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年輕時為了理想打拚,期望退休後可以擁有自己的時間,但當面臨不需工作的退休生活時,卻頓時失去生活重心;此時若子女不在身邊,往往不知道如何打發時間,也就造成「空巢症候群」,導致身心問題的出現。以下從紅樓夢中眾人欣羨的賈母談「空巢症候群」的成因,並分享晚年樂活的方法。
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後,高齡者的相關疾病及症狀也愈來愈受到重視,其中「肌少症」就是其中一項。肌少症不是只有肌肉減少,還包含肌肉力氣減退和活動表現變差,不僅影響行動能力,更可能引發跌倒、骨折,甚至提高死亡風險。建議多留意肌少症徵兆,才能及早預防或治療。
蔓越莓果乾是健康零食嗎?「蔓越莓果乾」由蔓越莓脫水而製成,外表看似紅寶石,因此有「北美紅寶石」之稱,也是不少人喜歡吃的零食,但市售蔓越莓乾為提升口感與保鮮效果,通常添加大量添加物。《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蔓越莓果乾的隱藏風險,民眾要注意攝取量才不會傷身。
一位30歲的女性騎機車不慎摔倒,足踝整個腫起來,疼痛到連行走與站起都有困難,來到門診經檢查後,原來是足部骨折,所幸經評估後並不需要手術,治療復健後完全復原,順利重返職場。復健科醫師揭骨折治療及復健運動,大致分為3階段。
6歲李小弟有異位性皮膚炎、鼻子過敏的症狀,因此到醫院中醫部門診治療,治療後原已相當穩定,數月未再發作。近日回診時,媽媽表示李小弟最近皮膚又開始搔癢,醫師詢問後發現是因為天氣炎熱,回家又狂吹冷氣,在外寒內熱的刺激下,導致皮膚問題再次復發,後續診斷為俗稱的「冷氣病」。
小孩子太瘦也會出問題!一位11歲的男孩,在3個月內就瘦了4公斤,食不下嚥、胃脹難忍,父母還以為小孩得了厭食症,緊張得四處求醫,卻一再被誤診以胃炎醫治,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兒科醫師廖子涵表示,該男孩是罹患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十二指腸被壓扁,食物無法通過,最佳的「處方」是增胖,經過一段時間養胖後,胃口問題果然不藥而癒。
60歲黃先生曾經能言善道、幽默風趣,但中風之後一切都改變了。由於左側中大腦動脈出血,造成左腦主管語言功能的皮質區域受損,引發「非流暢型失語症」。雖然能理解簡短的口語指令,但無法理解連續的對話內容,口語表達僅能發出一兩個單音,無法仿說詞彙或短句,閱讀及書寫能力也不如以往,家人及朋友都相當擔心。
日前,一名30歲王小姐至醫院就醫,表示每個月總是有幾天特別容易心情煩躁,情緒莫名沮喪而且很容易生氣,同時伴隨著乳房脹痛、下腹脹痛、頭痛以及四肢水腫等不舒服的症狀。經醫師詳細詢問後,發現這些症狀總是在月經來之前,隨著月經來了之後,一切又恢復正常,這就是典型的「經前症候群」。
台灣夏季潮濕悶熱,皮膚較敏感或過敏體質的人,很容易「濕疹」上身,奇癢無比、反覆發作,造成許多人嚴重困擾;導致濕疹的因素眾多,可能是遺傳體質、免疫失衡、接觸到過敏原或刺激物、氣候因素等,營養師建議民眾,可吃「6類營養素」改善濕疹!
你是浪漫主義者嗎?浪漫主義者可能非常喜歡童話和浪漫喜劇,幻想可以和迷人的角色相遇並墜入愛河,從此幸福快樂的生活。心理師表示,擁有不切實際的期望是不健康的,這樣的關係也很難維持下去。若民眾有浪漫主義者的跡象,建議尋求專業的心理師,探討形成背後的原因,建立更健康的關係。
許先生長年居住在美國,因為罹患糖尿病所以一直都在他的私人家庭醫師追蹤控制。大約6年前,體檢發現了小便檢查中有微量白蛋白尿,到了2年前白蛋白尿已經大幅增加,而且肌酸酐也開始上升,血壓也逐漸升高,家庭醫師只好提高用藥的劑量,並增加了降血壓藥。
孩子長不高竟然是一種疾病?「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可能是因為遺傳、腦部構造異常、放射治療等因素,造成生長激素分泌過少。此外,生長激素治療的成效與生長板有關,等到生長板完全癒合後,便無法繼續長高。對此,醫師建議,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的身高比同年齡小朋友矮小,一定要盡快至診間評估。
2023年24節氣中的「夏至」落在6月21日,今天太陽將會直照北回歸線,不僅是北半球日照時間最長的一天,從夏至到小暑、大暑的這段期間,氣溫會逐漸攀至悶熱高峰。面對熱炎炎的夏天正式來臨,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陳冠蓁也教民眾「消暑養生3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