取利潤,沒有事先處理病人的牙周問題,導致植牙失敗。提醒民眾植牙前務必與牙醫師確認牙周問題,千萬不可貿然植牙。根據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指出,全球有30%的老年人口沒有自然牙,主要原因為牙周病及蛀牙,其中,35歲到44歲的中年人中,更有高達20%的人,患有嚴重的牙周病。至於台灣的數據,國民衛生局2010年調查顯示,40歲以上成年人,竟然高達90%的人患有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病,且數據隨著時間不斷上升中。「造成35歲後掉牙的主因,不是蛀牙或老化,而是牙周病。」台灣牙周病醫學會副祕書長王俊程強調,比起蛀牙,牙周病就像無聲殺手,初期症狀只有刷牙時偶爾流血、牙齦邊緣紅腫及口臭;到了中期,牙肉會開始萎縮,牙齦明顯腫痛,甚至變得敏感;若遲不治療,牙周組織被破壞後,導致牙齦化膿、咬合無力、牙齒鬆動,最後就不得不拔除或甚至自然脫落。植牙風盛行,讓不少缺牙民眾誤以為牙齒缺牙,只要植牙即可。事實上,「植牙可能是取代缺牙的最好辦法,但若缺牙主因是牙周病,沒有治療牙周問題就貿然植牙,未來很有可能會因牙周病菌,造成植牙的病發症,導致植牙的失敗。」王俊程分享,植牙雖然是牙周病缺牙者的一大福音,但因為患者在植牙前沒有評估或治療牙周病的問題,導致植牙體牙周炎,形成周圍骨頭的流失,甚至影響原本的自然牙,就會造成植牙的失敗。因此,王俊程提醒,患者在植牙前,一定要先處理牙周病問題。植牙並非一勞永逸。牙周病如同其它慢性病一樣,治療後只能控制病情,不能完成治癒。因此王俊程呼籲,牙周病患應以治療為優先,牙周病經過適當治療後,植牙成功率才高。王俊程補充,平時也要注意牙齒清潔,養成飯後刷牙的習慣、每半年一次的口腔檢查及潔牙,才能確保植牙的健康。

你有牙周病危機嗎?

你有牙周病危機嗎?#牙周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根據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指出,全球有30%的老年人口沒有自然牙,主要原因為牙周病及蛀牙,其中,35歲到44歲的中年人中,更有高達20%的人,患有嚴重的牙周病。至於台灣的數據,國民衛生局2010年調查顯示,40歲以上成年人,竟然高達90%的人患有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病,且數據隨著時間不斷上升中。做個檢測,若以下九種症狀符合任何一種,就可能有牙周病問題。牙齦紅腫或化膿刷牙時牙齦容易出血,甚至平時牙齦也會出血口臭牙齦萎縮、牙根敏感牙齦出現悶悶的痛感牙齒縫隙越來越大牙齒搖動幅度變大牙齒位移或變長咀嚼無力感若錯過黃金治療時間,牙周組織被破壞後,導致牙齦化膿、咬合無力、牙齒鬆動,最後就不得不拔除或甚至自然脫落,如此就需要植牙。那麼,植牙之前,該注意什麼事項呢?台灣牙周病醫學會提出植牙前七大檢測表給民眾參考。有無牙周病史?缺牙的原因及缺牙時間多長?有無配戴活動假牙及口腔手術的經驗?有無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肝腎疾病、藥物過敏、麻醉後不適等病史?有無最近的就醫紀錄或健康檢查報告?有無服用下列相關藥物?抗凝血劑(阿斯匹靈Aspirin、保栓通Plavix、可邁丁Coumadin、銀杏  、當歸等)或骨質疏鬆治療藥物(如福善美Fosamax等)有無抽菸習慣?若有,抽多久?每天抽的量為何?最近有無懷孕或長期出國的計畫?建議牙周病患者植牙前,不妨先進行術前檢測,七項檢測缺一不可!透過精準數據分析,讓醫師及患者都了解身體狀況後再行手術,不僅可以保障植牙品質,民眾也不必因擔心術前評估植牙風險而怯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