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

女性愛喝咖啡不運動 恐骨質疏鬆

女性愛喝咖啡不運動 恐骨質疏鬆#骨質疏鬆

一般人認為女性骨質流失的時期,應在停經年齡約50歲左右後開始愈來愈嚴重,但隨著現今的飲食生活改變,現代女性面臨骨質疏鬆的年齡恐怕曼曼下滑,中華民國骨質疏鬆學會理事長楊榮森表示,尤其現在許多女性都是隨手一杯咖啡,又鮮少運動也時常外食,容易造成骨質密度愈來愈不足。國內日前一項針對35至49歲女性做調查,發現在572名受調者中有1成的女性出現骨質流失現象,其中高達7成5女性都是每天一杯咖啡,又是外食族且幾乎完全沒有運動的習慣。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表示,外食族通常會有營養不均衡的情況,才會導致鈣質攝取不足,建議女性一天最好補充1000毫克的含鈣食品,如多喝多吃奶製品、深綠色蔬菜(芥菜、莧菜、菠菜等),抑或是傳統豆腐、黑芝麻與小魚乾,以幫助顧骨本。骨質疏鬆學會理事長楊榮森表示,女性平均自35歲起的骨質會慢慢減少,到了更年期甚至會減少約15%,倘若現在不注意鈣質的補充,加上喝咖啡、少運動的情況下,未來恐怕在50歲就面臨骨質密度過低的情況,導致骨折的機率愈來愈高,如60歲可能有脊椎骨折的風險、70歲甚至有髖骨骨折的危險。而屬於骨盆地帶的髖骨是人體最重要的關節部分之一,過去曾有調查發現,髖骨骨折患者由於術後行動不便造成其他併發症,如肺炎、褥瘡、腸阻塞等,高達30%在1年後逝世。營養吳映蓉師建議,女性除了一天最好攝取1千毫克的含鈣食品之外,也可多往戶外走走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以幫助鈣質吸收,維持骨本的健康。

醫訊/如何防治骨質疏鬆

醫訊/如何防治骨質疏鬆#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當進入中年時期後,隨著年紀增長,就越有可能受到骨質疏鬆症的威脅,很多人以為這是老人病之一,但其實已經慢慢年輕化,目前有效的檢測方法有骨質密度測定法等,其可以在骨折尚未發生之前便已經檢測出來有無罹患該症為此,高雄長庚醫院將舉辦「社區醫療巡迴講座」,這次主題為「骨質疏鬆」,邀請濕過敏免疫科邱文燦醫師主講,他將分享骨質疏鬆的特性及症狀,預防與治療的方法,回答常見問題。該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社區醫療巡迴講座時間:102年1月16日(三)下午14:30~15:30地點:大樹統嶺社區發展協會(高雄大樹區統嶺里統嶺路95號)洽詢:07-731 7123轉2023社服課 紀宗緯先生

過輕、過重都不好 易有骨質疏鬆問題

過輕、過重都不好 易有骨質疏鬆問題#骨質疏鬆

國民健康局98年針對20,927名15歲以上國人所做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有7.6%經醫師確診為骨質疏鬆症,男、女比率分別為4.6%、10.5%,女性明顯高於男性,並隨著年齡而增加。前述調查結果亦發現,在骨質高峰期(30歲以前)的骨質疏鬆情形,男、女均低於1%;但30歲以後骨質逐漸減少,到了50歲以後骨質流失更形嚴重,75歲以上老人將近每四人就有一人有骨質疏鬆的問題,而女性在停經後骨質疏鬆比率亦高達20%~35%。骨質疏鬆症患者只要一個輕微的跌倒,或是彎腰搬運物品就會造成骨折,50歲以上骨質疏鬆症患者過去一年跌倒次數平均都在2次以上,比沒有骨質疏鬆症患者的跌倒次數來得多,在骨鬆和跌倒的加成效應下,容易發生跌倒、骨折、住院、失能等不良預後,不僅增加整體醫療耗費與社會公共健康照護體系之負擔,骨折的老人長期臥床的結果經常併發感染而造成死亡。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民國99年年底,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總數為2,487,893人,佔全國總人口數10.74%,以20%的老人骨質疏鬆盛行率估計,約有50萬左右的65歲以上老年人口,正遭受骨質疏鬆的威脅。經常節食及體重過輕會減少雌激素分泌,加速骨質流失,造成骨質含量變少及肌耐力降低而容易發生骨質疏鬆,過重、肥胖則會增加骨頭、關節的負擔,根據國民健康局9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相較於正常體位的民眾,過輕、過重、肥胖有較高的骨質疏鬆比率。健康局建議民眾,維持理想體重,不但可以減少骨質疏鬆問題,同時也可以預防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因此當身體質量指數[BMI計算方式=(體重(公斤)/身高的平方(公尺)2] <18.5或BMI≧24,就要注意維持及控制自己的體重了!民眾一旦證實罹患骨質疏鬆,仍需養成正確的飲食和運動習慣,以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應提高警覺,慎防跌倒,以降低骨折發生的機會。

