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

2023芒種》天氣又濕又悶,皮膚癢抓到流血⋯中醫揭「濕疹3類型」

2023芒種》天氣又濕又悶,皮膚癢抓到流血⋯中醫揭「濕疹3類型」#濕疹

2023年6月6日為芒種,是24節氣中第9個節氣,此時開始進入梅雨季,空氣潮濕、天氣悶熱,形成濕熱的環境,有許多人因濕熱而造成皮膚發癢。70歲的林先生長期手、腳、胸、背、鼠蹊部常起一塊一塊的紅疹,癢感越來越明顯,經常抓到流血甚至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就醫經中醫師把脈問診後,發現林先生是因體內濕熱產生濕疹。

他癢到像「萬隻螞蟻」爬上身!醫揭異膚新藥:3大症狀幾乎「清零」

他癢到像「萬隻螞蟻」爬上身!醫揭異膚新藥:3大症狀幾乎「清零」#濕疹

26歲的賴同學出生就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全身病灶有8~9成皮膚紅疹、脫皮屑,屬重度異位性皮膚病患,甚至曾誤信偏方「喝蛇湯」反致症狀加重,皮膚到骨頭像是有上萬隻以上螞蟻在爬!醫師指出,以往傳統治療僅3~4成症狀可改善,患者使用新藥更面臨自費挑戰,所幸今年4月起新藥納入健保,嘉惠12歲以上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病患。

濕疹是夏天好發?還是冬天好發?

濕疹是夏天好發?還是冬天好發?#濕疹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過了清明節的台灣,在梅雨來臨之前開始變得悶熱、濕悶的天氣,家中若有濕疹的寶寶在照護上會變得特別辛苦!臨床上常見到家長們因為見到「濕疹」兩個字,就積極的盡量想要保持寶寶皮膚患部的乾燥,其實常常會適得其反,造成症狀更不好控制。「該要保持乾燥?還是保持濕潤?」這是個不好回答的問題!因為濕疹在冬天和夏天都會發作,不能過度濕潤也不能過度乾燥,所以如果家中有寶寶患了濕疹,照護上會非常不容易,也會是一項讓家長非常無助的長期困擾!這些現象都是濕疹?依照不同的病程,上述症狀都會出現,有些案例會出現水泡、滲出 組織液、糜爛等症狀,覺得皮膚一直很濕。有些會出現皮膚增厚、 龜裂、皮屑脫落等,一直覺得皮膚很乾。為什麼同樣是濕疹,症狀 會這麼兩極?濕疹是一組皮膚多形性的損傷,容易產生嚴重的搔癢,並且是非常 容易復發的一種發炎性的皮膚病。所謂「多形性的損傷」,簡單說 就是可以出現上述「乾」和「濕」症狀。 又是濕,又是乾,照護好難?濕疹患者,特別是小寶寶,皮膚非常敏感而脆弱,在照護上不能太濕,也不能太乾。真的很難!過了清明節,天氣開始變熱了,這時候要避免汗水的刺激造成症狀更為明顯: 發現寶寶有出汗讓衣服濕了,便要盡快更換。 最好選擇棉質的衣服,可以將汗水吸附在衣服上,而不會在皮膚上乾掉,刺激皮膚。 即使是夏天,也是要注意保濕,記得要用護膚乳液在擦乾寶寶流  汗後的身體讓皮膚保持濕潤。 沐浴時避免洗太熱的水,或是浸泡太久而增加皮脂的流失。  避免使用具刺激性的肥皂。濕疹該如何預防和有哪些治療呢?治療仍是以藥物為主,發病時改善效果較為顯著。 口服抗組織胺:抑制搔癢,減少搔抓、症狀加重、感染等。  類固醇軟膏:可以改善過敏、發炎。  日常預防可以非藥物為主,避免或是減少復發。 減少刺激:雖然濕疹的病因仍不明確,若是有已知的刺激物或是過敏原會引發濕疹,應該儘量避免接觸或是食用。 保濕劑:保持皮膚患部的乾淨與滋潤可以促進症狀的恢復,並且有預防症狀發作的可能。 益生菌株 LGG 與 BB-12可以改善和預防輕度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當發現小寶寶出現上述濕疹症狀時,請務必就醫,並且遵照醫師的建議按時使用藥物將急性期的症狀予以控制。氣溫上升之際,家長們必須要更有耐心給予寶寶照護,同時降低汗水對症狀引起的刺激。治療的過程中必須要減少搔抓造成症狀加重或是感染的發生。合併使用乳液和補充益生菌株LGG 與 BB-12 可以加快恢復的時間, 改善和預防濕疹症狀的發生。 (臺北榮總關渡醫院小兒專科 吳子聰教授)

年終大魚大肉又應酬 濕疹纏身癢不停

年終大魚大肉又應酬 濕疹纏身癢不停#濕疹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日前冷氣團來襲,不少人皮膚出現搔癢難耐的狀況,中醫提醒「當心是濕疹惹的禍」。擁有多年看診與臨床經驗的平安中醫診所院長袁國山表示,這陣子有許多皮膚乾癢、紅腫,甚至脫皮結痂的患者上門,大多都是濕疹所造成,像是最近來看診的上班族李先生,每年進入秋冬之際,天氣開始轉冷後,就會出現濕疹的症狀,今年在幾次應酬與聚餐的隔天,濕疹的狀況變本加厲,不但搔癢劇烈,還一抓就破皮流血,本來長年看西醫的李先生,經朋友的介紹才嘗試透過中醫改善。中醫改善體內濕氣 十天即見效袁國山表示,冬季發癢的皮膚病大多為濕疹。工作的壓力疲勞、年終聚餐的飲酒與暴飲暴食,體內濕氣太重,都會造成濕疹,濕疹常會讓患者出現劇烈搔癢且反覆發作,也會顯現出各種外觀,外表赤紅而濃淡不一,且大部分以小丘疹形態發病。李先生過去以類固醇藥膏治療濕疹,但病情反反覆覆,濕疹的病因在中醫學理上屬於外邪侵淫,即外受潮濕,或感受風熱,採用中藥材配方來祛風、清熱、利濕,改善體質,大約10天就有療效,3個月後便痊癒。避食刺激性食材 冬季保養是王道袁國山也提醒,濕疹患者在飲食方面,應避免進食刺激性的食物,如未熟的蛋、蒜、魚、蝦、蟹、牛、羊肉等易過敏性食材,另外,衣著方面盡量選擇棉質衣物,羊毛衣物切勿直接接觸皮膚。建議民眾天氣變冷時,多擦油脂性的保濕乳液來滋潤皮膚,以減少皮膚搔乾癢,且均衡飲食,多吃肉類、五殼、奶類、蔬果類等,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預防皮膚感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