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

中醫防失智症 來鍋天麻烏骨雞湯

中醫防失智症 來鍋天麻烏骨雞湯#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由於台灣要邁向高齡化社化,人活久就容易產生退化,特別視神經與認知的退化,神經退化性疾病又被稱為「靜默的流行病」,人體神經退化可分為「中樞神經」及「週邊神經」。週邊神經退化,如果是感覺神經退化,會感覺到四肢末端麻麻的;運動神經退化,會感覺肢體不靈活,想拿物品而無法拿、想動而不能動,步態蹣跚、活動遲緩,中樞神經退化有的會出現認知功能、記憶力、思考能力衰退,進而演變成「失智症」。翰鳴堂中醫診所中醫師周宗翰表示,中醫治療神經退化疾病,通常是家屬或病人的最後一線希望,沒有辦法的辦法。特別是針灸對於失智症有絕對正面的幫助,以60多歲男性病患為例,該名病患從50多歲開始就陸續出現認知與記憶力減退,接受針灸治療連續將近2個月的療程,認知與記憶明顯改善,代表針灸對於神經退化疾病是有幫助的,尤其是頭部的穴位,對於直接刺激大腦功能的效果更好。常常會選用百會穴、四神衝穴、神庭穴等頭部穴位刺激骨縫,再加上臉部的人中穴、頸部的風池穴等,可以有效的改善頭部循環。失智症與腦部循環不良有非常大的關聯中醫也認為,腎藏精,精生髓,而腦為髓海,所以中醫的腎這個臟腑與大腦的功能密切相關,如果腎虛則髓少腦空,精虧則髓無所養,所以腎虛是中醫治療失智症的基本方向,腎虛代表的就是身體機能的衰退,中藥方劑裡面的孔聖枕中丹,包含龜板、龍骨、遠志、石菖蒲在現代醫學認為可以鎮靜,調整神經活動功能。主要用於神經衰弱、失眠,健忘,對於失智症的效果則為增強記憶力。其實許多中藥材對於失智症各有不同的療效,例如天麻,主要活性成分中的天麻素,可以增加腎上腺荷爾蒙的分泌,並進而活化腦部功能,改善學習記憶,許多研究發現天麻具有保護腦神經及延緩退化的效果。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及早發現絕對是預防失智症最好的辦法,如果發現家中老人有異於平常的舉止,或是突然性格大變,甚至忘記自己最熟悉的事物,很有可能是失智症的前兆,記得要多多關心家中長者,同時也可以建議改善生活作息及多運動,需要中藥或穴位的調理也可以諮詢專業中醫師的建議。天麻烏骨雞湯天麻具有補腦益智、鎮靜安眠的功效,而烏骨雞有補腎增強免疫力的功效,這道天麻燉雞湯,可當保健湯品,也很鮮甜好喝可以預防失智症!材料:土雞1隻、新鮮香菇10朵、枸杞適量、紅棗10 顆,天麻5錢,鹽適量1.切塊土雞洗淨,汆燙後撈出備用。新鮮香菇洗淨,切片。枸杞、紅棗(可去核)、天麻,先稍為泡水清洗。2.煮一鍋水,放入雞肉、紅棗,煮沸後稍滾5分鐘,轉小火燉30分鐘左右,再放入枸杞、香菇煮熟,再放入天麻小火悶煮個20分鐘左右,加點鹽調味即可天麻切片,中藥店購買。天麻可先清洗浸水30分鐘,待質地柔軟再加入湯中。天麻久煎則無力,所以不宜久煮,以免得不到效果。

