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

走路變慢、毛巾擰不乾恐是「肌少症」前兆!專家教你「2招」增肌

走路變慢、毛巾擰不乾恐是「肌少症」前兆!專家教你「2招」增肌#肌少症

「肌少症」是老年失能的兇手,其症狀是骨骼肌重量及功能減少,嚴重可能生活無法自理、死亡風險增加。《30+增肌訓練》由物理治療師郭曉韻、職能治療師曾品嘉共同撰寫,於書中分享核心的訓練方式,幫助運動新手透過適合的運動,達到促進身心健康、降低疾病風險的目標。以下為原書摘文:

預防肌少症,該如何挑對營養品?醫:掌握「3關鍵」增肌才有效

預防肌少症,該如何挑對營養品?醫:掌握「3關鍵」增肌才有效#肌少症

想要預防肌少症,多數人都會先想到要增強肌力、避免肌肉流失,但只要多運動就夠了嗎?醫師提醒,增肌飲食和營養補充品也很重要。但市售營養保健品百百種,該如何挑選才能高效增肌?建議3大「肌少症高風險族群」利用3關鍵1原則,在有效提升肌力的同時,也能安心攝取營養更有保障。

長新冠也會肌少症!醫示警:5次坐下起立「超過●●秒」肌肉恐正流失

長新冠也會肌少症!醫示警:5次坐下起立「超過●●秒」肌肉恐正流失#肌少症

新冠肺炎也跟肌少症有關?最新研究發現,肌肉流失也是長新冠之一,新冠患者每5位就有3位陷入肌少症危機,造成失能臥床或死亡!醫師警告,染疫後若出現易喘疲倦、起立坐下無力、肌肉痠痛、上下樓梯費力等症狀,恐是長新冠影響肌肉健康。建議民眾花「1分鐘速測」瞭解自身肌力狀態,預防身體免疫力和肌肉快速流失。

長輩外表健壯,卻可能是「肌少性肥胖」?醫揭真相:已沒什麼肌肉

長輩外表健壯,卻可能是「肌少性肥胖」?醫揭真相:已沒什麼肌肉#肌少症

「肌少症」是造成許多年長者身體機能退化的主因之一,很多人以為肌少症就是代表老人要瘦瘦乾乾的,但事實上有需多看起來樣貌似乎都還很健壯的年長者,其實他的肌肉組織比例已經開始下滑,但是他的脂肪組織比列卻是提高,造成這樣的年長者外表看起來胖胖、肉肉的,但卻有肌少症的情況。而這種與老化相關的身體組成改變所造成體重增加與肌肉質量減少的狀態,就是「肌少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

就怕長輩跌倒換關節!骨科醫籲「4招防骨鬆+增肌關鍵」同時都要做

就怕長輩跌倒換關節!骨科醫籲「4招防骨鬆+增肌關鍵」同時都要做#肌少症

一名70歲老婦某日洗澡後,因地板濕滑加上步態不穩,不小心跌坐在地,臀部疼痛難耐且無法行走,緊急送醫後,X光檢查診斷為髖部骨折,因骨折位移嚴重,緊急安排病人接受半人工髖關節置換。而後轉診骨科檢查發現,婦人患有骨質疏鬆症,醫師建議遵守4大要點,以加強骨密度、和骨鬆持續惡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