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

腸道健康就不憂鬱 益生菌助降低壓力荷爾蒙

腸道健康就不憂鬱 益生菌助降低壓力荷爾蒙#腸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國人憂鬱症狀倍增,透過吃益生菌就可以改善?陽明大學益生菌研究中心研發出精神益生菌「PS128」,經動物實驗證實,被餵食PS128菌株的小鼠大腦裡,可增加老鼠腦中傳遞快樂情緒的多巴胺與緩解焦慮的血清素,降低壓力荷爾蒙,進而改善憂鬱症狀。改善腸道菌叢 可望改善憂鬱、自閉症中央研究院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國人20年來憂鬱症患者比例成長一倍,加上近兩年來,連續發生捷運隨機殺人、校園無辜小孩被割喉、高雄八一氣爆、以及今年的新北八仙塵爆等重大事件,亦加重台灣民眾的集體精神創傷,精神科醫師無不擔憂國人精神健康、憂鬱指數飆升。陽明大學益生菌研究中心蔡英傑博士表示,近年來國際研究證實「菌腦腸軸線」的存在,發現菌腦腸間的神經調控其實是三點一線,可以改變周邊血清素的分泌,對於神經心理相關的疾病有著顯著的影響。台裔女科學家蕭夷年助理教授與研究團隊,也據此發現了自閉症中腸道菌叢對於神經傳遞物質的影響,讓診療自閉症的觀念大幅改變,未來對於憂鬱症、自閉症、巴金森症等精神與神經疾病,都可能藉由腸道菌叢的調控出現治療新曙光。益生菌除助消化 功能延伸至精神心理旅居加拿大的田小姐,育有一自閉症的獨子-小松,雖有充分的治療,卻還是會出現焦慮與輕微的強迫症,無法適應新事物,只願意穿特定的一雙鞋,還得特地買齊從小到大的尺寸,小松的媽媽也永遠都必須戴著特定的一頂小藍帽,才能讓兒子不因焦慮而哭鬧、與她對話;因緣際會下使用了PS128菌後,小松開始使用過去不曾用過的詞語主動問問題,兩個月後,他第一次微笑著穿上新拖鞋,這讓小松媽媽又驚又喜,也幫助改善了他們的生活品質。蔡英傑博士解釋,益生菌對於人體的幫助已進入世代革新,從過往的消化代謝,現今研究開始延伸至精神心理的新領域。益生菌雖然作用在腸道中,但卻可提升心理健康,而研究團隊率先研發出的專利菌株PS128已經食品化,未來也將進入更多人體實驗與多國專利申請。

腸道清乾淨 加速營養吸收、燃燒熱量

腸道清乾淨 加速營養吸收、燃燒熱量#腸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許多人接受了我的診療,因為已經把大便排得一乾二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暢快感之後,他們就會這麼對我說:「現在吃什麼都覺得很好吃!」「最重要的是,有正常吃東西,體重卻下降了!」只要把滯留在腸子裡的大便全部排乾淨,營養的吸收力就會提高,所以會變成「不管怎麼吃都不容易胖」的體質,就是這麼神奇!「腸道變乾淨了,吸收營養的能力就會提高!」聽到這句話,應該有不少人會直覺反應「這樣應該會變胖」吧?那麼,你就誤會「吸收力提高」的意思了。這裡所謂的「營養」,是指成為身體潤滑油的營養素。你或許會進一步問:「身體的潤滑油是什麼呢?」「身體的潤滑油」能讓身體裡的能量燃燒得更快、提高新陳代謝、製造健康細胞的作業效率提高,不只不會變胖,還會幫你加速熱量的燃燒與分解脂肪,所以把腸道顧好,就能養成易瘦體質!不知為什麼,人覺得最好吃的食物通常是高油脂的食物,尤其是熱量高的零食類。所以許多人總是攝取過量的油脂,維他命或礦物質等營養素卻攝取不足,而這個不足的程度,已經到營養失調的等級!因此,現代人通常都擁有「卡路里過剩」的毛病。很多人會藉由服用營養補充品,來替代從食物中攝取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素,但只是「吃進去」,卻沒有讓身體「吸收」的話,那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因為便秘的人有「只積蓄,不排出」的特徵,所以想要讓身體吸收養分,首先要養成暢快排便的習慣,讓腸道變乾淨,腸的吸收力才會提高,這樣一來,消化、吸收、排泄的循環動作就會像風車一樣順利旋轉,代謝就會變得活潑起來。先把腸裡不需要的廢物排乾淨,打造出能好好吸收營養素的腸才是首要任務。因為,排便習慣改善了,就會感到食物變得美味,小腹平坦、體重減輕的日子也離你不遠了!(本文摘自/1天1PUSH!推推腸,瘦小腹/瑞麗美人出版)

