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缺藥」風波鬧得沸沸揚揚,其中軟便用的「氧化鎂錠」也在缺藥之列。根據健保署統計,這款藥物國人每月的健保使用量約2千萬顆,顯示排便問題是國人一大困擾。老化、生活型態、壓力、飲食習慣不佳,都是造成便祕的原因。當便便「硬」是不出來,該怎麼辦?多吃纖維、吃益生菌就有用嗎?讓腸胃科醫師幫你建立正確的觀念。
近期「缺藥」風波鬧得沸沸揚揚,其中軟便用的「氧化鎂錠」也在缺藥之列。根據健保署統計,這款藥物國人每月的健保使用量約2千萬顆,顯示排便問題是國人一大困擾。老化、生活型態、壓力、飲食習慣不佳,都是造成便祕的原因。當便便「硬」是不出來,該怎麼辦?多吃纖維、吃益生菌就有用嗎?讓腸胃科醫師幫你建立正確的觀念。
疫情開放,搭飛機出國玩的人越來越多,但在安排下次旅程的同時,也要多留意自己或同行友人在坐飛機時,常會發生的不適感,尤其是易發生「經濟艙症候群」的5大風險族群,在超過5小時的飛行中,症狀輕則腳脹、腳腫、頭昏腦脹、咳嗽、胸痛,嚴重甚至可能血管塞住,有猝死風險!
排便不順暢是許多上班族常見的困擾,尤其在三餐外食、久坐辦公室、工作壓力大的情況下,就經常會有便秘的問題,這時高纖蔬果的攝取就變得很重要,補充足量的「膳食纖維」才能促進腸道蠕動,快來看看網友熱議的高纖蔬果「10大排行」有哪些吧!
不只老年人,年輕人也會痔瘡大爆發?前幾天一位媽媽帶著才國三的孩子,到大腸直腸外科看診,向醫師表示在清洗內褲時發現沾有「不明血跡」,生怕孩子得了大腸癌。醫師表示,除了老年人因年長退化較容易有痔瘡,其實年輕人也會常常因為3個錯誤的生活習慣,而容易得痔瘡。以下醫師說明:
春節追劇、打麻將讓你全身痠痛嗎?許多人春節窩在家看電視、用平版電腦追劇、手機玩手游、甚至與親戚朋徹夜打麻將,結果導致全身痠痛。中醫師表示,長時間固定一個姿勢久坐,或維持同一個動作,全身的關節與肌肉緊縮會讓血液循環變差,容易感到身體痠痛,對此,中醫師建議透過「八段錦功法」就能舒筋活血。
許多民眾每天工作都有久坐問題,長久下來不免感到身體僵硬、筋骨痠痛。對此復健科醫師建議,可運用「運動零食」(activity snacks)方法,利用零散時間做少量運動,即使只做2~3分鐘都有差,可保護肌肉不流失,對身體活動有所幫助。
坐著都不動,居然也會累、傷害體力,為什麼?在日本曾指導過許多頂尖的運動員,包括知名馬拉松選手神野大地的體能訓練師中野.詹姆士.修一在《最強疲勞恢復法》書中說明,想要打造不累體質,上班族首先必須認識到「久坐」是體力大敵,原理在於妨礙了「擠乳作用」,血液和淋巴液無法即時流回心臟,產生循環。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阿明是貨車司機,每次上廁所後出血的狀況反反覆覆已長達15年,使用藥物治療也不見好轉,讓他十分困擾,最近終於接受新式微創痔瘡環切手術,沒想到術後傷口沒有傳說中那麼痛,當日也可以下床、恢復日常活動,讓他直呼太晚決定動手術,白困擾了好多年。微創痔瘡環切手術恢復快 併發症也較少羅東博愛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李明璋表示,阿明是因為近期加班頻率增加,久坐駕車讓他解便後出血的狀況更嚴重,甚至可以在肛門口摸到一小粒痔瘡,才終於讓他下定決心尋求手術幫忙,事實上,比起傳統痔瘡手術術後惡名昭彰的疼痛,現行微創痔瘡環切手術不但傷口小、出血少、手術時間短、恢復快,且副作用與併發症也比較少,已經漸漸為痔瘡手術洗刷惡名,大大提高患者對手術的接受度。痔瘡從輕到重可分為四期,第一期,痔瘡位於肛門內,只有解便時才會出血;第二期排便時痔瘡會脫出,解便後會自動復位;第三期排便時痔瘡脫出,必須靠手自行復位,到了第四期則是痔瘡脫出,無法再自行復位。臨床上,患者經常會拖到第四期才就醫接受手術,其實在第二期與第三期間就會影響生活,若用藥仍無法改善,經醫師評估後,就可以考慮進行微創痔瘡環切手術。目前羅東博愛醫院手術中使用的的痔瘡環切吻合器,已經進展到第二代,根據研究顯示,第二代的環切吻合器在術後48~72小時內,可降低60%出血率,術後肛門狹窄的後遺症也降低約15%,且切除效果更好、復發率更低。工作需久坐者 每隔一段時間起身活動喝水痔瘡雖然體積不大,但卻能讓患者因為坐立難安而影響生活品質,加上許多人因為工作因素,痔瘡的發生率始終居高不下,院內平均每個月多達30例的痔瘡手術,著實為數不少。李明璋提醒,除了均衡與清淡的飲食和規律運動之外,避免久坐與久站也是預防痔瘡與術後保養的準則,若因工作需要經常久坐或久站,建議每隔一段時間就起來走動,就算是起身上廁所或喝水,都好過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