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整

動脈血管內血栓移除手術 治療缺血性腦中風 !

動脈血管內血栓移除手術 治療缺血性腦中風 !#心律不整

“阿嬤在吃晚餐的時候,突然手舉不起來,口水從嘴角流出來,然後也無法握起湯匙,站起來的時候沒有力就跌倒在地上” “昨天晚上還好好的,早上就叫不太起來,講不太出話來 ” 類似的劇情一直在急診室重複上演,我們也不時有看到名人腦中風的新聞。腦中風就是會突然的發作讓我們措手不及。 依據衛生福利部104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3位,尤其好發於60-79歲的年齡層。腦中風主要可分為兩大類,出血性腦中風和阻塞性腦中風。但不論是出血還是缺血性腦中風,都需要趕快到醫院就醫,儘快接受治療,讓腦部後續損傷和神經學症狀的嚴重程度降到最低。一般來說,中風的位置、範圍、時間是影響預後的關鍵。 危險因子 腦中風有很多危險因子,其中包含了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所謂的三高),心臟疾病如心律不整,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抽菸、喝酒),肥胖,頸動脈狹窄等。這些都是可控制的高危險因子,因此,我們要努力去控制慢性疾病,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來降低我們罹患腦中風疾患的機率。 如何快速辨別腦中風?要如何辨識是否有腦中風呢?請記住「快速」動作, 要 「FAST」,每一個英文字母的意義分別為,F:Face;A:Arm; S:Speech;T:Time。簡單來說,臉歪、嘴斜、手垂、大舌頭,記下時間(最後看到正常的時間),然後趕緊送醫。 腦中風的處置 腦中風診斷包括病史、神經學檢查、電腦斷層、核磁共振、腦血管攝影等。倘若病患在腦中風發現後3個小時內診斷為血栓堵塞導致缺血性腦中風,在病患符合規範下,可以使用靜脈內注射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有助增加中風康復的機會或降低殘障等級。 然而,現在缺血性腦中風已經不再只有靜脈內注射或是吃抗血小板藥物治療而已。在符合特定的條件,經醫師評估以後,我們可以進行動脈血管內血栓移除手術(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 EVT),以外科介入的方式來治療在大血管阻塞的急性缺血中風。此項手術的另外一個好處在於對已經超過黃金3小時的病患,但在6小時內大血管腦中風的病患,在符合特定的條件之下,仍然能夠接受治療,讓中風的範圍減少。2015年1月在NEJM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MR CLEAN試驗,證實顯著動脈血管內血栓移除優於單純用IV rt-PA的治療效果。 動脈血管內血栓移除手術是一種類似心導管檢查的手術的治療方式,醫師會在鼠蹊部穿刺並把微導管或同時置放支架送到腦部血管去抽吸血栓。簡單來說,血栓堵塞了血管,我們把血栓抽吸出來讓血管通暢,縮短腦部缺血或缺氧時間以降低腦部損傷的範圍,進而減少嚴重的神經學後遺症甚至死亡。病患後續仍然需要努力復健來慢慢恢復其功能性。 最後,重點是我們要及早發現「中風症狀」並「及早就醫」,要FAST! 慢性疾病也要好好的吃藥控制,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冬天也要記得多保暖。 文章授權/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方耀榮