狂吃優格預防便秘 當心腸內好菌死光光

狂吃優格預防便秘 當心腸內好菌死光光#腸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吃過早餐後,就算沒有便意,也要去上個廁所,目的是養成每日排便的習慣。很多人把便秘當成小事,不以為意;然而,如果排便不良,原本應該排出的廢物,就會積在體內。這些廢物會產生毒素,被腸壁中循環的血液吸收。這些應該排出體外的東西,對身體自然有不好的影響。這些毒素會在體內循環,造成血管收縮,導致末梢血管的循環惡化,手腳的皮膚都會變得乾巴巴,臉上也會長東西,肌膚變得粗糙。血流惡化,代謝也會跟著惡化,糖分和蛋白質無法分解,充分轉化為能量,反而變成脂肪囤積在體內,造成肥胖。早上總是手忙腳亂的人,要注意了。為了趕上班,沒有時間好好吃早飯,造成交感神經過度作用,不能放鬆,就沒有便意。因此,首要之務,就是早點起床,確保自己有充裕的時間上廁所。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吃飯八分飽就好了。吃得太多,胃被撐得很漲,造成交感神經過度作用,血流也會跟著惡化。花30分鐘吃早餐,可以讓副交感神經進入主導狀態,促進腸子蠕動,此時就去上廁所吧。花點時間坐在馬桶上,身體和心情都放鬆,給副交感神經作用的時間。一開始可能上不出來,但即使只能坐五分鐘,也沒有關係,養成每天坐馬桶的習慣後,就會漸漸能夠順利排便。腸子蠕動需要副交感神經的作用,為了能從容度過如廁的時間,可以看看書和報紙。難度較高的書,需要花力氣閱讀,至於讓人心慌意亂的內容,也不太適合;雜誌或攝影集,可以隨意翻翻、輕鬆閱讀,有助於刺激副交感神經的作用。我現在的身體,到了固定的時間,就會想上廁所。這是因為到了醫院就開始忙碌,沒有上廁所的時間。手術一旦開始,幾個小時都上不了廁所。人類全神貫注時,交感神經持續作用,不覺得餓,也不想上廁所,就算身體真的需要上廁所,也會忍耐,真的不是件好事。只要能夠養成習慣,就算不在早上排便,也沒有關係。不過,晚上和白天,都可能會有各種狀況和行程,不太容易抽出時間好好的上廁所,所以我還是建議利用早上的時間。就我來說,經常有急診病患,也是會用到早晨時間,但一年大概只有一次。選擇沒有人打擾的時候,作為一日的「如廁專屬時間」吧。有利排便順暢的飲食吃蔬菜對排便順暢很有幫助。蔬菜含有豐富纖維質,可促進腸胃蠕動,增加便量,同時也讓糞便比較柔軟。不吃蔬菜,只吃脂肪和肉類,對於排便有害無利。腸中存在著腸內細菌,它們在排便上,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過多或是過少,都是問題。肺炎患者所服用的處方中,含有殺死肺炎病菌的抗生素,這些抗生素也會一併殺死腸內細菌,經常造成排便惡化的問題。此時,就可以透過吃優格來改善情況。不過,注意別食用過量。原本腸內細菌就充足、通便順暢的人,吃太多的優格,腸內細菌增加,反而會帶來不良影響。主要是因為優格中有很多比菲德氏菌,腸內自然存在的細菌無法與比菲德氏菌共生,可能會死掉。難得自然存在體內的東西被殺死的話,就會變成得要經常吃優格,保持腸道內的益菌數量,若不經常吃優格,身體就會不舒服。在歐洲,優格屬於有一千年以上食用歷史的食品,適度攝取對身體有益。(本文摘自/甦活力:調節自律神經,血管有彈性的養生術/天下雜誌出版)

防便秘快吃!6種水果幫助腸道通暢

防便秘快吃!6種水果幫助腸道通暢#腸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整理)多數人都曾有過便秘的經驗,一天沒有排便就會覺得全身不舒服,若長期如此,還可能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想預防腸癌,首先就從遠離便秘開始;專家強調,飲食均衡,充足的水分,並多攝取纖維質,能有效預防便秘,為此,《優活》特整理出6大富含纖維、方便取得且有助通便的水果。火龍果富含維生素 奇異果膳食纖維滿分營養師也表示,想要避免便秘上身,除了均衡攝取蔬果、多喝水、多運動外,民眾可多補充富含有天然膳食纖維與酵素的水果,包括火龍果、奇異果等6大防便秘水果,正面迎戰便秘魔王!1) 火龍果/除了擁有豐富的纖維、果膠外,更含有豐富的維生A、C、B1、B2及胡蘿蔔素等營養成分,這些營養素有助於潤腸通便,只是,這種天然色素的水果,會使得排泄物變色,所以,民眾若是吃火龍果露出現紅色的排泄物時,不要過於緊張,這屬於正常現象。2) 奇異果/奇異果的膳食纖維擁有極高的保水能力及黏稠性,可軟化、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道蠕動、排便順暢等作用,而且獨特的奇異果酵素能幫助蛋白質消化與吸收,增進胃部排空,加速消化道蠕動。3) 鳳梨/含有大部分人體中所需的維生素、礦物質,能有效幫助消化吸收,此外,鳳梨中的鳳梨酵素,能有效分解食物蛋白質,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4) 藍莓/藍莓富含纖維素,可改善便秘問題,且營素中的維他命、鈉、銅和果糖,則可增進胃腸的消化能力。5) 橘子/因為橘子果肉很軟、纖維很細緻,不會難消化,若能通通吃下肚,就能攝取到更多的纖維素、幫助通便。6) 蘋果/蘋果果肉有非常多好處,但果皮的營養價值也不容小覷,其中含有豐富的纖維質,是幫助消化、促進排便主要因素。

