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力

K他命易成癮 嚴重恐影響記憶力

K他命易成癮 嚴重恐影響記憶力#記憶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21歲的施小姐和朋友到夜店玩,在好奇下接觸K他命,她覺得拉K後的幻覺很特別,跟別人互動也比較放的開。但她原以為K他命成癮性低,但一陣子後發現要越用越多才有本來的感覺。不用的時候她感覺煩躁憂鬱且情緒易怒,且無法專心。更嚴重的是,她發現自己常常小便不好解甚至會痛。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治醫師黃名琪說,許多接觸K他命的人,一開始都是因為好奇心,認為是低成癮性,也較無傷害的藥物,但事實上不然。K他命的副作用很多,包括使用後馬上產生心搏過快、高血壓、肌肉緊張陣攣及猝死危險。有些人會出現噁心頭暈、意識模糊、無理行為甚至幻覺和妄想等精神病症狀,加上剛使用後的嚴重協調性喪失及對疼痛感知降低,常令吸食者處於反應力減低而極度危險狀態。拉K 恐急性腎衰竭研究顯示,K他命會影響認知能力,出現記憶力變差、注意力不集中及計畫思考能力下降等情形。K他命毒性會導致罹患間質性膀胱炎,伴隨頻尿、小便疼痛、血尿及下腹部疼痛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尿量減少甚至需要人工膀胱手術、長久影響腎功能或導致水腎和急性腎衰竭。因此,黃名琪醫師提醒,若您或您身邊的人有使用愷他命的情形,請了解愷他命的危害不容小覷,須及早停止使用並尋求專業協助,以回復健康的身心。

樂閱讀/療癒頭腦 記憶力提升

樂閱讀/療癒頭腦 記憶力提升#記憶力

冥想能提升「回想力」。一些事情即使記下來了,一時想不起來的話,也跟沒記住一樣,因此在需要的時候立即回想起來是非常重要的。各位只要開始做冥想,一定會立刻感受到自己怎麼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在恰好的時機回想起來。譬如經過藥妝店前突然想起:「啊,我之前才在想要買維他命呢。」經過超市前突然想起:「對喔,洗髮精用完該買了。」如此這般,不僅日常生活的小事,一整個星期或一整個月的行程也都會在絕佳的時機回想起來,「嗯,差不多該準備處理那件事了。」簡直就像腦中裡常駐著一位優秀的祕書似的。久而久之,日後甚至連一年後、兩年後的人生長期計畫也都能輕鬆愉快地著手籌備了。此外,「短期記憶」的能力也同樣得到了提升,也就是能夠預防發生「剛才我想要做什麼來著?」之類短期記憶消失的狀況。持續做冥想,腦中的「短期記憶區」將維持在清晰的狀態,即使上了年紀,也完全不必擔心癡呆症上身。當你養成冥想的習慣之後,多年前的過往記憶將逐漸浮上腦海,甚至連一歲左右,腦部的「記憶」功能開始運作當時所儲存的記憶,都能夠一一清晰地重現腦中。回想起孩提時代的事情,是很令人開心的一件事,自己的腦中像是保管著當年每一天的生活紀錄錄影帶,大量的資料全都可以隨時調出來觀賞。等到大家有過類似體驗時,一定會訝異於腦部的記憶容量竟然如此之大。人們在喝了酒或是撞到頭時,有可能忘卻一部分的記憶,這時內心一定會非常不安,覺得「我的腦袋真的沒問題嗎?」相對地,如果能夠確認腦中穩穩當當地保存著過去的記憶,我們會感到萬分安心,「嗯,沒問題,我都記得清清楚楚的。」自信心也將因此大增。(本文作者/寶彩有菜)(摘自/隨時隨地都能做的輕冥想練習/商周出版)

酒精提高老人的記憶力 預防癡呆?

酒精提高老人的記憶力 預防癡呆?#記憶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編譯)喝酒傷身?不喝傷心?啜酒對老年人身體有益?最新的研究指出,適量的酒精可預防老年癡呆及中風。8成年長者 每日適當啜酒助記憶研究結果顯示,高達8成的老者,適當飲酒能幫助改善記憶、預防老人癡呆,但這個益處只限於中年(50歲以上)後的族群,因此並非所有人每日啜酒,就對身體有益;主要的機制是因為規律飲酒能調整老年族群的認知能力,幫助修補「APOE e4」基因,此基因研究證實與阿茲海默症有關。酒精抗發炎特性 適當飲用 能預防多種慢性病研究指出,酒精對老者有益的機制是因為酒精「抗發炎」的特性,適當飲用可幫助免於罹患癡呆、中風、心血管疾病和第2型糖尿病等常見老年慢性病。肯塔基州和馬里蘭州大學(Universities of Kentucky and Maryland)自1948年長期追蹤619位美國麻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年齡69-92歲的老年人「健康監督計畫」所得以上的研究結果。

增強孩子記憶力 把握記憶黃金期!

