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子宮保養

子宮內膜太薄能懷孕嗎?如何讓子宮內膜增厚?中醫「3招」順利懷孕

子宮內膜太薄能懷孕嗎?如何讓子宮內膜增厚?中醫「3招」順利懷孕

子宮內膜薄影響受孕?一名39歲女性嘗試過3次人工授精,但在5週時流產,試管植入10週時卻發生胎停,她在試管療程中,雖服用西藥但子宮內膜仍僅有0.46公分;後續,經過3週的中藥、針灸療法並一併調理平時容易頭暈疲勞的狀況後,內膜厚度翻倍達0.82公分,試管植入後一次成功並順利產下一女。

特別企劃:張口腐臭

長期口臭找不到原因⋯竟是食物卡住了!「食道憩室」原因、症狀與治療

長期口臭找不到原因⋯竟是食物卡住了!「食道憩室」原因、症狀與治療

口臭、吞嚥卡卡好困難⋯小心「食道憩室」惹禍!食道憩室是一種消化道的疾病,主要是喉嚨後方有個多出來的腔室,讓人難以吞嚥,導致食物進不到胃腸內。《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食道憩室的原因、症狀、好發族群及治療,若有相關症狀應盡快就醫,才不會造成更嚴重的狀況。

《檳榔防制法》草案預告期將滿!民團提「3大主張」原住民不應豁免

《檳榔防制法》草案預告期將滿!民團提「3大主張」原住民不應豁免

衛生福利部去年底預告制定「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引發關注。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超過8,000人罹患口腔癌,而檳榔專法草案正預告中,民團6日提出3大主張,包括專章列舉宣導等預防工作、明列經費來源推動各項防制,尤其對兒少、孕婦應全面保護,即便基於原民文化使用仍應受限。

手麻、肌肉無力⋯就是中風嗎?醫教「FAST口訣」把握3小時關鍵搶救期

手麻、肌肉無力⋯就是中風嗎?醫教「FAST口訣」把握3小時關鍵搶救期

50多歲洪小姐忙於年前打掃整理家務,不久自覺左側肩頸肌肉痠痛、無力,特別是在上舉時,感到明顯角度受限,嚴重時甚至會牽連至前臂麻木,影響日常生活,擔心會不會是中風?後續,前往北市聯醫中醫科尋求協助,經過醫師診斷後,告知應該是過量的打掃動作讓肌肉發炎腫脹,進而導致相關症狀發生,在醫護同仁悉心照顧下,症狀獲得緩解。

新冠確診「緩解症狀」比神藥更重要!中醫「1穴位」急救喉嚨痛

新冠確診「緩解症狀」比神藥更重要!中醫「1穴位」急救喉嚨痛

一名14歲女學生已施打2劑新冠疫苗,幾天前確診,居家隔離期間體溫大約37度,但出現咳嗽、喉嚨痛、喉嚨乾、頭痛、鼻塞、鼻涕等症狀,持續3天未緩解,期間未服用西藥,經由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劉家蓁視訊門診,依照她當前病症開立處方,服用3天之後,症狀皆改善,且於第7天快篩轉陰。

可脫口罩了?陳時中:6月開始「這些場合」沒症狀不用戴口罩

可脫口罩了?陳時中:6月開始「這些場合」沒症狀不用戴口罩

天氣越來越炎熱,到底何時才可以脫口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6月1日起至30日,更新可脫口罩的時機點,共開放「7大場合+1需求」例外情形時可免戴口罩,包括:開車、泡溫泉、爬山、海邊進行水上活動時等,但應隨身攜帶或準備口罩;且若本身有相關呼吸道症狀、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仍應戴口罩。

想養出好卵子?生殖醫提醒5大類女性:想懷孕「這種身材」恐停經

想養出好卵子?生殖醫提醒5大類女性:想懷孕「這種身材」恐停經

隨著女性社會經濟地位提升,職業婦女越來越多,許多人為了兼顧家庭與事業,往往是蠟燭兩頭燒。連帶晚婚、高齡懷孕的比例增加,甚至不孕症更成為許多夫妻間的頭痛難題。因此,「養卵」就成為許多想生育女性最關心的課題。華育生殖醫學中心副院長王呈瑋提醒,若想提高懷孕機率,這5大類女性朋友得格外留意。

可脫口罩了?為何台灣不清零?陳秀熙親解10個你該懂的「共存關鍵」

可脫口罩了?為何台灣不清零?陳秀熙親解10個你該懂的「共存關鍵」

「與病毒共存」早已經是不可迴避的趨勢,「共存」絕非放任病毒肆虐感染,每個人都還是能在防疫措施和心理準備上,盡力做到最好,一起維持醫療量能和中重症及死亡率的下降。《優活健康網》邀請公衛專家、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為我們解析未來疫情趨勢,面對疫情流感化,我們能事先做到哪些準備?以下是訪談摘要: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