腸道不給力!全台約5百萬人有便秘困擾

腸道不給力!全台約5百萬人有便秘困擾#腸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根據前陣子媒體報導,全台灣約有5~600萬人有便秘的症狀,因為工作忙碌、長時間久坐、經常吃外食以及沒有規律運動等,便秘已經是現代人的通病,許多民眾會自行購買瀉藥、浣腸等來幫助排便順暢,醫師表示,每週少於三次的排便就是便秘,如果症狀持續沒有改善,應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切記勿自行服用藥物,以免適得其反。便秘2周未改善   恐須就醫南投醫院肝膽腸胃科洪弘昌醫師表示,排便不順好困擾,會導致小腹突出、腹脹沒有食慾、冒青春痘等狀況。而攝取的纖維素以及水分不夠、缺乏運動、生活不規律、睡眠不足、懷孕、外出旅遊等皆可能導致便秘,但如果持續運動及飲食改善,2週以上仍然有排便不順或是解便有血情形,就要當心是否有腸道病變的可能,一定要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千萬不要自行使用瀉藥、灌腸或民間療法偏方,以免耽誤最好的就醫時機。勿自行服用瀉藥   以免適得其反醫師也說,可在生活習慣上進行調整與改變,以改善便秘症狀,並且預防痔瘡產生,以及大腸息肉、癌症發生的風險,提醒民眾應均衡飲食,多攝取富含纖維素的蔬果,每天飲用足夠的水分,增加活動、運動,養成定期如廁的習慣,不要自行使用瀉藥或者灌腸劑。

驚!英國少女8星期未排便竟奪命

驚!英國少女8星期未排便竟奪命#腸道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編譯)別小看排便的力量,定期清空肚子裡的糞便能夠幫助你維持身體健康,甚至能夠保住你的生命。英格蘭一位16歲少女因患有輕度憂鬱症及腸道問題,對廁所產生極大恐懼,導致將近有8星期沒有坐上馬桶排便,最後「便便」卻成了殺害他生命的秘密武器。醫師表示,少女因久未排便,造成腸道擴大壓迫至肋骨,才釀成悲劇;他感嘆得說,自己曾規定少女要吃輕微瀉藥,但少女卻用「害怕」兩字拒絕服用,若在合適時間及早治療,死亡是可以被避免的。兩歲到五歲半童恐懼坐馬桶 更易產生便秘相對於十幾歲的青少年來說,便秘的問題多半出現在兒童身上,因為青少年若發現有便秘的問題,會使用軟便劑或利用其他治療方式來解決。兒童治療師分析,兩歲到五歲半的兒童多半對排便產生恐懼,在坐上馬桶時會將肛門外括約肌的肌肉收縮,而不是擴張將大便排出,反而讓大便留在體內,因此,要更注意自己或身邊孩子是否有便秘的問題。排便頻率因人而異 若不規律及早就醫雖然便秘問題多出現在兒童身上,但成人常因為生活壓力及三餐不正常產生便秘問題,醫生說,每個人排便的頻率不同,有些人可以每天排便、有些人則是兩到三天一次,也有人是一天去三到四次的廁所。不管是哪一種,如果平常排便的規律有所改變,那麼就是要去看醫生的時候,若發現身體不適,應盡早就醫找出問題、聽取建議讓排便系統回到順暢的狀態,防止相同悲劇再次發生。 

