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

冬天流感、新冠及心肌梗塞三重來襲!心血管專家:入冬前盡快施打流感疫苗

冬天流感、新冠及心肌梗塞三重來襲!心血管專家:入冬前盡快施打流感疫苗#免疫力

一名50幾歲身體硬朗的男性主管,曾做過心臟繞道手術,並且身體恢復良好,感染流感以為是小感冒不以為意,後來竟轉變為發燒、呼吸急促,就醫治療並未好轉,最後因肺炎造成呼吸窘迫症,使用呼吸器維持三周後,仍然因敗血性休克不幸過世。 政府從11月開始實施50歲以上第二階段施打公費流感疫苗,目的就是減輕流感的危險性。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任勗龍醫師表示,今年因為新冠疫情升溫,常規性的流感疫苗施打反而容易被忽略,今年一定要特別留意流感對於新冠後期的影響力。 冬天流感引起發炎反應 增加10倍心肌梗塞風險 立冬將至,冬天更是流感及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老年人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本身免疫保護力較弱,一旦感染流感引發心肌梗塞及中風情形,非常容易造成重症。任勗龍醫師呼籲符合政府公費標準的50歲以上民眾應盡快施打流感疫苗。 根據數據顯示,一般人因感染流感會增加10倍的心肌梗塞發病風險,中風發病更達8倍。任勗龍醫師說明,流感會引起全身性發炎,這種發炎反應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一旦病患感染流感,會增加心肌梗塞、肺栓塞以及中風的發生率,並有相當高的致死率。」 目前流感疫苗在心血管疾病中已有非常好的效益關係,賽諾菲與研究機構合作發現:心肌梗塞後病人在72小時內施打賽諾菲流感疫苗能降低28%的心血管病變危險性,心血管造成的死亡則減少41%,更重要的是全因死亡能減少41%,可有效降低心肌梗塞病人的死亡率。 流感及新冠雙重打擊 照顧者也應施打疫苗阻斷傳播鍊 任勗龍醫師表示 「若同時確診流感及新冠肺炎,使用呼吸器的風險將增加4.14倍,住院風險更高達2.35倍,目前正處於新冠高峰期,建議民眾最好兩種疫苗都要及早施打。」 施打流感疫苗對18歲以上的成年人因流感住院的保護力可達到41%,對流感導致重症需要插管、呼吸衰竭更可達到82%的保護效果。任勗龍醫師強調,由於今年A型流感具有較高的傳染力,青壯年民眾也須留意,若是家中有慢性病長輩或是幼童同住,或者在長照機構、托嬰機構等高風險環境工作等,即使不在公費的補助範圍,也可自費施打流感疫苗,阻斷流感傳播鍊,不但保護自己也可保護家人健康。 提醒民眾,除了施打疫苗,平時也要注意飲食均衡,尤其慢性疾病患者更要遵守少鹽、少油、少甜的飲食方針,睡眠更是重要關鍵。睡眠品質不佳是身體發炎的因素之一,對心血管疾病負擔影響更大,再搭配培養良好運動習慣,就是養好免疫力的全方位防護。 (圖/振興醫院心血管內科 任勗龍醫師) MAT-TW-2201674-1.0-10/2022

吃薑防新冠?如何分辨薑老薑與嫩薑?醫教「4招」這樣挑最新鮮

吃薑防新冠?如何分辨薑老薑與嫩薑?醫教「4招」這樣挑最新鮮#免疫力

秋冬時節氣溫驟降,民眾常吃薑母鴨進補、讓身體暖呼呼,甚至感冒時也常煮薑湯喝來禦寒、提升免疫力;更有國外中醫研究指出,生薑可以抵禦新冠肺炎、緩解體內發炎。究竟常用於料理的薑有哪些功效?生薑如何挑選才新鮮?真的可以防新冠?《優活健康網》為您整理相關醫師解答和國外研究資訊。

「天選之人」其實身體更糟?羅一鈞揭「研究真相」這樣解讀才對⋯

「天選之人」其實身體更糟?羅一鈞揭「研究真相」這樣解讀才對⋯#免疫力

台灣疫情仍持續處於高原期,新冠肺炎本土確診數在今年10月已突破670萬人,約佔總人口3成,許多還沒染疫的民眾認為自己就是「天選之人」。不過先前有中醫師舉英國研究指出,天選之人是因身體狀況比較差,對此羅一鈞也回應,人體內其實有多種「自然抵抗力」機轉,並表示「天選之人跟身體差其實沒有關係」,打臉中醫師說法。