事情轉眼就忘莫輕忽 失智症十大警訊

事情轉眼就忘莫輕忽 失智症十大警訊#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曾任職於大學校長的老先生,一直是高知識分子,在家也屬「權威」型長輩,認為自己腦力好,因此病識感差,不覺得自己的認知出了問題。此類病識感較差的病患大多不願承認自己腦部功能的下降,認為家人都在欺騙他,並因此常與家人起衝突,造成家庭成員很大困擾。一位60多歲已退休大學校長,連續一段時間發生忘東忘西、剛發生的事情一轉眼就忘了,不停地重複詢問等情形。家人聽到校長多次提起之前的老同事及學生的近況,但實際上也已多年與這些老同事及學生不曾聯繫。由於記憶力及其他生活功能變差的症狀越來越明顯,家人覺得不太對勁,因此帶校長至神經內科求診。由於不覺得自己有生病,校長一開始對就診十分抗拒,最後還是在家屬百般勸說下才願意就診;就診後,經過臨床心理檢查等一連串評估,確定校長罹患了「中期失智症」。萬芳醫院神經內科陳兆煒醫師表示,雖然大學校長確診時已是中期失智症,但經過藥物治療及教導家人照顧技巧,經過這兩年多的就醫,不僅病患生活功能下降的情形有減緩,夜間躁動及日夜顛倒等症狀也有改善,家人照護上的壓力減輕許多。失智症若不接受治療 病徵將逐漸加重失智症發病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失智症的症狀不僅只會出現記憶力的減退,也會出現像是空間感喪失、判斷力變差,躁動、個性改變、妄想等症狀。如果不接受治療,這些症狀會逐漸加重。如何早期找出失智長者,並協助家屬面對,已成為當今社會重要議題。失智症十大警訊1、記憶衰退,忘東忘西,重複發問2、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3、語言表達出現問題4、喪失對時間和地點的概念5、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6、抽象思考出現困難7、東西擺放錯亂8、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甚至有妄想、幻覺、憂鬱9、個性改變10、喪失活動及開創力病患至神經內科求診,目前除了傳統的腦部電腦斷層掃描及臨床心理檢查等檢查,民眾也有機會自費進行失智症相關之血液生物標記,及腦部正子掃描等更精準的失智症檢查項目,以釐清罹患失智症之風險,及更清楚的知道可能的疾病進展。各大醫學中心也皆有進行失智症相關的臨床試驗,將國際先進的診斷工具及治療方式引進台灣。

長輩突情感淡漠 恐是失智症徵兆

長輩突情感淡漠 恐是失智症徵兆#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越來越多民眾對憂鬱症及失智症的差異有所關注。不過,根據一篇2019年7月發表於《神經科學》的研究指出,情感淡漠是失智症最常見的症狀,比記憶流失的影響更大;然而它在研究和照顧上卻常被忽略。有45%的失智症患者出現情感淡漠現象。情感淡漠是失智症最常見的症狀該研究為英國艾克斯特大學所進行,研究者將來自 20 項的世代研究,共4,320名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瞭解情感淡漠隨著時間發展的流行率。研究結果發現,在研究初期有45%的失智症患者呈現情感淡漠,而有20%的患者隨著時間持續呈現,但有部份情感淡漠的失智症患者並沒有憂鬱症狀。研究指出,情感淡漠是常見的失智症狀,會呈現出缺乏興趣和情緒,但與憂鬱不同。且它對於環境產生的干擾較少,因此經常被忽略。情感淡漠與大腦前額葉功能失調有關林口長庚醫院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說明,「情感淡漠」與「憂鬱」的表現有部分相似,但情感淡漠不會出現悲傷情緒與負面思考。情感淡漠與大腦前額葉功能失調有關,常見於大腦退化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巴金森症、或慢性精神病,若發現家中長輩持續出現情感淡漠現象,應求助專家診察是否有腦部疾患。他提醒,「情感淡漠」雖然對照顧者的衝擊沒有幻覺、妄想、衝動失控行為來得大,但仍會造成照顧者的困擾,甚至誤以為個案是「懶惰」或「故意」。他呼籲,目前「情感淡漠」尚無有效的治療,需要家屬或照顧者有更多的認識與體諒。情感淡漠可能加速認知功能的衰退、提升死亡率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也指出,情感淡漠有可能會加速認知功能的衰退、提升死亡率,對家庭帶來影響。建議親友避免因對方反應而有負面聯想,並影響自己的情緒,像是誤以為對方是不喜歡自己或故意找碴,瞭解他是因為疾病才會對人不打招呼、不理不睬…,就能以平常心看待並能不厭其煩地給予關懷。她提醒,當感覺到身旁的親友開始有些冷漠,跟他講話明明有聽到卻沒反應、對本來感興趣的事物不再有興趣,都是覺察及辨識情感淡漠的指標,特別是高齡者容易被誤以為是老化現象而被忽略,當確認對方並不是沒有接收到訊息而是無法反應時,應更積極去看待並進一步確認 是否因疾病所引起。

家有失智症患者 應該怎麼做?

