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照顧失智失能患者,一個家庭中往往至少有1人必須額外付出心力,10年近百件「照顧殺人」的數據,反映的現實是:照護者身心與患者同樣飽受煎熬。 法國老年醫學科醫師史蒂芬妮・馬爾尚(Stéphanie Marchand)著作《沒關係,你可以哭出來》中,解析照護者生活節奏被打擾的憤怒,陪伴讀者找出原因、化解衝突並認清極限。以下為原書摘文:
為照顧失智失能患者,一個家庭中往往至少有1人必須額外付出心力,10年近百件「照顧殺人」的數據,反映的現實是:照護者身心與患者同樣飽受煎熬。 法國老年醫學科醫師史蒂芬妮・馬爾尚(Stéphanie Marchand)著作《沒關係,你可以哭出來》中,解析照護者生活節奏被打擾的憤怒,陪伴讀者找出原因、化解衝突並認清極限。以下為原書摘文:
關於失智症,究竟吃藥比較好,還是有其他療法可以幫助患者,減輕疾病對生活的衝擊?英國權威家庭醫生麥特.皮卡佛(Matt Piccaver)在著作《關於失智,醫生忙到沒告訴你的事》中分享,藥物治療的效果反而短暫,而且非立即見效,但根據身心狀況,採用適合的非藥物治療,調整影響身心的行為與作息,能有效延緩退化。以下為原書摘文:
嘉義基督教醫院一名50多歲男性患者,一直把巴金森病當作憂鬱症治療,直到發現動作變得遲緩,輾轉至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許永居醫師的門診就醫,才發現是巴金森病。許永居醫師強調,巴金森病症早期常與憂鬱症搞混,民眾應及早了解病徵以免延誤就醫。 巴金森病、憂鬱症共病比率近3成 巴金森病是一種大腦神經退化疾病,隨著腦內分泌多巴胺的細胞逐漸減少所產生的動作行為等障礙。許永居醫師說明,巴金森病除了一般人理解的如手抖、走路不穩、四肢僵硬等較容易判斷的症狀,事實上情緒變化也是一種徵兆。 許永居醫師解釋,由於巴金森病初期很多時候會表現是在情緒或睡不好的問題,因此多數患者或是家人會以為是憂鬱症。他提醒,如果50歲以上,生活中沒有發生事故或驟變卻無端開始憂鬱,又伴隨行動力的下降,就要注意可能是巴金森病的警訊。 巴金森病與憂鬱症同時存在的比例為20~30%,有些病患甚至是先發生憂鬱才開始有動作遲緩。 依據病程發展狀況 從最一開始就先制定治療目標和策略 許永居醫師分享,病患一開始從覺得莫名開始常常情緒低落,晚上也睡不好覺,在兩、三年前開始看身心科吃憂鬱症的藥,近一、二年竟然開始發現自己走路常常快跌倒,甚至日常工作已受到影響,不僅手抖拿東西不便,連坐下都需要家人攙扶。家人覺得不對勁,輾轉到門診掛號後,才發現原來的憂鬱情形就已經是巴金森的前兆。 所幸透過藥物搭配治療,不僅動作遲緩獲得改善,連憂鬱也好轉,原來幾乎已經到了第四期連坐下都需要人攙扶的情形,現在竟可以進步至第二期,能自處做簡單工作,患者與家人都非常開心。 許永居醫師說明,巴金森病分為五期,第一、第二期狀態為單側至雙側的手抖、肢體僵硬、動作緩慢,到了第三期會明顯失去平衡感、需要人攙扶,這也是門診最常見的案例。如果到了第四、五期已經是需要輔助甚至臥床的末期,幾乎是不可逆。 透過「手指檢測」提早預防 吞嚥困難也要注意 許永居醫師表示,診間觀察通常男性多於女性,年齡在60~70歲居多。這幾年發現年齡有下降趨勢,其原因並非完全是罹病年齡下降,而是跟病識感提升有很大的關係,像是近幾年台灣動作障礙學會推廣的每月8號「自我手指檢測」對早期發現就有很大的幫助。 許醫師建議民眾除透過「自我手指檢測」,也就是將食指與拇指快速比OK的姿勢來觀察協調性之外,也可以觀察自己平日是否有出現吞東西困難、晚上睡不好、排便出現問題等,都可以提早作為病徵的觀察。 