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疹

異位性皮膚炎不癢有解方!醫師來解答

異位性皮膚炎不癢有解方!醫師來解答#紅疹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皮疹好發於特定部位,症狀多樣可能出現紅疹、脫皮、滲出組織液、結痂或苔癬化等,且可能會「奇癢無比」,嚴重影響患者之日常生活及睡眠。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江品萱醫師表示,雖然可以利用口服抗組織胺鎮定效果或涼感乳液與藥膏達到暫時性的止癢,然而異位性皮膚炎的搔癢感多半是與皮膚某些發炎激素過多有關,所以應該要從根本去治療發炎的問題。然而,有些較嚴重的患者對於局部類固醇與非類固醇藥膏或傳統口服免疫抑制藥物效果不佳,除了生物製劑以外,最近口服小分子新藥也通過健保給付,可以更快速的改善癢感與皮膚病兆。 異位性皮膚炎成因複雜 遺傳、免疫、環境、壓力都會影響 異位性皮膚炎成因很複雜,涉及先天基因敏感性與後天環境危險因子的交互作用,皮膚保護屏障狀不完整合併免疫系統異常,產生過多發炎激素,造成紅癢不適。外在刺激物及過敏原如汗水、塵螨、氣候過度潮濕或乾冷、搔抓都有可能惡化皮膚問題,因此,居家環境應定期清潔、濕度儘量控制在50-60之間,夏季流汗應隨時擦拭,冬季乾冷需加強保濕劑使用。江品萱醫師表示,除了皮膚問題,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可能同時有個人或家族的過敏史,如氣喘或過敏性鼻炎。另外,根據研究顯示,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因飽受紅疹、搔癢之苦,可能有較高的憂鬱、焦慮、過動等疾病盛行率。。 異膚無法根治 但可以「穩控」 異位性皮膚炎屬於慢性疾病,也許不見得所以有患者的疾病都有辦法根治,且許多患者形容其癢感不僅是表面的癢,而是一種「深入皮膚深層的癢」,不斷搔抓甚至會造成病灶發炎更嚴重,陷入惡性循環。江品萱醫師說明,現在的藥物相當進步,不斷推陳出新,如果能與醫師好好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針,規律回診治療,,搭配日常保濕,病情多半可以達到良好的控制。 健保給付日前通過了口服小分子新藥,爲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帶來佳音。小分子藥物的可以較為精準的阻斷導致皮膚發炎及搔癢的路徑,因此治療效果非常快速,江品萱醫師表示,「有些患者只要吃個幾天,癢感就有很明顯的改善。對於皮膚病兆的改善速度也優於傳統口服免疫抑制藥物。」若能止癢,患者的生活品質就能有大幅度的改善,並降低搔抓帶來的皮膚傷害,對於病情的恢復與控制也有幫助。 口服小分子藥物快速阻斷癢感 副作用也較少 江品萱醫師補充,口服小分子藥物雖能快速阻斷癢感、改善病灶,通常還是視疾病嚴重度搭配外用藥膏使用,達到更快、更好的皮膚狀況進步。皮膚科醫師會視患者病兆之嚴重度,調整藥物強度及類型,避免副作用之產生,亦有非類固藥膏(包含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及小分子PDE4酵素抑制劑) 可供使用,非類固醇藥膏少了皮膚變薄、萎縮的副作用,可供特殊敏感部位、慢性期或做為維持治療使用。。 此外,抽血追蹤的時間可以拉長,使用傳統口服免疫調節劑的患者初期可能需要幾週就回醫院抽血,追蹤血球、肝腎等功能,但是由於口服小分子藥物的作用較為專一,對全身的系統性影響較小,抽血追蹤間距較長,初次用藥需約一個月回診抽血,後續視情況兩、三個月回診抽血一次即可。 針對副作用,江品萱醫師表示,部分患者會感到噁心腸胃不適,但是這樣的症狀通常會隨著服用時間改善,此外,年輕族群可能會有青春痘問題,不過這可以透過其他藥物控制。在少數一些免疫較差之患者可能出現帶狀疱疹的案例,如需長期使用可以考慮在使用口服小分子藥物之前,先去施打帶狀疱疹疫苗。 不過,目前健保只有給付口服小分子藥物給中重度且經傳統口服藥物及照光治療效果不佳之患者,江品萱醫師表示,評斷是否為中重度,目前臨床上使用的評估工具為EASI分數,透過評估皮膚受影響的範圍面積和紅、浮腫、抓痕及苔癬化之嚴重程度,分數越高代表病情越重,0~6分屬於「輕度」,7~19分屬於「中度」,20~72分屬於「重度」。鼓勵患者如想知道是否符合健保給付條件,可以就醫治療,由專業的醫師協助進行評估。

「紅斑性狼瘡」好發年輕女性!帶你揪出「8大警訊」從頭到腳都難逃

「紅斑性狼瘡」好發年輕女性!帶你揪出「8大警訊」從頭到腳都難逃#紅疹

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的自體免疫疾病,其身體免疫反應會產生各式各樣的自體抗體,進而造成系統性的臨床症狀,包括疲憊、倦怠 、關節疼痛、腫脹、頭痛、體重減輕等,而且女性患者為多。《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8種紅斑性狼瘡的早期表現」,有相關症狀要趕緊就醫。

