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有食譜》脂肪是巨量營養素!醫親製「水餃低醣餐盤」教你正確用油

有食譜》脂肪是巨量營養素!醫親製「水餃低醣餐盤」教你正確用油#肥胖

大眾刻板印象中「肥胖」的萬惡之首來自於「油脂」,但脂肪其實是人類必須的營養素。新陳代謝科專科醫師游能俊自身曾BMI大於30,屬於醫學認定的「肥胖」標準,但他在《游能俊醫師的133低醣瘦身餐盤》書中說明,食物脂肪對身體有益,即使想要減重,也不該偏廢,應慎選食材和食用油適當攝取,避免營養失衡。以下為原書摘文:

宅在家讓你「新冠肥胖」了嗎?營養師建議「2方法」回復體力健康瘦

宅在家讓你「新冠肥胖」了嗎?營養師建議「2方法」回復體力健康瘦#肥胖

這兩年的疫情,我想,大多數的我們應該把注意力放在避免接觸、選擇要打哪一種疫苗,或是確診後該如何照顧自己或是親人,但有一件事情卻悄悄的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新冠肥胖。問題不只是體重增加而已,肥胖更是許多慢性疾病的起點,像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動脈粥樣化、第二型糖尿病,當然,也包括走沒幾步路就會覺得累與喘。

「自律神經失調」半年胖20公斤!中醫1招調理:不用變成藥罐子

「自律神經失調」半年胖20公斤!中醫1招調理:不用變成藥罐子#肥胖

一對中年夫妻來看診,李先生滿臉憂愁、太太則是精神萎靡。李太太自述約4年前開始感到焦慮、心悸胸悶、喘不過氣、頭暈、噁心,後來覺得身體熱熱的,尤其是手心腳心特別明顯,精神疲憊卻又焦慮不安,想睡又睡不著。雖先生陪著她到處看病,也吃了很多腸胃藥、心臟藥、鎮靜劑,但是改善並不明顯。

為什麼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會體重增加?醫師這樣說⋯

為什麼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會體重增加?醫師這樣說⋯#肥胖

「學長,我這邊有一個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case,我有轉介她過去你那邊減重,不知道她後續?」一位對病人也很親切的婦產科醫師學妹有次丟訊息給我。 醫學上迄今依然有很多待解的謎,除了癌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 也是其中著名一種。雖然我們好像知道了一些事,但是關於這個症候群的名稱、診斷標準、發生原因與治療方式,目前都沒有定論。雖然不同國家醫療單位也有推出「治療指引」,但仍然沒有一個適用每個案例確切的治療藥物跟劑量。婦產科等專家醫師也清項建議症狀控制、與此症狀和平共處。   這篇文章主要說明,PCOS會造成體重增加的原因跟有這種困擾的族群可以為自己做些什麼?   多囊性卵巢的成因 大學的時候同班同學曾經有一位有這樣的診斷(那時候我們班同學120人,女生約40人),進入職場後發現周邊這樣的比例與診斷有增加,按論文統計約6%到20% 。這引起我的好奇。為什麼好像PCOS的族群似乎有增加?跟飲食習慣有關係嗎?我開始查找近期一些論文。 2020年一份論文發現,[1]如果用高精緻碳水化合物餵食雌老鼠、雌老鼠會產生類似我們PCOS的一些臨床特徵。所以飲食有可能誘發PCOS?為什麼呢?2018年著名《自然評論內分泌學期刊》(Nature Review Endocrinology)彙整如下:[2]PCOS是一個臨床上綜合一些特徵後排除其他可能致病因素的診斷。 目前認為主要有3個主要特徵: 過多雄性素hyperandrogenism(痘痘、多毛症、脫髮、以及脂漏性皮膚) 排卵功能的不正常 卵巢型態的改變 這些特徵不一定都會發生,也有3個主要特徵都有、也有只含其中2個。典型的PCOS就是合併有上面1.2.這兩點主要特徵,也是比較屬於高風險代謝症候群跟心血管風險的族群。 過多的雄性素會讓一些女性的讓腹部的內臟脂肪增加(體重過重),而內臟脂肪細胞增加也會造成體內胰島素的阻抗,讓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變差。所以會造成過多胰島素的分泌來分解我們攝取的碳水化合物、同時增加脂肪儲存。這樣的機制形成交互影響的惡性循環。   兩派論文在討論「過多雄性素」以及「胰島素抗性」,哪個是導致PCOS產生的主因各有支持者,目前主流還是傾向於女性體內有著過多的雄性素。但是過多的雄性素從哪裡來?因為要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演化、多重基因遺傳、環境賀爾蒙多種原因都有可能造成過多雄性素生成,這也是醫學上沒有辦法完治PCOS的原因。不過在2017「 Western-style diet, sex steroids and metabolism 」(西方飲食、性類固醇與新陳代謝)這篇論文統整發現,[3]高碳水化合物或者高油脂的西方飲食,在男性會減少雄性素、在女性則會產生過多雄性素的症狀。 雖然目前這個論點不是每一位減重、婦產科相關等PCOS專業醫師都認定是主要原因,但如果自己是PCOS而且體重過重的族群,也請檢視看看本身生活當中碳水化合物出現的比例、可以跟減重門診醫師與營養師討論是否有過量情形。 治療方式 多份論文肯定飲食、以及運動、維持合理體重對PCOS族群症狀的幫助。藥物的部分則是分別按照「過量的雄性素」、「胰島素阻抗與肥胖」、跟「排卵過少」3部分處理。 含有天然或者抗雄性素黃體制劑(progestin)的口服避孕藥、雄性賀爾蒙抑制劑:cyproterone acetate、 spironolactone、flutamide、5 alpha-reductase inhibitors等都有建議可以考慮用在「過量雄性素」的症狀。   減重藥物、縮胃手術、metformin有比較多論文肯定用於胰島素阻抗與肥胖的case,而thiazolidinediones、 berberine、[4]inositol(肌醇)與較新的incretin(腸泌素)效果仍在討論當中。但目前有幾篇論文推薦[5] Myo肌醇跟DCI手作肌醇 40 : 1 的配比。   至於在排卵不正常這部分,除了口服避孕藥等黃體制劑的補充之外,子宮內避孕器也可以考慮。Metformin也可能對預防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有幫助。 PCOS臨床表現多元,只是如果同時有PCOS以及體重過重的族群,之後產生新陳代謝症候群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高。建議除了自己可以做到的部分之外,也尋求婦產科醫師還有減重醫師專業上共同協助來幫助自己找回健康與平衡。 (作者為雅得麗生活診所院長黃彥皓)

