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

年過40歲後別再粗茶淡飯!5大徵兆檢測「肌少症」:肌肉不足恐失智症

年過40歲後別再粗茶淡飯!5大徵兆檢測「肌少症」:肌肉不足恐失智症#肌少症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後,肌少症是中年過後就要開始重視的問題。肌少症不是只有肌肉減少,還包含肌肉力氣減退和活動表現變差,該如何判斷自己或家中長輩是否罹患肌少症?《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提供「肌少症5特徵」自我檢測方法,預防肌肉流失可避免心臟病、失智症找上身。

評比中元節NG供品,「這類」食品往往被誤以為健康,攝取過量要注意

評比中元節NG供品,「這類」食品往往被誤以為健康,攝取過量要注意#肌少症

一年一度的中元節是傳統重要節日,由於有「普渡」之意,不少民眾更會準備豐富供品來祭拜,不過隨著健康觀念提升,傳統滿桌的三牲四果或者餅乾零食罐頭的準備也有了轉變;透過生鮮類蔬菜水果替代供品,更是符合環保與健康意識的好選擇。 陳怡婷營養師表示,以往供品因為要「澎湃」,民眾都會習慣買大包裝的餅乾零食,但這些零食往往含高精緻糖、高油、高鈉等,也有不少添加劑,攝取過量恐怕對健康產生問題;特別是酥餅或是夾心類,小小一包份量一口接一口恐怕熱量跟糖量都爆表。 1湯匙果乾竟等於一碗8分滿水果,糖份恐攝取過量 另外像是蜜餞等醃漬類,也是營養師認為較NG的零食,主要是因為添加劑、色素跟糖份都較多,陳怡婷營養師也提醒,有時民眾會以為果乾類是比較健康的零食,但事實上1湯匙的果乾等於一碗8分滿的水果,通常就會不知不覺攝取過多,若有些添加物過多的果乾其實也不健康。 陳怡婷營養師強調,普渡的食品通常會全家一起吃,如果是糕點、零食、加工食品或是罐頭,家裡有長輩、小孩吃多了可能就會有熱量過多或營養不均的問題,即便是可以保存較久的罐頭,也會有鈉含量過多的狀況,吃太多更可能造成三高風險。 要選擇適合全家的供品又能達到祭拜心意,陳怡婷營養師建議可以針對家中不同族群來思考,若是家裡有兒童,需要大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蛋白質、鈣質等,可多選擇天然水果像是橘子、奇異果、藍莓、火龍果都很好,零食以無添加堅果或者烘烤類黑豆、黃豆來替代高糖零食,未精緻澱粉像是選擇全麥麵包、燕麥片等,蛋白質可以選擇保久乳、豆漿等也都不錯。 至於成年人的需求是在於維持營養以及避免慢性病,水果類像是蘋果、奇異果,零食像是黑巧克力、穀物棒是較佳選擇,非油炸烘烤的天然無添加的蔬菜水果乾、原味海苔、蒟蒻乾等,飲品則多挑綠茶、黑咖啡無糖類等是比較健康取向的。 另外若是家中有長輩更要多注意骨骼健康與肌少症問題,建議多選高鈣、蛋白質食物像是高鈣豆漿、保久乳,罐頭類也盡量多選有蛋白質含量像是水煮鮪魚等,若有消化系統較弱、牙口不好的狀況,口感較軟、好入口的如木瓜、奇異果也很適合高齡長者。 奇異果諧音「吉利」兼具高營養密度特色受歡迎 由於現代人糖尿病、三高等族群比例高,陳怡婷營養師也提醒,挑選食物的重要原則是選原型食材以及少油炸、少添加物,因此以水果類或是無添加的蔬果乾、綜合堅果為佳,像蘋果富含膳食纖維和抗氧化物質是全家大小都能吃的方便水果,奇異果則是富含維生素C、膳食纖維,除了有助於消化,且屬於低GI值水果,對血糖控制有益,加上奇異果本身就是屬於高鉀類水果,不僅能夠消水腫,對高血壓患者也適合,另外像是藍莓抗氧化能力強,也有助於調節血壓和改善血脂。 陳怡婷營養師也另外分享了營養密度的概念,高營養密度食物在相對較少的熱量中,提供了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膳食纖維和其他重要營養素。以奇異果來說,不僅是符合高營養密度食物的定義外,奇異果的諧音「吉利」,也符合中元節想要呈現傳達的意涵,實際上可以帶給家中不同年齡層的成員所需要的營養素。 舉例黃金奇異果,具有高維生素C含量,每100公克就有約160毫克的維生素C;綠奇異果則具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每100公克的綠奇異果就有約3公克的膳食纖維,比許多蔬菜都還高。陳怡婷營養師也指出腸胃道消化的困擾可以說是不分年齡層共通的問題,綠奇異果的高膳食纖維與奇異果酵素,能夠幫助全家大小調節消化道機能,不要僅是靠保健食品的單一的補充,從天然水果中攝取各種營養素也非常好。不只如此,奇異果因為含有多酚類植化素,更能幫助提高抗氧化效果,全家大小都很適合。 不過還是要提醒,如果家中有糖尿病患者,水果類就要注意份量攝取不宜過多,建議可以挑選低GI的水果,如奇異果,綠奇異果及黃金奇異果的升糖指數僅51及48,建議可以在早餐或早餐後加入一顆奇異果取代高GI水果,或是取代點心,含豐富纖維可幫助穩定血糖,適合需要控糖的人食用。 陳怡婷營養師也呼籲,夏天較容易有食物保存問題,如果生鮮蔬果類3~5天吃完可放常溫,但如果較久就要提早放冰箱,如果是零食類也建議購買小包裝類別像是堅果類就很不錯,也能避免攝取過量與食物變質問題。