每月8號巴金森自我檢測,點擊看更多 及早發現、巴金森藥物可同步改善憂鬱 目前治療巴金森治療藥物以「多巴胺受體促效劑」與「左旋多巴」為主,如果是65歲以下、動作障礙症狀較不嚴重,就會建議先以多巴胺受體促效劑來治療,它也能幫助改善憂鬱症狀;如果較為年長、動作障礙症狀嚴重,就會使用左旋多巴。 許永居醫師補充,因為巴金森病治療是一場長期抗戰,需要與醫師非常緊密的互動、討論,因此病患在用藥、症狀上有任何反應,就應主動告知醫師來調整用藥,切勿自行停藥,更重要的是就近治療,病人就醫方便外,能幫助醫生隨時掌握病程發展狀況,讓疾病獲得良好控制。 最後許醫師不忘叮嚀巴金森病患生活作息調整,可減患病程惡化 在安全範圍內,有人陪同下多走動、多曬太陽。 補充優質蛋白質,避免肌少症。 打太極、騎腳踏車、水中走路。 提早就醫是防堵巴金森惡化最好方法,有高達50%機率的巴金森末期甚至會演變為失智症,及早發現並且治療控制,就能延緩疾病惡化。 「幸福巴士」巴金森病友社團 (圖/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許永居醫師)
得知親友或自己罹患失智症時,腦袋可能一片空白,回神才發現好多問題,該從何下手?英國權威家庭醫生麥特.皮卡佛(Matt Piccaver)寫下《關於失智,醫生忙到沒告訴你的事》,期盼能填補當事人因為徬徨或資源不足所產生的資訊落差。例如「開車」,對多數人而言似乎是再熟悉不過的事,但其實牽涉到複雜的身心協作,必須謹慎考慮。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9月21日為國際失智症日,失智症有著漫長的病程,確診後,無法避免的,大概在10年不等的過程,慢慢地告別這個世界。在這個過程中,最辛苦、最受折磨的就是照顧者。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老年精神醫學醫師黃冠倫表示,失智患者生活起居都需要人照顧,首先,要了解失智患者目前仍保有的能力,時時注意生活功能變化,才能在兼顧其尊嚴與安全的前提下,給予適當的協助,以下提供幾點給大家參考:食:注意營養均衡 勿催促用餐飲食上,要注意均衡飲食,滿足其營養需求。飲食環境上,提供安靜且不受影響的地方,並減少太多的刺激,一次只給一種餐具,一次碗中只給一項食物。當拒絕飲食時,不要急於批評或催促,可先嘗試轉移其注意力,休息一下再重新嘗試。若兩餐中間不斷要求進食,可以給予少量的零食,盡量不要影響到下一餐。衣:選擇易穿脫款式 鞋子要防滑衣著方面,選擇舒適、兩面皆可穿、易穿脫的款式,讓衣服選擇簡單化。可以依照著衣順序,擺好衣物,適時給予簡單的指示,協助穿衣服。此外,也要考量當時的天氣,協助調整衣物長短厚薄。鞋子要注意是否合腳,以及不易滑的鞋底,避免跌倒。洗澡:水溫不要過熱 留心如廁需求黃冠倫指出,維持失智長者的身體清潔衛生常是一大負擔。先要了解失智患者以往的洗澡習慣,並留意自理能力的變化,在協助的過程中,盡可能維護其尊嚴,減少尷尬。準備簡單的沐浴用品,簡化清潔步驟,適時提醒每個步驟,若無法自行完成則給予協助。因為皮膚的老化萎縮,應使用溫水沐浴,水溫不要過熱,也可加幾滴嬰兒油。如廁方面,可以提供上廁所的時間表,提醒上廁所時間。另需要注意其動作及臉上表情,是否有上廁所的需求,適時協助。住:保持動線整潔 照明採光充足居住環境中,盡可能的減少家中可能的危險。難以避免的危險區域,例如廚房,可以上鎖,或限制使用可能遭致危險的家電,放置在其無法觸及的地方。採光照明上,白天盡量讓光能照得進來,提供日夜變化的線索,減少作息的混亂。