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薄影響受孕?一名39歲女性嘗試過3次人工授精,但在5週時流產,試管植入10週時卻發生胎停,她在試管療程中,雖服用西藥但子宮內膜仍僅有0.46公分;後續,經過3週的中藥、針灸療法並一併調理平時容易頭暈疲勞的狀況後,內膜厚度翻倍達0.82公分,試管植入後一次成功並順利產下一女。
隨著交友軟體越來越盛行,現代人卻在網路背後把真正的自己藏得更深,甚至不想見面約會相處,害怕在一開始就展露真心⋯⋯「簡訊約會」(Dexting)便是網路戀愛趨勢下的產物,只透過和某人傳訊息就陷入戀愛感。《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淺談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過Dexting的經歷,以及其可能衍生出來的溝通問題和人際省思。
春節年假放完後,許多人都胖了一圈,開始準備減肥計畫,甚至以為飲食「少量多餐才能瘦」。但《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破解迷思,醫師指出,少量多餐其實是減重錯誤觀念,如果一天攝取的總熱量超標,對減肥的效果其實跟規律吃3餐差不多,建議民眾可運用「攝食產熱效應」幫助瘦身。
藝人孟耿如與黃子佼於2020年結婚後,在去年年底宣布懷孕,19日在臉書發文興奮分享「卸貨了」!她表示,自己經歷了沒生過孩子無法體會的歷程,為追求最自然的生產方式,她選擇用「水中生產」的方式迎接寶寶,更沒打無痛分娩和點滴,也沒有催生、剪會陰,生產過程順利且花不到18分鐘!但近年國外風行的水中生產,到底是什麼?每個懷孕媽媽都適合嗎?《優活健康網》為您整理以下新知:
育兒津貼要加倍了!由於台灣面臨少子女化問題,政府希望透過落實「0~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支持家長養兒育女,減輕家庭負擔。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自今年8月起,就學補助及擴大育兒津貼補助新制上路,可望讓有第2胎或第3胎以上生育計畫的爸媽更加有感。
張女士56歲,健康狀況良好,無慢性與重大疾病,於去年10月接種第1劑莫德納COVID-19疫苗,隔天發生低燒和注射位置局部紅腫,2、3天後即緩解。隨後卻發現身體與四肢冒出癢疹,本來不以為意,疹子卻越來越多、越來越癢,這才驚覺事態嚴重。
隨著疫情的變化,居家營養師宋明樺感嘆,大家的問候語從「你吃飽了嗎?」變成:你打疫苗了嗎?你快篩了嗎?你確診了嗎?你解隔離了嗎?看著身邊家人、朋友都陸續確診,也陸續恢復健康,她特別提醒已確診民眾,在隔離的7天間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健康的身體來戰勝病毒。如何應戰?跟著「居家營養5對策」做就對了!
68歲劉先生近日因腹部疼痛就醫,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在腹股溝處有一個近30公分大的腫瘤,大千綜合醫院泌尿科醫師李承哲安排手術切除後進行病理切片,報告證實為惡性脂肪肉瘤,所幸腫瘤並未轉移。劉先生術後恢復良好,目前持續追蹤避免復發。
走入後疫情時代,施打疫苗已成為民眾的一種「新常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近日宣布,開放第4劑疫苗施打,但有關優先施打族群、疫苗廠牌、預約施打等問題,你清楚嗎?以下整理「第4劑疫苗」6大QA,讓你一次看懂!
胃痛、腹瀉、便秘大概是民眾最常見腸胃問題,許多人早就習慣了,卻不知身體可能正在惡化。想徹底了解問題,必須透過腸胃鏡好好檢查,但總是因「聽說」許多傳言而卻步。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指出,隨著國人飲食習慣改變,大腸直腸癌發生率逐年攀升,而腸胃鏡檢查是發現病灶的重要檢項,屬於侵入性檢查,確實過程中有些許不舒服,成為受檢者抗拒主因。
高血壓不僅跟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變等大有關係,這些疾病也都名列10大死因之一,可見高血壓對健康狀況的重要,但您知道量血壓時的正確姿勢嗎?醫師提醒,居家量血壓想獲得準確數值,要先瞭解在測量前、中、後的注意事項。
女生經期頭痛,中醫又稱之為「經前外感」;原因和女性經前荷爾蒙改變,易受到外在風邪影響導致。中醫師吳宛容分享,門診碰到不少女性常會反應,自己在月經來前1週特別容易頭痛,也就是月經前身體的抵抗力變差,受到外在風邪影響、入侵,通常最容易發生在氣虛體質的女性身上,當人體臟腑功能失調,身體元氣不足時,就會表現出來。這類體質者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在經期前會感受到抵抗力下降、身體活動力減退,以及精神不振、氣短懶言...
台中30多歲陳小姐日前與友人攀登高山,卻不慎扭傷膝蓋,返家立刻就醫檢查,但沒發覺異狀,她便無視膝蓋腫脹,依舊每天慢跑,直到膝蓋持續疼痛、步態不穩,甚至還會軟腳,不得不再次就醫,竟診斷為前十字韌帶斷裂,所幸手術後經復健,已能恢復正常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