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近來耳鼻喉科門診來了一名在房仲業擔任業務主管的C小姐,工作忙碌,三餐不正常,咖啡不離手,向醫師抱怨喉嚨卡卡不舒服,一直覺得有痰,又咳不出來,不知到底是不是喉嚨長腫瘤?經理學檢查及鼻咽內視鏡檢查後,確診為咽喉逆流(LPR),指的是當胃內容物向上逆流超過下咽部甚至進入喉部的現象,使喉部黏膜發生發炎反應,所引起種種上消化呼吸道症狀。咽喉逆流常發生於日間 胃食道逆流較常發生於夜間平躺樂生療養院耳鼻喉科主任欒智偉表示,許多研究指出,咽喉逆流是上食道括約肌鬆弛的問題,而胃食道逆流則是下食道括約肌的問題,雖然兩者症狀相似,但卻是不同的疾病。咽喉逆流較常發生於日間,醒著的時候,而胃食道逆流則較常發生於夜間平躺。胃酸侵襲所導致咽喉發炎,讓病人覺得喉嚨有異物感、吞嚥困難、喉嚨痰液變多、咳嗽、說話容易疲倦,以及聲音沙啞的現象,時常有「清喉嚨」情形,影響到日常生活。欒智偉指出,為什麼多數患者吃了胃藥制酸劑起不了作用,因為咽喉部位的黏膜對胃酸的承受力較食道小,易受到胃酸的破壞。現行診斷標準包括患者臨床症狀,鼻咽內視鏡觀察喉及食道變化,輔以消化道酸鹼值監測24小時酸鹼值測定來確診。在內視鏡下常常有喉咽部位的紅斑或水腫,甚至後聲門肉芽腫的狀況,建議透過以下三個方式改善咽喉逆流。改善咽喉逆流的3個方式1.生活習慣改變:戒消夜,避免暴飲暴食,飯後不宜躺或臥,應避免油炸,以低脂肪飲食較為適合,刺激性的飲料會引起胃酸分泌者像是咖啡、茶、巧克力、薄荷、汽水及含有咖啡因的食物應避免,不喝酒不抽菸。2.藥物控制:最常使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PI)等制酸劑,但其對非酸性的逆流就無法發揮效果,另外還可使用一種新藥物—藻膠酸,服用後可與胃酸結合,在喉嚨食道與胃間形成低密度泡沫乳膠層,可貼附胃黏膜形成一道保護膜,阻絕胃酸往上逆流,減少喉咽逆流症狀。3.考慮手術增加上食道括約肌的阻力,減少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