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療型態的進步,癌症患者也能透過新療程模式,免於奔波醫院與家裡兩地,特別是癌症患者所需的營養補給,也有更彈性的居家照護方式;這樣的型態不僅讓病患與家人減少身心壓力、提升生活品質,病患也能避免到院感染的機會。
隨著醫療型態的進步,癌症患者也能透過新療程模式,免於奔波醫院與家裡兩地,特別是癌症患者所需的營養補給,也有更彈性的居家照護方式;這樣的型態不僅讓病患與家人減少身心壓力、提升生活品質,病患也能避免到院感染的機會。
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每天約有31位婦女被診斷出罹患乳癌,而乳癌的發生及復發與飲食因子息息相關。到底乳癌從預防到治療,該避開哪些地雷食物?乳癌化療、術後又有哪些飲食禁忌?《優活健康網》整理一篇關於「乳癌不能吃什麼食物」文章,提供乳癌病人在飲食上的安心選擇。
(圖說/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科主任徐潤德醫師提醒,消化道癌症病患術前若有體重減輕或過輕的問題,應提早進行營養補充。) 癌症病人在接受手術與後續治療最擔心營養不良問題,研究指出,癌症病患若有體重減輕或過輕以及肌肉萎縮(蛋白質營養失調)等情形,有較高的罹病率與死亡率。醫師提醒,特別是消化道癌症病患,術前就應評估是否有體重減輕或過輕的情形,提早進行腸外營養補充,這樣不僅有利於手術進行,術後的恢復也會較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科主任徐潤德醫師表示,消化道癌症當中以胰臟癌(腺癌)來說,早期幾乎無症狀難以察覺,發現時通常都已是晚期,能接受開刀切除的比例大約只有2成,整體5年存活率也只有10%,因此胰臟癌也有「癌王」之稱。至於胃癌(腺癌)更是無聲殺手,台灣1年約有3,500名新增案例,但由於初期胃癌大多沒有症狀,當症狀出現時又常被誤以為是胃食道逆流或胃炎,被民眾忽略是罹癌的前兆,此時如果沒有即時就醫,再被診斷時,有超過6成都是晚期,無法以手術方式做根治性切除。胃癌隨著年紀越大罹患率越高,通常手術後的5年存活率在第一期可以超過90%,第二期、第三期分別降至65%、35%,第四期就僅有5%的病患能存活超過5年。 術前可進行補充「周邊靜脈營養」 徐潤德說明,能夠接受手術切除的病患,以胃癌來說,75%病患必須切除三分之二的胃,胰臟頭部的癌症要切除的器官又更多、手術更複雜與困難,這些都影響患者術後的食物吸收與消化功能,加上術後不少病人常有噁心、嘔吐、疼痛等副作用,這又會讓患者更加食慾不振而有進食困難的情況。 對癌症患者而言,營養不良不僅會影響免疫力,更關係到傷口恢復進度,這會讓手術後產生較高併發症的機率,同時也會增加化療的副作用與延誤化療的時程,而透過腸外營養補充則是讓患者獲得足夠的營養支持,進而減少手術的併發症與提高後續化療效果的作法。 以胰臟癌或胃癌來說,患者大多為70歲以上的年長者,來門診求醫時就可能存在有肌少症的問題。因此,術前評估患者是否有營養不良的狀況就格外重要,如果病患的BMI小於20.5 kg/m2、近3個月有體重減輕(5%以上)或過去一周有進食減少的情形(正常的50-75%),患有嚴重的疾病,加上抽血數值白蛋白低於3.0 g/dL等,這時就會建議病患先進行腸外營養補充,等狀態恢復到較佳時再安排開刀處理。 腸外營養補充可透過靜脈方式供給,如果是全靜脈營養是將包含身體每日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素藉由頸部或鎖骨下的大型靜脈直接輸注到病患體內。如果是短期營養支持,通常會建議以「周邊靜脈營養」補充即可,即透過在手肘以下的手臂、腕部或踝部的靜脈注射提供身體所需的部分的營養素。 要注意的是,靜脈營養主要為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成分,全靜脈營養由於濃度高,需要藉由大型靜脈給予,有可能產生高血糖症與注射導管感染的併發症,周邊靜脈營養則是等張滲透壓的營養配方,這樣能減少因滲透壓差造成血管發炎或血管刺激造成的靜脈炎風險。 縮短術後恢復期從5天至7天 徐潤德門診有一名70歲胰臟癌第三期的老先生,初步的影像學評估腫瘤已經侵犯到腹腔大動脈而無法手術進行,後來先經過3個月的化療,再次評估發現腫瘤縮小相當多,癌症指數也回到正常的參考值,於是建議病患接受開刀。手術進行很順利,在考量手術後腸道與膽管、胰管與胃的吻合口癒合時間至少需要5天,加上老先生術前的BMI 只有19.3 kg/m2,於是術後第二天便以周邊靜脈營養進行營養補充,老先生因為有了即時營養的補給,術後恢復期也比預期更縮短了7天。 臨床上發現消化道癌症患者,約半數的BMI數值都低於正常值,徐潤德提醒,原先就有營養不良的患者,除了術前可進行周邊靜脈營養補充,也可在術後持續補充至病患能從口或腸道進食到正常每日所需的營養素,這樣不但可以讓病患體力恢復更快與更好,如果需要接受後續的輔助性化療,也提供了病患較好的身體狀況去接受治療;此外,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一定要先恢復全身的營養狀態,才能順利地經口進食或腸道的營養補充,進而帶動術後整體更好的免疫力恢復。 (圖說/林口長庚一般外科 徐潤德醫師)