肌少症年輕化來勢洶洶!專業中醫師增肌減脂菜單輕鬆遠離肌少症

肌少症年輕化來勢洶洶!專業中醫師增肌減脂菜單輕鬆遠離肌少症#肌少症

肌少症通常伴隨著老化所引起,但近來已有年輕化的趨勢,肌少症是肌肉的量與質減少的現象,包括:肌肉量低、肌肉功能低 、體能表現低的三低情況,年輕化通常發生的原因就是因為日常飲食沒有均衡,導致優質蛋白質攝取不足、以及平時沒有運動習慣所造成的不良結果,日常飲食優質蛋白質攝取不足在女性朋友身上發生的機會特別顯著提升。 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宛容表示表示女性朋友不當節食,優質蛋白質攝取不足,營養攝取不足是造成肌少症年輕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特別是產後想要快速回復體重進行時下流行的168斷食法,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讓體重大幅減輕,但通常流失的大部分只是水分及肌肉,完全忽略優質蛋白質攝取量不足的問題,當優質蛋白質攝取不足,會分解骨骼肌的蛋白質,轉化成提供身體運作所需的能量,造成肌肉流失,加上久坐,沒有運動習慣,沒曬太陽,缺乏維生素D更容易影響鈣質吸收率降低,造成骨質流失的速度增加反而危害身體健康,所以增肌減脂可以讓您瘦得健康,遠離肌少症的威脅 吳宛容中醫師表示表示好的身材包含兩個層面:一是減少身體內過多的脂肪,二是增加基礎代謝以及體型線條的修飾,就是所謂的增肌,而女性身體有個特別機制,骨頭密度受到雌激素荷爾蒙的影響深遠。懷孕時由於荷爾蒙變化,會讓媽媽提早有骨質疏鬆的現象,這個問題會在40歲以後變得明顯。平時沒運動也會讓骨質流失更快,進而影響到身體的內分泌與新陳代謝。 吳宛容中醫師強調孕婦在懷孕初期容易受到荷爾蒙分泌變化而改變食慾、體力下滑。建議在懷孕期間持續攝取優質蛋白質可以幫助孕婦維持好體力、輕鬆補充營養,提高初乳的乳鐵蛋白含量,提早為胎兒的健康打好底子。除此之外,吳宛容中醫師也建議優質蛋白質食物最好平均分配在三餐攝取,盡量別集中在一餐以免增加腎臟的負擔,建議早餐可吃顆水煮蛋或茶葉蛋,搭配牛奶或豆漿,中餐吃魚肉或豬肉加上一包滴雞精,晚餐喝一碗豆腐湯搭配蛋白質蔬菜,如花椰菜、馬鈴薯、菠菜、玉米,或是糙米、燕麥等全榖及堅果類,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過,想要長肌肉也要攝取足夠的碳水化合物,才能可刺激胰島素的分泌,幫助細胞吸收營養,加速修復細胞及合成肌肉,所以均衡飲食跟規律的運動是增肌減脂遠離肌少症的不二法門。

莫名眼皮下垂竟因「肌肉斷電」!神經科醫揭「重症肌無力」4大警訊

莫名眼皮下垂竟因「肌肉斷電」!神經科醫揭「重症肌無力」4大警訊#肌少症

眼睛莫名下垂變成大小眼,小心肌無力症找上你!肌無力初期症狀包括單側眼皮下垂、複視情形,但通常在幾分鐘內就恢復,病患常因此不以為意,以為只是疲累多休息就好,直到症狀變嚴重且伴隨吞嚥困難,進一步檢查才發現是罕見「肌無力症」。神經內科醫師提醒,肌無力症病患會出現四肢無力、肌肉疲乏症狀,容易與肌少症混淆。

不是蛋白質!醫揭「預防肌少症」關鍵營養:這樣吃才能阻止肌肉流失

不是蛋白質!醫揭「預防肌少症」關鍵營養:這樣吃才能阻止肌肉流失#肌少症

年紀越大肌肉流失越快,除了運動、攝取足夠蛋白質增肌,該如何防止肌肉流失也是重中之重!醫師提醒,人體的肌肉量在30歲達到高峰,到了40歲後就會開始快速流失,導致免疫力下降引發慢性病甚至失能。但除了大眾熟知的多吃蛋白質可以增肌,醫界也發現了多吃可以「抑制肌肉流失」的關鍵營養素,可透過補充保健品達到維持肌力效果。

