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

維護吃的健康 桃園餐飲衛生分級評核

維護吃的健康 桃園餐飲衛生分級評核#飲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研究顯示,健康營養的早餐是一天忙碌工作的能量來源!隨著愈來愈多人選擇到方便快速的早餐店購買早餐,桃園縣政府為維護民眾食品衛生安全的活力餐點,舉辦今年度桃園縣「餐飲衛生分級」評核,希望藉由評核活動,輔導餐飲業者提供高品質環境衛生及服務。評鑑作業項目包含烹調作業場所衛生、員工個人衛生、用餐場所品質、衛生設備等四大類。通過評核早餐店及餐廳業者,將由縣府頒獎表揚,並透過觀光行銷系統,推薦給縣民及國內外的觀光客參考。桃園縣政府衛生局表示,合格業者名單將公布於衛生局及行政院衛生署食物藥物管理局網站,希望民眾能吃到最好的早餐,天天都有滿滿活力。

樂閱讀/注重飲食搭配比忌吃美食重要

樂閱讀/注重飲食搭配比忌吃美食重要#飲食

吃自己喜歡的食物,不僅可以避免食慾瞬間爆發,導致暴飲暴食,還可以因為滿足食慾而感到幸福。即使喜歡吃的食物是高熱量食品,在此也務必建立一個觀念:「沒有任何食物不能吃」,吃了高熱量食物後,降低其他食物的熱量攝取才是重點。如此一來,就無需刻意忌口了。「愛吃什麼就吃吧!如果要少吃,記得不要讓自己感到痛苦」請以這樣的態度面對減肥。沒必要硬將營養學的理想型態套用在自己身上。了解食物成分,減少脂質的攝取/以「不喜歡的食物,就不要吃」的方法減少熱量攝取,也是一個不錯的想法。「減少熱量攝取」所造成的壓力愈小,愈能長久持續。如果無法減少飲酒量,可以從食物中著手,例如將美乃滋換成醬汁。不妨想想之前喝水和吃洋芋片的例子,脂肪是積少成多、日積月累形成的,不可能迅速消除。脂質(去除脂肪水分精製而成的純脂肪)與碳水化合物是轉化成「脂肪」的主要物質,飲食只要針對這兩大物質改善即可。每克碳水化合物可以生成4大卡(白飯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約四成)熱量、每克脂質則能生成9大卡熱量。由於兩者熱量相差一倍以上,只要控制脂質的熱量攝取就能有效瘦身。一大匙沙拉醬與一顆小葡萄柚的熱量差不多,一杯生啤酒與淋上滿滿沙拉醬的沙拉,熱量也不相上下。知道這一點之後,你會選擇哪一道?我曾經跟某間上市公司的副社長一起吃午餐,他點咖哩飯,完全不吃肥肉。聽他說自從發現自己發胖之後,喝咖啡就不加奶油與糖。由此可知,他很清楚自己該少吃哪些食物,哪些食物又可以放心吃。不必放棄愛吃的食物,也能瘦!話說回來,想利用食物選擇降低熱量時,建議養成「到便利商店比較食物熱量再購買的習慣」,以計算卡路里的方式開始。到一般餐廳點餐時,部分菜單上也有標示熱量,你選擇吃不同的餐點可能會相差好幾百卡熱量。現在很多食物與店家都會標示熱量,不妨先列出想吃的食物清單,再從中選出熱量較低的品項,就不會累積壓力(請注意,慢性病患者或目前身體不適的讀者,必須諮詢醫生與營養師的專業意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減肥方法)。(本文作者/植森美緒)(摘自/驚人的30秒瘦肚操/采實文化)

飲食不夠「色」 攝取5色蔬果保健康

飲食不夠「色」 攝取5色蔬果保健康#飲食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周郁蘋/採訪報導)你夠「色」嗎?調查顯示,約八成受訪者每天攝取3種以下顏色的蔬果,只有5%的受訪者有攝取到5種顏色的蔬果。營養師表示,每天應攝取4份蔬菜與3份水果,並挑選不同顏色的蔬果,才可補充到各式的植物營養素。根據台灣保健食品學會的研究指出,高達65%的受訪者自認蔬果攝取不足,實際上每日平均攝取的蔬果份數只有3.7份,雖然「天天五蔬果」、「彩虹飲食原則」的口號朗朗上口,但實際的蔬果飲食狀況卻低於合格標準。若將蔬果分為「紅、橙黃、綠、藍紫、白」5種不同顏色時,近8成的受訪者只每日攝取3種以下顏色的蔬果,只有5%的受訪者有攝取到5種顏色的蔬果,而最常吃的顏色分別是綠色(85%)、紅色(63%) 、白色(48%) 、橙黃色(44%),最後則是藍紫色(17%)。營養師曾琬婷指出,建議天天5種顏色的蔬果,獲得充足的植物營養素。例如綠色蔬果有助肝臟和肺部的健康;紅色蔬果有益消化道和泌尿道的健康;藍紫色蔬果含有花青素等植物營養素,除了能有效保護眼睛健康之外,對腦部和腎臟健康也有幫助等等。台灣保健食品學會張素瓊秘書長表示,蔬果中含有豐富的植物營養素,已證實對人體健康有很大的幫助,能幫助身體提升免疫力、抗氧化及調控基因的外在表現。此外,面對H7N9疫情,民眾也可以攝取比平時多2~3倍的植物營養素,增加抵抗力。