增強孩子記憶力 把握記憶黃金期!#記憶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怎麼昨天才複習過,今天考試又錯了?」人家常說:「兒童在十三歲之前是記憶力強而理解能力差,過了十三歲記憶和理解就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所以,如果家長能夠把握住時機,在兒童記憶的黃金時期,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幫助孩子提高記憶力,對孩子以後的記憶和學習是有很大幫助的。兒童職能治療師張旭鎧說,記憶力可分為瞬間記憶、短期記憶及長期記憶。訓練孩子記憶力主要目的是培養孩子的「工作記憶」,所謂的工作記憶指的是記憶的心理運作層面,用來儲存及提取短期記憶的訊息,以激發長期記憶的運作。簡單來說,就是記住工作的順序及步驟,進而提升工作的效率。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良好記憶能力呢?張旭鎧說,要孩子增強記憶能力,最重要的是在不同的場景重複回憶,減低環境因素影響記憶力,阿鎧老師建議,最好能在3個不同的場景以上重複回憶;再來,利用有趣的聯想,可以增加孩子對記憶的興趣,尤其是越奇怪、越誇張的圖像,孩子的記憶力越深刻,建議家長可以常跟孩子玩聯想法遊戲;最後,了解記憶的技巧,最重要的還是要讓記憶能儲存在大腦裡,提升記憶力最根本的關鍵,還是要回歸重複練習,利用圖像聯想法,幫助訊息保留在短期記憶,再藉著一次又一次的反覆提取,讓訊息進入長期記憶區,才是提升記憶力最根本的不二法門。想知道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的絕竅嗎?快來報名「張旭鎧:彈珠超人專注力夏令營」http://www.sun324.com/index.php?module=course&mn=1&f=register&id=18

睡覺聽音樂提升記憶力? 研究:大腦震盪節奏是關鍵

睡覺聽音樂提升記憶力? 研究:大腦震盪節奏是關鍵#記憶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編譯)音樂是一個擁有良好夜間睡眠的秘密嗎?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睡覺時聽音樂,可提升記憶力。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睡著時同步播放節奏慢的聲音,在大腦裡會提高震盪,當震盪增強時可提高記憶力,且改善睡眠品質。其實長久以來,腦部的慢波震盪活動,就是保存記憶的關鍵。德國圖賓根大學一名博士表示,這是因為在簡單的低強度上應用聽覺刺激,這方式就像實用倫理學,例如:電刺激。因此,它描繪了一個簡單的工具,用於臨床的設置,以提高睡眠節律。博士與其他研究人員對11名參與者進行測試,在此期間也暴露了參與者的聲音模擬。當參與者被暴露在刺激的聲音時,與大腦振盪的緩慢節奏同步,能夠更容易地記住前晚所學的詞彙。刺激大腦的的振盪節奏緩慢階段是無效的。博士進一步解釋,重要的是,只有當聲音同步發生在深度睡眠期間持續振盪的節奏緩慢,聲音的刺激才是有效的。 我們提出的聲刺激,每當一個緩慢的振盪,就會刺激增長的狀態,以這種方式,我們能夠加強緩慢振盪,這樣具有較高的幅度和較長的發生時間。研究人員並且懷疑,這種技術可能還可以改善睡眠。博士則表示,它甚至可能被用來增強大腦節奏(具有明顯的功能性意義的節奏),像是發生在清醒時與注意力相關的節奏。不過提醒民眾,夜晚睡覺時聽音樂,還是要注意音量大小、慎選音樂型態,別聽太久造成耳朵傷害,選擇可以幫助入眠、睡眠的溫和音樂,否則可能對增強記憶力沒有幫助,還讓睡眠品質大打折扣。

