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日本核電廠爆炸事故 衛生署對輻射健康疑慮之因應

日本核電廠爆炸事故 衛生署對輻射健康疑慮之因應#疾病‧預防

近日日本遭受強烈地震襲擊,引發海嘯破壞核電廠設施,導致輻射塵外洩事件,衛生署為避免因日本輻射影響而造成民眾恐慌,已請各衛生局協調所轄醫院,指定門診或職業醫學科門診,提供民眾輻傷健康諮詢與服務,並將開辦情形公布於該衛生局及衛生署網站。行政院衛生署為提供民眾有關輻射衛生健康知識,特製作輻射相關之食品衛生與健康醫療之客問答備註一,公布於本署網頁專區,衛生署署長邱文達呼籲民眾勿過度擔心,依據日本官方報告與我國原能會之評估,台灣地區之輻射量仍在安全範圍,切勿自行服用碘劑,如有健康疑慮之民眾,可以就近前往該縣市之指定醫院門診就診,尋求專業醫師諮詢與協助。備註一■ 醫療輻射小常識Q:常見之輻射危害形式為何?A:常見之輻射危害可分為 污染(contamination)和 曝露(exposure) 兩種。輻射曝露則指身體直接受到外在輻射線之照射,如劑量過當則可能造成人體健康之傷害,但不致影響到其他人。輻射污染是指身體內外留有放射線物質,不僅可能造成自身健康之危害(輻射曝露傷害),同時也可能導致接觸者也被輻射污染而造成輻射傷害。如日本此次核電廠輻射塵外洩所造成的輻射污染,可藉由輻射偵測器測得。Q:如遭受到輻射曝露會出現哪些症狀?A:游離輻射對於人體之影響會因為輻射之種類、強度、劑量、時間、曝露身體面積等因素而有不同,依據美國國家輻射防護與測量委員會之報告,當一次身體大面積接受到1戈雷(約略相當1西弗,即100萬微西弗)以上之輻射量才有可能出現症狀。一般以皮膚、骨髓、消化系統、血管及中樞神經系統之影響較為明顯。皮膚之傷害類似局部燙傷,出現癢、刺痛、發紅等現象,而其他器官以骨髓最為敏感,出現血球數下降,其次則為消化系統之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Q:近日剛自日本災區返國之民眾,應該注意哪些自身健康問題?A:依據近日日本官方發布有關福島核電廠意外之資訊,其輻射外洩劑量應不致造成赴日旅客之健康危害,民眾如仍有疑慮,可觀察是否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如仍不放心則可至設有職業病醫學科門診或特別門診之醫院諮詢專科醫師。Q:何時服用碘片?使用時須特別注意什麼?A:於輻射外洩緊急事故時,國內核電廠緊急應變計畫區域(半徑5公里)內之民眾可服用,碘片可阻止游離碘集入甲狀腺以保護其功能,只要有足夠的量就可以阻止放射性碘進入甲狀腺。服用碘片三十分鐘後,就可以發生功能。服用之注意事項包括:對碘過敏者、甲狀腺患者,孕婦及新生兒如有服藥需要,請諮詢專科醫師。Q:如果自行服用碘片是否可預防輻射傷害?A:所謂碘片,僅對於遭受游離碘輻射暴露時,於4小時內服用即可有效減少甲狀腺吸收游離碘達到保護效果,如於8小時以後服用則只有40%的效果,但是對於其他輻射線並無效果,且服用碘片可能產生過敏、腸胃道不適、唾液腺腫大等副作用,民眾切勿自行購買服用,如有必要會由政府統一發放。Q:如果懷疑自己遭受輻射污染需要看哪一科的醫生?要吃藥嗎?治得好嗎?會遺傳嗎?A:依目前日本核災之官方報告,對健康應不會有影響,一般而言均不需吃藥都會康復,也不會遺傳,如仍不放心則可至設有職業病醫學科門診或特別門診之醫院諮詢專科醫師。Q:此次日本核電廠事故,對我們的飲水、食物會不會有影響?A:目前為止,不會;若日後原能會公布輻射塵因風向改變而影響台灣,則有可能污染飲水,但民眾不需太恐懼,污染情況嚴重度可以即時監測,即使飲水受微量污染,也不會對健康產生影響,會隨尿液排出。食物亦同。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開創臨床藥學教育 可降低藥劑不良事件的發生