在陰暗的地方如走廊、廁所、浴室裝設燈具,並且保持整潔的動線。浴室及廁所應使用止滑地磚,保持乾爽,並且裝置扶手,避免跌倒發生。溝通:減少指責用語 維護尊嚴與失智患者的相處上,要用簡單、清楚、且患者熟悉的字句來溝通。盡量將物品或名字說出,減少使用抽象的代名詞。當失智長者有說不出來的字詞,可以予以協助,並且注意其身體語言,適當的回應。面對重複、不合適的要求,試著用轉移注意力或者拖延的方式來處理。要記得失智患者是成人,只是生病了,避免用對待小孩子的態度,減少質問、指責、禁止的用語,給予尊重與維持其尊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9月是國際失智症月,A小姐接收到不少衛教及新聞訊息,引發疑惑與恐懼,因為家中已有三名失智症患者,她開始擔心自己會不會也得到失智症……有家族史、頭部外傷為高危族群 安南醫院神經內科李建欣醫師指出,導致失智症的危險因子,除了家族史外,高齡、女性和患有其他疾病者(如糖尿病、頭部外傷、唐氏症),也是失智症發生率較高的危險族群。失智症種類主要分為:退化型(阿茲海默症屬於其中一種)、血管型、混和型與其他原因造成。 李建欣為 A女做腦部掃描檢驗腦血管狀況,結果無異常,排除腦血管病變導致的失智症後,A女又接受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自費檢測,造影結果為陰性,暫時排除阿茲海默症的可能性。由於短期內不會有惡化的危險,她終於能夠放下心中的擔心。李建欣指出,醫學上失智症的定義為「具有記憶及其他認知功能障礙,且其嚴重程度需足以影響其社會及職業功能」。認知功能障礙包含: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物、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對世間與地點感到混淆、言語表達或書寫有困難、判斷力變差、情緒和個性改變等現象。若出現以上情形,有可能不是單純的一般老化現象。 失智初期接受治療 可延緩病情惡化類澱粉蛋白斑塊為阿茲海默症中最主要病理特徵,而阿茲海默症為失智症中最大宗,患者大腦中會有此斑塊堆積,過往只能在患者過逝後進行解剖確認。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可藉由特殊示蹤劑及正子造影「點亮」並辨識大腦中的β-澱粉樣蛋白神經炎斑塊分布情形。 李建欣表示,不論造影結果如何,都可以做為診斷性評估的輔助,以利進一步治療或照護。造影結果陽性以建議往阿茲海默症藥物治療的方向進行;造影結果陰性,可以初步排除阿茲海默症可能性,朝其他種類失智症病因評估。 李建欣呼籲,高危險族群應多加注意自身及家人身體狀況,如出現初期失智現象要趕快就醫,在症狀急劇惡化前接受適當治療,除可更有效延緩病情惡化外,病患及家屬更能提早規劃照護計畫。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59歲的邱先生原為市場菜販,妻子發現他常常無法找到並拿取客人購買的物品,且生活自主性逐漸變差,就醫檢查發現他罹患大腦皮質退化症,屬於早發型的失智症,醫師為提升他的生活功能,轉介至復健部接受職能治療。後大腦皮質退化症 屬早發型失智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暨共照中心主任白明奇表示,有一型失智症的初期症狀以視覺空間障礙為主,患者有「看得見卻摸不到」的問題,若干年後就會陸續出現記憶、語言、執行功能等障礙才被確診,這是失智症中較為罕見的「後大腦皮質退化症」。