國人工作壓力大 腸道好菌恐已遭殲滅

國人工作壓力大 腸道好菌恐已遭殲滅#腸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日日夜夜加班加到半夜才回家、突如其來的忙碌工作,形成巨大壓力、上完班回到家為了紓壓,只好大啖炸雞,好一洩心頭之苦,你是這樣不斷惡性循環的上班族嗎?當心你的腸道好菌,早已被如此苦日子給全都殲滅!好菌與壞菌拉鋸 成為健康關鍵戰役腸道菌叢何來重要?腸胃的好壞與否,其實與健康有著緊密的連動,像是慢性發炎,各種過敏疾病的惡化,還有全癌症的發生,都與腸胃道系統相關,其中,腸胃好菌與壞菌的拉鋸戰,正是左右人體免疫力的關鍵。然而,好菌的命運,好似宛如那總逃不開厄運的主角,老遭逢一次次的苦難!在台灣,飲食西化,夜市文化大行其道的趨勢下,正好腸道好菌皆不適合存於高油與高糖充斥的環境,然而,壞菌卻視炸雞、甜點為珍饈,使得國人在腸胃道的戰爭之中,屢屢處於劣勢,每戰每敗。好菌難以在腸道生存 身體容易發炎這樣的情形,在大腸癌病例數,連續十年蟬聯第一的排名,答案早已顯而易見。此外,台灣乳酸菌協會,近日找來四十名上班族,進行優酪乳與腸道慢性發炎的相關研究發現,這些上班族連續三週,每日規律喝下一瓶優酪乳後,身體的急性與慢性發炎指數都雙雙下降,同時,糞便裡的毒素,也獲得減少的趨勢。不過,就在這份研究報告亮眼成績的背後,還是存在著隱憂。台灣乳酸菌協會榮譽理事長蔡英傑教授坦言,雖然研究報告的成績斐然,但實際上,這些受測者停喝優酪乳後,平均在三到五個禮拜左右,他們的身體發炎指數又會持續上升,回到原點。換言之,這些好菌在腸道活沒幾日,很快的又因為台灣人的慣性高油高糖飲食,而全都陣亡,又原本早已存在於腸道中的好菌,從未因為飲食的改變,產生戲劇性的增加,使得只要優酪乳一停喝,發炎指數就會又復竄高。高油高脂食物 容易把好菌殺光光再把眼光看向國外的研究,英國倫敦國王學院遺傳流行病學教授斯佩特,曾在研究中指出,大腸的好菌,能夠幫助腸胃道消化、控制熱量吸收,還能提供身體多種維生素養分,藉以降低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生風險,也因此,只要腸道菌種愈多,離疾病就愈遠!在此觀念的基礎下,為了探討腸胃益生菌種數,是否會遭垃圾食物所消滅,她於是讓自己的兒子成她的研究對象。就在讓她的兒子連續十天,每一餐都漢堡、薯條等高油高脂的垃圾食物後,果然讓腸道的菌種,從三千多種,直接砍掉一半,剩下千餘種。直接證明,高油高脂的的飲食型態,不利腸道好菌的生長,然而,這不就是台灣人飲食壞習慣的縮影?所以建議民眾若要培養一個有利於好菌生長的環境,少吃油炸食物以及含糖飲料,加上多吃蔬果,多運動,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年輕人愛亂吃 發炎性腸道患者暴增

年輕人愛亂吃 發炎性腸道患者暴增#腸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現代人飲食不正常,高油高脂食物不忌口,導致近年來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日益增加!什麼是發炎性腸道疾病?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併發原因主要為腸黏膜調節異常所導致,屬於自體免疫性疾病,症狀多為不斷拉肚子,嚴重甚至一天需要跑好幾十次廁所,若久拖不治療,恐怕會有生命危險。發炎性腸道症發作 一天恐須跑廁所幾十次很難想像,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就連出遠門都顯得困難重重!腸道發炎號發於青壯年族群,一天跑好幾十次的廁所,猶如身上綁著一條鐵鎖,不少患者都視旅遊和踏青為畏途。 高雄巿立小港醫院副院長吳登強說,發炎性腸道疾病屬於自體免疫疾病,體內的免疫大軍攻打自己的細胞組織,「等於是自己養的軍隊打自己人。」發炎性腸道症 易遭到誤診他說明,發炎性腸道疾病有兩個發病的高峰,分別是廿幾與四十幾歲。臨床常見症狀為腹痛、腹瀉、體重減輕、血便、疲倦、發燒及裡急後重等。由於初期症狀不易與發炎性腸道疾病連結,民眾常誤以為有血便就是痔瘡;拉肚子就聯想是感染性的腸炎或大腸急躁症,因此常延誤治療時機。由於病況時好時壞,從發病到確診耗費不少時間,讓患者身心飽受折磨,常造成求學、生活或工作上極大困擾。延遲診斷及治療將造成嚴重的患者面臨腸穿孔、敗血症、開刀切腸等窘境。吳登強說,大腸急躁症不會血便,感染性的腸炎則不會長時間反覆發作。提醒民眾若有三個月以上持續症狀,且體重減輕,應盡快就醫診治。吳登強提醒,天氣突然變冷、情緒變化、突然重感冒,或是壓力大、情緒波動,都可能造成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急性發作,提醒患者最近要注意保暖、避免感染,以及保持心情平穩及適當的壓力調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