糖尿病不能根治 需監控血糖濃度

糖尿病不能根治 需監控血糖濃度#飲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在2004年已有340萬人因高血糖而過世,預估在2015年死亡人數將增加原50%,中高收入的國家更會增加到80%。三軍總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洪乙仁表示,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長期患有糖尿病可能引發全身身體機能病變,包含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神經病變,以及心血管病變,甚致是死亡,現今仍為不治之症。洪乙仁指出,為延緩糖尿病病情加重,最有效的方式即是能在家中隨時監控自己的血糖濃度,進而根據血糖的濃度來調整自己的生活作息。從過去的研究中,發現隨時監控血糖的病患並調整其作息,將降低引發併發症的機率。洪乙仁呼籲,家中若有高血糖的患者,最好能夠多利用無創血糖測量儀,確保人體血糖濃度維持穩定,若有任何異常狀況能夠及時就醫。

樂閱讀/攝取對視力健康有益的飲食

樂閱讀/攝取對視力健康有益的飲食#飲食

飲食上,富於精緻糖類的麵包與飲料,容易增加血中胰島素快速增加而刺激眼軸拉長,因此高纖膳食是較好的來源,對身體健康也好。特殊營養素的補充並沒有證據顯示能抑制近視,然對於點用散瞳劑的小朋友而言,由於他們的眼睛容易接觸到過多紫外線,因此近來市面上有許多營養品(例如:葉黃素),雖對改善近視並無直接幫助,但就補充保護視網膜上的抗氧化成分的功能來看,我認為可以彌補小朋友防晒工作的不足。葉黃素普遍存在於深綠色、深黃色蔬果中,例如:菠菜、甘藍、玉米、南瓜、芒果、金盞花等。除葉黃素外,其他相關的抗氧化營養素非常多,例如玉米黃質素、β胡蘿蔔素、花青素、藻紅素等,可以說是族繁不及備載,因此最好還是請教你的眼科醫師是否需要補充相關營養素。若父母中有一位近視,則小朋友近視的可能程度增加2倍;父母雙方都有近視,則小朋友近視的可能增加了8倍。因此若讀者像我一樣,夫妻雙方都有近視,且有一方還是高度近視者,最好盡量減少對小朋友眼睛的健康提款,也就是減少學齡前不必要的認字、寫字與大量閱讀。尋找幼稚園時,應專找沒有電腦課、常出戶外活動1~2小時,以活動為主題的教學,由觀察日常生活學起,而非潛能開發。假日不要待在家中,盡量在戶外跑跑跳跳,手機、平板電腦只能偶爾使用,讓小朋友做個原始的摩登小孩,才不會太早將眼睛健康存款提領完了。(本文作者/梁智凱)(摘自/救救孩子的惡視力/時報出版)

