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子宮保養

子宮內膜太薄能懷孕嗎?如何讓子宮內膜增厚?中醫「3招」順利懷孕

子宮內膜太薄能懷孕嗎?如何讓子宮內膜增厚?中醫「3招」順利懷孕

子宮內膜薄影響受孕?一名39歲女性嘗試過3次人工授精,但在5週時流產,試管植入10週時卻發生胎停,她在試管療程中,雖服用西藥但子宮內膜仍僅有0.46公分;後續,經過3週的中藥、針灸療法並一併調理平時容易頭暈疲勞的狀況後,內膜厚度翻倍達0.82公分,試管植入後一次成功並順利產下一女。

特別企劃:張口腐臭

長期口臭找不到原因⋯竟是食物卡住了!「食道憩室」原因、症狀與治療

長期口臭找不到原因⋯竟是食物卡住了!「食道憩室」原因、症狀與治療

口臭、吞嚥卡卡好困難⋯小心「食道憩室」惹禍!食道憩室是一種消化道的疾病,主要是喉嚨後方有個多出來的腔室,讓人難以吞嚥,導致食物進不到胃腸內。《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食道憩室的原因、症狀、好發族群及治療,若有相關症狀應盡快就醫,才不會造成更嚴重的狀況。

久站久坐⋯下背痛如何舒緩?復健醫示範「4招運動」在家免器材就能做

久站久坐⋯下背痛如何舒緩?復健醫示範「4招運動」在家免器材就能做

隨著農曆新年假期結束,頻繁的拜年走動、居家大掃除或久坐滑手機追劇等,容易引發下背痛問題。對此,竹南診所復健科醫師劉建廷建議,民眾若是懶得跑健身房運動,不妨可以善用4招在家免器材、徒手就能做的伸展及核心運動,可有效緩解背部壓力,幫助改善腰背不適症狀。

最新約會趨勢「Dexting」是什麼?用互傳訊息談一場「永不見面的戀愛」

最新約會趨勢「Dexting」是什麼?用互傳訊息談一場「永不見面的戀愛」

隨著交友軟體越來越盛行,現代人卻在網路背後把真正的自己藏得更深,甚至不想見面約會相處,害怕在一開始就展露真心⋯⋯「簡訊約會」(Dexting)便是網路戀愛趨勢下的產物,只透過和某人傳訊息就陷入戀愛感。《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淺談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過Dexting的經歷,以及其可能衍生出來的溝通問題和人際省思。

骨髓炎反覆發作還骨折感染恐截肢!醫拚30次手術為她保住雙腿

骨髓炎反覆發作還骨折感染恐截肢!醫拚30次手術為她保住雙腿

55歲婦人因風濕病造成膝關節嚴重變形而動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卻種下難治型慢性骨髓炎的遠因,在20次住院控制反覆發炎中,又不慎跌倒骨折,再遭到細菌感染。一般而言「截肢」或許是不可迴避的選項,大林慈濟醫院骨科部骨腫瘤及關節重建科主任謝明宏卻與整形外科聯手治療,歷經30次手術,並置入腫瘤型人工膝關節,總算讓病人正常走路,重回健康生活。

象腿輕忽當水腫?醫師警告:若僅「單腳腫」恐藏奪命危機

象腿輕忽當水腫?醫師警告:若僅「單腳腫」恐藏奪命危機

82歲蔡奶奶有乳癌及胰臟癌病史,近日因左腳腫大、疼痛影響行走,而到醫院就醫。經檢查發現,癌症轉移的淋巴結壓迫到骨盆腔血管,導致左側髂靜脈以下全部被血塊阻塞,診斷為深層靜脈血管栓塞。醫師將血塊清除後,同時將被淋巴結壓迫的血管部位放入靜脈專用支架,以預防再次復發。術後第2天蔡奶奶可下床走路,1週後順利從象腿恢復成以往細腿。

發泡錠、舌下錠⋯5種常見口服藥,藥師揭「這種吃法」最危險

發泡錠、舌下錠⋯5種常見口服藥,藥師揭「這種吃法」最危險

看完醫生拿了一堆藥袋回家,你知道每種口服藥的正確吃法嗎?就算有詢問藥師,還是聽得霧煞煞?民眾對於藥品的使用方法常有疑惑,臨床上藥師也發現對於不同劑型的使用,民眾常會出現不正確的用藥狀況。以下藥師整理出常見口服藥物的劑型原理與正確服藥方式,幫助民眾不再錯誤用藥或自行減藥。

血太油?2022最新血脂指引出爐!醫教你「6方法」有效降膽固醇

血太油?2022最新血脂指引出爐!醫教你「6方法」有效降膽固醇

您的血管太油嗎?研究發現,高血脂患者的死亡風險較正常人增加2.13倍,冠心症患者有近6成會合併發生中風、近7成合併周邊動脈疾病,但根據統計,曾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僅有5成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指數(LDL-C,俗稱壞膽固醇)控制在標準值100毫克/分升以內。

確診沒居隔單怎請假?教你「用這招」截圖就好!3類人請假方法一次看

確診沒居隔單怎請假?教你「用這招」截圖就好!3類人請假方法一次看

台灣本土疫情大爆發,新冠確診者、居家隔離者、居家照護者也隨之飆增,民眾除了跟著隔離天數「7+7」或「3+4」做好採檢及防範措施外,自己的勞動權益你清楚嗎?究竟3類人「確診者、密切接觸者、居家照護者」請假和上班工時該怎麼算?自主防疫期間雇主該不該給薪?《優活健康網》幫您一次整理好!

反覆發燒多日治不好,醫見「鮭魚紅疹」揪出成人史迪爾氏症

反覆發燒多日治不好,醫見「鮭魚紅疹」揪出成人史迪爾氏症

南投37歲的小惠,日前因反覆發燒畏寒,一度擔心自己罹患新冠肺炎,身體四肢還出現鮭魚色斑丘疹,吃了抗生素和退燒藥甚至服用類固醇腫成月亮臉後,依然沒有改善,經轉介到大千醫院,在醫師抽絲剝繭之下,確診為罕見的「成人史迪爾氏症候群」,所幸定期服藥後,症狀大幅緩解。

癌症其實你能躲得過!子宮頸抹片+HPV疫苗揪出癌前病變

癌症其實你能躲得過!子宮頸抹片+HPV疫苗揪出癌前病變

一位46歲女士是兩個小孩的媽媽,2021年1月才做了人生第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没想到接到醫院通知篩檢結果竟為異常,連忙到婦產科門診就醫並進行切片檢查,醫師診斷為「子宮頸上皮細胞中度變異」癌前病變,她立即於2月接受子宮頸錐狀切除手術,之後經過4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均無異常,追蹤至2022年4月無大礙,終於放下心中大石。

重訓後吃蛋白質,容易長肌肉?營養師破解「6大健身飲食迷思」

重訓後吃蛋白質,容易長肌肉?營養師破解「6大健身飲食迷思」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師林郁婷表示,運動後飲食並非只要攝取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也要一併攝取,建議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以3:1或4:1的比例攝取。 因為運動中主要消耗肝醣,而肝醣是由碳水化合物攝取,才能儲存在肌肉中,若沒有攝取碳水化合物、只吃蛋白質,身體便會轉而消耗肌肉中的蛋白質,讓肌肉流失更嚴重。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