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吃青椒嗎?青椒是一種低熱量、高纖維、豐富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蔬菜,青椒也是甜椒的未成熟果實,帶有比較強烈的特殊「椒味」,而其特殊的味道也讓許多人又愛又恨。《優活健康網》整理青椒的功效、營養價值、禁忌與料理推薦,今晚炒一盤經典的「青椒炒牛肉」為自己加菜吧!
現代人經常手機不離身,盯著螢幕滑手機已變成民眾的生活日常。然而,不論手機、電視、電腦或是閱讀書本,其實都會增加眼球壓力,造成眼睛不小的負擔。《優活健康網》特摘整形外科名醫林靜芸所撰此篇,分享眼睛壓力大的原因,並說明改善眼壓的方法,守護好眼睛才能有美好人生。
小孩哭鬧不聽話,爸媽該怎麼教?《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心理師分享親子教養關鍵,想處理孩子哭鬧情緒,第1步應該先做到爸媽情緒穩定,如果爸媽也失控發飆,情緒和問題起因沒有被解決,下一次遇到同樣的情況,不愉快就會再度發生。即使當下沒有辦法馬上處理事情,也需透過事後溝通,了解小孩為什麼這樣做的原因,才能避免類似情形再次出現。
這兩年的疫情,我想,大多數的我們應該把注意力放在避免接觸、選擇要打哪一種疫苗,或是確診後該如何照顧自己或是親人,但有一件事情卻悄悄的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新冠肥胖。問題不只是體重增加而已,肥胖更是許多慢性疾病的起點,像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動脈粥樣化、第二型糖尿病,當然,也包括走沒幾步路就會覺得累與喘。
人們常說「要活就要動」,而年長者行動能力的關鍵,就在兩隻腳上,因此正確認識足部照護,並且平常對足部做好保養,才能幫助長輩保持活動力!
小孩在外人面前更容易耍賴胡鬧,家長們在大庭廣眾下嚴厲管教,真的有用嗎?韓國媽媽公認最強教養軍師崔旼俊在《給不小心又對孩子大吼大叫的你》一書中卻提醒,當父母大吼大叫時,其實誤將「教養」當成「教訓」,孩子被父母視為爭鬥輸贏的對象,只能暫時被迫屈服,但卻很難學到真正的社會規則。以下為原書摘文:
新冠疫情流行期間,無症狀確診者潛伏數量大,家用快篩試劑已成為居家常備用品。但台中慈濟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王瑞興提醒,快篩試劑結果應以測試15分鐘為準,時間內出現微弱T線有意義;但若超過15分鐘才出現,就不具參考價值了。
63歲曾女士是長期洗腎的病人,最近洗腎完總感到呼吸喘、心悸、雙腿水腫,以為是洗腎時體內多餘水分沒能順利排除,調整了透析脫水量,也嚴格控制平日飲水量,不適狀況卻沒改善。經腎臟科醫師檢查排除各種因素後,懷疑是心臟問題,請心臟內科醫師會診後,檢查發現原來是缺血性心臟病。
陳先生坐在輪椅上被太太推著進來看診,表示自己之前因長期喝酒,大腿骨出現了缺血性骨壞死,在大醫院換了髖關節的人工關節,手術後半年卻發現傷口感染,雖經抗生素、清瘡手術多次治療,感染還是時好時壞。
有不少人在打完新冠疫苗後,可能會出現血栓或血小板低下等不適反應,但若是下肢冒出密密麻麻的紅色出血點或紫斑,得當心患上「過敏性紫斑症」。醫師提醒,孩童比成人更容易得到過敏性紫斑症,若家長觀察出現4大症狀,應及早送醫治療,否則可能會引起腎炎,損害腎臟功能。
自己確診了與家人同住,如何降低家戶感染風險?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醫師嚴可倫在臉書粉絲頁分享居家隔離「模擬演習」,告訴你該如何選擇或自製適合居隔的房間環境、快速準備好隔離生活用品,以最快速度進到隔離房間,降低傳染給家人的可能。
每年5、6月是梅雨季,水氣特別豐沛,今年更是一路下到端午過後仍不停歇,敏感的人或許會感受到身體出現各種小毛病,伴隨情緒煩悶低落,這些狀況通常會在天氣轉晴時,恢復正常;但部分族群卻會明顯感到頭暈、身體沉重無力、食慾不振、昏沉等狀況,京都堂中醫師蘇映慈提醒,這很有可能是「濕邪」上身。
我們總以為自己就是最了解自己的人,但韓國知名諮商心理師邊池盈卻在累積無數個案的諮商過程中發現,很多人常常對自己感到陌生,她在《比起喜歡自己,我有更多討厭自己的日子》一書中,列出111個接納自我的練習。其中她把被情緒綁架的狀況描述為「上鉤」,引導我們用5個階段的思考,練習擺脫情緒困境。以下為原書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