樂閱讀/預防肌膚老化 飲食非常重要

樂閱讀/預防肌膚老化 飲食非常重要#飲食

為了預防肌膚老化,飲食非常重要。你有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嗎?人體裡有許多器官,而作為「防禦袋」的皮膚也是器官之一,不僅可以抵擋外在刺激,還可以防止體內水分的流失。肌膚本身沒有吸收物質的能力,一些塗抹或擦拭在肌膚表層的保養品,頂多只能滲透到表面的角質層,不會吸收至深層。所以,一般的肌膚保養,最多只能做到「守護」肌膚原有的防禦功能而已。換句話說,想要「製造」美肌,不能一昧地光靠表面塗抹,最重要的,是必須從體內加以改善,而這就必須藉助「飲食」了。試想,如果沒有每天從飲食中均衡攝取營養,又該如何提高血液循環?一旦血液循環不順,養分及氧氣自然無法送抵身體各部。這種情況下,不管再怎麼費心塗抹,肌膚還是會從體內開始老化。肌膚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而維持肌膚彈性與潤澤的膠原蛋白也是蛋白質之一,但如果想將這些成分轉換成肌膚組織、使之正常運作的話,就要靠維他命、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素。所以,為了製造美肌,必須積極攝取蛋白質含量豐富的蛋、魚、肉、豆類,以及富含微量營養素的黃綠葉蔬菜。此外,為了讓攝取的養分能經由充分吸收後再送到肌膚,還必須保持腸胃健康,才能讓全身循環順暢。冰冷的食物會增加腸胃負擔,所以盡可能不要讓身體變冷。早期人們雖然沒有經過特意學習,卻也知道這樣的飲食原則,所以吃套餐時,很自然地會在主食前,先喝熱湯;喝啤酒前,會先吃點東西暖胃。另一方面,肌膚也是保護體內臟器的城牆,一旦狀況不佳,肌膚就會出面幫忙。比方說,如果因為便祕導致體內堆積老廢物質時,就會以痘痘的形式從肌膚排出。所以,想要擁有健康、美麗的肌膚,就必須從調整體內做起。我看過各種有著肌膚困擾的人,發現只要腸胃健康,問題就能獲得改善,無論男女老少,都能讓肌膚充滿彈性,對抗一些輕微的乾燥與刺激。想要一生擁有美肌,不能只注重表面保養,體內保養更是奠定「美肌」的重要基礎。(本文作者/平田雅子)(摘自/清水洗臉,一生美肌/商周出版)

飲食偏重鹹、作息不正常 小心高血壓先找上你

飲食偏重鹹、作息不正常 小心高血壓先找上你#飲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吃火鍋愛喝湯,或是愛吃重鹹的年輕朋友要注意了!現在年輕(20-39歲),就有一位患有高血壓,其中半數以上的高血壓青年,對於自己罹患高血壓渾然不知,因現代人飲食習慣偏好重鹹,所以應該注意鈉含量的攝取,並且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才能夠遠離高血壓。一位20歲男同學,來衛生所體檢時,發現自己血壓值偏高,多次測量皆如此,經詢問下原來作息顛倒,飲食不正常,時常吃重鹹的醃製食物,火鍋來者不拒,時常打電玩,極少運動,平日無任何異狀的情行下讓他驚恐自己如此年輕就有潛在性高血壓,經由醫師了解其生活習慣,目前積極按照醫師指示執行健康生活中。基隆市安樂衛生所李炯宗主任提醒,民眾多吃新鮮、天然的食物,避免醃製、加工、含鈉量高之調理食品,吃火鍋的時候,可以把握多吃新鮮食材、多用天然調味料,少喝湯的原則,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利用零碎的時間來進行身體活動也很好,如走路上下班、上下樓爬樓梯、幫忙做家事等,定期量血壓皆為控制高血壓的首要步驟,大家一起做好高血壓預防,遠離高血壓威脅。

樂閱讀/臨床實證,90%腸胃病是吃出來的!

