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薄影響受孕?一名39歲女性嘗試過3次人工授精,但在5週時流產,試管植入10週時卻發生胎停,她在試管療程中,雖服用西藥但子宮內膜仍僅有0.46公分;後續,經過3週的中藥、針灸療法並一併調理平時容易頭暈疲勞的狀況後,內膜厚度翻倍達0.82公分,試管植入後一次成功並順利產下一女。
春節年假放完後,許多人都胖了一圈,開始準備減肥計畫,甚至以為飲食「少量多餐才能瘦」。但《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破解迷思,醫師指出,少量多餐其實是減重錯誤觀念,如果一天攝取的總熱量超標,對減肥的效果其實跟規律吃3餐差不多,建議民眾可運用「攝食產熱效應」幫助瘦身。
在台灣不論年節、喜慶或祭拜,都習慣送上祝賀之水果,其中「蜜棗」就是最適合送禮的水果之一,因其具有「棗到幸福」、「棗生貴子」等寓意。《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整理蜜棗的相關知識,包括蜜棗種類、功效、飲食禁忌以及挑選保存法,並分享蜜棗煲湯的食譜,吃了就會年年好。
女性常因為愛美選擇隆乳,有2名個案多年前皆做過隆乳手術,經乳房攝影檢查,發現乳房組織出現「微小鈣化」現象,進一步細針定位切片檢查,確認皆為乳癌前兆。但隆乳跟乳癌有關係嗎?有做過隆乳手術,會影響乳房篩檢結果嗎?乳房外科醫師為妳親自解答。
台中市66歲男子工作時突然休克倒地,送到急診時已無呼吸心跳。台中慈濟醫院團隊判斷為突發心肌梗塞緊急放置支架,穩住生命徵象後採用低溫療法醫治,5天後甦醒,意識清楚能夠對答。
你領過口服藥了嗎?台灣目前開放的2種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原供65歲以上、具重症高風險因子之中輕度確診者,經醫師診斷後領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宣布,調整「未滿65歲者」領取口服抗病毒藥物之最新適用條件。到底口服藥用藥有哪些限制?本身有哪些疾病要避免使用?懷孕婦女可以用嗎?《優活健康網》為您列點整理一次看懂!
回溯2021年5月中旬,台灣爆發新冠肺炎社區流行,全國實施第三級警戒,當時針對確診者進行基因定序發現,幾乎是Alpha變異株,傳播力較原始病毒株多增6成。該年7月Delta變異株現身,傳播力更強,成為全世界主流變種病毒,直到11月Omicron變異株出現,年底就取代Delta成為全球最強勢的變異株。
新冠疫情肆虐,也讓許多家庭遭遇不同危機,台中一位職業母親,疫情期間在家工作,國中的孩子則改採遠距教學,長時間相處下,親子衝突卻不斷,也間接影響婚姻關係,讓她心力交瘁,想透過諮商重整關係,練習與孩子、另一半及自己和解。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各地確診人數越來越多。懷孕19週的陳太太經PCR檢測確診新冠肺炎,出現喉嚨痛如刀割,根本無法進食,連喝水都痛,經台南市立醫院中醫科醫師張烱宏視訊門診診斷後,給予中藥治療,3天後咽痛大幅改善,第8天轉陰,後赴婦產科產檢母子平安。
孩童發燒怎麼辦?家長們對服用退燒藥的做法兩極化,有父母讓孩子過度服藥,有些爸媽則堅持孩子再燒都不給藥,這是因爲對退燒時間不了解所致。為此,食品藥物管理署特邀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過敏感染科約聘主治醫師、親子診所院長陳俊仁說明。
演藝圈受肝癌所苦的藝人並不少,蔡頭、吳孟達、林正英等知名影星,都因罹患肝癌辭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消化系王鴻偉醫師指出,肝臟是「無聲」器官,因為沒有神經,人們感覺不到痛,因此,肝癌初期不易察覺,往往到了病患自覺容易倦怠、黃疸、肚子脹痛、檢查發現腹水或摸到硬塊等症狀出現時,多半都已經是中晚期肝癌,也增加治療難度。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防疫政策從清零轉為共存,導致防疫險理賠爭議越來越多,各保險公司對於是否需要用藥才能理賠的看法也不一。今日中國人壽發佈新聞稿表示,新冠肺炎確診後於「居家照護」期間,只要經醫師診療並開立藥物治療,即可申請理賠。
藝人孟耿如與黃子佼於2020年結婚後,在去年年底宣布懷孕,19日在臉書發文興奮分享「卸貨了」!她表示,自己經歷了沒生過孩子無法體會的歷程,為追求最自然的生產方式,她選擇用「水中生產」的方式迎接寶寶,更沒打無痛分娩和點滴,也沒有催生、剪會陰,生產過程順利且花不到18分鐘!但近年國外風行的水中生產,到底是什麼?每個懷孕媽媽都適合嗎?《優活健康網》為您整理以下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