家有失智症患者 應該怎麼做?#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失智症患者由於失去認知能力,後期伴隨失能,家屬在照顧上會特別費力,因此,家屬的心理建設相形重要。「失智症患者會變成你不認識的人,」洪國瑋指出,患者會產生許多情緒、幻想與行為錯亂等問題,最後連最親密的家人也會忘記。家屬對失智症須有正確的認知,才能調整自己及面對患者的心態。萬一家屬無法適當調適心態,病人的狀態引起家屬恐慌或有憂鬱傾向,醫院會將家屬轉介到精神科,讓精神科醫師進一步給予藥物或心理治療。例如:有位失智症的婆婆,懷疑媳婦偷錢、外遇,甚至對媳婦暴力相向,導致兒子與媳婦幾乎走上離婚一途。洪國瑋先告知兒子,母親的失序行為乃是出自失智症症狀,兒子進一步求助精神科、情緒好轉後,維持住婚姻關係,並且持續帶媽媽回診。(本文摘自/全方位診療室/天下文化)

心縱膈腔掃描 為失智症鑑別診斷利器

心縱膈腔掃描 為失智症鑑別診斷利器#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失智症患者中約有六至七成是阿茲海默症,二至三成是血管性失智症(VaD),另約一成是較少見的路易斯體失智(DLB)及巴金森症失智(PDD)。目前國內失智症患者現約有26萬人,依據臺灣臨床失智症學會估算,每年至少增加1萬人以上,臺灣已入高齡化社會,40年後,臺灣失智症人數將達93萬人。正確失智鑑別診斷乃照護的開始,日本利用腦部血流灌注掃描(ECD Brain SPECT)配合eZIS軟體可達86%的正確診斷,也可用於血管性失智症的診斷;正子照影腦部類澱粉照影(amyloid image)是目前阿茲海默症照影最正確的診斷工具,惟國內尚未經衛生福利部核可。碘-123 MIBG心/縱膈腔掃描 可鑑別失智患者類型MIBG是與正腎上腺素(NA)相似,分布在神經末梢(Nerve ending)的地方,心臟衰竭、路易斯體失智及巴金森症失智者在心臟的神經末梢上MIBG吸收減少,歐洲、日本文獻利用碘-123 MIBG心/縱膈腔的比值,可鑑別失智患者是否為路易斯體失智及巴金森症失智,有別於阿茲海默症及血管性失智,提供臨床失智症鑑別的生物性診斷工具。此檢查由神經內科醫師依臨床一系列評估後,在懷疑為路易斯體失智或巴金森症失智時推薦此檢查,碘-123 MIBG須向衛福部專案申請,目前均得向日本採購,國內核研所研發自製碘-123 MIBG已積極進行中,希望這一、二年完成可國內自製,降低成本。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患者有惡性高血壓而疑似腎上腺嗜鉻細胞瘤時,碘-123 MIBG可同時檢查心/縱膈腔的比值及腎上腺,一魚雙吃,若照心臟掃描可知有無失智症,那將是未來核子醫學專業應用在失智鑑別診斷的重要方向。