失智非正常老化 民眾常錯失治療時機

失智非正常老化 民眾常錯失治療時機#記憶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台灣自民國82年開始邁入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率不斷上升,在101年達到11.2%。失智老人人口數估算超過19萬人,佔老年人的盛行率約1.7到4.4%。根據經建會社區失智症盛行率推算,社區失智人口在民國145年將超過72萬人,即每100人中就有4人是失智症病人。失智症是隨著年紀越大盛行率越高的疾病,65歲到85歲間每增加五歲失智症的盛行率便會倍增。失智症人口不斷急速增加。然而,在台灣仍有七成的失智症病人隱藏在社區中未被診斷,主要是因為老年人記憶力變差、語言表達困難、判斷力變差、行為能力退化常被當作是正常老化的一部分,因此而未及時診斷,也就失去了治療先機。但失智並非正常老化,失智症是發生在老年期的漸進性智能退化,並影響記憶、抽象思考、語言能力、操作功能和日常生活執行功能。導致失智症的原因很多,首要之務便是在鑑別診斷。臨床上最為常見的就是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次之,其他尚包含路易氏體失智症、額顳葉型失智症等等。診斷的目的在區別可逆及不可逆的致病病因,以對症下藥。而在確定失智症診斷後,也才能導入適當醫療資源及社會服務。七成的失智症病人在認知功能變差的病程中會合併出現行為精神症狀(BPSD),包括有憂鬱、妄想、幻覺、錯認及其他行為障礙,是照顧者最主要的壓力來源,也常常是家屬開始帶病人就醫的原因。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高霈馨表示,許多病人還未就醫前,往往就因為妄想家人或鄰居偷竊自己財務、另一半外遇、錯認家屬、幻聽、重複問、逢人便抱怨兒子媳婦虐待不給飯吃等,而干擾鄰人,或屢與家屬發生口語甚至是肢體衝突,造成親子、手足、配偶、社交關係破裂,實為憾事。其實這都是導因於病人及家屬對疾病的不認識。在門診中,不僅要收集病史、安排檢查,與病人建立良好醫病關係及治療,也要同理家屬,並對家屬衛教有關行為精神症狀與失智症的關係,以及未來如何因應之。由於早期診斷對於失智症的預後影響深遠,因此,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高霈馨建議家中如有長者,尤其是失智症高危險群,如65歲以上合併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動脈硬化、巴金森氏症、中風或有失智症家族史等等,出現疑似記憶力或其他認知功能缺損時,家屬不妨透過一些簡易而能在家自行施測的問卷進行初步的失智篩檢。(資料來源:奇美醫院電子報提供)

認路高手突忘回家路 阿滋海默致智能減退

認路高手突忘回家路 阿滋海默致智能減退#記憶力

(優活健康網劉麥文/綜合報導)台中市一名陳姓先生,退休前是大家公認的認路高手,這半年來,會突然忘了回家的路,還老是反覆問家人相同的問題。經台中慈濟醫院檢查,確認他罹患初期阿茲海默症,固定服藥後症狀獲控制。醫師指出,及早治療能有效的延緩,建議民眾不要輕忽家人失智警訊。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涂敏謙指出,阿茲海默症為失智症患者主要族群,它是種漸進性的智能減退,造成生活功能落差的疾病。病患經醫師問診,有進一步需要,就會安排相關檢查。在影像檢查部分,阿茲海默症患者常會出現腦部海馬迴萎縮情形,當出現空洞萎縮,就顯示腦部功能已退化,記憶力將大不如前,海馬迴愈空洞愈嚴重。涂敏謙進一步說明,阿茲海默症病患症狀表現包括行為異常、精神症狀、智能退化,以致日常生活功能喪失,像陳先生這類初期的患者,早發現早治療,除了藥物可以延緩症狀之外,家屬的關心,增加人群參與,定期運動,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都對於病情具有正向作用。涂敏謙表示,台灣老年人口急遽倍增,失智症人口也隨之增加,年紀愈大比例愈高。保健之道是多動腦、多運動,最好採地中海飲食,多參與社會活動,避免成為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三高族群,另外,肥胖、頭部外傷,還有抽菸與憂鬱都是危險因子。他建議,失智症病患的主要照顧者,在陪同家人就診時,攜帶處方簽供醫師了解目前使用藥物,並協助提供相關異常症狀的時間,以及過去病史。只要即時接受治療,有相當比例的長輩都能維持生活功能並享有尊嚴的人生。提醒民眾,如果發現身邊的家人,出現失智症十大警訊,就要特別注意,包括記憶減退影響到日常生活或工作、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工作與事務、言語表達出現問題、人,時,地的概念混淆、社會價值與判斷力變差、無法配合指示/操作常見用品/工具、東西擺放嚴重錯亂、行為異常,情緒改變、個性改變、日常活動參與能力及開創力喪失等症狀。(圖片來源: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從小養成運動習慣 年老可減緩癡呆症

從小養成運動習慣 年老可減緩癡呆症#記憶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編譯)研究指出,從童年就開始每週運動四次,有助於延緩老年癡呆症,並可增加三分之一的腦力。運動不只對心臟、腰圍有好處,大腦也會受益。雖然每個人的智力都會隨著年齡增長下降,但科學家發現,經常運動,如慢跑、上健身、甚至遛狗,可對大腦產生保護作用。超過9000名志願者參加了一個近40年的研究,從他們11歲開始,研究人員在定期的年齡間隔詢問志願者的運動程度,還進行了記憶力、注意力和學習力等測試。研究結果顯示,每週都有運動習慣的民眾,比每個月運動2-3次的人,在50歲以上的學習力、注意力和推理能力都更好。研究負責人倫敦大學國王學院亞歷克斯博士說,研究表明,任何體力活動是有益認知功能。男性若是有在定期運動,當50歲時,認知能力下降的速度可緩慢三分之一,女性則是四分之一。這也說明了,有規律的身體活動可能有助於延緩老年癡呆症。19至64歲的成年人應該每週至少運動150分鐘,相當於5個半小時。亞歷克斯更表示,一個健康的身體等於一個健康的心態,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因此,在一開始設置較低的目標,逐步增加其頻率和強度,可能是一個更有效的方法提高運動水平。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