開創臨床藥學教育 可降低藥劑不良事件的發生#疾病‧預防

文/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總藥師 王慧瑜奇美醫學中心於98年購入「高擬真模擬醫學人」(i-Stan),內建有多種生理功能,其中可設定五十種以上的藥理反應,並內建多種病人的聲音,亦可透過麥克風與學員對談,對訓練即將踏入臨床工作之醫療人員而言,有實質助益。「高擬真模擬醫學人」的設計原是為了訓練臨床醫護人員在面對真實病人前的模擬教育,然而奇美醫學中心的教學中心及臨床技能中心則積極鼓勵其他醫事人員能善用這套系統,擬定與「高擬真模擬醫學人」相關之臨床教案作為臨床教學之用。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評估藥學實習生及畢業後二年藥師(PGY)在臨床實習方面,往往缺乏與醫療團隊互動及對病人服藥後生理變化之應變能力,因而嘗試應用「高擬真模擬醫學人」的多種生理功能,結合客觀結構式臨床技能評估教案(OSCE即評估對標準病人與臨床事件之應變能力),設計一套適合實習生及畢業後二年藥師之學員的臨床模擬課程。讓學員能親身體驗身為一位臨床藥師,除了具備專業知識之外,一方面如何在與病人溝通的過程中,獲得病人用藥史或相關資訊,二方面如何在發現問題後建議醫師用藥,三方面也能了解同一種藥物用在不同病人特性時的療效差異。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從99年4月開始,正式應用這套系統設計臨床技能評估教案,至今(100)年1月底止共舉辦4場評估課程,參與學員共27人,學員對於應用這套系統所帶來的教學評估感言如下:「經過這次的實際操作才恍然大悟,原來與病人的面談步驟也那麼重要。過去在臨床實習只是邊聽邊看,並未真正感受到面談的重要性…。」。「…不但有臨場真實感,更可和假人互動、回應,…可模擬一些臨床上會遇到的情境,也可藉週邊一些儀器去判斷病人的狀況…」。「高擬真模擬醫學人的魅力,有觸感真實的皮膚,還有血液流動及呼吸聲,問他問題還會回答…親自判斷病人的情況,就如同臨床藥師一般向醫師提意見,讓實習生活又增加了一項有趣的課程!」。過去的臨床教育,仍少不了師徒傳授,而學習評估方式主要是筆試、口試,缺乏讓學員實際操作演練的環境與機會。醫策會為提昇教學成效而提倡教學醫院之教學評估應朝「多元的評估方式」發展,因而操作型技能直接觀察評量(DOPS:評估程序步驟)、迷你臨床演練與評估(Mini-CEX:評估單一事件的臨床技能)、客觀結構式臨床技能評估(OSCE)等方式也在國內掀起一股風潮。學員雖可藉由不同的評估方式體悟到自己學習上的缺失,然而因為主角通常只是考生一人,在有醫療狀況的情境下與醫療人員溝通的訓練仍然無法藉由這些方式獲得有效的評估。目前世界各國的藥學教育,已由藥物導向轉為以病人為導向的藥事照護教育,顯示藥師必須具備更深入而務實的專業知識,才能協助醫師共同照護病人。現今藥學系學生必須完成640小時的醫院藥學實習,連剛獲得證照的新鮮藥師也須接受為期2年的藥學訓練計畫,目的就是要加強以病人為導向的臨床藥學專業課程,以培育均質優秀的藥師,提供全民優質的藥事照護。一位稱職的臨床藥師,需保持在團隊照護中角色的重要性,提供最佳的、安全的、有成本效益(cost effective)的藥物治療,能及時辨識並且避免藥物不良事件的發生。根據研究顯示,在美國住院病人所發生的醫療傷害中,約1/5是導因於藥物不良事件。在可預防的藥物不良事件中,有50%是藥師可以協助預防的。另有研究指出,藥師參與醫療團隊的臨床照護可使藥物不良事件的發生率降低。因此,如何有效的訓練年輕藥師成為稱職的臨床藥師是極其重要的任務。透過「高擬真模擬醫學人」與臨床技能評估教案結合的教學評估方式,除了能有效評估學員對病人與臨床事件之應變能力外,也能讓學員們體認如何即時根據病患的臨床狀況與醫護人員互動,進而達成用藥建議,並降低藥物不良事件發生之目的。我們相信這一項新的嘗試與做法,已為臨床藥學教育開創了新的紀元。