白明奇主任指出,這種罕見失智症發病年紀集中在55至65歲之間,算是早發型失智症,主要症狀是視覺空間的知覺障礙,患者看得到眼前的東西,卻摸不著,不能穿衣、眼神總是空洞、閱讀時文字會跳行;如果職業仰賴視空間感知能力,例如水電工、護理師或需要大量閱讀者,即使是很輕微的症狀也會影響日常生活。這型患者通常會先找眼科醫師,但視力檢查結果卻正常,很久以後才會到神經科門診,透過病史詢問、生物標記及影像檢查才確診。後大腦皮質退化症最常見的病因,有阿茲海默症、雷比症、皮質基底核退化症及庫賈症。後大腦皮質退化症的除了藥物治療外,非藥物的職能治療介入可提供家屬另外一種選擇。認知治療 改善視覺空間操作能力成大醫院復健部職能治療師徐秀雲表示,針對邱先生安排認知治療,包含教導使用視覺掃描與視覺識別策略增加視覺空間感知能力,或進行各種二度與三度空間的組裝活動,如擺放火柴棒與積木等活動來改善視覺空間操作能力。經職能治療介入後,除維持其視覺感受、視覺空間操作能力外,基本日常活動也可獨立完成;並透過對家屬的衛教,邱先生也能回到市場協助蔬菜販售,以維持社會參與能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咀嚼有助口腔健康!3月20日為世界口腔健康日,台灣口腔照護協會理事長黃耀慧醫師推廣「檢、刷、線、嚼」愛牙四守則,呼籲定期檢查、刷牙、用牙線、咀嚼無糖口香糖來防止蛀牙。黃耀慧醫師表示,咀嚼有助於唾液分泌,能中和酸性、清潔殺菌等作用,研究證實正確咀嚼無糖口香糖有助降低28%蛀牙機率。2020年世界口腔健康日以「說『啊』!口腔健康大家一起來」為主題,將口腔保健定位為全民運動。黃耀慧醫師表示,據估計全球有34%人口患有未治療的恆牙蛀牙,8%兒童有未治療的乳牙蛀牙,且全球10大疾病負擔中,口腔疾病即佔了3名,影響家庭、社會甚重。口腔健康影響全身 增失智、心臟疾病風險研究發現,口腔健康連帶影響全身健康,與糖尿病、心肌梗塞、失智症等疾病有關。「如果牙齒不好,咀嚼能力差,營養跟著差,可能造成上述疾病。」黃耀慧醫師強調,咀嚼不只影響消化、吞嚥,還有助降低心理壓力,活化大腦記憶、專注的腦區。牙周病患者罹失智症的機率為1.17倍,而失智症患者罹牙周病的機率為1.69倍,有雙向關係。咀嚼能有效刺激唾液分泌,不僅可以協助進食、說話,還具有清潔殺菌、中和酸鹼與組織修復等保護功能,增加對食物、糖份的清除作用;更重要的是,咀嚼刺激分泌的唾液富含礦物質,能增加牙齒的再礦物化作用,減低蛀牙機會。因此,老化、女性更年期或服藥,造成唾液分泌減少,也會影響口腔健康。根據英國倫敦國王學院2019年研究,針對360篇相關文獻進行統合分析研究發現,透過「咀嚼」無糖口香糖可降低28%蛀牙發生率,建議將嚼食無糖口香糖列為一般口腔預防性照護的「輔助」方法。黃耀慧醫師表示,咀嚼口香糖可增加唾液分泌量10-12倍,並延長唾液分泌時間,且其中添加的木醣醇等代糖,有助抑制細菌,研究發現有助於降低牙菌斑、蛀牙並去除外來染色。黃耀慧醫師也提醒,無糖口香糖是飯後不能馬上刷牙時「輔助」,於餐後盡快嚼食,且一次不要超過20分鐘,一天約3-4次,以免磨損牙齒。醫師推愛牙守則如何促進口腔健康,黃耀慧醫師提出「檢、刷、線、嚼」愛牙四守則:1.定期進行口腔「檢」查。2.早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3.每天使用牙「線」。4.飲食完「嚼」無糖口香糖或使用含氟漱口水,保護牙齒健康。(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