肺結核吃藥1年才治好又復發!醫揭:結核菌會躲過白血球「冬眠」

肺結核吃藥1年才治好又復發!醫揭:結核菌會躲過白血球「冬眠」#免疫力

肺結核不是吃藥就好了,當心病菌仍潛伏在肺裡伺機而動。50歲李先生本身是糖尿病患者,去年才剛完成漫長的肺結核治療療程,卻自行停掉糖尿病藥物。不料日前又因咳嗽超過2週而就醫,經安排痰液檢驗後,再度出現結核菌,且糖化血色素更高達10.9%,不僅得重新啟動新一輪抗結核藥物治療,還得嚴格追蹤糖尿病變化。

腎友長期洗腎免疫力低下  預防身體惡化需盡快補充營養

腎友長期洗腎免疫力低下 預防身體惡化需盡快補充營養#免疫力

台灣洗腎人口於2018年已達約8萬4千人,尤其人數每年還在持續增加,很多糖尿病患者因為沒有好好控制血糖,長久下來會引起腎絲球硬化、失去功能,經過檢查發現病人的尿蛋白愈來愈高,腎臟過濾功能愈來愈低,最後必須洗腎。很多洗腎腎友年紀大且臥床,容易營養攝取不足,應當心病情嚴重惡化。 洗腎人口增 糖尿病未獲控制是關鍵 「台灣洗腎的人增加,主要原因和罹患糖尿病有關」,麻豆新樓醫院腎臟內科主任蔡昊澐醫師表示,除了糖尿病之外,患者如果罹患高血壓卻沒有控制好或是腎絲球腎炎、結石、腎臟及泌尿道癌症、自體免疫系統等疾病,最後也可能演變成需要洗腎。蔡昊澐說,通常患者洗腎前會產生嚴重的尿毒症,出現噁心、嘔吐、吃不下、尿減少及全身腫、喘等症狀。 蔡昊澐主任說明,特別是在腎功能衰退,而且逼近洗腎之前,會引起營養不良現象,這是因為腎臟的功能退化且過濾功能下降,當尿毒素上升時,患者會感覺吃不下、想吐,因此,會引起營養不良。一般來說,開始洗腎後,比較年輕的洗腎患者,體力及營養就會慢慢恢復,不過,年紀大且臥床等較嚴重的年長者,就必須靠補充營養來恢復。 三合一營養補充 有助降低腎友死亡率 「年紀較大的洗腎患者,營養補充很重要」,蔡昊澐主任分享曾收治一位86歲老先生,在10多年前罹患腎臟病第四期,原本病情一直很穩定的控制,但去年12月時卻因嚴重感染問題,導致敗血症、敗血性休克,以及呼吸衰竭插管、胃腸道出血,身體愈來愈瘦弱,甚至腎功能衰竭而洗腎。 這名患者因長時間臥床、插鼻胃管,營養狀況不好,白蛋白指數只有2.0左右,因患者剛開始洗腎,建議讓患者使用三合一營養針,加強補充老先生的營養,大約補充半個月後,白蛋白指數提升。雖然正常人的白蛋白指數為3.5,但對於老人家來說,避免惡化很重要,一旦惡化會讓身體免疫力變差,甚至死亡率提高,因此補充營養非常重要,不可掉以輕心。 蔡昊澐主任說明,人類所需五大營養素包括蛋白質、脂肪、醣類、維生素及礦物質,而三合一營養針中,因含有葡萄糖、脂質,因此,提供了足夠的熱量,還含有鋅微量元素,能提升免疫力,有助對抗細菌感染等問題。雖然其中不包括維生素,但可在專業醫師建議下,額外增加B群等維生素。 蔡昊澐主任說明,三合一營養針也含有魚油(Omega-3 fatty acid),許多文獻證明魚油有助降低發炎指數,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會,因此適合洗腎患者使用。尤其當患者尿毒素過高時,發生尿毒搔癢症時,魚油的補充也可以減少洗腎病患的尿毒搔癢症發生。 三合一營養針屬於靜脈注射營養,適合洗腎後患者快速提升營養,且在洗腎時同時補充,也就是一邊洗腎,一邊從洗腎的管路中給予營養補給,有助加速患者營養恢復,像是長期臥床、使用鼻胃管、吃不下等患者都能補充。 (資料訪問/麻豆新樓醫院腎臟內科主任蔡昊澐醫師)    

讓孩子遠離新冠後遺症!營養師揭「3大營養素」日常飲食就吃得到

讓孩子遠離新冠後遺症!營養師揭「3大營養素」日常飲食就吃得到#免疫力

新冠肺炎疫情每日新增萬例,小朋友染疫後該如何補充營養,才能有效避免後遺症?營養師黃千芮建議,1、2歲的小朋友可用嬰幼兒奶粉或兒童成長奶粉調整成容易飲用的比例;稍大的小朋友,家長應以均衡飲食為原則,選用6大類食物元素,若喉嚨吞嚥困難,則可調整成全流質及半流質,幫助提升免疫力、對抗病毒,加速恢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