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多上癮副作用?4重點用對安眠藥

吃多上癮副作用?4重點用對安眠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安眠藥又稱為鎮靜安眠藥(Sedative-hypnotics),除了縮短失眠患者進入睡眠的時間、減少睡眠中斷次數、延長睡眠持續時間;也可舒緩患者恐懼、緊張、焦慮、不安等症狀,醫師也會針對病人的症狀、體質、年齡及病史,開立不同種類、劑量的藥物。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強制3種鎮靜安眠藥,必須附上黑盒警示(用於強調嚴重或威脅生命的風險);這3種藥物分別為eszopiclone(常見品牌名為Lunesta)、zaleplon(Sonata)和zolpidem(Ambien)。此外,除了使用安眠藥之外,也應找出睡眠問題的可能肇因,例如潛在的壓力、健康等問題。鎮靜安眠藥的用藥建議若需服用鎮靜安眠藥時,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彙整出四點用藥建議。第一點【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與主動就醫】一、保持規律生活作息,少喝含咖啡因的茶、咖啡;睡前別吃太飽、避免激烈運動或從事過度興奮的活動。二、失眠期間可尋求專業醫療人員,協助調整生活習慣或睡眠習慣;若因壓力過大而失眠,可向專業心理治療師諮詢。第二點【失眠就醫時,清楚向醫師說明自身狀況】一、失眠從何時開始、持續多久以及失眠型態(難以入睡、睡眠中斷、早醒、多夢、作惡夢等)。二、生活型態(輪班或夜班工作)。三、過去病史及正在服用的藥物(中、西藥)或保健食品。四、懷孕或哺乳。五、其他可能影響睡眠的生活習慣。第三點【遵循指示用藥】一、鎮靜安眠藥屬第三四級管制藥品,均為醫師處方用藥,需經過醫師臨床評估開立處方箋,藥事人員才能調劑供應。二、領藥時,需核對藥袋標示(姓名與年齡是否正確)、用藥注意事項及副作用。三、按醫囑服用,不要因藥效不夠而自行加量,或擔心副作用而自行減量。四、切勿將多種鎮靜安眠藥混用,也應避免同時使用酒精,以免因藥理作用增加使用的危險性。五、切勿任意購買及服用來路不明、標示不清或誇大療效的藥品,以免因該藥品摻加不明成分,而危害健康。六、服藥後應儘速上床,切勿開車或操作機具,保障自身及他人安全。第四點【與醫師、藥師保持聯繫】一、鎮靜安眠藥物通常為短期、間歇使用,並且配改變生活作息與養成規律運動,如果藥效不佳就得換藥;失眠症狀獲得改善後,醫師會逐步降低劑量或更換藥物種類,建議定期回診讓醫師了解病情進展,開立適合的用藥。二、用藥上有任何問題,應請教醫師或藥師,不要聽信非醫藥專業人員的建議。