高齡社會肌少症成隱形殺手 補氣增肌茶增肌補氣有良效

高齡社會肌少症成隱形殺手 補氣增肌茶增肌補氣有良效#肌少症

肌少症是一種隨著年齡增加,以骨骼肌質量下降、力量及功能減退並伴隨體能狀態和生活質量下降的老年綜合症。有些人走路開始變得緩慢又容易跌倒,坐後起身也需要外力支撐,這些都是肌少症症狀。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宛容中醫師表示肌少症不只會造成肌力下降,也會影響到活動力與生活品質,同時也會增加慢性疾病、認知功能障礙、死亡等風險。隨著年齡增長,肌肉的含量、肌肉的力量會下降並伴隨活動功能減退。早期肌少症表現為肌肉減少,小腿圍下降,肌少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越來越普遍,而隨著病情進展,肌少症會影響患者肌力和平衡功能,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風險,影響日常活動能力及降低生活品質。吳宛容中醫師說明臨床上表現為虛弱、步行困難、步態遲緩、易跌倒、四肢纖細無力等。西醫治療主要為肌力訓練,增加肌肉強度,以及補充蛋白質。 肌少症在中醫稱作「肉痿」、「脾痿」,痿證指局部或肢體肌肉萎縮,肢體痿廢不用 痿證首見於《黃帝內經‧素問》:「痿謂痿弱,無力以運動。」《政治要訣‧雜病》:「痿者,手足痿軟而無力,百節緩縱而不收也。」肌肉的生長發育及功能發揮與脾的運化功能有關,脾胃虛弱是老年肌少症的主要病因。吳宛容中醫認為,脾的生理功能為「主運化」、「主肌肉四肢」,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肌肉的正常功能發揮有賴於營衛氣血的濡養,脾胃運化功能正常,則氣血津液充足,筋脈得以濡養,肌肉才能發達豐滿。脾氣健旺則肌肉豐滿有力,脾氣虛弱則肌肉萎縮無力。 吳宛容中醫師強調腎為先天之本,肌少症患者中脾胃虛弱的患者也多同時兼有腎氣虛的表現。《壽世保元》:「元氣者,腎間動氣也,右腎為命門,精神之所合,愛惜保重,則榮衛周流,神氣充足。」所以老年脾腎虧虛,肝腎不足,氣血虛弱,先天不足,也會導致肌肉失養,是老年肌少症的主要病機。針對肌少症的患者,中醫常使用健脾益氣及補腎填精的處方,例如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右歸丸等。 在家可自製養身茶飲調理脾胃增強肌力。 ●  補氣增肌茶 材料:黨參10g、茯苓10g、白朮5g、炙甘草5g、枸杞子4g、大棗3枚 作法:將上述藥材洗淨加入500cc水中 功效:黨參、茯苓、白朮、炙甘草均有健脾益氣的功效,枸杞子補肝腎,大棗補養脾胃,可增強肌力增補元氣。 養身穴位保健 ●  足三里穴 位置:在膝蓋骨外側下方凹陷處,往下四指處 功效:足三里穴具有調理脾胃,化濕消滯,扶正培元的功效,屬於足陽明胃經的合穴。中醫認為「治痿獨取陽明」,陽明為五臟六腑之海,多氣多血,是人體營衛氣血的來源,故肌少症首重陽明經的穴位。 ●  關元穴 位置:下腹部正中線肚臍下3寸處         功效:關元穴為足三陰、任脈的交會穴。關元主治元氣虧損,由於與小腸位置接近,常用於調理腸胃病症,促進腸道蠕動。常艾灸關元穴可培補元氣,補腎益精,強壯身體。 ●  三陰交穴 位置:足內踝,再向上約三寸處 功效:三陰交穴為足太陰脾經的穴位,是腎經、肝經、脾經三條經脈的交點,對於調理人體的肝、脾、腎有明顯效果,氣血虛弱時能夠補充血氣。此穴道可以補脾土,促進脾造血,在婦科、泌尿系統、消化系統上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下肢肥胖無力⋯小心肌少症上身!健身教練「圖解4招」有椅子就能練

下肢肥胖無力⋯小心肌少症上身!健身教練「圖解4招」有椅子就能練#肌少症

70歲的黃奶奶平常以從事家事勞動、走路作為運動,但近來感覺雙手較無力,難單手轉開寶特瓶、上下樓梯也稍嫌吃力,懷疑自己為肌少症而前往就診。醫師評估黃奶奶手握力為16公斤,小於女性標準18公斤,站起坐下5次時間為13秒,大於標準12秒;再計算四肢骨骼肌質量指數及身體質量指數(BMI)均未達標,判斷黃奶奶已符合肌少症診斷標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