樂閱讀/臨床實證,90%腸胃病是吃出來的!#飲食

吃太快!/每口應嚼30下,每餐慢食30 分鐘。•(你吃這麼快嗎?)現代人生活、用餐都快,吃東西不自覺像吃「戰鬥飯」。大概40年前,我們小時候的統計:國人每餐咀嚼有900~1100次、約20~30分鐘;現在很多人每餐只咀嚼500~600次、約5~10分鐘。•(吃太快會?)「吃太快」會讓大腦和身體的飽足機制混亂,以為沒有吃飽,一直繼續吃過多而變胖,或來不及消化而食積堆在消化道,產生脹氣、腐敗壞菌和發炎。尤其是,快食咀嚼不細,食團太大太粗,過度刺激口腔、咽喉、食道、賁門,損傷黏膜、胃酸分泌失衡或逆流,常會引起急性或慢性發炎。•(慢慢吃!)建議大家用餐時,放鬆心情,每口至少嚼30下,每餐用30分鐘以上來享受,讓大腦接收到飽足和美食的感受。細嚼慢嚥能讓唾液分泌、唾液酵素幫助消化,分擔胃腸的工作,而且有助消解毒素,如亞硝酸類化合物、化學合成劑等致癌物質。吃太多!/小心「假期後胃痛」!每餐宜吃七分飽、500~800大卡。•(你吃這麼多嗎?)進食太快、「吃到飽」餐廳、什麼菜都點的習慣,都會造成每餐過量。事實上,只要肚子感到「飽」就是吃太多的警告! 因為胃已經被撐大,胃酸都分泌過多了還是來不及消化。•(吃太多會?)吃太多不但會變胖,更是急性胃痛的元凶!像假期聚餐後,來我診所報到的胃痛病患就增加一成左右,大多是因為吃太多消化不良,胃不正常脹大,胃腸蠕動和消化功能都產生障礙,加上胃裡面塞滿食糜,容易逆流到食道,造成逆流性食道炎。•(感覺一下!)建議標準進食量,有感6~7分飽就好,每餐熱量控制在500~800大卡,應含6大類食材各適量;但減重、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限鈉飲食等特殊狀況者,應遵照醫囑調整熱量和內容。吃太晚!/睡前2~3小時不宜再吃東西;宵夜低脂高纖才考慮。•(晚餐當宵夜?)不管是忙到沒有吃晚餐,或是飯後續攤,凡是晚上8點後再進食就算是「宵夜」。•(太晚吃會?)如果是晚餐拖太晚吃,與午餐隔太長,肚裡只剩胃黏膜、十二指腸黏膜面對胃酸、胃蛋白?的自我作用,會容易發生潰瘍。再者,吃宵夜後就睡覺,隔天會覺得更累,肝也會受損!因為睡覺時,器官都在休息,食物留在胃腸裡會變酸、發酵、產生毒素,形成慢性病的病灶。•(吃宵夜才睡得著?)晚餐盡量早點吃,和午餐間隔4~6小時,不要隔太久。真需要吃宵夜,建議選適量的「高纖穀物+蔬菜、果乾」:如減糖的八寶粥、綠豆湯、紅豆湯、全麥吐司、蔬菜棒、高纖麥片(1份40克約含膳食纖維1.0克以上)等。速食麵的調味不宜太鹹、太辣,不妨加點蔬菜和打顆蛋,讓營養增加。吃太精緻!/太多加工、添加物、煮法複雜、口味太重、化工甜點。•(吃得太講究?)過度精緻的飲食,所指包括食品在繁複的製作中,已經流失很多營養(像白米去除了糙米的麩皮、胚芽,也去掉很多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以及太多化學添加物、防腐劑;和烹調時過度的刀工、煮法、調味等。•(精緻的壞處?)精食缺乏膳食纖維、維生素等,會使腸功能變差、甚至萎縮,而添加物使肝負荷過大,常見大便是黑色的、經常便秘,身體會出現早衰的狀況,也是大腸癌、脂肪肝的高危險群。•(一起粗食吧!)營養學中強調:「食物愈接近原始樣貌,營養價值愈高。」多攝取天然高纖蔬果,並採用低油低鹽低糖烹調,證實是降低癌症和死亡率的保健之道,同時也最能享受到食材的自然風味。吃太單一!/太執著瘦身、聽信偏方、追趕流行、挑食者請注意!•(減重迷思?)吃單一食物多發生在想減肥的人,坊間曾流傳「吃肉不吃飯」的蛋白質瘦身法,卻會使腎臟負擔過大而致病,體內的脂肪又缺少碳水化合物幫助燃燒,造成越吃越胖。有位妙齡病患則是為了減肥,連吃5天的「蘋果餐」,導致胃潰瘍。單一食物減重初期瘦的是骨骼肌肝醣,再來是骨骼肌蛋白質,兩者都是瘦肉組織,並非脂肪,其實傷身又容易復胖。•(流行小吃?)也有人獨鍾國民美食「炸雞排+冰珍奶」,造成油脂卡腸,腸絨毛作用衰退,使小腹凸出變大腹;大腸壁卡油增厚,排便越來越細、越困難。吃少動少排少!/吃對多動、多菜少肉,才能維持基礎代謝率和能量。•(少吃、不吃就沒問題?)有人說控制體重要「少吃多動」,但我呼籲應該是「吃對多動」才能正常代謝。過度節食、只著重「低卡」,會降低基礎代謝率和身體機能;萬一吃的都是「空能量食物」,無法補充6大營養素,那細胞長期處於饑餓狀態,只要有一點食物進入體內,就會瘋狂囤積,連喝水也可能會水腫虛胖,但卻得不到真正好的能量。•(糞便的意義!)有排泄物,才代表體內的老廢物質和毒素有處可出。曾有患者連續1週節食,排便量越來越少、糞便又細又黑,結果小腹變成鮪魚肚。因為吃得少,小腸不需花太多力氣去消化,蠕動力變弱、消化系統衰退,廢物就越容易卡腸。建議大家每天攝食要足量多元,多吃高纖蔬果,就能讓腸道蠕動吸收排泄順暢,也不需擔心熱量問題。(本文作者/林青穀)(摘自/食物自有大藥/蘋果屋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