牢記防身術四要點 靠人前先靠自己

牢記防身術四要點 靠人前先靠自己#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防身術(self defense、defensive tactics)意指日常生活中遇到 意料外的犯罪事件時,積極從中逃脫的技巧。重點是得以快速判斷自己身處的犯罪狀況、做出適當反應。假使對方是以殺人為目的,我們當然要用盡方法對抗,但若對方的目標是錢包裡的一筆小錢,最好先乖乖交出然後去報警。如果為了一筆小錢跟對方僵持不下,我們無從得知對方是否會採取更極端的手段,因而不幸喪命。接下來,我將介紹防身術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要點,之前其實已提過好幾次,但這邊我只介紹四種防身術,如果不幸遇到犯罪事件,就算忘記我們前面提過的那些方法也沒關係,但希望各位可以將我接下來介紹的這四種方式牢記在心。一、防身術基礎:大聲呼叫「請幫幫我。」「請救救我。」兒童防身術課程中,通常都會先教他們「大叫」,如果被陌生人拉著走時,就要大聲呼喊或高聲尖叫,用這種方式向周遭的人求救,而遭遇危險時,大聲呼救也是成人的必備防身基礎。對個性非常內向的人來說,大聲呼叫可能很困難,但即使需要花時間練習,也該要學會如何大叫。這點十分重要,必須大喊「救人啊」或「請幫幫我」,讓旁人知道有人需要幫助而前來查看,唯有這麼做我們才不會淪為受害者,就算只有一個人跑過來,也要把握機會向他求救。那麼,請各位自己練習一下吧,大聲呼叫!二、最好的防身術:逃跑使用防身術時,我們不應該把重點放在壓制對方,而是把逃脫當下危險列為優先順位,並爭取報警的時間。用防身術讓對方倒下後,我們就有時間逃離對方身邊向旁人請求幫助,無論任何情況下,只要有機會就要拚命逃跑,因為逃跑才是最好的防身術。三、出其不意的防身術:咬人牙齒是最容易出力的一個身體部位,一顆門牙足以承載 20 公斤的重量,大臼齒則能承載高達 60 公斤的重量,牙齒很健康 的人甚至可以發揮 350 公斤左右的力量。因而,牙齒能當作十 分強大的武器,如同動物為了生存和獵食者激烈打鬥或狩獵捕食時,以「牙齒」作為倍具殺傷力的武器一樣。萬一我們身處被人拖著走,而嘴巴又被加害者摀起來的情況,當下腦中必定會一片空白而且非常慌張,一時之間想不起什麼防身術技巧,就算想起來,也可能提不起勇氣使用在加害者身上。即便是每天練習防身術的人,實際遇到犯罪情況時,也有可能無法及時做出正確判斷。這種時候無論對象是誰、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都要毫不猶豫地試圖「咬人」,兒童防身術課程中,就有教在對方試圖綁架時,用力朝對方手臂咬下去,犯人即使是被小朋友的牙齒咬到,也會因突然失去平衡而稍微鬆手,這時就要使出最好的防身術「逃跑」。四、無論如何,攻擊重要部位2017 年 9 月 9 日,凌晨 12 點 30 分左右,安城市發生了一 起事件,一名 40 多歲的男性 A 某,以利器威脅一名女高中生,將她拉到樹林裡試圖性侵害。但這名女高中生很勇敢地咬了 A 某的手臂,然後用力朝他的重要部位踢下去,逃離案發現 場逃跑並報了警。結果當天晚上 6 點左右,警方就抓到了這名嫌犯整個過程女高中生的手指有被利器刮到一點小傷口。這名女高中生在面對嫌犯手持利器的威脅下,不僅沒有愣在原地,還能咬對方手臂並攻擊重要部位。雖然手被割傷了,仍勇敢對加害者做出「咬人」和「攻擊重要部位」兩種防身技巧,從一對一的情況中勝出。萬一女高中生因為恐懼而什麼都沒做,說不定可能會失去寶貴的生命。因為這起事件,女高中生往後的生活可能會非常不一樣,她那天成為邪惡罪犯的目標而獨自面對攻擊,卻善用自我保護的本能積極逆轉情況。另外,她沒有選擇先去醫院處理被刮傷的手,而是先報警確保加害者無法逃跑。成功逃跑前遇到的情況,可能會在心中留下創傷,但我相信她一定會成為一名機智利用生存本能的成人。我希望各位把重點放在女高中生「咬人後攻擊加害者的重要部位並從現場逃走」這個部分。要讓加害者無法動彈的防身術就是「攻擊重要部位」,所以攻擊重要部位是最致命也最有效果的方法。然而,萬一攻擊失敗對方就能採取防備姿勢,故為了抓好出手時機,希望大家平常可以跟家人或朋友練習看看,才能找到攻擊的要領。另外,不論哪一種防身術都需要靈活且柔軟的肌肉,透過反覆練習才能讓身體做好準備,在危急的情況下做出反應。(本文摘自/預感危機的女生防衛練習/方言文化)

蓋博符號訓練 能有效保健近視老花?