腦瘤的預防與治療(上)

腦瘤的預防與治療(上)#疾病‧預防

文/新店耕莘醫院  放腫科謝忠志主任腦部是個獨特的器官,屬於中樞神經系統,功能複雜,組成的細胞種類多樣。醫學上所稱「腫瘤」,係指不正常的細胞增生,形成累贅,甚至於侵犯周圍或遠處的細胞組織,影響正常生理功能。如同其他部位的腫瘤,腦部的腫瘤亦有良性與惡性之分,各包括多種細胞類型。良性與惡性腫瘤一般以組織病理學的檢查來確定,惡性的腫瘤即所謂的癌症,癌細胞生長快速,並侵犯周圍組織。良性腦瘤雖然不會侵犯到鄰近組織,但也可能壓迫腦組織的敏感區域並造成症狀,當一個良性腫瘤位於腦部的重要功能區域,並影響到神經與其他生理功能時,即使它不含癌細胞,臨床上仍應被視為惡性的。有些腫瘤無法獲得病理診斷,必須倚賴影像檢查與臨床表徵作判斷。整體而言,腦部腫瘤無論其本質為良性與惡性,均可能造成神經功能的傷害,因此一般在臨床上均統稱為「腦瘤」。若根據腫瘤來源的不同,可以分成:原發性腦瘤:原本就從腦的組織細胞長出來的,其中比較常見的是膠質細胞瘤這一類。續發性腦瘤:從其他部位轉移過來,例如:肺癌或乳癌轉移至腦部,這一類「外來客」反而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腦瘤,部分病人甚至尚未被發現原發處有癌病,就因中樞神經系統的症狀而發現已轉移至腦部。腦瘤的成因與預防大部份的腦瘤都是由於基因的突變或損傷所造成的,另外有一些不正常的基因活化後,刺激分泌生長因子及血管生成因子,而造成腫瘤的血管增生和腫瘤的細胞增生。基因的變異可能來自遺傳或環境因素。藉由流行病學的研究,已有某些環境因素被發現會增加腦瘤的發生率,包括:物理性因素,如游離輻射線、電磁波…;化學性因素,如含氮硫化物的染料、殺蟲劑、有機溶劑…;生物性因素,如某些病毒與腦部的淋巴癌有關。想了解更多相關訊息,請上「台灣癌症基金會」:http://www.canceraway.org.tw/