注意力不集中?疑似低血糖作祟

注意力不集中?疑似低血糖作祟#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沒有糖尿病病史,記憶力卻嚴重變差,恐是低血醣造成專注力及反應力下降。如果長期血糖過低又沒發現,會有失智的可能性,因此建議家中如有人突然專注力及記憶力下滑,應儘早到醫院求診,找出記不住的原因。一名50歲的陳姓男子,到門診求診時向醫師表示:一個多月來記憶力突然變得非常不好,什麼都記不太得住,擔心自己罹患失智症,經神經內科醫師檢查後,發現男子會記不住是因血糖過低所導致。豐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洪良一表示,此患者進行胰島素C-胜肽檢測時,高出好幾倍,三餐食慾正常良好的他,飯前血糖、或是飯後血糖檢測,血糖值僅在50-60毫克/分升(mg/dl)。留意低血糖症狀高血糖是指血糖濃度超過200 mg/dl,低血糖指血糖濃度低於70 mg/dl以下。造成血糖過低,主要是胰島素分泌過多、或是胰島素腺瘤引起,如果血糖過低時,腦細胞執行功能就會受到影響,專注力、反應力會下降,以及造成認知異常。1.)自主神經:發抖、顫動、冒汗、心悸、脈搏加速、體溫變化、四肢刺感、呼吸困難。2.)中樞神經葡萄糖缺乏:思考緩慢、視力模糊、口齒不清、動作不協調、麻木感、注意力不集中、暈眩、疲倦、嗜睡。3.)不明原因:饑餓感、噁心、四肢無力、頭痛、感覺不對勁。低血糖性昏迷 嚴重恐致死根據臨床統計顯示,臺灣150萬名糖尿病患者中,約8成(約120萬人)曾發生低血糖的症狀,有頭暈、飢餓感強烈、全身無力虛弱、盜汗等低血糖現象。如能趕快進食補充血糖,並於回診時與醫師溝通調整藥物,通常不會造成嚴重副作用。但如果長期且反覆的低血糖,則可能不會出現上述症狀,直接以意識不清或昏迷表現。若低血糖時間持續太久(超過6小時以上),就會有腦部不可逆的傷害,甚至變成植物人或死亡。

巴金森氏症二期臨床試驗,啟動!

巴金森氏症二期臨床試驗,啟動!#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根據資料顯示,全球患者約為800萬人,台灣目前病患人數約為10萬人。其中以60歲以上的民眾,是罹患此疾病的高風險群。「巴金森氏症」是腦部神經持續退化所造成的嚴重神經退化性疾病,病患腦部的多巴胺神經系統與海馬迴的神經細胞持續死亡,因此導致肌肉顫抖、僵直、無力,而且很高比例的患者會合併出現失智症狀,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根治。台中榮總神經內科主任張鳴宏醫師/教授指出,巴金森氏症患者由於運動功能退化,不僅走路困難,連從椅子上站起來或是從床上起身都很困難,導致逐漸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不僅患者痛苦,家屬也很不捨。為了研發更好的治療藥物,張醫師積極推動這項由FDA及衛福部核准的「國際新藥二期臨床試驗」,期待為這項疾病帶來治療曙光。此醫藥技術是中山醫學大學何應瑞教授的研究成果,臨床前試驗證實不但可以防止神經死亡及腦部發炎症狀、減緩神經退化,甚至可以促進腦部神經新生,補充新的細胞。同時獲得國際學術媒體關注,也獲得許多國家的專利。目前臨床上使用左多巴(L-dopa)、深部腦電擊(DBS),改善巴金森氏症患者的運動缺陷,但是並無法治癒巴金森氏症。何應瑞教授指出,要治療巴金森氏症必須三管齊下:1. 抑制神經死亡、2. 增加神經新生、3. 恢復神經正常活性。讓神經不再繼續死亡、受損的腦部組織逐漸修復,並使異常的神經電活性會恢復正常。目前國內共有五所醫院同步執行這項臨床試驗。主治醫師會診查患者,評估其運動功能及認知功能,並以MRI及TRODA神經影像評估腦部構造與功能,在試驗中採用磁量科技所提供最新的IMR技術測量患者血液中的突觸核蛋白(α-synuclein)及類澱粉樣蛋白(A-beta),以評估疾病之嚴重程度與治療效果。台中榮總的醫療團隊,將盡全力使這項臨床試驗順利成功,治療更多需要的病人。

講座/失智症病因及治療

講座/失智症病因及治療#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失智症患者如果沒有及早就醫治療,病程中期或後期,甚至出現行為障礙,容易憂鬱、躁鬱及幻想。最常見的狀況是,至少20%男性失智族群,會懷疑另一半出軌外遇;女性失智族群則會幻想有人要來偷東西或被害妄想症。有鑑於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將於4月11日(四)及4/18(四)舉辦衛教講座,由神經內科盧韻如醫師主講「失智症病因及治療」,講座中醫師將提供失智症的原因及正確治療方式。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失智症病因及治療時間:108年4月11日及4月18日(四)下午17:00-18:00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一樓大廳院徽前衛教區洽詢:02-2791-9696轉1008(社會工作室劉大任社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