蓋博符號訓練 能有效保健近視老花?#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沒有有效保健視力的方法?」這是我最常被患者問的問題。雷射手術是目前最確實而且有效改善視力的方法,但是大家最想知道的是,有沒有最安全、有效的視力保健法。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我開始搜尋各種資料,看了超過100篇以上的論文和140本以上的醫學相關書籍。甚至,以「○○可恢復視力」為題的雜誌或書籍至少讀了120本以上,但得到的結果大多都是沒有科學基礎,或是乾脆建議患者動手術的內容。於是,我開始搜尋國外的資料,發現了「蓋博符號」!美國當地的報紙也介紹過這個方法,許多運動選手或飛機機師也都在使用。最重要的是,這項方法還得到了科學實證。蓋博符號訓練QAQ:要做幾天才有感呢?A:至少十四天。完整的訓練期間是二十八天(約一個月)。Q:一天要做幾次呢?A:建議每天做。沒有時間的話,一週至少三天。Q:訓練過度,會不會對眼睛造成負擔?A:訓練過度不會有副作用。如果覺得眼睛好累或不舒服時,建議早點休息。Q:一次該做幾分鐘?A:一次以三到十分鐘為標準。一天只要做一次,若覺得眼睛沒那麼累,一天可做超過兩次。Q:什麼時間做比較好?A:隨時都可以。不用在意時間點,就算覺得有點累也能進行。Q:習慣題目之後,訓練還有效果嗎?A:就算記得符號位置也有效果。因為訓練的重點不在找到正確的位置,而在辨識蓋博符號,這樣的過程就有效。Q:有年齡限制嗎?A:沒有年齡限制,小孩或是高齡者都能安心進行訓綀。Q:對近視、遠視、老花或散光也有效嗎?A:從目前的實驗結果來看,能有效保健近視和老花。就理論而言,遠視和散光應該也有效。Q:為什麼效果因人而異呢?A:大腦功能正常者會特別有效。如果一直覺得這個方法沒用的人,就很難有效果,所以這個方法適合只要有一點點變化就覺得有變好的人。Q:做的時候可以戴著眼鏡或隱形眼鏡嗎?A:沒問題,戴著也能做。Q:如果三分鐘熱度的話怎麼辦?A:強迫自己每天都得做的話,就很容易因為壓力大而放棄。不妨抱著玩遊戲的心情,更能持之以恆。所以不妨變換訓練菜單, 今天多做一點熱眼運動,明天做遠近伸展操,後天再來做蓋博眼訓練。每天都做蓋博眼訓練,當然效果最好,但是持之以恆才最重要。(本文摘自/1天3分鐘14天有感 腦科學認證!拯救視力╳防失智的「蓋博符號」/三采文化)

家長協助這4件事 改善孩童過動症

家長協助這4件事 改善孩童過動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過動症的主因是熱,因此最基本的日常療法就是少吃會加重熱毒的食物,然而過動兒本來就屬熱旺易餓體質,又很難控制自己的行為,所以飲食方面需要家長特別留心。基本上,有益過動症治療的日常療法需要家長的協助,沒有家長協助是做不到的。家長做得好,才有可能提早治癒,包括:1. 避免孩子過度沉迷智慧型手機最近的孩子從幼兒園就迷上智慧型手機,只要一拿到手機,連好動的孩子也可以專心玩上一陣子,可見手機威力多強大!手機乍看之下似乎能提升專注力,但事實恰恰相反,手機會帶給大腦過度的刺激,反而使專注力下降,更容易分心。因此家長應限制孩子每天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時間,只有在規定的時間內才能玩手機。2. 話要說得淺顯易懂對容易分心的孩子更要用心溝通,盡量把話講得淺顯易懂,不要說得太複雜,一次講太多東西會讓孩子聽得很吃力。3. 和孩子一起訂規則對過動兒而言,制定一日計畫並遵照計畫執行是很有幫助的。訂規則時必須讓孩子一起參與,且要傾聽孩子的意見。例如制定「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上學→回家洗手做功課」的一日生活秩序,並鼓勵孩子照著做,如此一來將有助於控制孩子的過動行為。4. 讓孩子多做能消耗熱的運動世界級游泳好手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也有過動症,他的父母為了幫助他改善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而讓他學游泳,沒想到這個決定不但有助於治療過動症,還挖掘出菲爾普斯潛藏的運動才能。由於過動兒的熱很旺盛,像游泳這樣能降溫的運動就很有幫助。雖然任何運動只要流汗就能使熱發散,但對過動兒來說,他們更適合四肢向外伸展的運動。如果是肌力訓練等需要將四肢向軀幹拉回的運動,效果就沒那麼好。最好選擇如同游泳般,能散熱又能接觸水的運動。(中醫師教你排熱治病:簡單5招調整飲食、清熱解毒,改善三高、過敏、不孕及過動症等疾病,2週讓你煥然一新!/聯經出版公司 )