牢記辨別中風四步驟,把握黃金急救3小時

牢記辨別中風四步驟,把握黃金急救3小時#疾病‧預防

日前有媒體披露中風放血急救 不如趕快送醫事件!中風為國人十大死因之第3名,98年國人因腦血管疾病死亡人數達1萬383人,亦即每天有28人因腦血管疾病死亡!行政院衛生署邱文達署長特別呼籲,民眾一旦發生中風,應即刻送醫,尋求正規的醫師診治,把握「黃金急救3小時」!依據國民健康局、國家衛生研究院及前管制藥品管理局於94年度共同辦理之「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中風民眾中有7成5會留下後遺症。對於發生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若能於發生後3小時內給予血栓溶解劑靜脈注射治療,將可有效減少中風導致之殘障。然而,依據健康局委託台灣腦中風學會執行之「全國中風登錄網絡建立計畫」所收集之4萬5千多名中風個案資料分析發現,僅有約3成的缺血性中風病患於發作後能在2小時內到院。國民健康局邱淑媞局長提醒民眾牢記 FAST 辨別中風四步驟:「F」就是FACE,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A」就是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S」就是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當三者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就要趕快送醫。「T」就是TIME,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同時今天氣象報告指出,已有一波冷氣團報到!氣溫下降、天氣變冷易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提醒民眾在寒冷的天氣要注意保暖,尤其是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以及肥胖、有吸菸習慣、缺少運動、有家族遺傳的腦中風高危險族群,在冷氣團報到這幾天,避免太早出門,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並建議結伴運動,且運動前要先暖身,若運動中有任何不舒適現象,例如頭暈、胸痛、心悸、盜汗等情形時,應立即停止運動。而除了注意天氣劇烈變化外,亦需避免因天冷而大吃大喝,或是情緒起伏太大等情形,以免造成血壓升高,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或中風之發生。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癌症末期病情告知的原則(上)

癌症末期病情告知的原則(上)#疾病‧預防

文/胡文郁 台灣大學護理學系所副教授暨台大醫院護理部副主任 臨床實務上,華人社會文化忌諱談論與「死亡」相關的議題,加上華人重視「家庭或家族」觀念,台灣多數家屬常強烈要求要隱瞞或部分告知病情,通常醫師會依家屬的意見,來決定是否告知病人,致使病人不了解死之將至;末期病人常在醫護人員或家屬「持續評估與等待告知機會」的過程中,因病況急遽變化,意識不清而喪失「生命自主」的機會,造成病人未能有機會參與末期醫療決策。傳達壞消息給病人或家屬是末期醫療照顧相當困難責任之一,需要不斷練習的重要課題。臨床實務上,醫護人員礙於告知溝通技巧的不熟練,擔心發生醫療糾紛,不願意主動告知癌末病人病情,「醫師、病人與家屬」的互動形式,大致可歸納出「坦誠公開、相互偽裝以及懷疑封閉」三種末期病情告知的認知與溝通型態,後二者容易讓病人產生猜測病情的「不確定感」或「焦慮感」,甚至抱著虛假的希望,無法做好死亡準備,甚至產生「無法交代後事或完成心願」的遺憾。末期病情告知的重要台灣已於2000年立法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率先成為亞洲第一個立法施行自然死法案(Natural Death Act)的國家,也是台灣在推展生命末期照護及尊重個人「生命自主權」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其立法精神為「期使醫護人員能協助末期病人,有機會自主性地選擇符合自己想法與意願的末期醫療照顧」。且條例中有明確指出「醫生為末期病人實施安寧緩和醫療時,應將治療方針告知病人或家屬,但當病人有明確意思表示欲知病情時,應告知主治醫師有告知末期病情的責任與義務」。故醫療人員應盡量尊重病人對生活品質與生命存活期的價值觀、喜好與期望,讓病人有機會在有行為決定能力的情況下,及早進行思考或決定其期望的末期生活與醫療方式,並讓醫療代理人也能瞭解其意願。家人之間也能有機會與病人一起討論病人生命末期的相關醫療事項、及早進行死亡準備並完成心願與安排後事,讓病人獲得尊嚴死亡且達善終。末期病情告知的原則與策略「讓末期病人了解末期病情」實為落實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及簽署ADs意願書,以選擇符合自己意願的末期醫療照顧模式之重要關鍵。所謂「告知(disclosure)」是指將事情公開化或讓對方知道,告知的內容包含:「誰告知(who)、何時告知(when)、告知誰(whom)、如何告知(how)以及告知什麼(what)」等。要向病人告知癌末病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末期病情告知的簡要四原則(ACTs)如下:告知前的評估與準備 ( Assessment and preparation ) 與家屬進行溝通(Communication with family)告知過程的方式與內容 ( Truth-telling process)告知後的支持與追蹤(Support and follow up)詳細內容,請見行政院衛生署發行之醫療人員「癌末病情真相告知參考指引」與家屬與病人的指導單張,網址:http://health99.doh.gov.tw/EducZone/edu_detail.aspx?CatId=21568。想了解更多相關訊息,請上「台灣癌症基金會」:http://www.canceraway.org.tw/

