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炎

天氣一冷「手指關節」就開始痛?復健醫揭「6症狀」惡化恐關節變形

天氣一冷「手指關節」就開始痛?復健醫揭「6症狀」惡化恐關節變形#關節炎

冬季寒流一波一波接著來,天氣變冷關節先知道!你有手指關節疼痛問題嗎?該如何分辨是單純關節退化發炎,還是罹患類風溼性關節炎?《優活健康網》特邀復健科醫師、仁生復健科診所院長陳渝仁於專欄撰文,教民眾判斷手指關節炎症狀,並提供手指發炎疼痛的舒緩方式,有助預防關節持續疼痛,甚至永久變形。

男大生「胸痛」誤認心肌梗塞!醫揪竟是「僵直性脊椎炎」併發症惹禍

男大生「胸痛」誤認心肌梗塞!醫揪竟是「僵直性脊椎炎」併發症惹禍#關節炎

23歲的小偉是一名男大生,平常喜歡跑步、打籃球。半年前開始經常覺得下背痠痛僵硬、尤其早上起床時更明顯,原認為可能只是運動所致,休息一陣子就會好。但近期半夜睡覺開始莫名胸痛、呼吸不順,擔心是心肌梗塞而掛急診,心電圖和抽血檢查卻又正常;後續甚至出現屁股疼痛、膝關節腫脹情形,求診風濕免疫科後,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

關節疼痛又腫脹「痛風」能預防?中醫揭「痛風4階段」這時期最關鍵

關節疼痛又腫脹「痛風」能預防?中醫揭「痛風4階段」這時期最關鍵#關節炎

痛風是一種急性的關節炎,症狀包括關節紅腫、發熱疼痛,原因主要是尿酸的結晶積在關節內,引起發炎疼痛。中醫師表示,痛風可依照症狀分成不同階段,若不想讓痛風發作,就要好好利用痛風「間歇期」來調整,平常也要維持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的習慣,必要時可吃降尿酸藥物來預防。

他打球軟腳關節痛⋯竟是「僵直性脊椎炎」發作!醫:5症狀●●歲前好發

他打球軟腳關節痛⋯竟是「僵直性脊椎炎」發作!醫:5症狀●●歲前好發#關節炎

僵直性脊椎炎別誤認是運動傷害!39歲的小諺從小熱愛運動、爬山、打籃球,但運動後常莫名「軟腳」,且出現髖關節疼痛、活動度受限情形,原以為是激烈運動所造成,多次看中醫喬骨,直到中醫也警覺有異,不敢幫忙推拿,後改至風濕免疫科就醫,才確診是僵直性脊椎炎。以下《優活健康網》整理一篇僵直性脊椎炎原因、症狀、治療方式相關資訊。

如何應付惱人的慢性疼痛?骨科醫:UC-II搭配這些營養素效果更加乘

如何應付惱人的慢性疼痛?骨科醫:UC-II搭配這些營養素效果更加乘#關節炎

如果有關節炎或全身性的慢性疼痛該怎麼辦?醫師表示,除了開刀、用藥和復健,正確教導病人保養自己,更為重要。 退化性關節炎,談的不該只是膝蓋,人老了全身性的關節都有退化的可能,包含可怕的脊椎退化或是椎間盤突出。如果您是長期需要運用大量勞力工作,時常要負重、爬樓梯,或者是曾經遭受過外傷或骨折,對於關節韌帶的健康,更需額外注重提前保養。 隨著治療方式的多元,慢性疼痛治療方式不該是只靠吃止痛藥和打類固醇解決,或是直接建議病人手術換除關節等。台中慈濟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吳文彬表示,對於慢性疼痛患者,我們要給予更多的關懷,需深入了解病患的生活作息和飲食,探討慢性疼痛造成的原因,朝向多元治療。例如除了給予用藥、注射,會教導病人甚麼姿勢要避免,在家如何進行自我復健運動,及正確的保健品補充,更能有效改善病患慢性疼痛的不適。 UC-II誘發免疫機轉、有效降低發炎反應 市面上關節保養產品成分相當多,從葡萄糖胺、軟骨素到近年相當熱門的UC-II,究竟有沒有效果?吳文彬醫師說明,關節保養不是「缺什麼補什麼」,以往還沒有發現UC-II時,民眾多以像是維骨力或者是軟骨素來補充,但後來發現對改善關節不適效果並不明顯。 而UC-II是一種非變性第二型膠原蛋白,第二型膠原蛋白是與軟骨、韌帶較有關聯,非變性的概念是不會因水解機制抑制UC-II抗發炎、調節免疫的作用,因此其結構能夠誘發免疫機轉,真正有效降低發炎狀態。 也因此,民眾現在到骨科門診詢問如何補充保健品,醫師多會建議是以補充UC-II為主,UC-II的調節免疫機轉,甚至也可運用在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 薑黃+穀胱甘肽+B群,更能活化UC-II 除了關節炎外,慢性疼痛已成為現代人的文明通病,吳文彬強調,這些關節肌腱造成的慢性疼痛,在口服藥物和復健治療無效下,可以以再生注射(自體血小板PRP、羊膜)的方式進行治療。在進行再生治療同時,也會建議搭配正確的保健食品,增加自我修復的能力。以UC-II來說,僅是身體所需的單一成分,不見得足量補充就能完全被人體吸收,可以增加穀胱甘肽的酵素酶來活化UC-II,或是能夠搭配薑黃給予抗發炎,還是輔以B群加以修復神經系統,治療將更有加乘效果。 吳文彬建議,關節退化是老化必經階段,慢性疼痛也不再是以止痛為主要目的,門診不少病患,提早透過使用保健食品搭配PRP注射的療程,不僅可降低疼痛,更可達到養生。只要正確治療,任何慢性疼痛就能得到控制和遠離,讓年老不擔憂。 (圖/台中慈濟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吳文彬醫師)

想動?不必等膝關節解「凍」!自體軟骨細胞層片助軟骨再生!

