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薄影響受孕?一名39歲女性嘗試過3次人工授精,但在5週時流產,試管植入10週時卻發生胎停,她在試管療程中,雖服用西藥但子宮內膜仍僅有0.46公分;後續,經過3週的中藥、針灸療法並一併調理平時容易頭暈疲勞的狀況後,內膜厚度翻倍達0.82公分,試管植入後一次成功並順利產下一女。
隨著農曆新年假期結束,頻繁的拜年走動、居家大掃除或久坐滑手機追劇等,容易引發下背痛問題。對此,竹南診所復健科醫師劉建廷建議,民眾若是懶得跑健身房運動,不妨可以善用4招在家免器材、徒手就能做的伸展及核心運動,可有效緩解背部壓力,幫助改善腰背不適症狀。
隨著交友軟體越來越盛行,現代人卻在網路背後把真正的自己藏得更深,甚至不想見面約會相處,害怕在一開始就展露真心⋯⋯「簡訊約會」(Dexting)便是網路戀愛趨勢下的產物,只透過和某人傳訊息就陷入戀愛感。《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淺談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過Dexting的經歷,以及其可能衍生出來的溝通問題和人際省思。
因應台灣疫情升溫,為對抗新型冠狀病毒來襲,居家照護的6種常備藥物你準備好了嗎?除了普拿疼、止鼻水藥、電解質補充劑及維生素B、C外,在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胃腸藥,更是指定藥品之一。但胃藥要如何正確使用?吃多會傷胃嗎?藥師親自為您解答!
宜蘭48歲黃姓男子,一年多來持續健身,體重從74公斤下降到70公斤,近半年運動量沒有再增加,體重卻持續下降約3、4公斤,且上腹部凸起,肚臍也微凸,讓他心生疑惑,挺著肚子就醫,經腹部電腦斷層掃描後,疑似為惡性脂肪肉瘤,腫瘤最大徑超過30公分,重達6.3公斤,約莫3個月寶寶的重量。
新冠確診者口服藥需求暴增!自5月13日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開放「親友代為看診」,可望幫助輕中症確診者,加速領到輝瑞「Paxlovid」口服抗病毒藥物,及時獲得治療並避免陷入轉重症風險。可代看診的對象規定有誰?需先準備好哪些物品?《優活健康網》幫您一次整理!
本土新冠肺炎病例以每天新增逾4萬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理論上在5月6日前就已將27萬人份的抗病毒口服藥配送到210家醫院和57家社區藥局,供住院、門急診、居家照護使用。當本報知道有高齡確診者為拿一份救命藥而四處碰壁,代為求問指揮中心時,指揮官陳時中卻質疑「從來沒有遇過一個病人同時遇過這些情況」,還揚言要親自打電話問問投訴人。
32歲吳小姐,平時健康狀況良好,約3週前開始有發燒及感冒症狀,但痊癒後沒多久,先是雙手雙腳末端感覺麻木,原先以為是神經壓迫問題,遂自行去坊間整復師「喬一喬」。未料幾天後症狀日益嚴重,手腳也越來越無力,甚至走路不穩常跌倒,因此才趕緊至醫院求診,醫師趕緊安排電生理檢查與抽腦脊髓液化驗,確定診斷為「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幸好經過血漿置換術治療後,吳小姐的肌肉...
心血管疾病長年佔據國人10大死因之一,要避免三高慢性病就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環節。而高血脂患者最常出現問題就是「膽固醇過高」,然而膽固醇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又不能完全沒有,因此到底該怎麼控制,食物又該怎麼吃,就要特別留意。
許多家長聽說「類固醇」副作用總是心生恐懼,不願讓孩子使用,但醫師提醒,氣喘平常就該好好用劑量較小的「吸入型」類固醇控制,別等到嚴重急性發作,逼不得須用「全身性」類固醇抑制,更容易影響生長發育。
寶寶換奶期,乳品怎麼挑?乳品類在孩童不同的年齡增長時期,都扮演重要的營養來源角色。無論是母乳哺育、搭配副食品,或逐漸增加固態食物比例的過程中,不少家庭都會面臨換乳、以及如何挑選的問題。營養師提醒,新手爸媽小心陷入「換乳3大迷思」。
李先生和太太為了能順利懷孕,多年來以求診無數生殖醫學中心,人工授精和試管嬰兒療程也已經進行了10次,卻仍然沒有等到好消息。由於太太早已是高齡產婦,婦產科檢查也顯示卵巢功能老化,且在多次的生殖療程之後,太太明顯感到身體大不如前。
新冠確診人數飆破5萬大關,還不知道怎麼視訊看診領藥?只要拿起手機下載「健康益友APP」並註冊基本資料,選擇符合自身情況的「防疫專案」或「居家隔離檢疫」,並開通專科門診服務,就可線上諮詢醫師開立處方拿藥。《優活健康網》為您整理好「健康益友APP-專科門診服務」操作步驟,圖解教學一看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