久坐族當心馬尾症候群 釀癱瘓失禁

久坐族當心馬尾症候群 釀癱瘓失禁#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坐骨神經痛、腳麻,嚴重時造成下肢無力、跛行,上述症狀看似為好幾個發散的症狀,事實上可能皆為腰椎椎間盤突出的病徵,嚴重者為可能會出現影響大小便功能的「馬尾症候群」(cauda equina syndrome),讓病人小便解不出來、大便失禁!一名四十多歲的女子,兩年前患有椎間盤突出的毛病,但由於症狀不明顯,不以為意,平日也沒多加注意保健。日前因腰痠背痛、雙下肢麻痛,不良於行,且臀部有麻木刺痛感,連小便的感覺變得遲鈍,才至醫院就醫。經醫師診斷是「馬尾症候群」,當日隨即安排緊急手術予以減壓,術中取出長達六公分的椎間盤,病人術後尿液的感覺有恢復,但因為神經受損嚴重,麻木和無力的症狀有改善但仍存在,目前還在接受術後的復健治療中。好發族群為40歲以上、久坐一族馬尾症候群的好發族群為40歲以上,經常坐在辦公室的上班一族,而患有脊椎退化和椎間盤突出的病人都是高危險群。部立苗栗醫院神經外科吳聖文醫師表示,人體在腰椎一、二節以上是所謂的脊髓,以下就變成一條條的神經,也就是所謂的「馬尾」,如果這個部位受到嚴重的壓迫,一開始會出現坐骨神經痛的症狀,嚴重一點,臀部地方會刺痛麻木,最後無知覺,再不處理就會出現大小便無感覺的狀況,甚至下半身癱瘓,此症候群通常發生在腰椎四、五節間,或腰椎第五節及薦椎第一節間。通常是因腰椎椎間盤突出壓迫馬尾神經叢造成,其他原因包括突然彎下腰拿取重物、外傷、腫瘤及開刀造成的後遺症等。吳聖文醫師說明,要診斷馬尾症候群,除了透過醫師詳細的理學檢查外(包括感覺皮節分布的評估,肌力測試,肌腱反射等),尚須透過X光,電腦斷層以及核磁共振,做最後的確定診斷。拖延坐骨神經痛 嚴重恐導致下半身癱瘓吳聖文醫師指出治療上,若影像學表現出嚴重的壓迫,而臨床上出現類似馬尾症候群的情況時,儘速向神經外科醫師求診是必要的,因為若是單純的坐骨神經痛表現,此時開刀處理通常不會有太多的後遺症,但若是等到臀部麻木刺痛甚至無知覺,或者大小便無感覺甚至下肢無力時再處理,通常會留下神經損傷的後遺症,若拖太晚處理,可能下半身癱瘓,終身需要導尿管,非常辛苦。 吳聖文醫師最後提醒大家,預防勝於治療,平日應多注意脊椎和姿勢的保養,不要久坐久站,避免長時間彎腰搬重物低頭等,突然出現腳麻症狀勿輕忽,小病可能就是身體警訊,正確保健之道應即早尋求專業醫師診斷,才能避免憾事發生。

