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失智照護

失智長輩亂打人怎麼辦?面對失智者的攻擊行為,第一步先「這樣做」

失智長輩亂打人怎麼辦?面對失智者的攻擊行為,第一步先「這樣做」

失智症不是單一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組合,除了記憶力減退,還會多種行為精神症狀。許多人照顧失智長輩時,會遇到長輩破口大罵,甚至動手打人的經驗,照顧起來是很大的挑戰,究竟失智者為何會亂打罵人?照顧者該如何應對?《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照服員的失智照顧經驗,讓照顧者可以順利照顧失智患者。

特別企劃:孩童發育

5歲女童突發育長陰毛、胸部變大⋯醫揭「中樞性早熟」恐增乳癌風險

5歲女童突發育長陰毛、胸部變大⋯醫揭「中樞性早熟」恐增乳癌風險

一對姊妹,年紀差2歲,但是妹妹突然快速成長,從原本的身高小姊姊半顆頭,短短2年內大幅超越了姊姊。收治案例的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科醫師邱巧凡指出,檢查發現,妹妹有性早熟問題, 5歲多便出現乳房、陰毛發育的狀況,骨齡檢查也已達11歲,呈現明顯超前的現象⋯

小米粽驗出「托福松」!農藥中毒怎麼辦?症狀有哪些?教你緊急自救法

小米粽驗出「托福松」!農藥中毒怎麼辦?症狀有哪些?教你緊急自救法

日前,台東縣爆發大規模食物中毒事件,禍首疑似阿嬤包的蝸牛小米粽,案件深入調查後發現,竟驗出農藥有機磷劑「托福松」(Terbufos)的殘留,此次食安事件也引起社會警覺。《優活健康網》整理農藥中毒懶人包,包括常見症狀、急救方法與迷思,使用農藥時務必謹慎,以確保農產品安全與自身健康。

一到「關鍵時刻」就失常?心理學家教你「暫停練習」4步找回專注力

一到「關鍵時刻」就失常?心理學家教你「暫停練習」4步找回專注力

世界菁英為何不會有魯蛇心理?跟一般人的差距是什麼?專為皇室、特種部隊、奧運冠軍規劃心智訓練的英國績效心理學家查理.恩文(Charlie Unwin)在《特種部隊專用的心智鍛鍊課》分享,他如何綜合腦科學、神經科學與應用心理學,協助頂尖人才提升抗壓性,打造出強悍的心理素質,面對壓力仍應付自如,保有對目標的專注力。以下為原書摘文:

另一半不願做「婚姻諮商」怎麼辦?心理師教你「4招」開啟對話

另一半不願做「婚姻諮商」怎麼辦?心理師教你「4招」開啟對話

婚內溝通往往帶著許多情緒、盲點,但如何評估情感是否破裂到無可挽回,或者還有機會延續?兩人一起尋求諮商,作為意見參考是不錯的選擇。諮商心理師羅子琦在《給愛一個機會:婚姻諮商》一書提到,若讀者反思自身的婚姻關係,想邀約伴侶詢求專業協助,她建議用4個原則,取得雙方共識,是開啟對話的第一步。以下為原書摘文:

心絞痛、呼吸不順「吃胃藥」竟痊癒?醫:可能是「胃心症候群」

心絞痛、呼吸不順「吃胃藥」竟痊癒?醫:可能是「胃心症候群」

常有病患因胸悶、心跳快,常常莫名其妙就發作,去大醫院心臟科檢查心電圖、心臟超音波卻都檢查不出問題;又懷疑甲狀腺有問題,去新陳代謝科抽血、照超音波,也都沒問題,又以為是自律神經失調,學會避免緊張、適度排解壓力,但是效果還是不佳。最後吃了胃藥,居然就好多了!到底怎麼回事呢?中醫師指出,造成這些小病小痛的根本原因,可能是「胃心症後群」。

健康模範生也會中風?醫親解「心房顫動」預防、偵測、急救方法

健康模範生也會中風?醫親解「心房顫動」預防、偵測、急救方法

平日健康的張先生,在某天發覺自己單側指尖麻木、抓握也變得較為無力,經過一夜觀察卻不見好轉,次日決定到神經科門診諮詢。由於「突發性神經學症狀」可能有急性腦中風的疑慮,神經科醫師將張先生轉介至急診。經過急診、住院一連串檢查,診斷為缺血性腦中風,中風原因來由於「心房顫動」。

「媽,別鬧了」熟齡追愛行不行?心理師提醒「3大現實」先考量

「媽,別鬧了」熟齡追愛行不行?心理師提醒「3大現實」先考量

近日Netflix夯劇《媽,別鬧了》一開播就引發超高討論,劇情描述6旬母親在喪偶後,尋找第二春,甚至跨海再嫁至澳洲,種種大膽的行為,讓2個女兒擔心不已。熟齡二春話題浮上檯面,在人生下半場勇敢愛最後一回,需要考慮哪些重點?熟齡詐騙或當小三的案例時有所聞,面對家人的擔心,該如何避免彼此紛爭?本篇心理師清楚分析熟齡追愛的優缺點。

遇到醫療糾紛,「醫預法」能幫上忙?醫改會教你「3步驟」自保

遇到醫療糾紛,「醫預法」能幫上忙?醫改會教你「3步驟」自保

「34歲產婦進入手術室分娩,1小時後卻傳來子宮破裂命危、新生兒死亡的消息。因事發後院方並未在第一時間完整說明、更於當晚神隱失聯,氣的家屬前往事發診所撒冥紙抗議⋯⋯」因醫療爭議而灑冥紙、抬棺抗議的案件時有耳聞,或有些人選擇進行平均5至8年的醫療訴訟,但追根究底,真相釐清了嗎?爭議解決了嗎?能夠預防再發生嗎?

血糖穩定就不追蹤?恐功虧一簣!醫揭密糖尿病緩解「假動作」

血糖穩定就不追蹤?恐功虧一簣!醫揭密糖尿病緩解「假動作」

50歲江先生,5年前診斷出糖尿病後積極治療,在胰島素、口服藥及規律地生活型態下,血糖穩定達標,慢慢地脫離胰島素及調降口服藥劑量。2年前,成功脫離血糖藥物,純粹以飲食及生活型態控制。之後追蹤1、2次穩定後,就未再固定就診。直至再次到醫院回診時,空腹血糖值竟突破20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