癌症末期病情告知的原則(下)

癌症末期病情告知的原則(下)#疾病‧預防

文/胡文郁 台灣大學護理學系所副教授暨台大醫院護理部副主任為落實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及簽署ADs意願書,以選擇符合自己意願的末期醫療照顧模式之重要關鍵。在告知的簡要四原則(ACTs)下,還包括了評估病人的特性與意願、家屬情緒的處理、告知的方式以及病人反應的追蹤,這些要項的觀察與處理,是為了讓病人與家屬有更多的時間來做更好的安排與準備,讓生命的最後一刻不再有遺憾。告知前的評估與準備(Assessment and preparation)評估病人的特性與意願:首先醫護人員可以用提問的方式,向病人或家屬開啟談論末期病情的話題,關懷病人對疾病與治療的感受,如:「您可以說一下你目前身體的狀況…?」。接著評估與瞭解末期病人自己「想了解末期病情的個人意願為何」是首要的工作,如:「您對自己病情的瞭解…?」、或「您想要瞭解自己目前病情或治療狀況嗎?」…等。花些時間讓癌末病人有機會表達其自主決定。告知病情前,先評估病人慣用的語言(母語)及溝通方式、病人所處之社會文化與經濟背景、認知能力、對疾病與死亡的看法或感受等,判斷病人是否為得知病情後調適不良的高危險群。病情告知內容的計畫與自我準備:醫師是癌末病情的主要告知者。告知前,先思考與組織要提供病人病情相關內容後,並確定有足夠的資訊及會談時間。與病人談論的時機:最好尊重「病人」的決定。並主動和「護理人員、社工師、臨床心理師及宗教師」等醫療團隊成員,共同合作收集訊息,並與家屬建立病情告知的共識。準備適切地會談環境:安排「安靜且具隱私的告知環境」,主動邀請病人期望出現的人,並避免使用電話告知末期病情。與家屬進行溝通(Communication with family)同理家屬的情緒:針對不願告知末期病情的家屬,聆聽其想法,讓家屬有時間抒發其情緒及感受。並讓家屬了解醫療團隊人員將會給予支持和協助,共同做為病人最有力的後盾。接受並協助家屬處理低潮或負面的情緒與行為反應:讓家屬瞭解告知末期病情後,病人可能會出現不相信、絕望、自責或憂鬱等低落情緒,這都是可預期的正常反應,不要過於擔心或害怕。有時家屬會因為自己無法接受家人面臨生命末期的情況,而無法有效地處理末期病情告知的情境,此時,病人或家屬所爆發的情緒,可能會讓醫護人員很不舒服,醫護人員宜先協助家屬調整自己的心情,請試著給予他們時間和隱私能夠面對目前的困境,讓家屬也成為照顧末期病人的助力。建立醫護人員與家屬間的互動與共識:醫護人員可以針對病人的個人特性與情況,與家屬充分溝通和討論,必要時,主動召開「家庭會議」,瞭解家屬不願告知的原因以及產生的壞處,協助家庭成員能夠接受病人的末期病情,並與醫療團隊人員達成告知病人末期病情的共識與方向。告知過程的方式與內容(Truth-telling process)告知內容:每位病人在得知醫療病情訊息時,有可能有不同的反應,故病情告知的方式與說明的內容,應視病人的特質與反應進行調整。內容應包括預後、目前所提供的醫療處置以及後續的協助與轉介服務。