癌症資源中心服務破百萬 照護覆全台

癌症資源中心服務破百萬 照護覆全台#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民健康署為守護癌友及家屬能得到支持及資源,攜手癌症希望基金會及全台74家醫療院所設置癌症資源中心,已經來到第10個年頭,期間陪伴超過百萬人次癌友走過罹癌生理及心理上的衝擊。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民眾診斷出癌症時常會不知所措,因此,國民健康署自96年起委託癌症希望基金會輔導醫院推動癌症資源中心, 99年起正式補助醫院設置癌症資源中心迄今,提供一站式服務,讓癌友和家屬得到即時個別化的服務。10年成長率逾51% 服務人次突破百萬國民健康署推動癌症資源中心逾10年,全台設置有癌症資源中心的醫院家數也從99年的49家,增加至108年的74家,成長率達五成,包含北部28家、中部18家、南部22家及東部6家,交織出一張綿密的癌症資源網絡。10年來累計服務更超過100萬人次,平均每天有500人次接受服務。癌症資源中心除提供癌友所需的醫療輔具及康復用品(如假髮、義乳等)外,更不定期舉辦營養照護講座、病友分享會、DIY課程及音樂會等活動,及成立全癌和各癌別的病友支持團體,協助癌友能快速方便的取得相關資源。求助者以初次罹癌者居多 女性運用此資源較多分析10年的服務量發現,求助癌症資源中心者有高達九成為初次罹癌者,顯示初次診斷癌症時,癌友會遭受較大衝擊,也最需要協助;另外求助者中女性(61%)運用此資源的比率較男性(39%)高。47歲的方小姐表示她因參與政府提供的免費乳房攝影檢查,及早發現乳癌,回想罹癌之初,不僅心理飽受衝擊,更擔心會因為治療,中斷工作而影響生計,還好醫院的醫師及個管師協助轉介至癌症資源中心,透過資源中心的協助,解決她罹癌後所遇到的困難,並幫忙轉介至住家附近租借假髮和義乳,讓她覺得癌症沒想像中可怕,有勇氣面對接下來的治療。建構三大支持要素 提供全人、全程、全方位照護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指出,獲得正確資訊(了解疾病、治療、副作用、照護等)、心理支持(接受罹癌的心理衝擊)及社會資源(適應經濟與生活的改變),是支持癌友順利完成治療的三大要素。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也表示,政府推動癌症資源中心10年來發現,所提供的服務前3名,分別是:尋求社會資源的轉介服務(占43%)、癌症資訊(占33%)及心理支持(占24%),符合癌友需求,期待癌症資源中心扮演醫院和社區間橋樑的角色,協助串聯醫院和社區的資源網絡,提供全人、全程、全方位的癌症照護。資源中心加值 主動關懷提升完成治療率 高雄長庚醫院癌症資源中心主任羅盛典表示,癌友常因恐懼治療或不知如何求援,因而延誤或中斷治療,該院癌症資源中心透過主動關懷,積極參與食道癌聯合門診,與醫療團隊合作,提供癌友營養照護、衛教資訊、心理諮商和資源連結等服務,甚至開發出兼顧風味和營養的管灌料理,比如食道癌癌友經過癌資中心的協助,完成治療比率由87.5%提升至99%,拒絕治療比率由原本的10.7%降至1.5%,期待這項加值服務能推廣到其他科別,造福更多癌友。