停經婦女骨鬆與鈣無關 是缺乏「保骨素」

停經婦女骨鬆與鈣無關 是缺乏「保骨素」#骨質疏鬆

據國民健康局統計,台灣女性過了50歲後,骨質疏鬆症罹患率相較於50歲以前高出4到7倍。根據一項於台北市骨科專科診所進行的骨質密度檢測結果顯示,40歲以上就診婦女當中,近4成骨質密度不足,每3位有1位骨質疏鬆。醫師表示,骨鬆的發生是骨頭上「保骨素」作用不足所致,未及時治療恐引發骨折,骨折後一年內的致死率更達2至3成,知名媒體人陳安儀的婆婆也因骨質疏鬆,導致肋骨輕輕碰撞就骨折。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兆山表示,過去對於骨質疏鬆,一直沒有找到關鍵的致病機轉,近年科學家找到停經後骨質流失的致病關鍵,就是人體內『保骨素』與RANKL蛋白質競爭的作用不平衡。停經婦女之所以常發生骨鬆,起因於雌激素(荷爾蒙)濃度下降及RANKL蛋白質過多,造成體內『保骨素』作用不足所導致。所謂的『保骨素』,是人體內一種天然的蝕骨細胞抑制因子,可以在蝕骨細胞被RANKL蛋白質活化『啟動』之前,就先佔據啟動開關而抑制蝕骨細胞的形成、作用和生存,因此,若保骨素作用不足,將使得蝕骨的速度大於成骨速度,骨質流失狀況加劇,引發骨質疏鬆症。根據研究顯示,骨鬆性骨折會發生在人體任何骨骼,但是最常發現骨折的部位分別為脊椎、髖關節或手腕骨折。黃兆山醫師表示,目前骨鬆治療對於降低骨折風險皆有不錯的效果,因為目前的藥物主要針對已經被活化的蝕骨細胞作用,降低其活性並促進蝕骨細胞凋亡。除此之外,大型的臨床研究證實,透過保骨素機轉治療骨質疏鬆的類保骨素骨鬆針,可有效降低骨折的風險,同時提高骨密度。目前類保骨素骨鬆針也獲衛生署核准,可以治療停經後婦女的骨質疏鬆症,為骨鬆治療新選擇,只需要半年皮下注射一次,每次僅需數秒鐘就可以預防骨質疏鬆。防骨鬆 鈣補充劑與維他命D共同服用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572臨床指引面面觀 骨鬆治療有撇步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07影音/愛美、怕黑 5成中年女缺維生素D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66

臨床指引面面觀 骨鬆治療有撇步

臨床指引面面觀 骨鬆治療有撇步#骨質疏鬆

國內的骨質疏鬆症患者有福了!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結合國家衛生研究院、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台灣實證醫學學會以及相關專家學者等,透過實證醫學方式,制定出「骨質疏鬆症臨床治療指引」,內容從骨質疏鬆症的病理生理學、流行病學、診斷及追蹤以及非藥物類和藥物類的預防與治療等,歸納出符合台灣實際可行的臨床建議及治療方式,以提供臨床醫護人員有關骨質疏鬆症的預防、診斷及治療的參考,使醫療服務更有效率,也讓骨質疏鬆症患者能藉此得到更好的照護。衛生署署長邱文達表示,這本指引研製過程,號召了國內骨質疏鬆症重要的相關專業醫學會,並動員了各大醫學中心近25位與骨質疏鬆症診療照護相關的各領域專家,耗時一年,召開大大小小不下數十場的工作會議,結合產、官、學、研及病友與民眾團體的努力,完成這本以實證醫學方法發展成的「骨質疏鬆症臨床治療指引」。國民健康局邱淑媞局長亦說明,未來健康局也會依據國內外醫療發展情形及法規政策,定期進行回顧,讓指引能在醫療技術快速進步的發展下更具參考價值。「骨質疏鬆症臨床治療指引」將發送至各縣市衛生局所、署立醫院及醫學中心,提供全國保健醫療工作人員有關骨質疏鬆症的預防、診斷及治療的參考。此外,為了讓民眾及醫護人員能更多元廣泛的使用,在國民健康局網站(www.bhp.doh.gov.tw)、健康99衛生教育網(www.health99.doh.gov.tw)均提供電子書及免費下載,歡迎民眾踴躍下載參考。●女性停經後易骨質疏鬆 吃含鈣食物、運動可預防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888●無聲殺手「骨質疏鬆症」 增骨折風險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584