冬令進補當心「蕁麻疹發作」癢死人!中醫:夜間搔癢按「1穴位」緩解

冬令進補當心「蕁麻疹發作」癢死人!中醫:夜間搔癢按「1穴位」緩解#紅疹

冬令進補小心蕁麻疹大發作!52歲蔡小姐多年前被診斷有蕁麻疹,雖服用西藥後可緩解搔癢等不適,但停藥後換季又時常復發,經過多次檢查未找出確切過敏原,因此求助中醫,經同時服用中藥搭配西藥,加上夜間搔癢時按摩止癢穴位,幫助紅疹搔癢症狀減緩,6個月後蕁麻疹不再復發。

天冷亂吃薑母鴨、羊肉爐,當心蕁麻疹大爆發!「這類人」先諮詢醫師

天冷亂吃薑母鴨、羊肉爐,當心蕁麻疹大爆發!「這類人」先諮詢醫師#紅疹

秋天換季溫差變化劇烈,加上情緒壓力大,身上竟冒出一塊一塊的紅疹,當心慢性蕁麻疹上身!40多歲的劉小姐工作繁忙又要兼顧小孩成長,身上開始長出不明紅疹,持續發癢、發疹,當事情不順心發脾氣時會更加嚴重,直到旁人提醒最近情緒不穩定,才驚覺自身的壓力和紅疹已經影響到生活,就醫確診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

全身佈滿水泡如針刺火燒!「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痛不欲生,老師罹患罕病幾乎無法出門上課

全身佈滿水泡如針刺火燒!「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痛不欲生,老師罹患罕病幾乎無法出門上課#紅疹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是一種罕見的皮膚疾病,雖然名稱中有『乾癬』二字,但其實與一般乾癬是兩種疾病,兩者症狀差異相當大。患者發作時不僅身上會有大面積膿疱,不小心壓到更會滲出組織液,傷口也會疼痛異常,往往無法工作甚至連睡覺都在痛,反覆感染與治療也讓患者幾乎陷入憂鬱。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免疫科主任暨皮膚科教授鐘文宏醫師說明,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症狀表現除了皮膚會長紅疹、膿疱之外,更會有明顯刺痛感,大量膿疱也常有破掉的組織液滲出,對生活帶來嚴重影響。台灣有100~200位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病患,女性族群較多,甚至也有剛出生的嬰兒年紀小小就必須忍受全身膿疱的折磨。鐘文宏醫師說明,6~7成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是基因變異造成,除了平時就有皮膚症狀的困擾,若受到感染如感冒或特定藥物刺激到免疫系統更會誘發疾病發作,嚴重時不但會發燒、關節痠痛,如果白血球指數暴增甚至導致肺炎,還會有敗血症風險。 與IL-36基因變異有關,傳統治療效果不佳 鐘文宏醫師表示,以往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的治療主要以類固醇或A酸、免疫抑制劑為主,但由於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與基因變異(IL-36)較有關,傳統治療方式往往效果有限,病患常面臨反覆發作的困境,有些案例甚至使用類固醇後又更嚴重,而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更有剛出生的小嬰兒個案,若是長年以傳統類固醇或者A酸治療,還可能有長不高的風險。 慶幸的是,現在全身型膿疱性乾癬已有新的生物製劑治療法,能夠對發炎狀態加以控制,鐘文宏醫師說明,從臨床實驗當中能看到病患透過新型生物製劑的治療效果相當好,有些個案可以半年到1年都不會復發。目前新型生物製劑已於7月1日納入健保給付,在診斷上也會先區別是乾癬還是全身型膿疱性乾癬,如果是局部病兆不嚴重會先以傳統方式治療,若有大面積區塊合併發燒情況,就會評估投以最新的生物製劑藥物。 新型IL-36生物製劑幾乎能完全清除病兆 助穩定控制回歸生活正軌 鐘文宏醫師門診就有一個40幾歲的女性老師是IL-36基因變異的個案,2、3年前發作時幾乎沒有辦法上課必須請假,膿疱多時組織液滲出到衣服幾乎無法出門,晚上也因為傷口疼痛無法好好睡覺,甚至因為大腿與臀部有大片面積的膿疱坐也無法坐,反覆治療3個多月都沒有消退相當痛苦;後來使用新型生物製劑治療,不僅膿疱傷口改善相當多幾乎可以完全清除,也很長一段沒有復發,現在控制良好。 鐘文宏醫師表示,全身型膿疱性乾癬不只是皮膚癢或外觀的問題,病患是會疼痛到幾乎是到憂鬱的狀態,有些病患甚至一出生就有,必須治療到8、9歲相當辛苦,他也期盼未來18歲以下也列入適應症,有機會使用新的生物製劑。鐘文宏醫師也強調,新的生物製劑治療不僅明顯改善病兆,且能有效降低復發率,有些人幾乎能完全消除病兆。全身膿疱性乾癬雖然是罕病,但其實沒有發作與常人無異,如果透過新藥能夠及早介入,對於回復正常生活與社會貢獻也有正面效益。

蕁麻疹皮膚癢不是食物過敏?醫揭慢性蕁麻疹「好發2時間」復發有解

蕁麻疹皮膚癢不是食物過敏?醫揭慢性蕁麻疹「好發2時間」復發有解#紅疹

一位40多歲的女性護理師,長期受到慢性蕁麻疹所困擾,使用抗組織胺幾乎無效,如螞蟻鑽心的癢感,嚴重地影響她的工作與睡眠,身心備受折磨,更因想要快速止癢,甚至不惜裝上化療用的人工血管,每6小時就施打一次止癢針,雖深知此方法治標不治本,但在無藥物控制的過去,讓她別無選擇。所幸已有免疫調節劑問世,可大幅改善癢感症狀,甚至病灶可清零。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