長輩服用鎮靜安眠劑 六大注意事項

長輩服用鎮靜安眠劑 六大注意事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根據臺灣睡眠醫學學會在2017年的統計分析資料顯示,在臺灣平均每10個人,就有1人有失眠的困擾。在高年長者和女性這兩個群族上,失眠的比例都較10年前高。2015年由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所公佈資料發現:65歲以上269萬高齡族群人口中,約有109萬人曾因失眠問題而服用鎮靜安眠藥,盛行率約四成。找到失眠問題 才能對症下藥家中長者的睡眠問題,首要工作還是要找出失眠的真正原因。除了年齡的因素,生活習慣(抽菸、喝茶或咖啡、吃大餐或辛辣食物或睡前滑手機等)、睡眠環境(吵雜、光害、寵物或寢具等)、疾病因素(如焦慮、呼吸中止、夜間頻尿或酒癮等),或是服用的藥物(利尿劑、類固醇、治療氣喘藥物或抗憂鬱劑等),這些也都是干擾睡眠,導致睡眠品質不佳的可能因素。鎮靜安眠藥的作用是什麼?透過醫師專業的診斷,若需要藥物的輔助治療,便由醫師開立合適的鎮靜安眠藥來處理失眠的問題。鎮靜安眠藥主要有四類藥理作用,分別為解除緊張焦慮的作用、幫助入睡安眠的作用、肌肉鬆弛的作用、緩解痙攣的作用。不同的鎮靜安眠藥,在這四類作用的效用強弱都不同,年長者使用後的效用也會因人而異。如何正確使用鎮靜安眠藥?(一)服藥時配開水吞服:茶、酒、咖啡或其他飲料都是不合適的。(二)依指示於正確時間服藥:醫師開立為睡前服用,則請長者於就寢前15-30分鐘前就要服藥,並請他們立即上床,避免再從事其他活動,如滑手機、看書或處理其他事務等。(三)依指示服用正確的劑量:請按照醫師開立的劑量服用,不要因為藥效不夠而自行加量,或擔心副作用而自行減量。(四)避免突然停藥:在接受治療服藥的期間,醫師會依情況調整用藥;若想要停藥需與醫師討論,以漸進式減量方式來停藥,不可以自行任意停藥;突然停藥可能會出現焦慮、抽搐或反彈性失眠等症狀。(五)避免重覆用藥:服藥期間於其他醫療機構就醫時,一定要告知看診醫師長者是否還有其他正在服用的藥品,以減少藥品重覆開立,造成鎮靜安眠藥混用,而增加跌倒或骨折的風險。(六)認識藥品的副作用:清楚自己所服用的是哪種藥,且瞭解可能發生的副作用。不當地長期使用鎮靜安眠藥,容易出現藥物生理依賴性,或造成記憶力減退、反應力下降等問題。好東西「不可以」與好朋友分享鎮靜安眠藥是屬於第三、四級管制藥品,在醫師處方是合法使用,依管制藥品管理條例管理;但若將未服用完的鎮靜安眠藥,「贈送」或「販賣」給他人,則會觸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是違法且害人害己的行為。處理長者失眠的問題,藥物治療只是其中一部份,還是需要老人家配合日常生活作息的調整、情緒的調適,及壓力的緩解,才能真正找出失眠的問題點,有效地改善睡眠品質,一夜好眠。

眼前物天旋地轉 暈眩症原因多勿輕忽

眼前物天旋地轉 暈眩症原因多勿輕忽#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眩暈發作時的感覺就是團團轉、東倒西歪、眼前景物天旋地轉、步態不穩常伴有噁心、嘔吐,身體無法維持平衡、完全無法站立和看東西,是相當痛苦的。一般頭暈則是在活動或走路時感覺不穩、頭昏昏重重的。在台灣,暈眩盛行率近20~50%,且女多於男。平衡失調不一定會伴有眩暈,但遇有眩暈的人卻常有平衡上的問題。暈眩症分幾種1、良性姿勢性眩暈:這種暈眩是陣發性的,通常在某一種姿勢變動時會出現,例如突然躺下或突然從床上坐起來時。這種暈眩持續的時間很短,預後也比較好。致病的原因可能是脫落的耳石,在半規管的管腔之中,造成內耳的神經過度刺激而引起昡暈。2、梅尼爾氏症:又稱為「內耳淋巴水腫」,暈眩的時間可能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通常伴隨有耳鳴、耳朵悶脹及聽力減退的現象。3、前庭神經炎:通常是單次而時間較長的發作,可能持續數天或數星期,也有少數人會有反覆發生的情況,致病機轉可能是病毒感染所引起的。4、中樞型暈眩:是比較危險的,因為循環不良而引起腦幹或是前庭神經組織的缺血,也會引起暈眩。出現這種情況則可能是中風的前兆,不可不慎。詳細檢查 找出病因眩暈症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可能是血壓、血脂、血糖過高、腦袋長瘤等原因,並非吃暈車藥就可以緩解症狀。有時暈眩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需要詳細診斷。通常從問診病史、職業類別、家族性遺傳疾病可知暈眩可能的原因,針對可能的病因做檢查,例如:眼振圖、頸動脈超音波、腦部磁振造影(MRI)檢查、血液檢查、X光影像檢查。良性陣發性姿勢性頭暈的患者,要避免動作太快太大,梅尼爾氏症與內耳半規管積水太多有關,則建議低鹽低鈉飲食,減少體內積水。此外眩暈症患者來說,舒壓非常重要,平常生活作息要規律、睡眠充足、避免熬夜、抽菸喝酒、勿暴飲暴食、飲食清淡、生活步調放慢,當眩暈症發作時要留意身邊的環境安全,最好趕快扶住身邊的人或支撐物,然後慢慢坐下或躺下,以免跌倒。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