儘量以緩和漸進的方式告知病情,需要時,應分次或多次地告知,並與檢視病人瞭解病情的程度。告知的方式與態度:向病人解釋病情時,宜詳細地說明且盡量清楚明白;言語表達與態度上要誠懇,宜注意自己的肢體語言,以同理和親切地態度,仔細聆聽並接受病人的情緒;使用病人可以瞭解的語言或字句告知病情。提供病人充分的時間與機會詢問病情,並誠實且清楚地回答病人的提問,提供符合病人照顧需求的資訊,以選擇適切性的治療。分次告知:當病人剛得知負向的消息衝擊時,注意力可能都專注在此壞消息,不容易接收太多的資訊。故末期病情並非一次告知即可完成,也不是僅將訊息傳達給病人後,就結束完成告知的工作。醫護人員要有「分次告知」或「重覆解釋」的心理準備,必要時,將會談重點用草稿或圖表記錄下來,需要醫師時,可以進行多次地解釋或重複說明重要的訊息。處理病人或家屬的反應:觀察病人或家屬的語言反應及肢體語言,宜使用同理的語詞,如:「我感到遺憾,有些事情我必須告訴妳……」、「這個不好的消息讓你感到難過…」,並儘量避免與病人或家屬爭執及過度防禦。告知後的支持與追蹤(Support and follow up)鼓勵病人表達並同理病人的情緒:告知病人末期病情後,醫師仍要持續追蹤病人知道病情後的反應,以及知道末期病情對病人的意義是什麼?排定後續安排的會談,適時提供心理情緒、社會及靈性方面的照顧,需要時,可以轉介其他專業人員的協助,陪伴癌末病人渡過人生低谷期,但不能因而逃避這種醫病關係。引導病人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及擔心的問題,並留下便於病人聯絡的方式,持續提供病人後續地照顧,給予支持陪伴,讓病人及家屬不要有被放棄的感覺。確認病人對資訊瞭解的程度:確認病人對末期病情了解的程度與感覺,給予符合實際的希望;盡量將告知病情的相關訊息,提供給其他醫療團隊相關人員。病情告知是一種「動態的互動過程」,其中有許多地方,需要仔細拿捏,尤其須視個人與個別家庭而異。紀錄會談的內容並予以追蹤:結束會談時,簡要地記錄會議內容,並確立下一步的計畫。如:排定後續的會談時間,並確認病人及家屬明瞭您不會離棄他們,如:「我們會一直照顧您」、「您想要我幫您什麼?」;並說明未來有哪些醫療照顧可供選擇。總之,癌末病情告知常被視為一種溝通藝術,著重在「人性化溝通」的動態過程,良好的溝通技巧是病情告知及進階醫療照護計畫討論成功的關鍵,有時醫護人員進行不當地病情告知,反而會造成末期病人、家屬或醫護人員的傷害。故醫護人員需要培養察覺病人特質、家屬情緒反應以及工作環境獨特之處的敏感度,讓我國癌末病人在生命末期仍能保有生命的自主與尊嚴。詳細內容,請見行政院衛生署發行之醫療人員「癌末病情真相告知參考指引」與家屬與病人的指導單張,網址:http://health99.doh.gov.tw/EducZone/edu_detail.aspx?CatId=21568。想了解更多相關訊息,請上「台灣癌症基金會」:http://www.canceraway.org.tw/

早期食道癌之診斷與治療(下)