影音/愛美、怕黑 5成中年女缺維生素D

影音/愛美、怕黑 5成中年女缺維生素D#骨質疏鬆

愛美的女生為了保護皮膚、很怕曬太陽,但是也因此導致體內缺乏維生素D,容易造成骨質疏鬆。國內有一份研究顯示、台灣中年女性維生素D不足的比例高達5成,醫生建議大家適度曬幾分鐘太陽,別因為愛美而失去了健康。 難得出現太陽,原本收起來的防曬用品又紛紛出攏,因為怕一個不小心就把皮膚曬黑了。就是因為怕黑所以不敢曬太陽,國內醫師就研究發現,許多女性為了美白,對陽光避之唯恐不及,加上國內不像其他國家,會在牛奶或蘋果汁等飲品裡,添加維生素D,導致怕曬民眾從陽光、飲食中的維生素D攝取量都不足。醫生表示,維生素D除了可以幫助腸道內,鈣與磷的吸收,也可以增加肌肉強度,降低摔倒與骨折的風險,一旦缺乏,就容易骨質疏鬆。建議民眾,除了以口服方式補充維他命D之外,每天還是得花3到5分鐘小曬一下太陽,以維持健康。※新聞內容由公視新聞提供男子路倒醫院見死不救? 院方:有派員待命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64&HN_Yr=0&HN_Mon=0更年期後的婦女易「心碎」 比男性還要多7倍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29&HN_Yr=0&HN_Mon=0打玻尿酸想要變漂亮 誤信陸醫變「秘雕」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30&HN_Yr=0&HN_Mon=0

老人家容易「一跌不起」 骨質疏鬆問題大

老人家容易「一跌不起」 骨質疏鬆問題大#骨質疏鬆

根據平面媒體報導,有位林姓老婦的身體很健康,唯有骨質疏鬆讓她感到非常害怕。由於看到對面鄰居因為倒垃圾跌倒,不僅骨折住院,甚至從此一跌不起,讓林老婦人誤以為只要減少運動就能降低跌倒的風險,身體也不會出現其他問題。彰化基督教醫院二林分院復健科主任楊照彬強調,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網站的文章表示,骨骼中的骨質從出生後,會隨著年紀增加,大約在20~30歲為最高峰,之後骨質就開始隨年齡逐年下降。而女性在停經後也會大量流失骨質,一旦骨質流失過多,骨骼就會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骨質疏鬆好發於70歲以上的老年人,或者有家族病史者容易罹患;骨質因疏鬆而變薄、變脆弱,很容易因為不小心跌倒而造成骨折,若是脊椎性壓迫骨折,不僅會引起背部痠痛,甚至有駝背的現象發生。楊照彬醫師在報導文章中建議,不僅要預防老年人骨質疏鬆,也要防止老人跌倒。除了要營造安全的居家環境外,最好是將居家環境達到無障礙空間的標準,特別是浴室的防滑措施很重要。調查發現骨鬆男多於女 年齡層也不斷下降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69骨鬆引起脊椎骨折很常見 死亡率也高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73過重、肥胖者 較容易骨質疏鬆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888

骨鬆引起脊椎骨折很常見 死亡率也高

骨鬆引起脊椎骨折很常見 死亡率也高#骨質疏鬆

一位因節育於26歲時割除子宮及卵巢之50歲婦女,被擔架送進門診,其脊椎因嚴重骨鬆導致胸腰椎體全部骨折塌陷,連坐都有困難。經前方及後方脊椎融合手術後,因鋼釘無法穩固,仍疼痛難忍,早期又無對抗骨鬆之特效藥,導致憂鬱症而厭食,加上長期服用止痛劑,終致尿毒症於52歲時死亡。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脊椎外科主任謝博欽醫師表示,骨鬆所引起的脊椎骨折最為常見,死亡率也最高。其中又以骨質密度達負2.5以下者最容易引起自發性的脊椎骨折。骨鬆性脊椎骨折以胸腰椎交界(第12胸椎及第1腰椎)處最易發生。當患者出現骨鬆性脊椎骨折情況,胸腰椎骨折會如同骨牌效應一個接一個發生。病患除疼痛難忍外,也會出現脊椎駝背變形、無法直立走路、食慾降低、情緒低落等症狀。如未妥善治療,終至併發肺部、泌尿道感染及憂鬱症等合併症而死亡。 有鑒於傳統手術之風險及鋼釘無法固定之問題,謝博欽醫師以微創手術方法,並以最新之鉭金屬骨材重建骨鬆塌陷之椎體。謝醫師表示,鉭金屬為一種多孔的材質,其結構與人體海綿骨極為類似。用於重建塌陷之椎體,其多孔的性質有助於骨頭的生長,也讓重建後的脊椎更加穩固。此外,微創手術傷口小,手術過程迅速且出血量僅100 c.c.,因此患者術後復原速度較快,大約兩天即可正常走路及解除疼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