癌症患者必須長期接受靜脈藥物注射,皮膚可能會失去彈性、變黑,甚至血管也可能變硬;而藥物注射不但會增加施打困難,也會讓病人感到疼痛,因此「人工血管」就成為一個替代良方。至於安裝人工血管,主要可以分剛安裝完、施打藥物時、平時保養,照顧上都有需要注意的事項。
53歲林先生被診斷出第3期肺癌,接受西醫放療、化療等治療方法後,期間因為身體虛弱不適,轉而尋求中醫協助調理。中醫指出,病患在癌症治療期間,可能出現噁心嘔吐、精神不振、疲勞易倦、失眠多夢等症狀,除建議依個人體質調理外,平時也可按摩「4穴位」,幫助緩解腸胃不適。
面對早期乳癌,化療是重要選項,如何減輕或預防副作用症狀,也是重要課題。45歲陳女士確診乳癌二期,上網發現「癌因性疲憊症」是化療一大副作用,考慮到得維持體力上班、顧小孩,她和醫師討論,化療期間合併癌疲憊藥物,最終順利如期完成療程。醫師指出,如何減輕或預防副作用相當重要,避免因療程延誤而影響療效,甚至提高後續復發可能。 一項為期3年半,由長庚四院區、義大癌治療醫院共五家大型醫院合作完成的臨床研究,針對平均44歲的停經前乳癌女性,讓她們在手術後的輔助性化療階段,合併使用抗「癌因性疲憊症」藥物,結果證實有助於預防和減緩癌疲憊,降低治療對生活品質的影響,患者全數如期完成化療,順利的療程,也讓患者減少對於後續復發風險的擔憂。該項成果已獲2023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接受,計畫總主持人、義大癌治療醫院副院長饒坤銘將於六月前往大會現場進行發表。 最新109年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乳癌新增1萬5259人,平均每36分鐘新增一名患者。饒坤銘副院長表示,乳癌愈早發現和治療,存活率愈高,根據統計,乳癌一期5年存活率逼近100%、二期達95%、三期也有近8成。 92%台灣癌症病患有「癌因性疲憊」 然而,若因故沒有如期完成該有的療程,療效易受到影響。根據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統計,高達92%台灣癌症病患有「癌因性疲憊」,超越睡眠困難、疼痛、食慾不振、憂鬱,成為最令人困擾的症狀,也讓不少醫師坦言相當棘手,因為癌友可能愈睡愈累,想運動卻力不從心,最終因體力不堪負荷,降低治療意願甚至延後治療,導致疾病復發、惡化。 饒坤銘副院長強調,很多乳癌患者的年紀都很輕,小孩還小,平時可能還要工作,醫界致力讓她們在治療階段,維持活動能力,以及原有的家庭與職場角色,避免因為癌疲憊而整天病懨懨,影響到親子、家庭與職場關係,甚至給自己帶來極大的壓力。 45歲的陳女士,罹患三陰性乳癌二期,開刀後須再接受化療,搜尋網路衛教資訊發現,化療引起的癌疲憊很令人困擾,考慮到治療同時,她還得兼顧工作和照顧小孩,和醫師討論後,決定在化療過程合併接受抗癌疲憊藥物,最終順利且如期的完成共八次的治療過程。 饒坤銘副院長表示,過去許多癌症治療造成的症狀,包括嘔吐、貧血,隨著醫學進步,都已有相對應的完善處置,現在影響最嚴重的癌疲憊,也有治療方法,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也已編撰完成「癌因性疲憊症之臨床治療指引」,讓醫護、病人與家屬都能對此症狀,有更深入且全面的瞭解,進而提早進行因應。
52歲張小姐在去年診斷為「子宮內膜惡性腫瘤」,經過西醫手術後,出現胃口不佳,腹部脹氣,體重下降15公斤,手術部位緊繃抽痛不適感整日,且有疲倦伴隨說話無力,因此前來中醫門診求助。經診斷後開立服用調理脾胃氣虛中藥,以及針灸腹部穴道,來改善術後疼痛以及調理胃腸蠕動,患者於1周後回診,各項症狀得到改善。
一名50歲男性久咳、走路喘、臉色蒼白、身體虛弱,一直以為是「長新冠」症狀會慢慢好轉,直到診所醫師抽血檢驗,發現白血球數值異常驚覺有異,轉院及時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醫師提醒,長新冠症狀並不會臉色蒼白,這通常是因為白血病而造成的造血功能異常所致。