早期食道癌之診斷與治療(下)#疾病‧預防

文/台北醫學大學暨署立雙和醫院 內視鏡中心主任 李宜霖有報告顯示服用阿斯匹林或相關非類固醇消炎劑者會降低罹患食道癌的風險,至於幽門螺桿菌對於食道腺癌的關係還不是很被確定,但在研究上發現其對於食道癌似有保護的機制。幽門螺桿菌有減少逆流性食道炎的發生,進而降低食道腺癌的機率。部份研究指出多食用白菜、菜花等綠色和黃色蔬菜、水果以及漿果能降低食道癌的發病率。癥候及症狀食道癌在發生初期可能毫無自覺症狀。其症狀常是在腫瘤漸漸長大,妨礙了食道運輸功能時才發生。起初是覺得胸骨的悶感,進而酸痛;但絕大多數的病人,第一個症狀則是吞嚥困難。隨後食道為腫瘤慢慢阻塞,連液體食物也喝不下去。造成體重下降,營養不良。進而唾液會積聚在腫瘤上方的食道內,由此還會導致咳嗽和發生吸入型肺炎的危險。晚期食道癌因癌腫侵犯或壓迫局部組織,還可能引發上腔靜脈症候群、或是食道氣管瘻管。也是因為食道癌在初期是毫無症狀的,只有在腫瘤大小已經佔據了整個食道管腔的一半左右才會有吞嚥困難的症狀。所以當發生症狀而診斷時,大多數為期已晚。因而食道癌為胃腸道癌症中預後最不好的一種,與胃或腸癌比,存活率較差。早期食道癌之診斷晚期食道癌的診斷並不困難,但大部份已有相當明顯的症狀,用食道X光鋇劑攝影或是上消化道內視鏡可以清楚發現腫瘤的位置,但必須配合局部切片檢查以確診。電腦斷層掃描及磁振造影可用來偵測腫瘤範圍及是否有轉移的情形。但是早期食道癌的診斷卻是不容易。原因之一是食道癌的早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因此病患不會主動就醫。只有少數在作例行健康檢查可以早期發現。其二是早期食道癌的病灶變化很細微,以食道X光鋇劑攝影經常無法發現。即便以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還是有一部分的早期食道癌看不出來。因此針對一些高危險群的患者、例如有頭頸部癌的患者,經常是以Lugol(一種含碘試劑)作染劑,施以染色內視鏡檢查,來達提高早期食道癌的診斷率。根據現有的文獻報告,若是僅用傳統的內視鏡檢查,將近有40~50%的早期食道癌患者會被忽略而延誤診斷。隨著近年來內視鏡檢查的蓬勃發展,「窄頻影像系統」以及電子式螢光影像檢查已經成功地應用於消化道腫瘤的偵測及診斷。根據嘉義長庚醫院的經驗,針對200多位頭頸部癌的患者以「窄頻影像系統」來做食道的篩檢,診斷率接近Lugol's染色內視鏡。其優點是NBI較省時方便並且沒有碘過敏的副作用。若合併使用「窄頻影像系統」與magnified endoscopy於體內直接觀察食道黏膜的黏膜內乳頭微細血管圈能夠及時判斷食道癌其侵犯的程度。▲圖1:窄頻影像系統可用於早期食道癌之診斷食道癌的治療目前食道癌之治療,仍以外科手術為主。手術包含食道之切除,與使用其他腸胃道進行食道之重建。由於食道癌發現之時大部分都屬於較晚期之疾病狀態,光使用手術切除之治療方式,腫瘤完全切除的比例並不高,其成果並不佳。因此手術前使用化學與放射並用治療,而後再施行手術治療,如此可以提高手術切除的成功率。針對食道上端的癌症使用化學與放射並用治療,其治療效果甚至優於手術治療效果;因為食道上端癌症常有早期頸部淋巴腺轉移,不易徹底切除,且手術的危險性較胸部食道其他部位為高,因此食道上端癌症的患者,多半是以化學與放射並用治療為主。早期食道癌之治療,傳統則是直接施行手術,其長期存活較晚期患者明顯的好,但手術本身而言,仍然有高比例的併發症。例如食道狹窄、滲漏、或是傷口感染等。近年來的研究顯示,當早期食道癌的腫瘤侵犯侷限於黏膜肌肉層以上時,並不會有淋巴結的轉移。因此以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或是內視鏡黏膜下切除術(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作局部的腫瘤切除,不僅可以完全切除腫瘤,並且完整地保留食道的功能。病患在EMR或ESD術後則少有嚴重的後遺症。可是ESD是一個高度內視鏡技術的治療方式,必須在有經驗的醫師操作下方得施行。結論食道癌的預後多為較差。接受治療性手術後的患者術後5年存活率僅為25%,不宜治療性手術的患者其預後更差。最主要的原因乃是從症狀出現到診斷確定往往曠時彌月,腫瘤已經向外蔓延。因此早期診斷乃是治療食道癌最重要的法則。特別是針對高危險的族群患者,應該更提高警覺,使病症早日發現及早日得到適當的治療。▲圖2:對早期食道癌之內視鏡黏膜下切除術想了解更多相關訊息,請上「台灣癌症基金會」:http://www.canceraway.org.tw/