每7位兒童就1人脂肪肝!醫:速食、手搖飲成肥胖主因

每7位兒童就1人脂肪肝!醫:速食、手搖飲成肥胖主因#肥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阿強今年13歲就讀國中2年級,體格相當健壯,平日3餐飲食也都很正常,因父親每年都接受公司安排的健康檢查,父親就帶著阿強一起到醫院接受健康檢查,經詳細檢查後,居然發現有脂肪肝症狀,經醫療團隊評估後協助飲食調理,並接受定期追蹤檢查,以避免衍生相關肝臟疾病。飲食西化易使體重過重導致脂肪肝嘉義長庚醫院兒科主任沈俊明表示,「脂肪肝」是肥胖常見的合併症,過去常被認為是大人才有的肝臟問題,但是在西化飲食習慣如速食、油炸食物、手搖杯飲等影響後,兒童肥胖逐漸盛行。國內學齡兒童約每4人就有1人體重過重,其中有5成以上的人容易有脂肪肝,除了肥胖外,脂肪肝也與高血糖、胰島素阻抗、高血脂有關,脂肪肝因此成為不可忽略的健康問題,台灣兒童脂肪肝盛行率高達14%,等同每7位兒童就有1位脂肪肝症狀。脂肪肝惡化,恐出現肝硬化症狀沈俊明進一步指出,脂肪肝疾病初期不會有明顯不適,但是隨著脂肪肝惡化成肝硬化,可能會出現食慾不振、疲勞、腹痛、腹脹等症狀,嚴重會導致腹水、意識混亂、甚至引起休克死亡。脂肪肝必須要靠肝臟超音波檢查與肝功能檢測來篩檢,因此當孩童體重過重且有脂肪肝時,應儘早就醫治療,透過飲食控制、運動與減重,持續3到12個月後,才能有效改善肝功能與組織學變化,並可減輕脂肪肝的影響。嘉義長庚醫院健康檢查中心主任董水義表示,兒童的生理結構及疾病型態與大人不盡相同,特別是體質、免疫力等各方面的發育均未臻成熟,家長除了提供完善的生活條件、適當的營養運動狀況外,更應關注兒童的生長狀況。目前國民健康署已提供未滿7歲兒童免費健康檢查,針對生長與發展等評估檢查,讓爸媽及早知道兒童狀況並提早治療,協助父母解決寶貝在生長發育上的問題,並為孩子身心健康把關。(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