想動?不必等膝關節解「凍」!自體軟骨細胞層片助軟骨再生!#關節炎

年輕時籃球場上跑跳衝撞,使得57歲的吳先生近年飽受膝關節提早退化所苦,不僅日常活動疼痛不適;就連停好車、離開駕駛座,都還得先「暖身」一陣子,等膝蓋解「凍」,才能邁開步伐,生活品質大受影響!所幸,去年他接受「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治療,成功讓膝關節活動度重新解「鎖」;不但再度邁入健身房,他也打算趁著國境解封,重拾旅遊各國的退休生活。 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指出,「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可用於外傷性或是退化性引起關節炎合併軟骨缺損的患者。經評估軟骨缺損在一定程度以內,先取出其自身膝蓋軟骨細胞,在體外培養成細胞層片,然後再手術移植回軟骨缺損部位,藉以修復缺損,緩解疼痛不適。 「換關節」或「症狀治療」只能二擇一? 自體細胞層片修復軟骨,成治療新選擇! 根據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的盛行率約15%,估計全台有350萬人飽受關節疼痛之苦。面對膝關節退化,過往主要視患者軟骨缺損與症狀嚴重程度,決定使用復健、口服藥物以及關節內注射等非手術療法緩解症狀,或是手術治療、更換人工膝關節。 以吳先生為例,多年累積運動傷害,不僅膝蓋半月板破裂、軟骨缺損,長期下來也引發退化性關節炎。為了解決膝蓋疼痛困擾,吳先生不僅做過各種注射治療,甚至微創手術、截骨手術、清創手術,大大小小手術做了5次,但是,就是無法徹底解決問題,一段時間後,症狀便會再出現。 雖然也有人說乾脆就換人工關節好了,但是吳先生只有57歲,自覺換人工膝關節似乎有點早,所以才在去年九月決定接受自體軟骨細胞層片治療。追蹤迄今將近五百天,不僅能夠進行間歇訓練,影像檢查也顯示軟骨確實再生、正慢慢增加厚度。他正計劃明年四月要飛往京都賞櫻。 退化加意外,藥師為新冠確診者送藥跌傷膝蓋 選擇細胞層片移植盼膝關節修復,找回行動力 今年58歲的社區藥師李先生,也在今年八月接受右腳膝關節軟骨細胞層片植入治療。李藥師在疫情期間配合政策,協助將抗病毒藥物送往COVID-19確診者家中,沒想到有一天送藥途中,因為患者所居住的三合院水溝沒有加蓋,雜草蔓生,一不小心就踩空、撞傷膝蓋。 「其實原本膝蓋就有些退化,也有聽說這項技術,本來還在猶豫。結果剛剛好撞到,就覺得應該是注定要做治療。」李藥師說,主要也是因為這麼多年來看著來領藥的病人,從可以自己走路來、到行走困難、終至無法出門,認知到能不能好好走路,對於生活品質以及健康的影響實在很大。 透明軟骨、多層細胞層片量身訂製 配合醫療團隊三人快手,成績亮眼超越原創 「關節炎治療最困難在於軟骨再生!」杜元坤院長指出,關節軟骨多數為「透明軟骨」,這種軟骨具有黏性及彈性,可以保護骨頭間的撞擊及傷害,其功能就有如汽車避震器一般。傳統治療雖能延緩關節炎惡化速度,但因為無法重建透明軟骨,許多患者最終仍然免不了需要接受人工關節置換。 「細胞層片」這項技術,源自於日本東海大學Sato教授,杜元坤院長表示,它是利用環境溫度變化進行細胞培養以及剝離,當溫度較高時,細胞可以貼附生長,一旦溫度降低,就能造成整層細胞剝離。「移植的細胞可以堆疊三層到五層,根據病患的需求量身訂做。」更重要的是,「能成功培養出片狀、柔軟的『透明』軟骨層片。」 而義大醫院在植入時為了使得層片植入時黏著度更佳,會在要黏附層片的軟骨位置鑽出一些小洞,讓身體在修復的同時促進細胞層片密合;最後再由三名醫師組成團隊在手術室裡合作,加速完成細胞層片植入。 義大醫院迄今收治60名病患。年齡介於25-70歲之間,有14人已經追蹤2年。另外有6成完成雙邊膝蓋手術。術後追蹤發現,除了病患主觀感受明顯進步,經過MRI追蹤檢查也可看到患者透明軟骨再生,而且可以回到正常軟骨厚度。部分人甚至達到完全健康膝蓋的狀態。 不過,並不是所有軟骨缺損的患者都適合細胞層片移植!杜元坤院長表示,若是自體免疫、感染、癌症等造成的關節軟骨破壞,就不適用。病患也必須先經X光片診斷確定是中度以下(未達第四級)退化性關節炎,且其軟骨缺損部位面積大小適當,大小之軟骨缺損部位面積。 義大醫院除了正在評估未來是否有機會將這項技術擴大使用於膝關節以外的部位,像是肩關節、髖關節等;近來也完成以IPS細胞(誘導性全能幹細胞)與外泌體注入關節腔、促進關節軟骨再生的實驗,希望有朝一日不需先取自體軟骨細胞培植層片,就能幫助病友完成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