早期食道癌之診斷與治療(上)

早期食道癌之診斷與治療(上)#疾病‧預防

文/台北醫學大學暨署立雙和醫院 內視鏡中心主任 李宜霖 老菸槍與紅唇族的隱形殺手阿海是個認真苦幹的生意人,多年前自南部北上打拼,因交際應酬需要養成菸不離手、檳榔不離口的習慣。然而三年前發現有口腔癌,經過手術治療,他原以為已經治癒而未多加以注意。直到今年初開始覺得吞嚥困難,再到醫院就醫時,已經發現食道內長了一個3公分的腫瘤。伴隨著的是一連串的痛苦治療,包括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以及整個食道的切除手術,也導致體力一天天衰弱,多年努力的生意也因住院治療的關係,而無暇管理草草結束。阿朝同樣也是因抽煙和吃檳榔的關係罹患下咽癌,經過一連串治療以及手術後,他完全戒掉菸與檳榔,並聽從醫師建議,定期以胃鏡追蹤,三個月前經由特殊胃鏡「窄頻影像系統」發現早期食道癌,隨即他接受最新的食道黏膜切除術治療,僅僅將患部的黏膜切除,不需作食道切除,術後生活如常完全沒有影響。食道癌發生初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當一旦有吞嚥困難症狀時,往往就已經第二期或是第三期以上了。針對口腔癌或是食道癌的預防,最主要是避免抽煙、喝酒及嚼檳榔的習慣,但是若已經不幸罹患口腔癌或是下咽癌的患者,定期以新型的「窄頻影像系統」作內視鏡的檢查,可以即早偵測出食道的早期病變 。食道癌的盛行率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資料顯示,96年度食道癌是台灣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九位。在男性癌症死亡率更高達第六位。男性罹患的比率約為女性的3~4倍。患者的年齡多在50~70歲。平均每10萬人口中,每年約有7~8人的發生率。與歷年的統計作比較,國人罹患食道癌的比例,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原因及風險因素食道癌真正的致病機轉目前並不清楚,經由臨床上的觀察知道它的致病因素是多重性的,和個人遺傳體質因素、生活飲食習慣、及環境因素有關。許多風險因素和食道癌有相關性,其風險因素如下:年齡:大部分的病人都超過60歲。性別:男性居多。吸煙、嚼食檳榔和重度飲酒會增加風險,兩個因素合併則危險大增。長期食用某些特殊食材,例如醃漬物裡的亞硝胺。有過頭頸部癌症病史者,會增加食道癌的發生率。人類乳突病毒的DNA和食道癌有關。Plummer-Vinson syndrome併發與食道蹼(webs)的一種症候群。Tylosis and Howel-Evans syndrome遺傳性的手掌與腳底皮膚增厚症候群。胸縱膈部位的放射線治療。Celiac disease predisposes toward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腹腔性疾病亦導致鱗狀細胞癌)。逆流性食道炎因食物逆流到食道,而造成食道鱗狀上皮細胞被柱狀上皮所取代這即是Barrett食道。在逆流物的長期刺激下,使食道細胞演變為食道癌。想了解更多相關訊息,請上「台灣癌症基金會」:http://www.canceraway.org.tw/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