心律不整猝死機率高 植入體內自動去顫器 緊急時刻自動救援

心律不整猝死機率高 植入體內自動去顫器 緊急時刻自動救援#心律不整

國人最新十大死因中,心血管疾病、冠狀動脈心臟病高居第二,有家族史、冠心症、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生活壓力大者,都是屬於高危險族群。 心臟疾病當中,9成以上的猝死是心血管疾病造成、其中5成則與冠心症有關。若不幸發生心跳停止情形,必須要在一分鐘內趕快進行CPR,有9成的機會能回復心跳,如果超過黃金時間,便會造成腦部缺氧。 心律不整是心臟疾病的一種,最常見的心律不整為心房顫動,心悸是最常發生的前兆;心跳過快、過慢或是合併不規則的心跳,都是廣義的心律不整。嚴重心律不整可能引起猝死,若伴隨胸悶、胸痛、頭暈、喘不過氣、冒冷汗就要非常注意。 心律不整造成猝死並非年長者專利 台中榮民總醫院心臟電氣生理科主任 謝育整醫師表示,心律不整的高風險族群從年輕到高齡都會發生,更要注意是否為先天性心臟病。 近年來猝死有年輕化趨勢,主要原因就是心室顫動導致的心跳停止。一般急救方式是採用電擊,也就是以體外自動心臟去顫器(AED)進行除顫急救,讓心臟恢復跳動。 由於心律不整的高風險族群無法控制心律不整的發作時間,目前有一種新型植入式的全皮下心臟除顫器,導線不需要順著血管植入到心臟內,機器帶在身上便可自動偵測與電擊;與傳統植入式的心臟除顫器相比較,也減少沾黏、感染機率。 台中榮總有一名60歲女性心臟病患者,做完心臟手術出院後,在家發生了昏倒猝死情形,幸好家人及時發現,急救時判斷為心室顫動導致猝死。 台中榮民總醫院心血管中心副主任 魏晧智醫師表示,這個案例比較特殊是必須修補三尖瓣,但傳統置放的去顫器必須從血管進去會影響三尖瓣功能;這次透過台中榮總心臟內、外科共同合作,以新型植入式的全皮下心臟除顫器,不僅能避開處理心臟結構的複雜過程,也讓成果順利完成。魏晧智醫師強調,一些有做過心臟外科手術過的患者,更適合新型植入式的全皮下心臟除顫器。 伴隨胸痛、胸悶、喘、頭暈為警訊 當嚴重心律不整發作時,三至五分鐘就會造成腦部不可逆的傷害,也可引起猝死,也因此心律不整患者必須配合醫囑加強控制。除平時要規律服藥外,如果有肥胖、菸、酒習慣,更要戒除,多攝取蔬果高纖食物、生活要規律,也要密切觀察是否有胸痛、胸悶、喘、頭暈等發作前兆。 謝育整醫師建議,嚴重心律不整患者可裝設心臟除顫器來降低猝死風險,植入式的心臟除顫器也有記錄功能,三個月回診一次,也能讓醫師了解心臟狀態,有問題也能即時介入治療。 裝設心臟除顫器注意事項: 手機不要放胸前 遠離電磁波物件1.5公尺以上 有其他診療需告知醫師(如看牙,可能會有震動影響機器) 通過安檢系統要告知檢查單位並同時注意症狀 避開高壓電塔地點 舊型除顫器不可進行磁振造影 一般人其實也會因為緊張、生活狀態不正常而偶發心律不整,謝育整醫師表示,由於心悸是一般人較主觀感受,心律不整要透過24小時心電圖完整檢查來判定。如果心電圖為正常,可先排除心臟本身問題。 謝育整醫師提醒,平時要多檢視脈搏、觀察心跳,學習調解壓力,減少自律神經造成的心跳不規律,減少刺激性食物如酒精、咖啡、茶類等飲食習慣。如果心悸伴隨胸悶、胸痛、頭暈、喘不過氣、冒冷汗症狀,就要立刻就醫。魏晧智醫師也建議,心臟疾病還是要從三高因子預防,從日常生活做起,才是保養心臟健康之道。 (圖/透過台中榮總心臟內、外科共同合作,以新型植入式的全皮下心臟除顫器,不僅能避開處理心臟結構的複雜過程,也讓成果順利完成。圖右:台中榮民總醫院心臟電氣生理科主任謝育整醫師;圖左:台中榮民總醫院心血管中心副主任魏晧智醫師)  

健康模範生也會中風?醫親解「心房顫動」預防、偵測、急救方法

健康模範生也會中風?醫親解「心房顫動」預防、偵測、急救方法#心律不整

平日健康的張先生,在某天發覺自己單側指尖麻木、抓握也變得較為無力,經過一夜觀察卻不見好轉,次日決定到神經科門診諮詢。由於「突發性神經學症狀」可能有急性腦中風的疑慮,神經科醫師將張先生轉介至急診。經過急診、住院一連串檢查,診斷為缺血性腦中風,中風原因來由於「心房顫動」。

心絞痛、呼吸不順「吃胃藥」竟痊癒?醫:可能是「胃心症候群」

心絞痛、呼吸不順「吃胃藥」竟痊癒?醫:可能是「胃心症候群」#心律不整

常有病患因胸悶、心跳快,常常莫名其妙就發作,去大醫院心臟科檢查心電圖、心臟超音波卻都檢查不出問題;又懷疑甲狀腺有問題,去新陳代謝科抽血、照超音波,也都沒問題,又以為是自律神經失調,學會避免緊張、適度排解壓力,但是效果還是不佳。最後吃了胃藥,居然就好多了!到底怎麼回事呢?中醫師指出,造成這些小病小痛的根本原因,可能是「胃心症後群」。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