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以為染髮劑在頭髮的停留時間愈久,髮色就能維持更久,但皮膚科醫師表示,務必依照說明書上的建議時間,不可讓染髮膏在頭上留置過久,否則容易引發過敏,造成刺激性皮膚炎。《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染髮的注意事項,一定要看清楚產品使用方式,並注意染髮後的皮膚狀況。
保鮮盒幾乎是家家戶戶必備的用品,但市面上的保鮮盒材質、尺寸大小百百種,在選購前應該先了解它們不同的特點;另外,雖然如今的保鮮盒大多都具耐熱性,但也要注意適用的加熱儀器不同,以免發生危險。《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各式保鮮盒的注意事項,正確使用才能保障安全。
過年連假把握時間追劇,開工上班又長時間盯著電腦、手機,現代人總是離不開3C產品,每當看著小小螢幕,脖子容易固定姿勢前傾或後仰,長時間下來造成肩頸痠痛。中醫師提醒,長期肩頸痠痛若不治療,可能會引發一系列後遺症,建議居家3招伸展運動可幫助放鬆肌肉,做好肩頸保健才不會影響生活品質。
「阿姨,我肚子好餓,爸爸、媽媽都不讓我吃東西。」一位胖嘟嘟的小男孩站在便利商店門口楚楚可憐地說,吸引了路人的目光。從明顯過胖的體型看起來,小男孩顯然吃了很多東西,但是因為飽食中樞的問題,讓他永遠吃不飽。
一名9歲孩童從2歲開始就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全身皮膚粗糙不堪、布滿大小搔癢顆粒及斑塊,晚上常因搔癢抓到無法入眠,一覺醒來就看見床單上沾滿搔抓後留下的斑斑血跡、皮膚也因此發炎流膿。反覆重度的惡化使他幾乎體無完膚;輾轉至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鄭百珊門診,使用生物製劑治療1個月後,搔癢和皮膚狀況才獲大幅改善,也不需再服用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
香港資深電影導演蔡繼光2021年12月來到台灣定居,成為新台灣人,熱愛踢足球的他即便從電影事業中退休,年屆75歲仍馳騁球場,每週至足球場報到3天。但連續幾個月的膝關節疼痛,經羅東博愛醫院院長暨骨科醫師葉文凌診斷,為前十字韌帶受傷合併膝軟骨骨折,在接受膝關節鏡手術後,終於可以重回足球場上。
不想接種疫苗,以為只要自然感染新冠病毒就能獲得抗體有無敵星星?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各大國際期刊都已提出,未接種疫苗者,重症與死亡風險皆倍增;且就算因染疫獲得免疫力,也有不夠持久、抗體濃度不足等問題,呼籲民眾趕快去接種第3劑疫苗,否則萬一得了Omicron就算有無敵星星,3個月後也會變「流星」。
新冠病毒不只會咳嗽、發燒、嗅味覺改變,還有4個罕見症狀!隨著新冠變異株的出現,新冠症狀也不斷在演變,常見頭痛、喉嚨痛、鼻塞或流鼻涕等都屬於初期新冠症狀,但現在越來越多新數據表明,染疫跡象還包括皮膚病變、聽力受損等較模糊的症狀。
隨著Omicron新冠病毒株造成的本土確診人數增加,康復後仍留有不適症狀的人數也跟著增長。36歲的吳小姐在5月初感染了Omicron病毒,現在已經陽轉陰康復,但仍會乾咳、胸悶與頭痛,持續了將近2週,吃普拿疼與止咳藥仍不見好轉,生活與工作方面都大受影響。
許多婦女可能在打噴嚏或咳嗽時,偶爾會意識到尿液會不自主漏出,或一有尿意往往立刻就忍不住,對於這種症狀卻感到羞恥,而不好意思就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張德撝表示,根據台灣本土資料,35歲以上婦女,每4位就有1位有尿失禁困擾。儘管盛行率如此之高,但礙於隱私,就醫比例卻相對較其他疾病低很多。
儘管Omicron感染者多為輕症,根據美國疾管署在5月24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新冠肺炎康復的成年人,從18~64歲中,每5人就有1人會出現長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 syndrome),加上不適症狀仍斷斷續續出現、得知染疫後的情緒波盪,影響到家庭、工作與生活起居,新冠癒後之路怎麼走才能確保重建身心健康?《優活健康網》根據聯安診所醫師團隊的建議,整理以下3大面向,包括健康追蹤、心理調適與飲...
46歲的李先生因左側肩膀疼痛導致手無法抬高或往後,也無法側睡,就醫檢查確診為五十肩,配合藥物及復健治療後,狀況改善不少。但近日因居家隔離,李先生擔心無法就醫做復健,會讓五十肩狀況變嚴重;因此才想請教復健科醫師,該如何進行居家復健活動,舒緩五十肩的不適呢?
蘇先生到中醫診所就診時,高興地拿出抽血檢驗報告並表示,自己的腎功能已獲持續改善,從最開始的腎絲球過濾率GFR是21,一直進步到這次的78,連腎臟科醫師都覺得很驚訝。腎臟科醫師曾向蘇先生表示,以往病患只要是慢性腎衰竭,都只會一直惡化下去,沒想到他卻竟然反而不斷進步。蘇先生也疑惑並想請教中醫,到底中醫是如何看待腎衰竭這種疾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